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茶山

A+A-

    “富贵富贵”。



    “来了公子”。



    富贵答应着灰头土脸的从内院跑了出来。



    “公子可是要做什么事”?



    “富贵你现在套上车带上江风一起去镇上杂货铺买二十张凉席、十把筛子。二百块青砖”。



    “一口比这口大铁锅两号的铁锅,我昨日子见了铁匠铺里有打好的成品,买回来后直接送到草料棚子”。



    “啊!公子”



    富贵一脸不解。



    “我要建个临时的炒茶作坊你速去速回”。



    林泽祖知道一句两句解释不清楚也懒得费口舌了。



    “好的公子,江风江风把骡子套上我们去镇上”。



    富贵转身出了院门就吆喝上了。



    “公子可是要炒茶制茶”?



    这时候江姐端了一杯茶走了过来。



    林泽祖忙了这一阵子正感觉到口干舌燥端过茶水,茶温刚好就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



    “对了江姐你老家是巴州的不知道你懂不懂炒茶制茶”?



    “回公子姐姐原夫家就是巴州的茶商盐商,所以姐姐从耳濡目染懂得一些炒茶制茶”。



    “没想到姐姐的来头那么大”!



    林泽祖开玩笑的道,要知道在古代能做盐生意的家族都是有一定深厚背景的。



    只有千年的家族没有千年的帝王。



    这句古谚语很能明问题。



    不知道当朝茶市的商贸有没有被朝廷纳入管制于是林泽祖便问道。



    “姐姐可知道朝廷对茶市商贸可有特殊的官方管制”?



    “公子茶市商贸姐姐倒没听过有朝廷管制”



    “江姐你现在带上馨儿跟我去茶山”。



    



    一路上林泽祖又询问了江姐制茶方面的工艺。



    江姐也只是懂个大概的流程,了解到这些林泽祖心里有数了。



    江姐能了解到这些已经足够了可以把茶山上这些杂事交给她去管理。



    女人管女人方便!



    现在馨儿还是有点怕生躲在江氏的怀里,时不时地抬起头用“黑葡萄”眨着林泽祖。



    等三人来到这片茶山山坡下后。



    林泽祖便把的教江姐毛尖采摘的要求。



    现在正是采摘毛尖的最好时节,再过上十天半个月叶芽就会变得肥大。



    毛尖采摘必须要求一芽一叶方为上品。



    一个熟练的采茶工一天可采摘三到五斤不等。



    一斤生茶能出成茶在三两左右。



    



    “江姐你只需要记住这个叫毛尖茶,与你在巴州采的茶不一样”。



    “我只要求一芽一叶,你到时候收她们采摘的生茶也是这个要求”。



    “事先要告诉他们把丑话到前头这样就好办事”。



    “收购他们采摘回来的生茶千万不能让捂着了必须把茶晾晒到凉席上”。



    两人正着话。



    只见马氏带着七八个婆子还有三四个娘子赶了过来。



    还不等马氏开口林泽祖便迎了上去。



    “婶子你们今天辛苦帮我采这山上的野茶,一会儿江姐会告诉你们这活怎么干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林泽祖完就不再逗留,他可不想被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缠上问个没完没了。



    林泽祖返回宅院看见正在清理水井的李铁柱赶忙把李铁柱拉到旁边。



    “李二叔你知道村里有人会烧制木炭的吗”?



    李铁柱以为自己出了什么差错,一直陪着心听完东家问他这事提着的心才放下。



    “东家别我们村了就是附近几个村子也没有会做木炭的”。



    “那玩意儿都是有钱人家的老爷太太们用的,咱泥腿子没那么金贵”。



    “也就咱们村守着猫儿岭一年四季不缺柴烧,别的村子每年到了冬天别烧柴烤火取暖了,烧锅做饭柴火都得省着用”。



    林泽祖听完也一时头大还得自己教他们怎么做。



    烧木炭他是会的这是前世山沟沟寨子里人家都必备的。



    “李二叔我有个做木炭的方子我教你怎么做木炭”



    “啊!东家这可使不得这营生不外传”。



    林泽祖有一些懵想想也理解了,放在普通人的身上这艺不得捂的死死的,这是吃饭养家活命的本事这是一门艺。



    怪不得李铁柱有些慌张无措。



    “李二叔这艺我也不是白传你李家,到了入冬后你就带着几个人专门做着木炭营生”。



    “到时候我负责把木炭卖出去,你就在家里负责烧制所得利钱我分三成,你们分七成这样可行不”



    林泽祖也是心累教个艺还得变个法子安慰人家。



    “多谢东家我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碰到了个两个好东家一个是林老爷一个就是你了”。



    李铁柱到这双眼通红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林泽祖被李铁柱弄得有点猝不及防忙出声宽慰道:



    “李二叔虽然你是佃户我是东家,但我刚出府年龄拿你当长辈一家人不两家话凑着一块过日子罢了”。



    “东家有事你尽管吩咐好听的话老汉嘴笨也不会就是有一把子干活的力气”。



    “好嘞李二叔有你这句话就成,你现在到村子里或者上山里去找干柴我需要硬木硬木干柴”。



    “我出价五文一捆收到以后把干柴运到南干渠水田西边那片红土坡



    “干活的人不够你就找去村子里找人帮忙工钱照开”。



    “一会富贵的骡车就从镇子上回来这骡车就归你使唤”。



    “东家你就等好吧我这就去寻人”。



    李铁柱转身就走东家的安排让李铁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大儿子二十八岁了老二也二十六岁了都还没找到媳妇,这种生活的煎熬快把他熬出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