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皇子公主的分封

A+A-

    另外一边李世民兴高采烈的前往了长孙皇后的寝殿。



    “观音婢,观音婢,哈哈哈。”李世民没让人通报,便高高兴兴的走进去,发现长孙皇后竟在发呆。



    “陛下。”



    长孙皇后后知后觉的起身行了一个礼,便对旁边的红秀道:“红秀,快去给陛下准备点吃的。”



    “是。”红秀领命下去了。



    寝殿中只剩下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其余人都在外面伺候着。



    李世民看长孙皇后满脸心事,都没来得及分享今日开心的事情问道:“观音婢,你这是怎么了?”



    “啊?”长孙皇后看李世民询问这么奇怪的问题,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脸上有东西吗?”



    “不是,朕是问你刚才在发呆,是有什么事吗?”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长孙皇后立马明白了,是自己情绪让李世民发现了。



    莞尔一笑:“没事,就是今日承乾来臣妾这儿请安,了一些事情让臣妾不解而已。”



    “哦?”一听李承乾现在都给皇后出难题了,李世民也是来了兴趣:“观音婢来与朕听听,看看这逆子给朕的皇后出什么难题了。”



    闻言,长孙皇后抿了抿唇,不知道怎么。



    自己身体不好,不能继续生孩子?



    还是皇子太多了,以后会跟太子争权?



    真要这些了,恐怕李世民立马会暴躁。



    “陛下,都是一些孩子的问题。”长孙皇后亲切的上去给李世民捏肩道:“陛下日理万,孩子的问题就不劳烦陛下了。”



    “无事。”



    看长孙皇后吞吞吐吐不愿意,李世民更加好奇了:“今日这逆子在朝堂上让朕很开心,观音婢有什么尽管,朕一定不生气。”



    “朝堂上?承乾今日上朝了?”长孙皇后倒竖起了柳叶眉的转移了话题。



    “对啊。”



    李世民起这些就来兴趣,马上把李承乾今日上朝的事全都跟长孙皇后复述了一遍。



    完之后,他还笑吟吟的:“观音婢,你是没看见朝堂上那些五姓七望世家的人脸都绿了,朕登基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他们吃瘪的样子,哈哈哈。”



    “还有那王珪,之前看他挺不错的,没想到还是以他们世家的利益为主,今日竟然总给太子找麻烦。”



    一听王珪这个谏议大夫给李承乾找麻烦,长孙皇后脸就有了怒气。



    自己儿子才几岁?



    竟然其它她儿子,这让长孙皇后有些无法忍受。



    李世民感受到了长孙皇后的怒气,拍拍对放在自己肩膀上的,安慰了一声:“观音婢放心吧,今日都不需要朕出面,半个朝堂的人都站出来给这个逆子话。”



    甚至还感慨了一声:“没想到这个逆子短短时间,笼络了这么多人给他话,而且还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



    听到这里,长孙皇后有些担忧的看了眼李世民。



    生怕李承乾笼络朝臣惹李世民不开心。



    “哈哈哈。”不料李世民忽然大笑了一声:“年纪有这般能力,朕很欣慰啊。”



    呼!



    长孙皇后松了口气。



    看来父子终究是父子,要是别人这么做了,恐怕李世民二话不就砍头了。



    但最让长孙皇后吃惊的是,李承乾什么时候笼络半数朝臣了?



    听李世民的意思,好像今日王珪弹劾李承乾,不料被半数朝臣支持。



    自己哥哥长孙无忌的关陇勋贵支持李承乾也得过去,可关陇勋贵那也是支持李世民的,在大臣当中还不到半数吧?



    李世民看长孙皇后的中动作停了,便好奇问道:“对了,观音婢,你还没跟朕那个逆子今日给你出了什么难题呢。”



    “哦。”长孙皇后勉强扯唇一笑,想了想还是打算出来:“今日承乾和臣妾,他日要是长安为难,分封出去的那些王爷公主是回京救援长安还是落井下石。”



    “那还用,当然是救援长安啊。”李世民想也不想的就回答。



    可话刚完,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观音婢,这逆子什么意思?不会单纯的只是这个问题吧?”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个问题有些不对。



    “而且要是皇帝没问题,敌人怎么会轻易的攻入长安?哼,一天天尽想一些有的没的,看来朕要找魏征好好的去教导教导这逆子了。”



    长孙皇后也是无奈,就知道自己了这个问题,李世民反应会很大。



    中稍微用了些力,继续给李世民按摩。



    边按边提醒:“陛下是不是忘了突厥?”



    “这关突厥”李世民立马语塞了。



    因为他想到了武德九年,渭水之盟的耻辱。但也很快反应过来长孙皇后是在提醒他,攻入长安不是不可能。



    确实,颉利做到了。



    顿时李世民又羞愤又无言以对。



    看这样的皇帝,长孙皇后抿着唇严肃道:“今日承乾这孩子跟臣妾谈了分封的事情。”



    



    “这逆子还没当皇帝呢,就想着皇帝的事情了,真的是太没教养了。”李世民就像是受气的媳妇一般。



    在长孙皇后面前,他很少拿出皇帝的威严。



    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有在长孙皇后这里才能得到家的温暖,并不想用皇帝的身份去对待家人。



    唯一一片净土。



    要是不让长孙皇后开口,恐怕他以后就完全是一个人了,没人敢真话实话了。



    长孙皇后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微微一笑:“陛下,承乾只是为了自己而担忧罢了,陛下做秦王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担忧过吗?”



    “再了那些朝臣可以谈论的事情,为什么太子不能谈论?只是因为太子是太子吗?”



    “这”李世民更加憋屈了,发现不过长孙皇后。



    魏征他们天天谈论皇家的事情,为什么太子不可以?



    “陛下。”长孙皇后靠近李世民的耳朵轻轻呼了一口气,直接把皇帝拿捏了:“其实臣妾今日想想,承乾似乎的并没有错。”



    “固然皇子分封出去可以更好的巩固江山,可是这些皇子可都是皇家的人,陛下难道忘记了五胡乱华和前隋之乱了吗?他们哪个不是占据了几座城池就封自己为王。”



    “何况这些皇子本就是王。”



    “要是皇帝勤勉的话,他们还没有会。可一旦长安陷入危,这些分封出去的皇子真的会全部回长安救援吗?”



    李世民整个人都愣住了。



    最后为了不丢面子,他只能冷哼一声:“那也只能怪那个皇帝没用”



    等等李世民怎么感觉自己把自己给骂了。



    要是长安陷入危,是皇帝没用的话,那他李世民登基还不到三十天,长安就差点被攻陷了。



    越想越气。



    李世民气的直接起身,在寝殿里走来走去。



    边走边思考长孙皇后的话,感觉就像是死局。



    不分封皇子?



    那以后的太子怎么办?



    古人也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情。



    分封皇子,一旦朝廷危,割地称王,趁落井下石?



    为什么落井下石李世民用脚后跟都知道。



    不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登基嘛。。。



    唉!



    李世民在唉声叹气时,长孙皇后忽然道:“承乾还跟臣妾了一个问题,大唐疆域是有限的,王爷确实可以有很多。”



    “按照太上皇这种方法,一百个孩子估计没什么问题,而陛下呢?陛下要是再生一百个皇子公主呢?”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偷偷一笑:“承乾这孩子还,要是他再生一百个皇子或者公主的话,那大唐江山够分吗?”



    这让李世民整个人都陷入尴尬了。



    因为李渊这个确实能生,自从登上皇位,几乎年年都有所出。



    哪怕是现在,李世民都听太上皇的后宫已经有两个怀上孩子了,这才你刚开年



    看了眼长孙皇后,李世民只能道:“反正朕不可能,太上皇想生,做儿女的总不能不让太上皇生吧?”



    不过这些事情李世民倒是没在意。



    因为他不可能生那么多,大唐那么大的疆域,还是够分封的。



    长孙皇后叹息的摇了摇头:“陛下似乎没有意识到承乾话中的意思,他只是拿太上皇和陛下还有他打了个比喻,首先是三代皇室有三百位皇子公主,每一位都需要封地,够不够分封。”



    “第二,承乾的意思是这些皇子公主虽然带着血脉,可长安一旦陷入危,能有多少前来解救长安之危?”



    “第三则是承乾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好,分封的地太多,朝廷不能集中管理,中央集权就会松散对于皇帝来并不是好事。”



    细细琢磨,李世民也无奈至极。



    之前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可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太上皇制定了这些,而且前隋也是这么做的。



    总不能因为李承乾的一句话去改吧?



    再了现在大唐外有突厥,内有五姓七望在吸血,这两件事李世民就焦头烂额了。



    现在又闹出了皇子公主分封的事情,这不是要他老命嘛。



    长孙皇后看出来李世民的愁容,安慰了一句:“陛下这些事情还早,承乾还,皇子们也没有长大,等解决了内忧外患在解决这些事情也不迟。”



    “嗯嗯。”



    李世民叹息一声,只能这样了。



    此时此刻的他才觉得,这皇帝当初真不知道争来做什么,带着一家人闲云野鹤不行吗?



    什么天策府,什么权力,他都不要了。



    现在还背负了骂名,背负了这么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