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那夜,那人(四)

A+A-

    “嘿,一听到三营长下达的命令,快要冻僵了俺们,也顾不得活动脚了,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火折子’,就冲了出去”



    老人讲到此处,语气充满了一往无前的自信!此时的他,给人的感觉,不再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嗯,郝爷爷那天的天气,就像您讲的那样,又是刮风下雪的你们是怎么克服的呢?”



    “对啊,郝爷爷,我看纪念馆里,展出的军服,在厚度上,可没有一件是能抗住大风雪,好像是单的衣服啊”



    老人望着这群孩子,自豪的笑了笑,道



    “唉,别是俺们这些大头兵了,就是俺们团的团长和团副,都是穿着单衣服啊!没法子啊!那年月,普通人都是穿不起棉服的”



    完,老人伸出来,拉着刚才问问题的胖子的衣服



    “当时啊,俺们团长官,穿的衣服还没有这件衣服厚呢!”



    “那不得冻坏了!还怎么作战打鬼子呢?”



    老人一听,笑了,反问道



    “孩子们,那你们觉得俺们能穿什么过冬呢?”



    “不会是什么兽皮什么的吧?”



    “哈哈哈,按照你的法,俺们团发展到最后,得有一万人了!都穿上兽皮,能上哪打那么多野兽去呢?你当漫山遍野的野兽能全都打来做皮袄吗?再了,野兽全打死了,那山也完了”



    “再一个,在东北,这兽皮做的皮袄,其实它并不怎么保暖!它的作用只是挡住风吹估计你们对东北过去的冬天很陌生,它要是发起狂来,动不动就刮‘大烟炮儿’的”



    “至于啥玩意叫‘大烟炮儿’呢,其实就是很大的风夹杂着大雪,一起向你刮,让你连眼睛都睁不开呵呵,就像你们这样身子骨的孩子,一但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天气,都用不上两三个时,全给你们冻僵了”



    



    着玩笑话,老人从自己身后边,一个很旧很破烂的军用挎包里,掏出来一大团的黑乎乎的东西,这东西看上去貌似好像是什么植物。



    “你们都来看一看,当年啊,俺们普通士兵的保暖,基本上就是靠着这玩意捱过去的直到后来,王二那老子当上了后勤部的头,才让俺们全团穿上棉衣的”



    “啊这是什么啊?好像是草吧?



    还有就是,王不懂先辈不是仗打的很厉害!他怎么还当过后勤部的头呢?”



    “估计你们也不认识,这个东西啊,叫‘乌拉草’,又被叫做靰鞡草。过去的东北,都是拿这玩意做鞋的”



    “不是有句话吗,叫‘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当年俺们就是把这东西,塞到衣服里来保暖的唉,也不怪你们这群孩子会不知道。现在啊,咱们生活都过的很好了,一到冬天,穿啥的都有。”“



    对了,俺记着屯子里的一些半大子和俺过,什么‘穷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闲’,现在谁都不稀罕皮袄了,谁还认识这玩意呢!”



    “再另一个问题,你们这些孩子啊,咋对你们崇拜的大英雄产生怀疑了呢你们以为,王不懂这老子只会打仗呢吧?呵呵,要是这样想,可就把他看扁了要知道,俺们保安团第一家兵工厂,第一家被服厂,第一个根据地后勤基地都是这老家伙,带着老百姓干起来的要不然,这老子后来能接团长的位置?更别领着俺们团,从南到北,解放这片区域呢,那时候,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能文能武’”



    “好了好了,咱们啊,还是接着讲那天晚上的战斗吧,看这天儿也不早了”



    几个学生还在怀疑眼前这个老人描述王不懂的所做功勋的话。可一听老人要继续给他们讲战斗故事,都立马坐好,继续听着



    “记得当年俺和一个战友,拿着火折子,也不管冻麻的脚,压低身子,偷偷的跑到一家房子外,背着风,暖好后,准备下。可当俺们准备点火时,屋子里面的人,竟然全都跑出来!“



    



    “没办法,三营长早就过,不能把自己暴露了。俺们只好藏好后,观察这群人。看了一会,就见这群人全都是哇哇怪叫着,一个个的都还捂着肚子,弯着腰。俺和战友才明白是咋回事,估计是喝了俺们加了料的水”



    “俺当时和战友一合计,现在就是点着了房子也没啥用,估计房子里也没啥鬼子了,所以打算先解决这群人在,再把火放起来俺俩就在后面跟着这群鬼子”



    “当时可能是因为天黑早,天上还下着大雪,也可有能是当时他们肚子太疼了吧,俺俩跟在后面,他们也没发现,嘿嘿,这不就给俺们俩这么好的会”



    “俺俩跟着这群人直接到了茅厕那边,这群鬼子,一个个的也都顾不得什么长官不长官了,全都争先恐后的挤进去方便可乡下的茅厕不是现在的公厕啊,只能容下一个人,结果他们那个领头的就被挤的掉进茅厕里现在想想啊,这群鬼子要不是当时天冷的邪乎,估计这帮玩意早就就地解决大便了”



    “嘿,这群人一挤,他们的那个长官一下子就掉了下去茅厕里可是有埋伏的啊,坑里面的地雷一下子就炸了俺和战友一看,这会太好了,立马又向着人堆里扔了两颗榴弹扔完了,俺俩头也没回地又跑别处放火去了”



    “俺俩点完一座茅草屋和一个牛棚后,才发现,整个屯子都乱套了,无论是鬼子,还是伪军都在四处乱窜,还大喊大叫,哈哈,这不是扎营了吗?看来俺们可不能再去点火了!要不然也是命不保不过也好,来的时候,三营长对俺们这些负责点火的人都有过交代,点完火后,都必须赶紧的找个地方藏好,等到鬼子的军官出来,俺们再打他们的黑枪”



    老人的话有点多,旁边坐着的那个“婴儿肥”的女学生很有眼色的把水递过去,老人笑着接过,喝了一口,然后故事继续



    “唉,现在起来,俺也后悔的地方啊!俺的枪法不孬,可俺的子弹没带够!要不然,那些鬼子的头头,都必须是俺枪下的鬼了”



    “好在计划安排完了,他们一个也没跑了,全都被二营的人打死了!”



    “等俺们打扫战场时,听三营长他们,这次的鬼子扫荡,来了两个领头,那个叫山本的,就在俺和战友跟踪的人里,掉茅坑里炸死的就是他还有一个叫川的,后来在逃往县城的路上,被一营的战友给打死了”



    “那场火,后来听收拾战场的战友,整整的烧了一夜,靠山屯全都给烧没了”



    “郝爷爷,听您,你们这场战斗,也没有什么特殊性,好像不到一会儿,就结束了”



    老人听完,道



    “孩子,你以为一场战斗,会持续很长时间?孩子,这可是子弹,枪啊,这要是持续打了两个三个时,估计战场上一个喘气的都没有了啊”



    几个学生一听,全都自嘲的笑了起来



    “对了,郝爷爷,我们听我们的老师讲过,这场靠山屯的战斗,之所以被称为战役,是因为通过这场战斗,不但打击了倭国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还让咱们的老百姓看到,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是咱东北抗战以来,第一次的大胜仗!老师还讲过,咱们的队伍,就是凭着还不到一半敌人的人数,不仅全歼了扫荡的鬼子,还攻破了县城,拔了一个炮楼。自身的伤亡人数还不到一百人”



    “就是就是,这场战斗,打的太神了!谁能预判天气,谁又能通过段,彻底的掌握鬼子的动向”



    “可不,要是换了我,我的方法不是硬拼着打一场,或者干脆,队伍和百姓一起,先躲起来再!至于主动出击,真是没有想过”



    “是啊,这个计划,厉害就厉害在这,计划的安排者,不但能凭借着天气,精准的把控了敌方的动向,不仅全面的估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提出不同的应对措施,要不然,谁能保证用这么少的代价,得到这么大的胜利果实”



    学生们在听完老人的讲述,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这场战斗计划,安排的人,是个天才!”



    老人听完,也笑着道



    “要不后来,俺们都管王不懂这个老子叫‘王大神棍’呢!就连俺们的那个从正规军校毕业的团长和团副,都很佩服他!这家伙完全不像是一个泥腿子出身!有的时候,俺看着他训练,感觉这家伙还不赶俺呢,打枪没有俺准,行军一会儿,就嚷着累可到后来,团里的一些重大军事行动,团长和团副先会问问他俺也问过,为啥他这么厉害,他给了俺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要想厉害,只能自己努力!”



    “呵呵,要不是他是俺的战友,俺都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不是凡人!还自己努力,全团就数他不行可一到遇到事,他就立马不一样了”



    “就像你们玩的那个上的,这家伙不会是啥重生的吧?还是有挂可一个帐篷睡了多年,俺愣是没觉察到”



    学生们也是眼睛里全都是星星,也相信,自己崇拜的这个王不懂先辈,就是一个神人



    “屁的神人谁家神人、重生者会老是受伤还有啥,挂?别开玩笑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