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六零农场系统(17)

A+A-

    这次,谢姎没在晌午时分提前收工,而是认认真真干到上午的下工号子吹响。



    但下午,她提前收工了。



    无他,分给她的任务完成了!



    四点光景,大队长巡逻到伴月山南坡,发现西南坡有一块地已经开好了,没了往日走都走不过去的杂草、灌丛,深色的土壤被翻上来暴露在阳光下曝晒。



    他惊讶地问:“这里居然有块开好了的地?什么时候开的?”



    附近干活的男知青神色复杂:“谢姎开的,半时前刚开好。”



    “”



    大队长这下是真惊奇了:“谢同志一个人开的?”



    男知青点点头。



    不仅一个人开好一块荒地,还领先他们这些男人至少两个时。



    “嘿呀!”大队长高兴地直抚掌,“好好好!咱们大队满工劳力组又添了一员猛将啊!对了,她人呢?”



    男知青回答的时候有点心翼翼,生怕大队长发怒:“她干完了,没别的事先回去了。”



    “”



    大队长抽抽嘴角,心谢同志猛是猛,但虎也是真虎!干完就溜!偏偏还不能她什么。毕竟她已经干完了,拿到了0工分。



    至于其他人



    他扫了一眼那几个男知青,任务还没完成,人就已经累得脚步虚浮、双腿打摆了。



    依然和昨天一样,没办法提高整体的任务量。



    唉



    大队长有些遗憾,心谢姎要是男娃子就好了,拥有这么大的力气,完全可以把她编到修水渠那个组去。



    修水渠因为要挑十分沉重的厚石块,所以给的是2分的超额工分。



    可以,修水渠的成员,是月湾大队壮劳力里拔尖的!个个身强力壮、肌肉发达,而且经常裸着上半身干活,生怕被沉重的石板勒破衣裳。



    要是把谢姎一个女娃子放到那边,总归不是很合适。



    大队长想了想,到底没把谢姎调走。



    就这样,谢姎留在了知青男队,每天和男知青一起去伴月山西南坡开荒,也必然在傍晚前提前收工去山里转悠。



    赚着0工分,还有时间有精力去山里采集野菜、菌子。



    在连续放晴的日子里,囤了不少晒干的野菜、菌子、笋干、茶叶,私底下还攒了几根野山参和天麻等药材。



    当然也打到过山鸡、野兔。不过肉当场在山里裹着大叶子、涂上泥巴烤成叫花鸡、叫花兔吃了,问主系统兑了几个青绿外壳的鸡蛋冒充野鸡蛋带回来给自己加餐。



    别知青,就是大队社员都没有不羡慕她的。



    其中要最羡慕她的人,当数赵晚晴了。



    她真希望自己拥有和谢姎一样的大力气,这样,白天干完分配的活计,还能提前耕种农场空间的地。



    干活不累,效率还高,这是什么神仙力量啊!



    可惜她没这样的运道,靠自己这点力气,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要是谢姎能来她的农场空间帮忙就好了!大不了等作物收获以后,分她一点。



    赵晚晴脑海里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但很快被她自己否决了。



    如此神奇的东西,她不想让第二个人知道。



    除非那人永远留在农场空间,再也不出去



    赵晚晴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暗骂自己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不对的!



    



    谢姎父母可是棉纺厂的双职工,莫名失踪她家里肯定会报警,到时候知青所的人会被公安一个一个叫去询问,她要是一个紧张露馅了怎么办?



    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



    “晚晴,你摇头干什么?”杨青青见她坐在床沿拼命在摇头,关心地问,“是不是头疼啊?我也不舒服,这几天太累了,什么时候下雨啊?连着晴半个月了。”



    赵晚晴也在盼下雨。



    自从下乡以来,除了中秋、国庆和过年,只有下雨天可以不上工。



    她真的好累好累,自绑定超级农场系统以来,还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要是天天下雨就好了也不行!天天下雨,大家都窝在宿舍,她也没会进农场空间。



    “谢姎又捡了一窝野鸡蛋回来,你这人走了什么狗屎运啊?才来多久,就捡到两次野鸡蛋了!我来这儿大半年了,都没捡到过。”



    杨青青扒着窗户,看谢姎在清洗采来的野菜和菌子,脚边新编的藤篮里,躺着六七个野鸡蛋,羡慕嫉妒都不足以表达她此刻的心情。



    赵晚晴也站起来走到窗前,见谢姎一刻不停地忙碌着,神色羡慕又复杂:“她怎么有使不完的力气啊。”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呗!”杨青青不屑地撇撇嘴,“我敢打赌,她读书时成绩肯定不咋地。”



    服用体能药剂后,五感敏锐度赶得上超人的谢姎:“”



    学渣碍着你们了?



    她不动声色地听赵晚晴和杨青青商量着请假的计划,一边继续忙着里的活。



    不过春耕还在进行,大队长不会批任何一个人的假,所以赵晚晴也老老实实在上工,谢姎就没有过多关注她。



    她每天收工后借着砍柴依旧会去后山溜达一圈。



    采集图鉴不仅帮她采集了各种野菜和菌子,还帮她找到好几株比较隐蔽的野山参,都被她私底下炮制并藏起来了。



    其中一支上了年份,被采集图鉴评估为“百年老山参”,其余都是一二十年份的。



    百年老参她打算自己收藏,浅年份的回头寄两株给姑姑泡药酒,余下的打算找会卖了,买辆自行车。



    月湾大队什么都好,就是离县城太远、交通属实不太方便。



    



    一晃半个月,繁忙的春耕在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中终于告一段落了。



    下雨天干不了什么农活,社员们在家还能编点藤筐、藤篮在赶集日时拿去换油盐酱醋;知青们没事干,就想着去哪里玩。



    可乡下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去县城的吧太远,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上公社逛逛。



    “我们人多,可以找大队租牛车。靠走着去,能把腿走断!”



    “牛车就是臭了点。”



    “有牛车坐你就知足吧!”



    “也是哎,我想去供销社买点东西。”



    “公社那边有国营饭店吗?我想念国营饭店的白面条、肉包子了!”



    “你还有粮票?”



    “没了!你们谁借我几张?”



    “我自己都不够!”



    “不知道家里给我寄信寄包裹没有”



    “对哦!过完年到现在,还没去邮局看过。”



    大家七嘴八舌地计划着要去公社哪些地方。



    谢姎自然也打算去。



    一来要盯着赵晚晴,二来想给姑姑家邮个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