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战定鼎天下,不战遗患无穷!

A+A-

    李自成的话,从来没有过的严厉。



    是质疑!



    是挖苦!



    是讽刺!



    是不信任!



    底下一众文臣武将,个个表情怪异。



    有的想笑,又不敢笑,还要憋住。



    有的想帮句话,也不敢开言,怕引火上身。



    牛金星大囧,一脸尴尬。



    “大王,张尚书投降是真,献城门也不假。赵校尉昨晚还亲自前来报信,约定了联络信号咧。”



    “只是,不知为何,张尚书昨夜突然被崇祯下了诏狱。张尚书下几员守彰义门的心腹大将,也被崇祯老儿抓了咧。”



    “看来,是张尚书等人办事不密,被崇祯老儿识破了咧。”



    牛金星气得咬牙道:“这回,算他崇祯老儿运气好,走了狗屎运!”



    “等攻破北京城,新账旧账一起算,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咧。”



    牛金星尴尬解释完,李自成也不置可否。



    既不同意,也不否定,僵住了。



    整个大帐,顿时谁也不敢话。



    此时,一个面容俊秀的白面书生,缓缓走上前来。



    牛金星没想到,他尴尬无比、没人敢帮腔的时候。站出来话的,竟然是他处处与之作对的老同学:大顺第一谋士李岩。



    李岩拱道:“大王,臣以为,昨夜之事,纯属意外。”



    “大明早已朽烂,回光返照而已。”



    牛金星不禁对李岩投去了一丝感激的目光。



    但文臣相轻,利害冲突。



    这种感激,不会太长久。



    李岩继续道:“大王,北京城有十三个门,臣粗略估算,京师算上三大营、东厂、锦衣卫,最多有万兵。而且,明军吃空饷严重,兵油子多,大多是老弱病残、贪生怕死之辈,不足为惧。”



    “据线报,崇祯老儿连夜把3个城门,都给砌死了。其目的,就是防止咱大军攻城,防止咱们内应里应外合,打他个措不及咧。”



    “啊”



    众将一惊!



    城门都砌死了,这也太狠了!



    “大王,俺们远道而来,没有大型攻城器械,这可如何是好?”



    大军老将,统帅右营的一品制将军刘希尧忧虑道。



    “瓜皮,这崇祯老儿,咋这么坏咧,一肚子的坏水”



    李自成侄儿、统帅后营的一品制将军、一只虎李过怒骂道。



    “奶奶的这崇祯老儿,也太他娘的缺德了,这不逼着咱们,非得去爬城墙吗?”



    中军前标果毅将军任继荣,也生气不已。



    “怕个鸟,攻城就攻城。老子就不相信了,那么多关隘都攻下了,咱攻不下一座孤城。”



    中军猛将、太保张鼐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瓜皮听他娘们不错,等俺打进去,把他烹了,把他娘们收了”



    中军主帅刘宗敏残暴起来,不管不顾,啥都敢做。



    



    众将汹汹热议,李自成也眉头紧皱。



    



    他也没想到,一夜之间,行将就木的崇祯,居然出个怪招,把十三道城门都给堵死了。



    北京城又高又大,这招,太他妈狠了!



    众将忧虑间,白面书生李岩突然摇起羽扇,哈哈一阵大笑。



    所有文臣武将的目光,又都聚集向他。



    李岩拱道:“大王,崇祯老儿这招,看着高明,实则愚蠢至极!”



    “哈哈所有城门都封死,就想守住北京城,就想打胜仗,他那是痴心妄想咧。”



    “他这么做,完全是亲把北京城,变成一座巨大的坟墓。”



    “啊”



    “自掘坟墓?”



    终将一惊,不明就里!



    “李将军,此话咋讲?”李自成抬头,急问。



    “大王,臣保守估计,京师有三十万人,再加上这几天涌进去的流民,至少十万,那就是四十万以上。”



    “京师本就粮饷不足,这四十多万人,可就是四十多万张嘴,可都要吃饭呐。四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咧。”



    “他们没吃的、没喝的,就要饿死人,就会发生动乱,发生民变、哗变、兵变足够崇祯老儿好好喝一壶的咧。”



    “哈哈现在,莫让咱们攻城,就是敞开了,让咱们攻,咱们也不攻。”



    “咱们只要守在城下,耗上它十天半个月,就能把他们给活活耗死咧。”



    “哈哈到时候啊,他们还会把砌好的墙拆了,逃出来找吃的、找活路咧。”



    “到时候,咱们不伤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箭,北京城将不攻自破!大明江山,也将唾可得咧!”



    



    “妙啊”



    降将唐通、白广恩、陈永福、官抚民等一帮知道大明底细的降将,不禁暗暗赞叹,激动不已。



    他们都是大明旧将,更深知这么打,大明根本就沉不住气,根本就经不住折腾。



    大明剩下那为数不多的气数,也很快就会耗尽,崇祯也将被饥饿的京师百姓吞噬。



    丞相牛金星和京师宋献策也暗暗赞叹,他们知道,这是无敌阳谋,甚至可以媲美天下第一阳谋“金刀计”。



    奇怪的是,刘宗敏、李过、谷可成、张鼐、田虎、张能、刘芳亮、任继荣一帮大顺高级将领,却一言不发,不敢苟同。



    看着安静的大帐,唐通有些纳闷,为什么这么绝妙的计策,没一人喝彩呢?



    他不知道的是,大帐中的文臣武将,可都有着自己的九九。



    真要这么打,那一切功劳,都得归谋士李岩一人。



    那么,他们这些出大力的,如何立大功?如何封侯受高爵?



    “大王,李将军的计谋,好是好,只可惜牵延日久。”



    “大明四方勤王之军,裹足不前,都是在瞻望北京战局,等情况明朗了,再动咧。”



    “咱要是围而不打,万一让他们误以为我大顺军战力不足、不敢攻城。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到时候,建奴、吴三桂、左良玉、刘泽清蜂拥而至,只怕是会引来更多敌人咧。”



    “臣以为,一战定鼎天下,不战则遗患无穷!”



    牛金星虽然感激李岩帮他话,但在涉及自己功劳和利益面前,他必须要反对。



    “大王,臣赞同丞相的建议。”



    “如果迅猛攻城,尽快拿下北京城。那么,各地勤王之师就会吓破胆,望风而降,归顺大王。”



    “要是时间长了,万一建奴从密云方向偷偷入关。”



    “一锅饭来了两伙客人,那可就不好办咧。”



    军事宋献策和牛金星一样,也的有眉毛有鼻子,主张尽快攻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