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盐场易主
在陈矫派出的向导的带领下,全熙率领数千大军,马不停蹄的往盐场驶去。
无论是袁术还是吕布,都不是付冲可以独力对抗的。不过全熙更希望是吕布,因为吕布虽然已经如丧家之犬,但是他的目的应该只是要占据一方领地,以便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所以即使付冲落入吕布之,只要懂得随应变,性命或许无忧。而且面对吕布,全熙也更有把握一些。
如果真的是袁术在背后搞鬼,那么他的目的自然是要彻底侵吞盐场,为了掩人耳目,很可能会杀人灭口。那么作为盐场的主事人,付冲估计就凶多吉少了。并且如果真的面对袁术,全熙对自己的实力也是没有十足的信心。
三日后,大军终于临近盐场。江都带来的向导也向全熙禀报,盐城就在十几里外了。
此盐城当然不是后世的盐城市,而是自从东海盐场开发起来后,在离盐场不远的平地上,建立了一个临时的集散地。久而久之,这个集散地成了一个型的城镇,当地人称之为盐城。
东海沿岸,大多是滩涂沼泽,潮湿而又泥泞,人一旦踏入,如果对地形不熟悉,很可能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甚至可能把命都丢在那里。
所以真正的盐场附近,应该并不适合两军交锋。那么付冲受困之地,十有八九在这盐城地界。
初步了解情况后,全熙不敢再冒然前进,而是命令大军驻扎在一片广阔的林子背面。并吩咐付五将魁字营的斥候组全部派散出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盐城的一切消息。
第一组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并不如意,因为盐城此刻,很可能已经易主。整个盐城周边,没有发现有人马驻扎巡视,而盐城内部似乎也很是安静,并不像是有两军交战的迹象。
接下来,各组斥候都陆续带回消息,所有的情况都认证,此刻盐城并无战事,一切风平浪静。但这却是全熙最不愿意看见的,偃旗息鼓表示争斗已经结束,那么失败的一方,很可能已经身首异处。
付五已经开始偷偷的抹眼泪,不过这一次他却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叫嚷着要带领大军去跟人拼命。
最后回来的一组斥候,跑的最远,却也带回了不一样的消息。
全熙对狍子的印象格外深刻,那个身材瘦弱,但是意念坚定的后生,如今已经是斥候组的组长。
“营长,盐城的寨门守卫森严,在无法确认他们的身份前,我不敢冒然上前打探。所以我带领几个弟兄,绕过了盐城,直接往海边的盐场而去”狍子很聪明,其实无论是全熙还是其他人,对于盐场了解都不多。即便全熙,也只知道付冲在掌管盐场,其他则知之甚少。
狍子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想得到从侧面了解盐城,已经具备了一名优秀斥候的素质。
运气往往眷顾有准备的人,狍子另辟蹊径,所以他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情况。
通过从一个盐场外围掠来的盐工口中得知,付冲和他的人马,确实已经在数天前被来犯的敌人击败。不过付冲和幸存的士卒并没有死,而是被关押在盐城的一处地牢中。至于地牢在何处,就不是盐工能够知道的了。
知道付冲还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其他东西失去了可以重新夺回来,只有生命,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那个盐工也不清楚来犯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不过似乎并不像是穷凶极恶的盗匪。因为他们在击败了司盐校尉后,并没有大开杀戒。对盐场和盐城的百姓和盐工,也没有太过为难,盐场的一切事宜,依然照旧进行着,盐城内的生活和生意,也没有受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对城门的防卫比之前严格很多!”狍子一口子将所获消息完,条理清晰,并且有自己主观的分析判断。
“那盐工呢?”付五似乎还想知道更多,问道。
“将他放了怕他泄露我们的行踪,将他带回又怕路上被人察觉,所以我一狠心,一刀将他结果了!”狍子边边偷偷看全熙,生怕一向仁善的全熙会怪罪他滥杀无辜。
“你做的很好,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段!”全熙笑着宽慰他。
狍子这才露出满足的笑容。
在初步了解了盐场的情况后,全熙把诸位将领和谋士都请入自己营帐。然后把狍子带来的信息告知众人,希望众人商议后,决定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主公,紘愿意明日作为使者,进入盐城和。因为盐城是主公等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旦再次陷入战乱,必将极大地遭受破坏。如今这盐场不仅是我军积累财富的工具,更是维护百姓生存的依仗。”和平时期,私盐自然损害国家秩序和利益。但是现如今国将不国,民不聊生,盐城这私盐,反而为天下百姓提供了生存保障。
张纮一向有心怀百姓的胸怀,为此他愿意深入虎穴。
“万万不可,盐城中到底是何方神圣,暂时也一无所知,如何能让子纲公只身入险境。”全熙第一个反对,大不了跟敌人拼死到底,也不能让张纮以身试险。
“一座盐城,其实只不过是一座稍大点的寨子,明日我便充当先锋,将这破寨子一举拿下!”陈武的飞云营组建多时,他早就想一显身。
“陈叔父,盐城的城池虽然稀疏,但是你这飞云营乃是骑兵,攻城是弱项。明日还是由我充当先锋,为将军拔头筹!”陈武虽然年纪不大,却跟程普和黄盖一样,是孙家最早的追随者,所以程超要唤他一声叔父。
“两位将军,且先不要抢功。这盐城虽,却也有城池防护,我军只有数千人马,恐怕经不起攻城之耗。而且城中的敌人到底战力如何,我等一无所知,此时强攻,实为不智!”相比张纮,吕范对行军征伐更有经验。只不过最开始他并没有完全信服全熙,直到历阳城在全熙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他才逐渐心悦诚服。
“主公,我有一计,或许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逼迫敌人不战而败!”突然,下首一个不太熟悉的声音响起。
全熙循声望去,原来是孙静,心中颇感意外。
孙静是孙策的叔父,算是孙氏的核心人物。依附全熙,也是无奈之举。虽然全熙对孙氏一向照拂,但是在全熙帐下任职的孙静,孙河,孙辅等人,一向低调不语。
只是没想到,孙静会主动开口献策。
“幼台公,但无妨!”
把孙静等孙氏族人带在军中,其实更多是另一层用意。不过孙静愿意主动献策,便是代表孙氏一族态度有所松动,全熙自然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