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涌动

A+A-

    许昌皇宫。



    刘协听到曹操去世这个消息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曹贼啊!曹贼,没想到你这奸佞之人也有今日!



    太尉,你当真确定亲眼见到那曹贼的尸首了吗?”



    怎能不让刘协大喜过望呢?



    遥想六年前,衣带诏之事败露,他心爱的妃子董贵妃和身为国丈的董承一家老皆被曹操残忍杀害。



    当时的他悲痛欲绝,面对曹操的强权,他放下天子的尊严,用眼神苦苦哀求,甚至差点就要给曹操下跪了。



    只为求曹操能够高抬贵,放过董贵妃和董承一家的性命。



    哪怕只是将他们贬为平民百姓,也好过命丧黄泉啊!



    然而,曹操却丝毫不为所动,依然狠心地将他们斩尽杀绝。



    这五年来,刘协一直生活在痛苦与屈辱之中,心中的愤恨与不甘如烈火般灼烧着他。



    而如今,得知曹操已死,多年来积压在心头的委屈终于得以宣泄。



    他在后宫中简直欣喜若狂,无法自持。



    站在一旁的杨彪看着眼前近乎癫狂的皇帝,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搐着。



    只见坐在下首的杨彪微微拱道:“回陛下,微臣可以确定。



    微臣前往之时,那曹贼已然静静地躺在棺材之中,微臣更是亲自上前确认过,绝不会有错。”



    罢,杨彪脸上原本的喜色渐渐收敛,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杨彪郑重其事地接着道:“不过,还请陛下暂且不要过于急躁。



    虽然曹贼已死,但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重蹈当年洛阳之乱的覆辙啊!”



    刚刚还在兴奋不已的刘协,脸上的神情也是微微的一怔,那原本闪烁着光芒的眼眸瞬间黯淡了下来。



    是啊,曹操死了有什么用?



    整个辽阔的北方都是曹操凭借着一刀一枪重新打下来的。



    那袁绍,公孙瓒,刘备,陶谦,吕布哪一个当世豪杰?



    哪一个不是握一方的诸侯?



    哪一个不是曹操的下败将?



    一场场战斗下来,曹操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极盛,纵是死了也让刘协有些喘不过气来。



    刘协想起吕布,不由得悲从中来!



    多好的臣子啊,谁欺负他刘协,吕布的方天画戟就指向谁!



    可惜了这样的忠勇之士却被他们骂做三姓家奴,更是被曹操所杀!



    “奉先!曹贼已死,你也算瞑目了!”



    刘协的眼中露出一丝热泪,随即又是忧愁起来。



    广袤的土地,那坚固的城池,无不是曹操的赫赫功绩所铸就。



    就连朝中的大臣,大部分也是曹操提拔任用的。



    他们对曹操忠心耿耿,即使曹操死了,也大概率会支持他的后人,又怎会轻易听命于自己?



    更何况军权几乎都牢牢掌控在曹家和夏侯家曹氏的族人那里。



    他们握重兵,威风凛凛,只听从曹操的号令。



    以前他刘协的里还有董承的三千兵马听命于他,可在衣带诏事件之后,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



    他身为皇帝,如今却只能无奈地窝在这皇宫后院里。



    这看似华丽的方寸之地,于他而言,更像是一座无形的牢笼。



    就连皇宫的守卫部队,也都成了曹操的人。



    那些曾经宣誓要保护皇帝的将士们,却只对曹操唯命是从。



    也就是在整个后宫里,他才是皇上,才能享受到那一丝可怜的、表面上的尊崇。



    然而,一旦走出这后宫,他连个屁都不是。



    在众人眼中,他不过是一个人形图章,一个被曹操操纵的傀儡罢了。



    还是得益于曹操并不在意后宫,否则这后宫之中恐怕也难以有片刻安宁。



    而且伏皇后在后宫里还算有点段,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策略,多多少少为刘协撑起了一片相对安稳的天地。



    刘协此时,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从洛阳逃出来,如同一个丧家之犬的狼狈模样了。



    那时的他,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尊严被无情地践踏在脚下。



    他也已经完全忘记,当时天下诸侯,除了曹操都是把他当成苍蝇一样无情撵走的情况了!



    他现在只记得自己身为皇帝,臣子就应该无条件效忠于他!



    只觉得天下人都欠他的,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他有所亏欠。



    咳咳!



    杨彪的两声咳嗽把刘协猛地带回了现实。



    这咳嗽声仿佛一道惊雷,在刘协的耳边炸响。



    做了多年的皇帝,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



    他也是成熟了许多,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冲动莽撞的少年天子。



    而是学会了隐忍。



    他深知,如果自己大肆地清算曹操后人的话,搞不好又是一次李傕郭祀之乱。



    那将会是一场更加可怕的灾难,让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丝平静再度被打破,让天下陷入更深的混乱之中。



    他可不想再一次的颠沛流离了!



    如同路边的野狗一般的忍饥挨饿了!



    再也不想东奔西走就只想为了一口饭吃了。



    刘协收回来心神,定了定神,擦干了眼角了泪水。



    目光急切地看向杨彪,问道:“太尉有何计策教朕?”



    “臣观察那曹操下,也不全是向着曹操的,我观那曹操下首席谋士荀彧,就是心向大汉!”杨彪一脸笃定地道。



    刘协听了,脸上却露出有些不悦的神情!



    那荀彧哪里有一点忠于大汉的样子了?



    他刘协怎么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以往曹操出征,都是留荀彧在后方统筹一切。



    荀彧对他表面倒是客气有加,可对于他刘协的命令,却是完全置若罔闻啊!



    想到此处,刘协不禁皱起眉头,把自己心中的疑问一股脑地了出来。



    杨彪听后,立刻道:“不然,以臣看来,文若为曹操做事,也是向着尽快统一天下而已,



    对那曹操,忠心是有的,也不多。



    臣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陛下去游此事!”



    刘协闻听此言,顿时大喜过望,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他兴奋地想着,如果能把荀彧拉过来,那整个许昌城,还不是尽数掌握在自己中?



    届时,自己便可真正一展宏图,重振大汉雄风!



    刘协站起身,拉过杨彪的。



    “朕的身家性命就拜托爱卿了!”



    “臣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荀彧此时在府上忧心忡忡,双眉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曹操居然忽然的死了?



    这件事情对于荀彧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他的内心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一片纷乱。



    前些日子,不是还在还在商议出兵荆州的大事么?



    前些日子不是还命令他筹备粮草么?



    怎么那么突然?



    若不是看到了尸体,他还以为是假消息!



    那尸体除了有些浮肿外,不是曹孟德又是何人?



    况且还有许褚保护在身侧,曹操除了发病,许褚绝不会让曹操死的。



    如今天下统一在即,曹阿瞒你怎么怎么就死了呢?



    只要拿下荆州,顺流而下对江东形成包夹,何愁东南不定?



    拿下江南,整个天下也就基本上能够统一了!



    那宏伟的蓝图仿佛就在眼前,可如今却因曹操的离世变得前途未卜。



    至于曹操会造反,荀彧想都没想过!



    曹操何等人也?



    那个当年只身行刺董卓的壮士,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无畏的勇气,其英勇之姿仿佛还在眼前。



    那位当年第一个发起讨伐董卓的英雄,振臂一呼,群雄响应。



    当年那位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英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造反?



    至于有些抓权,这在荀彧看来,是统一天下必要做的!



    荀彧虽不是完全的支持,也是基本上可以理解的。



    不就是权臣么?



    我朝的权臣还少了?



    远的陈平周博,霍光,哪一个不是权倾一时?



    近的大将军梁冀、以及董卓,这都是可以废立皇帝的权臣。



    可即便如此,这天下不还是大汉的天下?



    荀彧坚信,曹操即便权力再大,也不会颠覆大汉的根基。



    在荀彧看来,曹操最多也就是专权一点。



    在他心中,或许觉得这并非不可接受,毕竟为了统一天下,集中权力也有其必要之处。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曹操废了当朝皇帝,再立一个皇帝而已。



    他甚至设想过,即便如此,只要大汉的根基尚存,终有重振之日。



    而且,以曹操的年纪,统一天下后,差不多也可以告老还乡了!



    到时候,大汉还是大汉的大汉。



    秩序会重新恢复,繁荣会再度降临。



    曹操的忽然离世,犹如一记晴天霹雳,打了荀彧一个措不及。



    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思索着以后何去何从。



    本来曹操死了,大公子曹昂继承父志,是顺理应当的。



    身为曹操的嫡子,也是曹操的长子,其身份尊贵,理所当然!



    若是能在军中十年,建立威望,顺理成章的可以压服曹操所有下。



    谁知道十年前曹昂脑子抽风把曹操拉下马。



    这一惊天秘闻虽然没有在民间广泛流传,更多的人并不知晓,但是在高层里却是人尽皆知。



    就这一点,便注定曹昂失去了继承的权利。



    让他们这些曹操的下,这么多年连曹昂的名字都不敢轻易去提,仿佛那是一个不可触碰的禁忌。



    剩下最大的曹丕也才刚满二十岁,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威望,为人处世还有些木讷,少了几分敏与果断。



    三公子曹彰,也是刚十八岁,刚刚从军不久,虽然听有些勇武,在战场上能冲锋陷阵,但目前却也是资历十分的不足,难以服众。



    四公子曹植,虽然才十五六岁,才华出众,出口成章,可却是一个酒蒙子,常常沉醉于酒乡之中,交于这样的人里,属实不智。



    荀彧思索良久,长叹口气。



    看来,只能在这三位公子里选了。



    转眼间,荀彧有一种曹氏分崩离析的感觉!



    仿佛曾经那坚如磐石的大厦,如今已出现了深深的裂痕,摇摇欲坠。



    荀彧再次长叹一口气,满心的无奈与惋惜。“哀哉孟德,痛哉曹阿瞒!你若是晚上个十年再死,那该多好啊!”



    从不饮酒的荀彧,喃喃自语,一杯杯酒下肚,似乎那个意气风发的曹孟德正在看着他。



    眼神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就在这时候,下人来报:“太尉杨彪求见。”



    “他来做什么?”只是一个念头,荀彧就明白杨彪为什么来。



    肯定是为了皇帝做客的。



    想到此处,荀彧眉头紧皱,他就是看刘备也比那刘协强得多。



    毫不犹豫地道:“去告诉他,不见!”



    那语气坚决而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回旋余地。



    什么三公,什么太尉,一个吉祥物而已!在荀彧眼里都不及孟德半根腿毛!



    笑话,现在要他荀彧投靠皇帝,这岂不是添乱么?



    整个许昌的兵马,可都是牢牢掌握在夏侯家和曹家中。



    一个搞不好,那就是另外一个李傕郭祀之乱不。



    现在那位陛下,也不是好相与的主儿。当初董承为了他全家都被杀了,他却是一言不发!



    他荀彧是忠于大汉,可不是忠于这位皇帝!



    想到此处,荀彧悲从中来。



    “杨彪啊杨彪,你都六十多了,怎么不死,为什么死的却是孟德!”



    忽然荀彧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哈哈哈,文若先生,彪不请自来,还请海涵啊!”那苍老的声音中气十足,声音爽朗中带着几分急切。



    荀彧皱了皱眉头,目光扫向后面一脸惶恐的家丁。



    他心中明白,家丁也是无奈阻拦不住。



    叹了口气,无奈之感涌上心头。



    他的官职虽不高,却是掌管着整个许都的行政。



    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杨彪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强闯!



    如今!唉!



    荀彧站起身来,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换上一副笑脸。道:“太尉那里话,请坐!”



    来都来了,总不能硬生生地赶出去吧?



    毕竟以礼相待,也是他荀彧一贯的处世之道。



    更何况,如今曹操死去,他正是六神无主。



    杨彪坐定,先是一番无关痛痒的寒暄,几句之后,便迅速步入了正题。



    “如今丞相病故,文若以为曹家会有谁来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