第332章 千山挂雪

A+A-

    “王爷,我”



    “去拿你的东西,别我在外面。”



    方永命令道。



    鸳鸯身体一颤,不敢反驳,转身去了。



    藕荷色的背心,削瘦的肩膀。



    心翼翼的提起一包东西,又抬头看了看方永,见方永没有下一步的指令,这才进了屋子。



    屋里的贾母对外面的情况丝毫不知。



    她自顾自的解开包裹,里面是几件贾敏昔日的物件,有几个玩具,一个曾经流行过的西洋球,还有几件钗花,一本自著的诗集。



    黛玉的母亲也曾爱好诗词。



    不过在这个时代,女子在外做诗绝非什么光彩之事,因此这些记录着贾敏所做的诗词也只在自家闺阁之中流传罢了。



    黛玉没关心别的物件,只单独取了母亲的诗集查看。



    里面的诗词有的是母亲曾经和她过的,也有的是未曾过的,黛玉看着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诗句,仿佛就像是看到了昔日的母亲一样。



    忽的,诗集中出现一首残诗。



    京外览山咏雪。



    皑皑片片山增耸,灿灿明明云散晴。



    纷纷点点积霜粉,皎皎莹莹化玉盐。



    



    后续便没有了,想是母亲未能想到后面的诗句吧。



    黛玉拿起诗集,不由得起身,轻轻踱步。



    片刻后,吟道:



    洒洒潇潇裁蝶翅,飘飘荡荡剪鹅衣。



    团团滚滚随风势,叠叠层层通路迷。



    贾母听了,只觉得朗朗上口。



    便开口赞道:



    “敏儿昔日也和玉儿你一样爱诗呢。”



    贾母或许都不知道,这首诗的后半句是黛玉在这几步之中补充上的。



    黛玉见状,脸上的失望之色更浓。



    轻抚额头,眉头微蹙,道:



    “祖母,玉儿身体不适,恕不能久陪,谢谢您带来的东西,若您不急着走,便请您在宫中留宿一日吧,也算尽玉儿的微薄孝心。”



    贾母一愣:“诶,玉儿”



    黛玉却是已经带着那份诗集转身离去了。



    贾母呆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终想想过来的目的,还是厚着脸皮住了下来。



    方永没有出面。



    这种事情也不需要他出面。



    晚上,来到黛玉房中。



    却见黛玉独自坐在桌前,安静的看着中的诗集。



    雪雁在一旁看着,眼中多有担忧之色,可又帮不上忙。



    方永过来后,揉了揉雪雁的脑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走上前去。



    黛玉感受到有人靠近,回头一看,脸上露出笑容,“哥哥!”



    方永轻轻环住黛玉,黛玉也放松的靠在方永怀里。



    “哥哥,今天”



    黛玉开口,准备和方永今天贾母过来的事情。



    方永笑了笑,直接吟道:



    寒凝楚塞千峰瘦,冰洁江湖一片平。



    平添吴楚千江水,压倒东南几树梅。



    似退玉龙三百万,如败鳞甲满天飞。



    几家村舍如银砌,万里青山似玉团。



    黛玉何等聪慧,见方永所吟和自己白天所做诗词意境相同,瞬间就明白过来。



    “哥哥都知道了啊!”



    方永揉了揉黛玉的脑袋,温声道:



    “今后我陪你作诗。”



    黛玉点头。



    “嗯。”



    两人谁也没再提贾母之事。



    次日,贾母仍旧赖在宫里,希望可以再见黛玉。



    不过黛玉却根本没有和她再见面的意思。



    方永倒是在外面路过时,碰巧又遇到了鸳鸯。



    



    想了想,他将鸳鸯招了过来,问道:



    “昨天有没有把我过来的事出去?”



    鸳鸯有些害怕。



    她没想到竟然又遇到方永了。



    脑袋连忙摇晃着,道:



    “没有,我什么都没。”



    方永见状十分满意,拉起鸳鸯的腕道:



    “还挺听话的,那别走了,留下来给我做事吧!”



    鸳鸯瞪大了眼睛,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看着方永攥着她的,想要反抗,可是又不敢动。



    只能任由方永拉着离开。



    “王爷,我,我是贾府的丫鬟。”



    鸳鸯弱弱的着。



    方永道:



    “你隐瞒了我的事,欺瞒了主子,回去后还不吃发落?”



    鸳鸯闻言幽怨的看着方永。



    心道还不是你的命令。



    她敢不隐瞒吗?



    方永没再解释,只是拉着鸳鸯走进书房,然后便让她开始干活。



    只是端茶递水这样的事。



    巧烟呆在方永身边,一边磨墨,一边打量着忙前忙后的鸳鸯。



    哼,又一个



    另一边,贾母甚至还没意识到鸳鸯丢了。



    她还在等着黛玉。



    只是黛玉没等到,等来的却是贾赦带人来接她。



    昨天贾赦放衙回家后,就意识到了不对。



    但当时贾母已经进宫,他也没办法阻止了。



    只希望贾母能不要给他惹事。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



    次日一早,锦衣卫就登门送来了弹劾。



    内容是弹劾贾赦不孝,不尽心赡养老母。



    接到弹劾的那一刻,贾赦都快哭了。



    他恨不得自己给自己两个大嘴巴。



    老老实实在家享福不行吗?



    贾赦当即片刻不停的亲自赶往皇宫,强行将贾母接了出来。



    贾母还不愿意走呢。



    嚷嚷着什么鸳鸯。



    贾赦直接将贾母推进了马车里。



    老太太咕咚一声,磕得脑瓜子生疼。



    贾赦直接命人驾车就走。



    这时候还管什么鸳鸯。



    非要挑战对方的忍耐限度。



    真当方永是什么良善之人?



    那可是水匪出身,一步步打进京城的主。



    多少大族被杀得血脉断绝。



    能派人来提醒他,已经是给了他贾赦莫大的面子了。



    草原,和州。



    草原的新年刚刚度过。



    对于草原上的人民来,今年的日子是很难的。



    战争刚刚结束,多雷可汗的征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家家户户被沉重的征收压在肩头,就连往日欢快的牛羊也被沉重的气氛感染,不再嘶鸣。



    中夏人的到来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一些谷物粮食的价格降了下来。



    还有盐、茶、布匹这些物资,价格都比曾经便宜。



    但是草原百姓的生活却丝毫没有轻松多少,反而更加沉重。



    原因是赋税大涨,收入变低,还有大量的劳役工作。



    即便是天生矫健的草原健儿,此时也被沉重的负担压的直不起腰来。



    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和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