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炫耀

A+A-

    周围的人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眼神里满是羡慕和钦佩,既为伙子多了这么多肉食高兴,也为他钓到这么大的鱼佩服。



    作为资深钓鱼爱好者,大家都梦想钓到大鱼。



    若非没有,这场景肯定会被大家争相拍照发朋友圈。



    这时,肖大海已经开始炫耀了。



    他接过鱼钩,迫不及待地想抱起鱼,却因用力过猛没抱稳,鱼摔在地上弹跳起来。



    李建设提醒他:



    “别闹了,赶紧拿桶打水把鱼放进去。



    这不是你要送给姥爷的吗?鲜活的鱼不是更好?”



    肖大海一听有道理,赶忙去找桶。



    旁观者们虽然羡慕,但也无心参与,因为这两人开的是车,而且吉普车上挂着军牌,显然身份不一般。



    再看李建设刚才使用的鱼竿,有人试着提了一下,发现非常费劲。



    人们记得他之前甩动鱼竿时像挥舞木棍一样轻松,那股力量确实让人惊叹。



    人群中有人喊道:



    “钓王!这不是之前公园里的钓王嘛!难怪能钓这么大一条鱼。”



    旁边的人恍然大悟,之前听四九城有位钓王,有些人没见过,心里还有点不服气。



    如今知道眼前这位就是传闻中的钓王,无不折服。



    这家伙真厉害,四十多斤的鱼在水库就能钓上来,称他为钓王名副其实。



    李建设听到旁人议论也觉意外,没想到来到这里还会遇到认识自己的人。



    而肖大海则挺起胸膛,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



    他把鱼放进桶里添了些水,众人赞叹几句后便各自归位,毕竟他们也是来钓鱼的。



    但也有几个人没走,站在旁边想看看能否学到点东西。



    李建设看了看自己用的大号渔具,摇了摇头,把鱼竿搁在一旁,拿起另一根一些的鱼竿开始装饵。



    肖大海好奇地问:



    “不是大鱼竿才能钓大鱼吗?”



    \"一条就够了。



    \"



    \"这是特意为周老准备的。



    \"



    \"这么大一条鱼,在这水库至少长了十多年,还是给水里留点余地吧。



    再,你看这个鱼钩。



    \"



    \"这鱼钩不行了。



    \"李建设做的鱼钩,是用废弃的自行车辐条改造的。



    刚才钓这条大头鱼,已经让鱼钩变了形,再遇到这么大的鱼,就难办了。



    李建设的话让周围的人,包括肖大海,都觉得有些怪异。



    那时候人们还没这么多环保概念,可听李建设的话,总觉得他话里有种高深莫测的味道。



    难怪他是钓王,别人充其量也就是个钓鱼爱好者,精神层次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李建设不管旁人的想法,依然用鱼竿垂钓。



    即使鱼钩没坏,



    他也不会再用刚才那个大鱼钩了。



    真要钓上十条八条像这样四五十斤的大鱼,不仅震惊四方,对他来也不是好事。



    一二十斤的鱼就足够了。



    接着,



    围观的人们总算见识到了真正的钓王风采。



    李建设仅凭一些零碎的玩意儿,鱼却一条接一条地上钩。



    尽管自称是鱼,他钓上的鱼,最也有三斤左右,大的能有十多斤。



    对其他人而言,这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



    对于肖大海来,



    刚才那四十多斤的大鱼已让他印象深刻,接下来这些鱼对他而言便显得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乏味了。



    大约两时后,



    另一个桶就满了。



    那是肖大海特意准备的大桶。



    除了那条大头鱼外,其余的鱼加起来超过一百斤。



    



    而李建设也抓了几条大相近、每条约三斤重的鱼,准备收工。



    这也是他来这里的目的之一。



    之前承诺过给冉秋叶学校教导主任备宴,需要五条鱼。



    毕竟不是养殖鱼,



    凑齐五条不成问题,



    但品种各异。



    %



    不过这没关系,鱼是用来红烧的,如今也没人在意这些。



    如果真要找五条相同的鲤鱼,反而显得奇怪。



    \"肖哥,咱们该回去了。



    \"



    招呼了一声后,



    李建设把鱼线和鱼钩摘下来。



    那几根竹竿随丢在一旁。



    肖大海帮忙把鱼装上车,准备驾车返回,周围的观众仍觉得意犹未尽。



    看钓王钓鱼确实过瘾,比自己动有趣多了。



    他们知道,



    回去之后,



    四九城的钓鱼圈又会多出一段关于钓王的故事。



    上了车,



    李建设问肖大海:



    \"周老的鱼,要不要先送回去?\"



    \"不过你待会帮我跑趟工厂,这些鱼我留几条,其余的交给采购科。



    \"



    此时的肖大海还沉浸在兴奋中,



    忙答道:



    \"晚点送过去也行。



    \"



    \"这条几十斤的大鱼一定要带去工厂炫耀一下,让大家开开眼界。



    \"



    钓了大鱼却不炫耀,那就等于白费力气。



    虽然这鱼不是肖大海亲自钓的,但他参与感很强。



    李建设终于明白了后世那些段子的由来。



    钓鱼的人钓到鱼也不卖,



    只是拎着到处走。



    原来这并不是夸大其词。



    要是肖大海有条件,肯定也会加入那些爱显摆的行列。



    回到工厂,



    这条大头鱼引发的轰动非同一般。



    上次李建设钓到上百斤的鱼虽也令人惊叹,但远远不及这次这条巨型鱼给人带来的震撼。



    到了工厂,



    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那条鱼被拎到秤上一称,竟重达四十八斤。



    这可是稀有的宝贝。



    李卫民听后,也赶过来看热闹。



    他知道这条鱼是肖大海订下的,只能不满地瞪着李建设。



    要是自己能抓住它,肯定能派上大用场,用来宴请客人一定很出彩!但考虑到肖大海的身份,别自己了,就算杨厂长亲自开口,也休想从他那儿得到这条鱼。



    更别提,肖大海还要把鱼送给姥爷。



    厂里的很多人都知道肖家的关系,谁都知道跟肖大海争这个没意义。



    但李卫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下次一定要缠着李建设帮他搞一条同样大的鱼回来,这样接待客人的问题就能解决了,至于钱嘛



    旁人都对李建设投以羡慕的目光,这下“钓王”



    的称号算是坐实了,没人能抢走。



    一百多斤的大鱼让李建设赚了不少钱,加上之前卖东西的收入,他的钱包又鼓了起来。



    李建设从鱼里挑了几条留着备用,还特意选了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