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设置分厂

A+A-

    于是回答道:



    “当然可以,这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就像木工用的刨子一样。”



    杨厂长点点头,作为轧钢厂的厂长,他对械设备有些研究,一眼就能看出削皮刀的构造。



    虽然东西简单,但能想出这样的设计却不容易。



    沉思片刻后,杨厂长还是忍不住问:“你觉得咱们厂里设个分厂专门生产这种削皮刀怎么样?你觉得可行吗?”



    显然,杨厂长已经被打动了。



    当时国营厂就是这样,只要有合适的产品,并且能提升效益,就可以设立分厂专门生产。



    有些械厂



    现在杨厂长也想搞个削皮刀分厂,但因为这是李建设的发明,他还是要先问问李建设的意见。



    李建设明白,这只是走个形式,即便杨厂长真的决定做了,不经过他同意也没关系,只是削皮刀的利润空间有限。



    毕竟这是铁制品,用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而且谁家有了这东西,邻居就不需要再买新的了,借着用就行。



    李建设点点头道:“生产削皮刀没问题,但如果真要大规模量产,最好用冲床代替工制作。”



    “工打造太耗时了,就算是熟练工人,一天也做不了几个。”



    轧钢厂里,杨厂长听完了李建设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此法可行,便热情洋溢地邀请李建设回去深入探讨。



    杨厂长满怀期待地表示,一旦分厂成立,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并试探性地提出借阅那个削皮刀进一步研究。



    然而,李建设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创新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杨厂长是否兑现承诺,全凭他的意愿。



    尽管如此,当杨厂长开口索要时,李建设还是婉拒了,理由是他想先把东西留给自己妻子使用。



    杨厂长听后自嘲一笑,感慨自己太过急躁,同时又对李建设的孝顺表达了羡慕之情。



    两人约定周一再谈此事,并暂时搁置了关于分厂的话题。



    离开轧钢厂后,李建设带着装满鱼的水桶骑行前往红星学接妻子。



    在路上,他注意到水桶被一条草绳挂着的鱼取代,这或许是别人送给他的一种惊喜。



    到了学校门口,学生们陆续走出校园,随后老师也相继离校。



    冉秋叶和孙红并肩而出,身后跟着一群同事模样的女性。



    她们与冉秋叶寒暄几句后先行离开,临别时还不忘开玩笑称赞李建设英俊。



    走在回家的路上,李建设关心丈母娘的身体状况,得知其病情已有好转但仍需调理。



    谈及服药细节时,他发现妻子似乎也在努力逗乐母亲,让他感到欣慰。



    接着,他们聊到了一些私密话题,比如孙红曾经热心帮忙照顾病人一事。



    虽然对方看似不领情,但言语间透着几分俏皮。



    最后,冉秋叶突然提起一个关乎自身的问题,显得有些羞涩不安。



    李建设则笑着回应,表示愿意倾听她的想法。



    “都已经老夫老妻了。”



    “有什么话不好直的?还这么见外!”



    冉秋叶的脸微微泛红。



    提到093:



    “谁跟你是老夫老妻了!”



    “事情是这样的,孙红那边人口多,粮食总不够吃。”



    “她想问问你能不能弄到一些粮食。”



    旁边。



    孙红也有些不好意思地:“那个”



    “我家的粮票也不够用了。”



    



    “不过,我可以多出点钱买,主要是现在粮票实在难搞。”



    李建设挥了挥。



    他清楚得很,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



    开口求助并不是丢人的事,大家都是为了填饱肚子。



    关键在于态度。



    实话,孙红直到现在才提出这事,倒是有点超出李建设的预料。



    根据冉秋叶之前的描述,孙红家的情况他大致了解,估计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这件事。



    如今她主动开口了,李建设也愿意帮忙。



    只要不像秦淮茹那样只想白占便宜就行,李建设有自己的考量。



    尽管他已经做了些准备,但冉秋叶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虽有所改善,她家的成分问题始终存在。



    就算眼下缓和了,一旦大潮再来,谁能保证不会旧事重提?李建设心里也没底。



    不过,该做的事还是要去做。



    孙红显然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前天主动来找自己,就明她是个聪明人。



    李建设道: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就按正常的价算,不用粮票。”



    “你需要多少白面、棒子面,还有鸡蛋,明儿我就给你带过去。”



    孙红的眼眶有些湿润,对李建设充满感激。



    忙不迭地道谢:



    “真是太感谢你了!”



    “我想要十斤白面、十斤棒子面,要是有鸡蛋的话我也想买几个。”



    “我家孩子才几个月,得补补营养。”



    李建设点点头:



    “行。”



    “白面每斤一毛八,棒子面每斤一(此处省略具体数字),鸡蛋的话,我给你带十个。”



    “总共你给我三块五就够了。”



    孙红一听,急切地:



    “这怎么行呢?也太便宜了吧!”



    “就算拿着粮票去粮站买,也不会比这个价低啊。”



    “我只是想从你这儿买点粮食,并不想占便宜。”



    李建设摇摇头道:



    “我是采购员,有自己的门路。”



    “这个价给你东西,我自己肯定不会亏本。”



    “你是秋叶难得的朋友,之前关系也好得很,就算是帮个忙,难道还能赚你的钱?”



    “你就放心吧!”



    在李建设看来,这些几乎都是无本生意,能卖出去一点都是赚的,所以他并不在意价格。



    但他也明白“升米恩斗米仇”



    的道理——东西可以稍微便宜点卖,但绝不能白送。



    偶尔送点吃食应急倒是可以,自己便宜点卖,对方记着自己的好,心里也会感激;可一旦真的送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要是对方是个贪心的人,不定以后还会想着占便宜。



    而如果孙红比较讲究,自己硬要送她东西,反倒会让她和冉秋叶的关系变得尴尬。



    毕竟,她能给冉秋叶的帮助有限,时间长了,这份馈赠可能反而成了负担,友情也会变味。



    现在这样便宜点卖,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