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幽灵战机

A+A-

    怎么这么费劲?



    就在这时,张平远激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院长!”



    “你这合金技术是从哪儿弄来的?”



    沈建国放下中的报纸,平静地看向张平远。



    “嗯?出什么事了?”



    张平远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



    “这种合金的硬度和熔点,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金属!”



    “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耐热材料或涂层,光凭它本身的特性,就能承受火箭点火时的高温。”



    “而且它的硬度也超乎想象。”



    “就算是大口径狙击枪的子弹,也休想在这上面留下一丝痕迹!”



    沈建国一听,心里也不由得震了一下。



    什么东西?



    当初苏九把资料扔过来时,他还以为只是普通技术。



    现在一听,这简直太厉害了!



    沈院长的脸色也微微变了。



    大口径狙击枪都打不穿?



    他显然有些难以置信。



    哪怕是2口径的z弹,打穿20毫米的钢板都轻而易举。



    不留弹痕?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心里一动,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合金真有这么厉害?”



    张平远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地道。



    “这种合金,我们实验室的激光切割都拿它没办法。”



    “挡下z弹,根本不在话下!”



    沈建国松了一口气,心里还有点后怕。



    幸好,他是在军科院直接让张主任看的。



    要是拿到外面工厂加工,这份顶尖的国家密差点就曝光了!



    他严肃地道。



    “我明白了,张主任你去安排一下保密措施。”



    “无论如何,后续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张平远点了点头。



    “院长放心,都是我团队的人。”



    他心里还是充满了好奇,这技术到底是谁搞出来的。



    国内合金领域的那些专家院士,他基本都认识。



    对他们的能力,他也一清二楚。



    根本不可能研发出这种水平的合金。



    而且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份合金技术的开发者,水平远在他之上。



    在合金合成过程中,超过一半的金属和元素材料,他完全不明白添加的用意。



    张平远对合金制作的每个环节都知之甚少,连基本的原理也不清楚。



    他感觉自己在这个领域里根本不算什么专家。



    两人的水平相差实在太远。



    张平远心里对那个人充满了敬意。



    他又忍不住追问。



    “沈院长,这个合金的研发者到底是谁?”



    “我想见见他!”



    此刻,他心里堆满了疑问。



    如果能找到那个研发者,肯定能解开这些谜团。



    沈院长听后,稍微想了想。



    按理,苏九的信息是不能随便透露的。



    但苏九现在已经是“新型战”的总工程师,将来在军科院和张平远也会有交集。



    



    透露一点也无妨。



    沈建国点了点头,回答道。



    “张主任,我懂你的心情。”



    “不过我了,你也不认识他。”



    “以后你们会见面的,到时再问也不迟。”



    这时,张平远稍微冷静了一些。



    他低头看着中的文件。



    “我明白了。”



    沈建国对苏九的能力更加满意了。



    看来,不仅自己,连军科院的主任都被这些技术震撼。



    这更证明了苏九的实力。



    同时,沈建国对“幽灵战”也充满了期待。



    张平远摊开中的设计图,指着上面标注的合金材料,语气严肃地道:“单是这最基础的合金,制作起来就已经如此复杂。”



    沈院长眉头微皱,追问道:“那幽灵战里的其他技术,岂不是更加难以攻克?”



    张平远点点头,沈院长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他身上,切入正题:“所以,这种合金要实现量产,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张平远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详细的数据报告,认真地:“这种特殊合金,制作难度极大,要求也极高。”



    “而且涉及诸多密,我的建议是由军科院的相关研究人员直接参与加工生产。”



    “初期量产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但等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一定会提升。”



    沈院长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这批合金的需求非常迫切。”



    “张主任,你务必尽快制定出详细的规划!”



    一周后,南江的街头依旧熙熙攘攘,寒风似乎更刺骨了些。



    但对于这里的居民来,生活并未有任何异样。



    然而,在南江北部郊外的一条新修道路尽头,一座战略研究基地悄然矗立。



    从外表看,根本无法窥见这座基地的庞大。



    甚至它的修建,也未曾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基地门口,士兵们二十四时轮岗守卫,戒备森严。



    此刻,基地内的建筑和设备已全部到位,实验器材一应俱全。



    之前用于临时实验的方仓建筑也已被拆除,一切准备就绪。



    在正中央,矗立着一个超过两千平米的宽敞平台。



    这个平台还能灵活地升降。



    显然,这是专门用来组装和放置战的区域。



    为了打造这个研究基地,上面可是砸了不少钱。



    当然,这也多亏了军科院院长沈建国的坚定支持。



    不然,那十几亿的经费根本批不下来。



    他只是简单看了看,就发现了“幽灵战”的巨大潜力。



    在对苏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他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没错。



    在平台的北面,挂着一个一千平米的大电子屏幕。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幽灵战”的设计主体结构。



    结构图以透视图的形式,缓缓地规律旋转。



    平台的另一侧,摆放着各种操作仪器。



    旁边,有一间用玻璃隔开的会议室。



    此刻,会议室内,一群穿着白色大褂的研究人员正聊得火热。



    他们里并没有拿任何资料或文件。



    显然是在讨论工作以外的话题。



    会议室上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微笑着沉声道:



    “今天咱们得庆祝一下,我们研究团队的所有成员,终于全部到齐了!”



    下方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能参加这次会议的,都是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大家按照“幽灵战”的不同部分,分成了几个组。



    肖向东的目光扫过众人,微微点头。



    “虽然我们的研究进度不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