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拜师成功

A+A-

    “善!”



    周秀才喝了一口茶水,压制住激动的心情。



    他完全刷新了以往对陈及冠的印象。



    几年前他去过池村几次,对这个幼童的印象就是长得可爱乖巧,有点儿聪慧,但同时也调皮任性得紧,一点儿事都能记很久。



    其余的,他便没什么印象,毕竟总共没见过几次。



    但是现在,他却觉得这孩子是个上好的读书苗子。



    话谈吐完全不像是一个八岁儿,所思所想有很大成长,年纪轻轻便有自己的思想。



    这很难得。



    加上故人之子这个滤镜,很难让他不升起好感。



    他赞赏看着陈及冠,话若春风拂面,“冠哥儿,不知启蒙书物读到哪一本了。”



    这算是认可了陈及冠,已然有了将他收为学子的打算,开始探究他的学问基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均已熟记。”



    秀才爹对他的学问方面抓得很紧,自从两岁会话以后,便开始对他启蒙,这些书籍全都学过。



    加上这段时间的温习,以及前世知识的融合,区区启蒙书物的确不在话下。



    周秀才认可点头,“三字经背诵于我耳。”



    陈及冠挺直腰背,字正腔圆的官话脱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等背了差不多一半以后,周秀才这才伸打住,问道:“昔孟母,择邻处,何解?”



    光会背诵是没用的,要深入理解每一处意思才行。



    “意思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环境,搬了三次家,这句话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需要选择良师益友,不可滥交狐朋狗友。”



    周秀才眼睛一亮,哪怕是他学堂里的学子,能够出前半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冠哥儿居然能够举一反三,延伸出自己的理解,出启示意义。



    他抚摸了一下自己的美髯,继续问道:“千字文中,金生丽水,玉出昆仑,何解?”



    陈及冠略微思索,答道:“黄金是在丽水这个地方产出的,玉石是在昆仑这个地方产出的。”



    “这句话的应当是想告诉我们,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情不同,各有各的特性。”



    周秀才点头,“不错,最后一个问题,读完弟子规,你有何感悟。”



    这不是对单独一句话进行理解,而是扩大到整本书。



    陈及冠沉吟两三息,声音不快不慢,“回先生,弟子规在教导子,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



    “在外要谦虚内敛,善待他人,谨记君子慎独。”



    “在此的基础上,还要日夜学习,感怀师恩,不得松懈。”



    周秀才抚掌,感叹道:“青云兄当真是生养了个好儿子。”



    陈及冠低头,“先生过奖。”



    周秀才见他不骄不躁,更是满意,“冠哥儿,我欲收你为关门弟子,你可愿意?”



    陈及冠愣了一下,当即执了一个弟子礼,“子不胜荣幸。”



    周秀才哈哈大笑,“束修六礼可带来了?”



    



    陈大山连忙道:“带来了带来了。”



    周秀才朝许伯使了一个眼神,后者立马轻步走了出来。



    等他回到堂屋,已经端了一盆清水,拿着一支毛笔,一盘朱砂,一个画轴。



    周秀才站起身,朗声道:“大景王朝乙巳蛇年,戊寅月,癸卯日,吾周礼平欲收陈及冠为关门弟子,请圣人莅临见证。”



    着,将画轴打开,里面是一个孔圣人的画像。



    头戴青色方巾,面容宽大,露出两颗牙齿,双交叉抱于胸前,身体前倾,一副很谦和的样子。



    这便是文道圣人,孔仲尼,当这幅画像展开的时候,气氛一下变得庄严肃穆。



    周秀才来到陈及冠面前,亲给他整理长袍和方巾,面容严肃,声音铿锵有力,“第一礼,当正衣冠,以示求学之心真诚。”



    陈及冠低头,表示自己的尊敬之色。



    整理好衣冠,周礼平拿着他的双放在铜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用毛巾擦拭干净。



    “第二礼,盥洗礼,净净心,去除杂念。”



    “第三礼,为叩首礼。”



    一旁的许伯正想提醒,却见陈及冠已经撩起衣袍,跪在了地上,认真三跪九叩。



    周礼平坦然受了这一礼,亲将他扶起来。



    随后拿起毛笔,蘸上朱砂,在他眉心处点了一颗红痣。



    “拜师第四礼,朱砂启智,开启慧根,文气聚来。”



    陈及冠只是感觉额头有些清凉,其余的倒是没感觉到,毕竟这只是一个仪式。



    “第五礼,赠拜师礼。”



    陈及冠从姐夫中接过六礼,恭恭敬敬递过去。



    周礼平一一接过。



    “最后一礼,吉时献茶。”



    陈及冠接过许伯递过来的茶水,双端着,低着头,步上前,声音哽咽中不失尊敬:“夫子,请用茶。”



    这时候就可以改口,不再称呼先生,而是称呼夫子。



    周礼平皱眉,戒尺不轻不重敲在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



    “冠哥儿,你该称呼我为老师,你乃为师的关门弟子。”



    陈及冠这才反应过来,普通学子与关门弟子之间有云泥般的差别。



    普通学子只是有一个学习的会,但关门弟子却可以继承老师的所有衣钵,关系可以比之父子。



    他连忙道:“老师,请用茶。”



    周礼平满意接过,轻轻嘬了一口,然后欣慰看着他,拿出一本书籍,上面写着九章算术。



    “你父亲想必给你留了不少书籍,今日将九章算术赠予你,要你知晓,读书不止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同样不可或缺。”



    拥有前世记忆的陈及冠自然懂得这个道理,感激接过,“弟子定铭记于心。”



    周礼平开怀大笑,吩咐许伯:“去备上一桌饭菜,今日当浮一大白。”



    许伯应声退下,周秀才则亲昵的来到陈及冠身边,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打探他的学问程度,好制定教学计划。



    越探究越是惊喜,冠哥儿不仅学完了启蒙书物,连论语也自学了一部分,而且理解程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