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原始森林

A+A-

    这群吃客满载而归之后,兴高采烈回到了向导家的院子里。此时德兰教授话也比较多,一路上拉着青雀,和他起自己吃过的美味。



    这时节的确是这一带吃菌菇的最佳季节,向导一个晚上就能冒出来很多,几天不去,山上都能给长满了。



    其他季节也不是没有,量就没有现在这么多了,种类也不一样。像平菇之类的太常见,什么时候都会有。



    清洗好的菌菇,配上熏肉,土鸡,又是一顿美味大餐。



    这其实就是活动之前的一顿开味餐,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将是一片茫茫丛林,就不一定能享受得到这样的大餐了,即便找到食材,烹饪也是件麻烦事。



    食物的香味还能吸引来一些野兽,搞的不好后果挺惨的。



    中午,吃饱喝足的教授们终于收拾妥当,带上轻的干粮,重的物资都交给青雀。导游安排了车辆来接,他们即刻出发。



    途中可见一些递田依山而建,竖着看像层层叠叠不同形状的的盘子放在山上,横着看则形成一道道奇特的波浪线,视觉上非常壮观。



    这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山上还有很多人家住着。教授们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山的老窝,有一片连着一片的山群。



    如果一座座山是徒子徒孙,一道道山脉就像一位长者,那么这里自然保护区内的山脉就是山的祖宗。



    浑厚天然形成的山系形成庞大的原始丛林,山连着山,一座山上又叠着一座山,庞大的树冠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误入其中人很有可能出不去。



    一个变成野人也不一定能活下去的地方。一个野生生物的天堂,有很多珍稀植物,也有数不清的动物,它们在大山深处生存了一代又一代。



    曾经也有很多科考队来过,有的遇险有的失踪,装备也都是很齐全的,无人知道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一些密林里,瘴气很严重,林子太密沉积气体散发不出去,才会导致毒气的沉淀。



    教授们也知道其中的危险性,所以事先安排了导游,应该是向导,对当地熟悉的人。



    主要他们不是来探险的,安全性第一,所以不会过于深入。



    到了山脚处的民居,他们向一位农户买了点水果,为在山里补充维生素。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山脚,因为它也是某道山脉的顶,穿过这个山顶就要走入茫茫的原始丛林了。



    向导在这里有熟人,以前是个老猎户,现在专门种地种果树,也采摘茶叶,山里长着一种普洱茶,就是教授们早上喝的那种茶叶。



    他把这位熟人叫上,万一遇到点什么事,那人熟悉这一带,能更快的带他们走出山林。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若是科考队在山中缺粮食,老猎户会叫上当地人帮他们补充食物和水。



    山里的水源很有可能会携带病毒,有些动物粪便排泄在水里,如果不能被水流尽快的冲刷和稀释,被人误食之后也是会中毒的。



    山上有一条古道,沿着古道是人活动比较多的地方,原始森林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有关它的传那是数不胜数,庞大的山脉群里曾经建立过不少王国,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在原始森林里生活。



    



    因为森林里的资源丰富,养活很多人不成问题。后来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这片生物圈的珍稀动植物。



    丛林深处的一些地带,人类的活动轨迹变少了,里面终究是什么情况也没人能的清。



    最早的人类遗迹就出现在云省,有上百万年的历史。



    可见云省的山脉既适合生活,吸引着人类,又是人迹罕见的奇特地方,不容易让人进入,才能把遗迹给保存下来,很多很多年以后才被发现。



    教授们不仅精通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对该地区的历史和地理也有一些了解。



    青雀通过他们的攀谈,也略有所知,再刚到云省转车的时候,他在长途车站买了几本书,都是有关云省的介绍,只是还没来得及看。



    平常走的路上是不可能发现珍稀植物的,所以教授们得往山坡上爬。



    树荫下容易长一些兰类植物,而有阳光的山坡又会生长一些向光性植物。



    但在这样的密林可能不存在这种界限,在一块地方生活着一类植物群,其他地方又会生活着另外一种,很多会混居在一起。



    这次他们不采集标本,而是寻找和发现一些植物,看是不是又有新的物种出现,有些植物绝种之后还有可能会被再次发现。



    看到好看的植物,青雀也会拿起拍照。有很多草一样的植物看着不是很起眼,却能开出非常美丽的花朵。



    有些长得也不像牡丹玫瑰那样漂亮的花,却能散发出特别的香味。



    向导们时刻辨别方向,确认山系地带,当然他们会顺便寻找一些野生的人参,运气好也是能遇上的。



    这不就在野草堆里发现了一棵,只是个头还,看着有些可惜,做个标记等以后长大了再来挖。



    山中黑的比较快,众人感觉走了没多久,在山林里就快要看不见指了。



    幸好这座山的山顶有一个临时屋,是茶农搭在这里的,边上有一个种植园。



    有些向阳面的山坡,是比较适合生活的,住在山里的人也会在此建立居所,在人活动比较多的地方发现一些山中民居是很正常的。



    万一如果是被遗弃的民居,那就得心,很有可能以前发生了什么,导致居住者迁移或者失踪。



    他们决定在屋栖息一晚,后面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难了,这么多人想找个能搭棚睡觉的地方都很麻烦。



    屋子边上有水源,岩壁上的水通过一条细的竹管子往下流。这水是从岩石里渗出来的。



    在地势更高的山上有些大树的树根部位,如果底下有岩石坑,有的时候会形成一水坑,那就是树木的蓄水作用。



    虽然有自带的水,为了以后几天考虑,还是先用这里的天然水,把它烧开了饮用。



    队伍的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够几天饮用的水,省着点用也能坚持一段时间。若是遇到山中的溪流,可用来洗澡。



    这次为了安全起见,教授们两个人住一个帐篷,青雀还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