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窟窿

A+A-

    白银县,明德钱庄。



    炭盆里烧的正旺的炭火发出嘣的响声,伙计坐在柜台后阖着眼打瞌睡。



    “请问,掌柜的在吗?”



    伙计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一对年轻夫妻站在柜台前,头上还带着帷帽。



    “不知二位客官有何事要找掌柜的?”伙计笑眯眯地问,“若是兑钱之类的事,的也可代劳。”



    顾辞沉着嗓音,低声道,“旭日东升擂春鼓。”



    唐昭:?



    伙计一顿,依旧笑眯眯道,“贵客要借贷的银两太多,的不能做主,还请贵客移步上楼,的去请掌柜。”



    着将二人引到二楼最里侧的厢房,上了点心倒了茶水,才慢慢退出房外。



    唐昭一盏茶没喝完,敲门声响起。



    顾辞亲自开门,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书生拱,“明德钱庄掌柜杨山见过贵客。”



    “听闻贵客要以贵物抵押借贷,在下特来办理此事。”



    顾辞侧身让开,等杨山进门后关上房门。



    “不知贵客中有何贵物抵押?”杨山一边问一边走到百宝阁前,取下腰间短笛,插入珐琅掐丝香炉内,轻轻一扭,百宝阁悄无声息挪动三寸,漏出隐藏其后的暗门。



    唐昭不由自主想起宋氏宗祠的暗门。



    难道是西北风俗?怎的家家都有暗门。



    杨山伸。



    顾辞默默移开半步。



    杨山:?



    五少爷?



    顾辞瞥了眼唐昭,唐昭会意,从荷包里掏出宣王玉佩。



    杨山:?



    杨山满头雾水,还是尽职尽责接过玉佩,放到门上凹槽处,暗门打开。



    杨山拿着火把当先进入,顾辞隔着衣袖拉住唐昭的臂一起进入,身后暗门瞬间关闭。



    下了长长台阶,走过七拐八弯迷宫似的路,唐昭只觉得走的脚都麻木了,才在路的尽头看到一处暗门。



    唐昭眼睁睁看着杨山从怀里掏出恁大一串钥匙,挑挑拣拣了半天,才找出正确的那个。



    唐昭使眼色:你确定宣王没钱?



    就这架势,不藏个几百万两都对不起这密室。



    顾辞偏过头不看她。



    唐昭撅嘴,甩开男人的进了暗门,只见里面摆满了空箱子。



    空箱子?唐昭扭头。



    杨山虽一直在前面领路,精神却时时留意着身后二人的一举一动,见一贯对女子敬而远之的五少爷竟然破天荒主动去拉女子的臂,即便隔着衣袖,也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他瞬间就确认了女子的身份。



    “郡主娘娘莫急”,杨山将中的灯盏随一放,“敢问郡主娘娘,王爷暂借多少银两给您?”



    唐昭拿出协议书给他,“十万两。”



    “十万两!”杨山惊的撤掉几根胡须,疼得直吸气,赶忙接过协议书凑在灯下看起来,片刻后生无可恋抬起头。



    完了,明德钱庄破产了。



    唐昭拿回协议书,警惕道,“宣王可是签过字盖过章的,违约要赔偿三倍违约金。”



    杨山摆摆表示知道了,挪开一层空箱子,再挪开一层空箱子,直至到了最里层。



    



    唐昭垫脚探头,随着杨山一抬,箱子里露出摆放的整整齐齐的银子。



    唐昭眼睛一亮。



    杨山右一划拉,“一箱银子是五百两,一共二十箱,带人搬走吧。”



    唐昭:?



    等等,人在哪?她惊恐地看向顾辞,他的不会是我吧?



    顾辞点头,转身离开,不一会留在外头的二十亲兵脚步整齐进入密室,两人一组合力将箱子搬走。



    唐昭:?



    不是,他们从哪冒出来的?



    唐昭被顾辞拉着穿过另一条路,就见不远处亲兵们正用粗大的麻绳绑住箱子,由留在外头的亲兵将箱子从上头的洞口吊出去。



    亲兵们来回两趟,就把箱子都运完了,顾辞等最后一个亲兵被吊上去,才伸搂住唐昭,抓紧麻绳借力跃了上去。



    又是熟悉的野林子。



    唐昭:



    唐昭问:“我们刚才七扭八拐走的暗道算什么?”



    “算障眼法”,杨山在底下回了一句,便留下众人原路返回。



    当年白银县令为藏匿克扣的西北军饷,不惜花费数年功夫在地下挖了一个迷宫暗室,杀了白银县令后,宣王直接将暗室据为己有。



    直到十五岁的顾辞第一次进入暗室闲逛,一拳将头顶打出一个窟窿来,宣王才知道这个暗室其实没有那么暗。



    宣王本想自己挖一处真正的暗室,奈何太子一党死死盯着西北的风吹草动,这么些年愣是没找到会。



    无奈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用,将这处窟窿伪装一番,就当另一个出口。



    唐昭:



    是不是太随便了些。



    顾辞解释,“有专人守着这片林子”,罢,亲自将窟窿堵上恢复原状。



    唐昭仔细看了看,确实天衣无缝。



    顾辞:“这些银子如何安置?”



    唐昭简单粗暴,“雇马车拉走!”



    顾辞漠然片刻,留下亲卫看守银箱子,自己带着唐昭返回白银县。



    车马铺偏门前,一个厮扒拉着柴火挑挑拣拣。



    “这柴火没干透,之前谈好的十五文一捆是不行了,你们愿意的话,十文一捆爷做主收了。”



    “十文?”一个缺了半只胳膊的汉子大声道,“这么大一捆柴火,别是在县城,就是周边镇,也能卖上二十文!”



    厮鄙夷地看了他一眼,“那你自去镇上卖。”



    “你!”那汉子还要再,就被一个独眼汉子拉住。



    “哥,劳你仔细看看,这些柴火都是干的,我们砍回家后特意都晾晒过了,不然也不敢送到府上”,独眼大汉道。



    厮见领头大汉态度谦卑,越发得意,“爷没干透就没干透,怎的,你有意见?”



    “没有没有,就是十文一捆实在太低了,你看这样,我们十三文一捆卖给府上如何?”



    “爷十文就是十文,轮得到你讨价还价”,厮冷笑一声,“要卖就卖,不卖就滚!”



    独眼汉子眼里闪过厉光。



    “你们可要想清楚,我沈家车马铺在白银县是什么地位,敢跟我沈家做对,爷让你们一根柴火都卖不出去!”



    十几名汉子气的咬紧牙根,那名缺了半只胳膊的汉子险些要压不住自己的火气,就听身后一声淡漠的声音传来。



    “你沈家在白银县是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