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全军埋伏

A+A-

    王将军大急,大声呼喊:“自己人!是自己人!”



    “有绝密军情,十万火急,求见牛丞相大人!”



    哨总看着王将军穿的明军衣服,不太相信。



    冷笑一声:“就你?”



    “一个逃兵,还绝密军情?”



    王将军继续大声争辩:“末将,是大明兵部尚书张大人的下,明军有动向,特冒死禀报闯王和牛丞相大人。”



    哨总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人口中,每一个可都是大人物,他一个都惹不起。



    瞪眼道:“你要敢骗我,心一刀把你宰喽。”



    随即,押着王将军和赵校尉,径投中军,来见牛丞相大人。



    北京城内的崇祯,忙得没有睡觉,北京城外的李自成、牛金星,也同样没睡觉。



    北京城太高了,没有大型攻城器械,进不去。



    从居庸关搞来的红衣大炮,没有炮弹了,虽然把彰义门的城门炸碎了。可门洞被封死了,进不去。



    刘芳亮炸毁了一半城墙,只可惜,把炸药用完了。城头守军有震天雷,用弓箭根本就攻不上去。



    一众大顺文臣武将,都很焦虑,为炮弹和炸药焦虑。



    哨总押着王将军和赵校尉,直接押进中军大帐。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本来就心情不好的刘宗敏,一声怒喝。他还以为,抓到两个明军探子。



    “末将王世凯,原为张缙彦大人的下,今夜冒死出城来投。”



    “末将有重要军情,要禀报牛丞相和闯王。”



    王将军声音高昂,不卑不亢。



    “的的赵传,是张大人下一名校尉,上次见过刘芳亮大将军。后来本校尉带人偷袭彰义门时,失了。”赵校尉有点担心,有点结巴。



    “来人呐,把这两个奸细,拖出去给我斩了!”白面书生李岩,突然一声怒喝。



    王世凯和赵传立马懵了!



    他们满腔热血、千辛万苦来投,竟落了个这种结果?



    “你我是奸细,你可有证据?”王世凯瞪着李岩,大声嚷嚷。



    可不能这么不明不白死了!



    李岩呵呵一笑,走上前,“证据,这不是明摆着么?”



    “张尚书已经下了诏狱,我们摸进去的两百多号兄弟,也全部被擒。”



    “为何单单你们两个,还能跑出来。你们还敢,你们不是奸细?”



    王世凯一愣,直觉眼前这个白面书生,特别犀利!特别危险!



    “不敢隐瞒各位大人,张大人下狱之时,末将便派赵校尉出城与丞相大人接头。”



    “只是,很不幸,中了崇祯的奸计,末将也被抓进大牢。”



    “幸好,末将认识负责看守大牢的汤校尉。”



    “恰巧,汤校尉也想投靠闯王,趁着北京城内兵马调动,找个借口,把我和赵校尉送出了城。”



    “谁知道,末将带着绝密军情来投,竟落得这么个下场,让人寒心呐!”



    



    正争辩着,白马银枪刘芳亮提着一杆夺命银枪,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赵校尉,你还活着?你怎么在这?”



    刘芳亮一眼就认出赵校尉,大吃一惊。



    “刘将军,救命呐!”赵校尉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急忙求救。



    刘芳亮急忙拱,“大王、丞相、汝侯、李将军、各位将军,赵校尉确实是自己人。”



    “上次失,确实是个意外!”



    李自成瞬间明白,哈哈一笑,“清楚就好清楚就好”



    着,亲自动,帮王世凯和赵传松绑。



    “来人呐,给王兄弟和赵兄弟每人一碗酒,压压惊!”



    松绑后,王世凯、赵传各捧一碗酒,单膝下跪,一饮而尽,拱道:“谢大王赐酒!谢大王不杀之恩!”



    



    李自成一把拉起王世凯:“呵呵王兄弟,多有得罪,别在意!”



    “你刚才,北京城内兵马调动,有紧急军情?”



    王世凯急忙点头:“对,兵部接到塘报,通州失守,正连夜调动两路大军,一路兵出天津,一路兵出北京,想要拼死夺回通州。”



    “王将军,不对吧?”



    “北京城都已经被崇祯老儿封死了,他调动军队,也出不来啊!”



    大顺第一谋士李岩,又发现了漏洞。



    “大人,工部正在开挖东便门。东便门门洞,估计天亮之前,就能挖开。”



    “大人如若不信,可派人到东便门探查,一看便知。”



    李自成立马给李岩使一个眼色,李岩匆匆走出大帐,安排哨骑探查去了。



    李岩刚刚走到门口,一员大将,带十余骑快马,奔驰而来。



    为首一将,竟然是负责围攻广渠门的姜镶。



    姜镶,是个绝顶聪明人,识时务的俊杰,原是挂大明“镇朔将军”印的大同总兵。



    李自成兵出山西,他看势头不对,主动派人联络,归顺李自成。李自成命他依旧率所部兵马,参与围攻京师。



    李自成败亡后,姜镶投降清军,不费一兵一卒,让出山西、大同。



    后因握重兵、功高无赏、备受猜疑、怒而反清,最终兵败被杀。



    总的来,姜镶是一个乱世枭雄,也是一个不大听话的臣子。



    看见姜镶,李岩大喜,广渠门可是紧挨着东便门。



    这样的话,他就不用派人去核查了。



    姜镶走进大帐,立马拱禀报:“大王,东便门内,有动静。”



    “末将派人探查,有明军大规模集结迹象,还发现火把,以及凿城门的声音。”



    “末将以为,明军要出城,要搞事情。”



    李自成大喜,姜镶的话,正好印证了王世凯所不假。



    “好啊!”



    “本王正为攻城发愁,谁知道,他们竟然自己送上门来。”



    “姜镶。”



    “末将在。”



    “本王命你即刻撤离广渠门,将明军出城的道路,让出来。”



    “等他们出来后,火速进军,攻打东便门,争取一战破城。”



    “末将遵令。”



    “李岩。”



    “末将在。”



    “立马传令。”



    “令唐通将军率所部坚守蓟州。”



    “令刘希尧率白鸠鹤、刘体纯及右营全部兵马,埋伏在通州与天津必经之路上,等天津明军进入包围圈后,立即出击,一举歼灭之。”



    “令李过率领张能、马重僖两员大将,统帅后营全部兵马,坚守通州。”



    “待大军合围,前后夹击,消灭京师救援明军。”



    “末将遵令!”



    “汝侯。”



    “臣在。”



    “立马统领中军主力,在通州至北京必经之路上埋伏。”



    “等京师明军进入包围圈后,立即出击,一举歼灭之。”



    “臣遵令!”



    很快,各路大顺军,连夜秘密开动起来。



    人衔枚,马裹蹄,刀裹布,悄悄进入伏击阵地,死等大明援军到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