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个班我接不了

A+A-

    “太了?”



    邵毅府盯着邵维鼎看了一会儿,突然笑出了声:“维鼎,你知道咱们港岛每年产出多少片子吗?”



    “你知道每年多少片商,为了买我们的片子而打破头吗?”



    邵毅府谈到影视这块内容,明显谈兴大起。



    “咱们港岛的电影,放映市场可不仅仅局限在港岛这一块土地上。”邵毅府侃侃而谈道:“先不同根同源的台湾市场,遍地华人的南洋也有着一块庞大的市场需求,甚至于韩国、越南、日本这些地方每年都会引进几部甚至十几部港片。”



    “可以这样,港岛虽然只有五百万人口,但是不夸张的整个东亚东南亚几亿人口,都是属于我们港片的电影市场,他们都争抢着看我们的片源。”



    邵毅府的语气中尽是自信,臂轻轻一挥淡笑道:



    “在全世界范围内,除了好莱坞,还有哪一个地方的文娱产业可以和我们港岛相提并论的。”



    “我们港片的池子,可是深不见底!”



    作为港岛数一数二的电影大亨,这句话他发自肺腑。



    如今虽然只是八十年代,还没有来到港片鼎盛的八十年代中后期。



    但是整个东亚东南亚的文化中心,三四十年代是在上海。



    四五十年代至今,可一直都在港岛。



    “那要是失去了这些市场呢?”



    邵维鼎语出惊人道:“那要是有一天、日本、韩国、南洋这些地区的人都不看港岛电影了呢?”



    “这怎么可能。”绍毅府心中一颤,但随即摇头失笑道:“儿子,电影是文化产业,这些地区上的人也都和我们港岛人一样。老百姓累了一天,总是要消遣娱乐一下子的,电影就是最廉价的娱乐方式。”



    他做电影做了大半辈子,从上海走到南洋,从南洋又走到港岛。



    他比谁都知道电影在底层百姓中受欢迎程度。



    不可能?



    邵维鼎翻翻白眼,也不争辩。



    他倚靠在沙发上淡淡道:“老豆,今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师弟出马,程龙出演,顶尖配置。”



    “在港岛拿下了00万港币票房,全球所有市场的票房加起来也就300万美元,嘉禾能拿到三百万美元就顶天了。”



    “一年下来,嘉禾能产出几部这样的电影?”



    “我们邵氏又能产出几部这样的电影?”



    “全部加在一起,邵氏在港岛内可能也就有个三四千万的票房总收入,加上海外市场,再翻个倍。但是剔除成本,剔除各方分成,又能剩下多少?”



    “有个两三千万进账就阿弥陀佛了。”



    一年下来,辛辛苦苦两三千万。



    邵维鼎直摇头。



    他想的很清楚,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前期,都是港岛娱乐圈站上巅峰的时候。



    而在八十年代初,也就是现在。



    不管是干实业,还是金融房地产,哪里都是会,遍地都是黄金。



    等上有了资本,再入局娱乐圈,那不是随便乱杀。



    现在莽进去,投入全部的精力完全是费力不太好。



    就为了那一年几千万?



    所以现如今最好的出路,就是他抓住时代的会,邵氏还是让他这位便宜老豆再顶个几年。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邵毅府的脸色。



    “你这几点服不了我。”



    邵毅府见他看来,淡淡道:“一年几千万旱涝保收,你去哪找这么稳定的行业,儿子,港岛没你想的那么好混。”



    创业?



    天真啊!



    听到这话,邵维鼎心中摇头,他知道今天他要是服不了绍毅府,那他别想实行自己的计划了。



    “子,怎么没话了?”绍毅府见邵维鼎一直不话,还以为他词穷了,立刻得意道。



    邵维鼎抬起头,认真道:



    “老豆,我不看好邵氏,但我更不看好港片的未来。”



    好了,我不装了,摊牌了。



    话音一落。



    



    书房瞬间静了下来,邵毅府的脸色也终于有了变化,凝声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此刻是真正想听一听邵维鼎的言论了。



    “不过事先明,如果你没有服我。你就立马给我去邵氏上班。”



    邵毅府语气认。



    邵氏内部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个他清楚。



    不然嘉禾都不会出现。



    但是邵氏存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依照着过往的制度走到了巅峰。



    要从中找到病症,又如何是一句简单的话。



    何况是去改!



    这就是医者难自医。



    “老豆,不是我不想接你的班,而是你这个班太费心费力了。”



    如何费心费力呢?



    首先就是邵氏是大片场制度,演员,影院,拍摄一抓。



    上到导演演员下到灯光化妆编剧,全都是领死工资的。



    高额片酬?



    就算是顶尖导演,顶尖演员都没资格提,一样拿工资干活。



    顶多票房大卖给你包个红包,提一下薪水待遇。



    相比于几百万的票房,只有几千块的薪水。



    那明星出名了,怎么可能还愿意在邵氏干。



    人才留不住,又怎么产出好的电影。



    邵毅府穷极一生,都在追求建立这种电影生产制度。



    而随着港片的日益繁荣,各种资本的进入,挥舞着钞票开始抢人。



    这个恨不得掌控一切的大片场制度只能破产。



    所以,接班?



    接个毛线班!



    要接邵氏的班,必须得拿到邵氏所有权限,上有个几千万流动资金。



    将邵氏整个推翻进行改革。



    他真要这样做,第二天就得下马。



    邵氏电影因为大片场制度兴盛,也因为大片场制度而破产歇业。



    要想改,四个字:不破不立。



    绍毅府听完邵维鼎对于邵氏内里病灶的分析,面色不变,伸出让邵维鼎继续往下。



    都到这里了,邵维鼎怎么可能还会客气。



    “老豆,你之前东亚东南亚几亿人口都是我们的市场,他们都喜欢看港片是吧?”邵维鼎出声问道。



    邵毅府点了点头:“没错。”



    “那要是港片有一天粗制滥造,他们看厌烦了,而这个时候一艘巨轮驶来了,和港片抢夺市场呢?”



    “你的是好莱坞电影?”邵毅府一愣,随后笑道:“维鼎,你还是不懂电影啊!”



    “好莱坞电影都是英语片,这就注定不会被我们华人和东亚文化圈的百姓接受。”



    “而且电影受众大部分都是平头百姓,他们没有多少文化知识,英语电影他们根本就不会看。就是我们的片子去湾岛东南亚,都需要重新配国语配音。”



    这个年代会英语的都是高知,就算是看得懂文字的都是少数。



    看不懂又听不懂,哪里可能会有庞大的群体喜欢看外语片。



    看字幕?那是不可能的。



    邵毅府年轻的时候为了开拓南洋市场,都是走街串巷深入乡村,扛着一台放映,一步一步开出了自己的戏院,建立起一条属于邵氏的南洋院线渠道的。



    所以他太清楚,在这个识字率都要打个折扣的年代,好莱坞电影根本没办法和同文同种的港片进行竞争。



    不过邵维鼎却是仍然镇定,语气平淡道:“老豆,大白鲨这部电影你看过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