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赈灾特使

A+A-

    放下,朱元璋松了口气,笑着将桌上的汤碗捧起道:“先前不觉着饿,这会儿心里没牵挂,肚子里倒是空落落了。”



    可不待他喝汤,马皇后已蹙着眉头将碗夺过道:“都放凉了,再让人热一热。”



    接着她唤来内侍,将汤碗递了过去,又帮着朱元璋将桌面收拾干净,这才闲聊起来。



    “重八,这朱辰的计策虽然好,但必须要找个可靠的人去主持才行,就像他的那样,必须要注意个度!”



    “不错,咱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到底派谁去呢!标儿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选个合适的人选才行。”朱元璋捋着胡须,细细思量着。



    按理赈灾这种事,最是收取民心、锻炼能力的大好会,朱标作为太子,理应是不适人选,但朱辰这主意将会彻底得罪那群士绅,朱标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可不能在士绅中落个坏名声,所以这事让他去肯定不行的。



    但除了朱标,又能找谁呢!这种事情,注定要开罪士绅的,而朝中百官大多又是士绅出身,就算那些寒门,也与这群士绅纠扯不清,派他们去主持赈灾事宜,肯定要出大问题的!



    总不能派个武将前往吧!



    朱元璋想了一下,当即摇了摇头,赈灾可是大事,若是派个武将前往,先不百姓那边,文官这边就过不去。



    倒不是武将干不了这活,毕竟要是按照朱辰这主意,朝廷还需要派兵维稳,但那群武将,除了徐达汤和之外,谁有头脑与这些士绅纠缠,如此一来,反而耽误了赈灾事宜。



    想到徐达汤和,朱元璋当即道:“要不让天德或者鼎臣去吧!他们办事,咱也放心!”



    “可是天德的背疽还没好完整,而鼎臣,他那身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到冬天,就一直咳嗽不停,北方那苦寒天气,他能受的住?”马皇后思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道。



    “那咋办,总不能让老二或者老四他们去吧?”朱元璋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



    “咦!重八,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反正老二和老四以后要离开中原的,得罪这些士绅也无所谓,而且以皇子身份去赈灾,朝廷百官也不能啥!”马皇后却是当立断的道。



    “妹子,你这么,倒也不错,那就让老四去吧!老四心思精细些,待百姓也宽容些,再让宋国公跟他一起前往,辅助赈灾,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朱元璋点了点头,当即做出了决定。



    



    武英殿内,朱棣一脸疑惑的望着朱元璋问道:“不知道父皇找儿臣来所为何事?”



    “老四,咱有件要紧的差事要交给你去办!”朱元璋慢慢道。



    “请父皇吩咐!”



    “你可知北方雪灾之事?咱准备把此次赈灾的事交给你去办。”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松了口气,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还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不辱使命,不让北方饿死一个百姓!”



    “有这心是好事。”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询问道:“那你知道该如何赈灾吗?”



    “不就是将粮食押运往灾区,同时抚慰灾民,再监督地方官员发放粮食,杜绝一切贪腐克扣行为吗?”朱棣虽然没有赈灾过,但他在北平统领大军,也干过类似的事。



    “如今朝廷国库困难,咱这次只能给你五十万石粮食赈灾。”



    “啊!五十万石粮食?”朱棣顿时张大了嘴,他虽然被禁足,但也知道,这次北方受灾之广,至少有百万灾民,就五十万石粮食,对于这百万灾民,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这下子,你还愿意接这个差事吗?”



    “这”朱棣顿时吞吞吐吐,不出话来,他愿意为国分忧,但五十万石粮食,百万灾民,他真的没法呀!



    “父皇,您就别为难老四了,就五十万石粮食根本无法赈济北灾情的!”这时候,还是朱标出言为朱棣话。



    “咱自然知道五十万石粮食不够,所以还需要想别的办法,老四,你听我”随即朱元璋将朱辰的办法一一细清楚。



    



    这让朱棣听得是目瞪口呆,非但是朱棣,便连一侧的朱标也一脸惊诧,这是谁想的办法,实在是太缺德了。



    怪不得这次赈灾不让自己前往,而派老四去,之前他还以为父皇是想找老四来背锅,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怎么样,老四,这下子,你能够办好赈灾的差事了吗?”



    “还请父皇放心,这次赈灾,保证不饿死一个灾民!”朱棣顿时志得意满的道,他在凤阳历练,在北平就藩的时候,就看那群狗士绅不爽了,如今有会光明正大的整他们,他怎能不开心!



    “行吧!记住咱的话,一定要控制好尺寸,若是真闹出民变,咱唯你是问!”看朱棣这样子,朱元璋连忙警告道。



    “父皇放心吧!儿臣绝对会掌握好尺寸的!”朱棣却是毫不在意的道。



    待朱棣离开后,朱元璋才看向朱标道:“标儿,你觉得咱这主意如何?”



    “父皇这办法的确解了国库之难,不过让老四去做,他以后在那些士绅里的名头怕不会太好?”朱标有些忧心道。



    “老四以后要离开中原就藩的,他在这些士绅里面要什么好名声,如今能够救助灾民,才是最重要的。”朱元璋挥了挥,很是无所谓的道。



    “也是!”朱标点了点头,没有再话。



    这时,朱元璋从桌边拿出一个册子,递给朱标道:“虽然老四去赈灾了,灾民不会饿死,但是如今天气寒冷,灾民急缺取暖之物,这是我特地寻来的办法,可以去掉煤炭中的碳毒,而且经过加工后,这煤炭能燃烧得更久,最适合取暖,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额!”朱标顿时一愣,他从未听过有办法能够去除煤炭里的炭毒,他有些怀疑,莫不是父皇被人给骗了?



    感受到朱标眼神中那怀疑的目光,朱元璋当即就道:“你放心吧!咱已经找人实验过了,此法的确能够去除煤炭中的炭毒!”



    “如此一来,那真是太好,有了此法在,以后我大明百姓再也不会受冻而死了。”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顿时喜不自胜道。



    “不错,煤炭在山西到处都是,此法传开,百姓日后再也不会畏惧严冬了。”朱元璋点了点头。



    “父皇放心,儿臣这就去办!”着,朱标就兴冲冲的离开了。



    



    朱棣既然答应了,朱元璋毫不拖延,当日就把群臣叫来了武英殿,再次询问道:“北方天灾肆虐,诸卿可有良策?”



    群臣依旧是鸦雀无声,无人敢出面担责。



    筹不出钱来,任你本事再大也赈不了灾,这点道理大家都懂。



    眼看众人闷不吭声,朱元璋当即直言道:“既是如此,此事便由咱做主了,你等勿得妄言非议。”



    他清了清嗓门,率先看向户部尚书郭允道道:“户部,立刻抽调五十万石军需储备粮食,送往北方灾区。”



    一听这话,郭允道顿时有些懵了,五十万石军需储备粮食,这能有什么用,那可是百万灾民,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但朱元璋已经下命令了,他也没有办法,当即上前领命。



    而朱元璋也并没有管郭允道的懵逼,而是继续下命令道:“着令燕王朱棣为赈灾特使,宋国公冯胜为副使,押运粮食前往灾区,全权负责赈灾事宜。”



    听到这里,群臣方才明白过来,感情这五十万石粮食便是朝廷能拿出来的全部,其余的事都扔给了燕王朱棣。



    对此,群臣不由得为朱棣默哀!



    赈灾这事,若是办得不好,到时候他必定挨骂,而朝廷也可以借此会脱身;



    若是办得好呵呵!就这五十万石粮食,那可是百万灾民,能办得好才怪。



    陛下这是舍弃一个儿子,来为朝廷背锅,真是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