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章八四 百业革新不为锋

A+A-

    第4章章八四百业革新不为锋



    一月三十号,南奕吃过早点,便赶去郡府。



    他取出昨日送至诚友书店的约见函,很快便被人引至郡守办公所在的阁楼房间里。



    待婢女为南奕沏好茶水告退后,楚狂生捧起茶杯抿一口,:“师弟不必拘谨,既无外人,唤吾师兄即可。”



    南奕坐在客座上,正襟危坐道:“南奕见过楚师兄。”



    其实南奕并不拘谨。但毕竟对面有着郡守身份,他还是得态度端正,至少看起来恭谨些才行。



    “你那篇岁考文章,确实不错,颇合吾之心意。郡内世家,把持民生经济,又占据官位,俨然只顾私利。”楚狂生叹道,“考功察名,倒是能杜绝官吏贪污。可郡内官吏多为世家出身,他们尸位素餐,袖旁观,便能使各自家族不断壮大,轻易把持民生经济之命脉。”



    南奕不吭声,只默默倾听。



    他这会,甚至搞不懂楚狂生找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好在楚狂生并没怎么废话。



    南奕适才已对楚狂生今日意图有所猜测。



    理论上,要想确保民众利益、经济命脉不被侵占太多,须由大离官府监管资本市场。但此世官员多为修士,且多出于世家。



    南奕叹道:“还请师兄见谅,奕学识尚浅,须以学业为重。”



    两人本就不熟,只是初见,且楚狂生还是一郡之郡守。若其语气越是热络,南奕就越是警惕。



    “南师弟,依你之见,届时若给了各大世家扩张势力之,他们,会作何选择”



    可他不在乎。



    南奕适才洞真窥探过楚狂生。



    听得楚狂生之邀,他心中无语:哪来什么不便轻动,分明就是修士之间的博弈之争,楚狂生不敢掀棋盘,便想以南奕为剑,敲打百官。



    就算以后仍旧免不了要领个官身辅佐修行,也只会是挂个闲职,无为而治,而非给人当刀子。



    他稍加思索,知晓不好继续拂郡守面皮,便道:“承蒙师兄不弃,愿听奕之浅见,诚心相邀。奕虽不才,亦将随行陪侍,聊表拙见。”



    “正如师兄麒麟子所,匠师或主动或被迫,必与世家合流,进而演变成为工商家。”



    而其他修士,只以一家一姓之产业为道场,自是轻视民生。



    感动之余,南奕也是彻底明悟:引路之人,即是道途半师。



    “把持民生经济倒也罢了,若能以民为本,让利于民,也不是不行。可世家贪得无厌,聚敛财富之时,从不知体恤百姓。”



    南奕抿了抿嘴,答曰:“其俸其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南奕陷入沉思。



    南奕想得明白,长生道上,唯修行为本。若囿于官场钻营,反而是舍本逐末,落了下乘。



    被楚狂生问起,南奕只好道:“人性本私。在此之前,匠师传承以血脉为基,固守百业,自不会给朱门世家染指之。但蒸汽技术引进,百业革新,各大世家定不会放任良错失,必当想方设法进军百业。”



    但前日,陶知命误以为南奕创不出内功心法,会受天赋神通灾厄困扰,竟放话替南奕硬扛九次死劫。



    楚狂生看出了南奕心思。



    南奕没接这话。



    南奕没有话。



    有着陶知命做靠山,南奕虽不会就此嚣张跋扈,却也敢拒绝楚狂生,坚决不给楚狂生当刀子。



    陶知命的语气里,带着一股漫不经心与讥诮。



    楚狂生想了想,:“师弟许是不知。我辈修士,读书是为治政,进而辅以修行。一心向学,固是好事,但最终还是得有个官身,才好养气修行。”



    官员本身之贪腐,比之南奕前世,确实少见。但奉行起无为之治,不爱作为,自然也就使得各自家族之势力,愈发庞大。



    24枚无相源丹,对应6年道行,可以让他少奋斗6年。但6年而已,即便当真炼化了,一时半会间也并不能让他直接养气入门。



    



    若是觉醒天子剑前,南奕可能还下不了决心。但他现今已让燕青云出去传武,却是不至于被6年道行轻易打动。



    楚狂生沉声道:“在吾看来,世家也好,工商家也罢,本无区别。关键在于,如何让他们管住,不夺走百姓最后一份钱粮,乃至于尽可能吐出更多钱粮,反哺百姓。”



    不过,南奕不吭声,楚狂生却是主动问道:“南师弟,你是如何看待世家出身之官员”



    楚狂生语气变淡,看似不复热络、稍显冷淡。可南奕听在耳中,却是暗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他今天算是彻底拒绝了楚狂生的招揽,失去了成为楚狂生幕僚,乃至于楚狂生中之剑的会。



    相反,当楚狂生语气像是在例行公事,更换要求,只让南奕陪同巡视时,南奕反倒安下了心。



    南奕再叹:“奕不过乡民出身,知些纸上谈兵的玩意,哪敢真的布鼓雷门、自作聪明。私以为,我既年幼,便不该好高骛远,当以潜心掌握书院所授之‘纸’为先,再于日后另行寻求‘谈兵’之。”



    毕竟,不管怎么,他还只是个刚入书院求学的少年郎。哪有刚刚入学就跑去当官的道理没道理呀。



    前世已经当过了官,哪怕只是基层官,南奕今生,也再无兴趣于官场里钻营。



    而不出南奕所料,他将今日之事告知陶知命后,陶知命只是十分随意地摆道:



    当然,南奕之所以敢拒绝楚狂生,还是在于其引路人为陶知命。



    楚狂生思虑片刻,忽道:“耽误师弟学业,确实不太妥当。不如这样,师弟若是愿去,我便专程请人炼上一炉无相源丹,计24枚,赠予师弟,作为耽误师弟学业之补偿。”



    南奕则迎着楚狂生的视线,做无辜状。



    南奕离开郡府,快步赶至诚友书店,进行今天的文抄功课。



    “不必管他。安心读伱的书、修你的道。你既然搞出了奕武者暗中传教,汇聚武夫气运来增长灵性,只要守住心性不失,他日也未必需要入官场修行。”



    世家百官皆修士,虽之前写骆驼祥子时已经恶了不少人,且南奕不以为意,但他也犯不着继续主动去与百官结仇。



    “吾本欲正理平治,缓缓图之。奈何,离皇性急,却要吾等一个月内,便须引进蒸汽之道,革新百业,兴办工厂。”



    其实,在南奕看来,楚狂生本身,就是楚郡最大的世家。只不过他身为郡守,以楚郡为道场,便不得不在乎起了楚郡百姓。



    楚狂生神色一如既往,没什么变化,只是注视着南奕。



    在南奕即将开口婉拒时,他淡淡道:“若师弟确实一心向学,吾亦当支持。不过,师弟或可考虑,只在二月末时,随吾一道巡视新兴之工厂,就百业之更迭,提些真知灼见。届时,亦有3枚无相源丹相赠。”



    原本,南奕还不敢放心大胆地以陶知命为自身靠山。



    不过,听陶知命完,南奕还是忍不住声道:“陶师兄,你错了。我那是传武,不是传教。”



    虽然楚狂生九大法种尽皆圆满,离玄阶只有一线之隔,但比起陶知命无法解析、玄阶保底的法种技能,还是要差上许多。



    身为跌境修士,南天城内,陶知命当是最强者无疑。



    南奕见状,识趣告退,离开了郡府。



    对此,南奕自是不愿。



    南奕点头。



    “得好,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楚狂生赞道,“奈何事关民生百业,吾不便轻动,便欲请师弟出面,代吾行走,于外道引进期间,监察百业,行谏言之事。”



    “传武也好,传教也罢,无甚区别。”陶知命懒洋洋道,“官府若是需要你,魔教也能行正道;官府若要打压你,一人独修亦是传教。”



    自此,楚狂生也就无心再与南奕多谈,简单聊了聊蒸汽引进之事后,便捧起了茶杯轻抿不放。



    这也是他今日拒绝24枚无相源丹的底气所在。



    但南奕将陶知命的话,深深埋在心底。



    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陶知命,究竟是为何主动跌境他二次蜕凡,又是想在自身道途上,做出何等改变



    ————



    感谢书友202303202203265打赏00,感谢星空下的大树与鱼打赏0



    多更了七百字,后面也会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更点字数,并努力攒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