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收益爆棚 【市场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奖……

A+A-

    第2章收益爆棚市场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奖



    游戏里是播多少种子就收获多少果实,但在现实中,黄瓜一棵苗上结了十根,十棵摘完有一百根;葡萄一株藤上也是结了十串,十株就有一百串;至于生菜和洋葱,种了十个长出来就是十个。



    叶舒当即决定,以后还是种收获多的吧,效益最大化!



    统统摘完,全部装进了丰收篮子。



    这篮子果然很能装!



    外表看只能看到几样蔬果都有,就像普通的菜篮子一样,平平无奇。



    拎起来有些重量了,不像之前那么轻便。



    看来也并非“无底洞”,只是这个容量已经完全满足叶舒日常使用了。



    火速摘好了菜,叶舒拎着篮子又匆匆往回跑。



    刚好和去摘白菜的两个前后脚回到院。她先回房间放下篮子,随后若无其事地出去,帮忙把白菜往三轮车上搬。



    去地里的只当她在家帮忙烧火,在家做饭的以为她去地里摘菜,两边都忙着,也没有发现不对。



    曾越还担心她冷,把持灯给她道:“早上有露水,菜又湿又冷的,还可能有虫子,你别碰,帮我们照亮就行。”



    叶舒一听有虫子,立刻收,乖乖在边上打灯光。



    大白菜挑着又大又结实的摘了五六十棵,放在三轮车上装好就半车了。



    装好之后就进灶房吃饭。奶奶已经把早饭做好了,早上时间急,吃得虽简单,但热乎乎的吃下去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奶奶叮嘱他们:“多穿点衣裳,早上很冷呢。特别是叶,那么瘦可不能冻着了,穿厚点啊。”



    叶舒应道:“我知道的,奶奶。”



    不过也就穿那么厚了,衣服够保暖,再穿就不好行动的,倒是戴了个口罩防风。再翻出一块以前冬天学习时用来盖膝盖的毯子,盖在篮子上面,最后拿上之前摆摊用的收款码,赶紧出去。



    曾越见她拎着篮子,有些意外,“带这个去买东西吗?”



    叶舒点头:“嗯。不行吗?”



    曾越道:“行。”



    只是本来以为她要带包的。



    当然拎篮子也好看,这篮子本来就织得很精美。



    她好像适应很快,从光鲜亮丽的城里姑娘到淳朴简单的乡村姑娘。不过她本来就有些朴素,平日并不多打扮,所以也没有什么违和的。



    曾越先上去,再把她拉上去,装菜剩下的空间正好坐他们两个。



    还是爷爷开车,车灯照亮前面,破开寒雾慢慢开出院子往外驶,开得很稳当。



    正是黎明前气温最低的时候,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



    “冷不冷?”曾越关心地问了句叶舒,见她摇头,还是擡把她外套的帽子扣上了,“戴着,暖和一点。”



    到了镇上才五点多钟。



    天只蒙蒙亮,但赶集卖菜的人可不少了。



    叶舒下车后,左右打量一圈,只见有挑着担子的,有推着木板车的,像他们这样有一辆旧三轮车的已经算条件比较好了。



    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张张脸庞布满了皱纹,冷得揣着,浑浊的眼睛里带着期盼,期盼带来的菜都能卖掉。



    爷爷熟练地把车停在一个位置上,曾越把地秤擡下来,随后爷爷拿了个有些陈旧的收款码牌子下车,就算是开始了。



    叶舒好奇:“爷爷也用收款码?我还以为都用现金呢。”



    爷爷笑道:“现金也有。现在用付钱的人多啊,前两年越越教我们用上这个了,确实方便,也不用找零。”



    叶舒点点头,又问:“咱们在这里摆摊要收摊位费吗?”



    爷爷:“不用。你不在别人店门口就不用,随便空位置就能摆。要是在人家店门口,就要给个十块八块的,意思一下。”



    叶舒了然,又看了看车里的菜,“咱们的白菜卖多少钱一斤啊?”



    爷爷回答道:“八毛钱一斤。这车上二三百斤,也不知道能卖多少。”



    叶舒惊讶:“才八毛钱?这么便宜。”全部卖完也才两百块左右。



    爷爷摇头道:“今年价钱算是好的了,因为天气不行,又是干旱又是洪涝的,菜少了。去年白菜才卖到五毛钱一斤呢。今天也不敢想卖完,能卖一大半就不错了。”



    曾越也了句:“白菜本来就不值钱,城里超市也就卖一两块一斤,乡下能卖八毛钱已经不错了。”



    叶舒平日不买菜做饭,还真不知道蔬菜价格,她声感慨:“那爷爷奶奶赚钱好辛苦。”



    曾越点头:“是这样的。”



    不仅是他爷爷奶奶,乡下许多老人都是这样。



    平时尽心费力,起早贪黑,也才赚得那么一点辛苦钱。可就算辛苦,也只能这么干着,因为农民没有别的赚钱路子。



    能卖掉还算好了,多少有些进项,就怕种了卖不掉,自己又吃不完,白白浪费了心血,那才叫难受。



    所以乡下种地只能维持温饱,要赚钱还是得去城里工作。



    叶舒心有戚戚,眼睛左右看看,跟曾越:“我去转转,看别人都卖的什么。”



    曾越道:“我陪你去。”



    叶舒摇头:“不用,你陪爷爷在这里卖白菜吧,我转一圈就回来,很快的。”



    先拎着篮子转一圈,知道行情。



    发现菜农不少,卖的基本都是时令菜,同质化严重,价格自然就不高了。



    也有蔬菜门店的,他们开门也早,里面种类就丰富多了,也有些不是当季的水果和蔬菜,价格相对就好许多。叶舒转了一圈,心里就有些数了。



    天渐渐亮了,也有便利店开门,她进去买了一把塑料袋。



    然后她把篮子里的几样蔬果各装了一些在袋子里,回到曾越那儿。



    已经有人来买白菜了,爷爷正在给人称。曾越见她拎着几个袋子回来,一边接过来一边问:“买了什么?”



    叶舒道:“一些蔬菜水果,我看新鲜就买了点。”



    曾越低头看了看,只见有两个洋葱、两棵生菜,这还罢了,还有三根脆生生的黄瓜,以及一串沉甸甸紫莹莹的葡萄。确实都十分新鲜,长得特别好。



    他:“怎么买这么多,菜家里有的吃,葡萄和黄瓜怕是不便宜。”



    “还好。”叶舒着,见那边爷爷把客人送走了,就:“咱们拿过去称一下,我怕被缺斤短两了。”



    曾越便拿过去每样称了下。



    叶舒仔细观察,黄瓜三根正好一斤,两个洋葱就有一斤半,生菜两棵一斤,葡萄一串就有三斤了。



    这些蔬菜水果,在游戏里都是长得一模一样的,种在外面其实也挺雷同,看着就特别平均。不过毕竟外面环境是变化的,这个挨一下那个蹭一下,比如黄瓜倒地上了,葡萄被压了一下,就会有些许不同,不至于那么刻板,让人看了觉得可疑。



    当然这种差异不大,所以每个单位的重量是相近的。



    



    叶舒心里立刻计算了一下:黄瓜六块钱一斤,算三十斤就有一百八十块钱了;葡萄八块钱一斤,大约三百斤,就是两千四百块钱?哇,这个有点多了。至于洋葱和生菜很少,每样就十几块而已。



    当然,前提是能卖掉。



    她来了精神,对曾越:“我再去转一圈,刚刚没有转完,你们继续卖啊,我等会儿就回来。”



    完不等曾越答应,就蹭蹭地走开了。



    一边走,一边把蔬果从篮子里拿出来,分装进袋子。



    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就开始叫卖了,喊着“卖葡萄卖黄瓜”。



    都是摆定摊卖的,她这样拎着篮子边走边卖还挺新奇,又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篮子又特别好看,就挺吸引人的。



    现在来买菜的人多了,很快有人问:“姑娘,你的葡萄怎么卖啊?”



    “大娘,二十五块钱一串。”



    明明三八二十四,为什么是二十五呢?因为叶舒喜欢二十五这个数字,好算账。



    “论串卖啊?不是论斤啊?二十五有点贵了吧。”



    “不贵的,这一串有三斤了。您尝尝,好吃了再买!”



    大娘看着凑到眼前的葡萄,饱满圆润,紫莹莹的,熟透了有甜香的气味,却不是放好久软了的那种,一看就新鲜,忍不住尝了一个。



    尝完了眼睛一亮,赞到:“嗯,真挺好吃!那我买一串吧。”



    叶舒立刻装袋,“好,谢谢您!”



    又一个人凑过来,“真的好吃?给我也尝一个看看!”



    叶舒笑着奉上。



    第二个尝了之后,探头看看她篮子里面:“哎哟,不多呀,给我来一串吧!”



    叶舒笑着装起来,嘴里回答着:“嗯,不多,要的赶紧买啦!”



    索性拿着一串让人尝,边走边卖,尝了的就没有觉得不好吃的,纷纷付钱。



    也是有几分饥饿营销的感觉,因为她篮子看着不大,好像没几串,想买的就不犹豫,直接买了。



    叶舒觉得葡萄价格高、又最多,索性先卖葡萄,其他的不喊了。



    沿着这条卖菜的道走到头,她就卖快三百块了。



    走回到曾越那儿,发现车上白菜才少了一个角,打声招呼,又转开了。



    这次拎了一袋子黄瓜叫卖。



    一个中年男人迎过来,“黄瓜看着不错,怎么卖的?”



    叶舒:“三根正好一斤,六块钱。”



    “哪有这么卖的,姑娘你不称的吗?哪能正好一斤了?”



    “大叔您不信就看看,是不是长得个头都差不多?”



    对方仔细看看,又拿出来掂量掂量,点点头:“不错。确实长得很均匀,也新鲜。大棚里长的?”



    叶舒笑道:“是啊。这季节也就大棚里能种了。”



    “不知道好不好吃。”



    “您可以吃一根尝尝。”



    对方还真下嘴咬了一口,然后满意点头:“不错不错,你这袋我都要了。篮子里还有不?我开饭店的,也省得找了。”



    叶舒顿时惊喜,“有的有的!您先拿着这袋,我给您装剩下的。”



    那大叔就看着她从编织篮子里掏出一根黄瓜,两根,三根十根,不是,还没掏完?



    不禁惊讶了:“你这篮子看着不大,挺能装啊!”



    叶舒笑:“是呀!”



    大叔只能收回海口:“行了行了,这么多够了啊。”



    叶舒有些可惜,还有好些呢。



    不过黄瓜这一下子已经卖出大半,可以了。



    又一笔进账,叶舒眉开眼笑,继续转悠着卖卖卖。



    太阳出来了,金灿灿地照在身上驱散了寒意。



    叶舒看掏出看了看时间,八点了,便又回到曾越那边看看情况。



    曾越有些奇怪:“怎么去了那么久?”



    叶舒:“我去各个蔬果店了解行情,以后卖也知道怎么卖。”



    然后看了看车上,问他:“你和爷爷卖了多少白菜了?”



    曾越道:“卖了快三分之一了。今天还算好卖的。”



    叶舒掐指一算,也才七八十块钱的样子。



    自己的十分之一。



    果然,赚钱还是得靠金指。



    她:“超市快开门了,我去超市转转啊。”



    曾越只当她是觉得站在这里卖菜无聊,又新奇镇的环境,也没多想,任她去了。



    叶舒这次往一些炒店里主动问问要不要菜。这些店的客户群体还没出来逛街呢,这会儿正是饭店准备食材的时候。因为确实特别新鲜,品质优秀,她陆陆续续地就把剩下的黄瓜、洋葱和生菜都推销出去了。



    然后接着卖葡萄。



    途中路过超市,还真进去转了一圈。



    心里思考着以后能不能供货超市,自己这么卖好像有点奇怪,一次还行,不能次次都这样。



    正转悠着,突然又收到了一条提示。



    市场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奖励便携电子秤,奖金000



    嗯?这个也有奖励?



    叶舒惊喜不已。



    她正缺个称呢,打算等会儿去买的,没想到直接奖励了,真懂事!



    更别还有一千块奖金!



    今天收益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