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给媳妇花钱

A+A-

    林桥趁着秋收又出去卖了几趟, 家里的金库一下子丰盈了起来。俩人的银子都加到一起足有三十多两。陈鹤对银子没有概念, 数过就放到了一边, 腾出功夫应对林桥,发现他开始每次出门回来缠人的紧。亲亲抱抱必不可少。

    林桥抱着他道:“媳妇儿, 我给你把教室盖盖吧?”秋收之后就快到冬季了。他们那屋连窗子都没有,冬天肯定得往里头钻风, 手冻僵了怎么写字?一想就开始心疼,抓着媳妇的手指一根一根的把玩。

    陈鹤道:“太费银子了。”他想起娘亲的话, 不能被惯坏了……

    “银子不就是用来花的吗?这个你不用操心,为我媳妇花多少钱我都乐意。”

    陈鹤心里一暖,却板起脸道:“油嘴滑舌。”

    同床共枕这么久,林桥哪能看不出他的口是心非,明明是愿意的。不行还得继续教教他, 对相公话必须要心口如一,翻个身直接把他按在那里……

    第二天陈鹤腰膝酸软的厉害, 也未免太不知节制了, 拉紧领口不能让孩子们看出来里头的红印, 脸颊透着红,真的是对他毫无办法。

    林桥直接去村长那把这个宅子买了下来, 这宅子原是免费租借给他使用的。空着也是空着,年久失修, 房顶直掉渣,也就那宅基值点银子,林立根做主三两银子卖给他了, 之前的酒作价二两银子抵扣了,剩余的一两林桥补了。

    这两坛酒就四两?原先不知道,估计那树也不知道。连陈鹤听到这两坛酒这么贵也惊了,俩人商量过,第二天把树叫过来给他银子。

    树却坚决不要:“这东西是我孝敬夫子的,哪儿有收钱的道理。”他最近也因为陈鹤赚了点好钱,日子眼瞅着过的越来越好,想的很明白,陈鹤改了他一辈子的命运,两坛酒算什么,就是爷爷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林桥道:“那你以后有什么算?”

    树道:“我今儿是来把束脩交上,我想跟夫子在一起多熏陶熏陶。”正好有银子了,去了给夫子分的他还赚了七两半呢,现在村村都用他的脱粒机,激发了他的创造欲,夫子识字之后要是喜欢可以找一些制造相关的书籍,他很感兴趣。得先识字才行。

    林桥这次要给陈鹤盖书馆,全村的人都来帮忙,分文不收。村里不眼瞎,他们看出来了这林桥算是彻底起来了,有村长罩不,又是收粮大户,听做一个瓦罐兔把生意都做到县城去了,他媳妇更厉害,能教书,连陈家村的村长都软磨硬泡的把孙子给送来了,要跟陈鹤出息人的。这样大的造化恨不能多去前面露露面,将来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念书。至于最开始排挤他们是外乡人什么的,早就选择性的忘在脑后。

    村里人没要钱,但是木料砖瓦一共也花了不少。盖了一个多月,盖的那个气派……

    屋子非常大,光桌椅就摆了三十多套!旁听生也可以进屋了,屋里很大。除了大之外,还盖了六个宿舍要是家远的也可以住在这,不要钱,但是不能惹事,一旦发现有闹事儿的就给撵走,当然这只是交束脩的专属待遇。大通铺盘的火炕,教室里还有两个煤炉子,冬天还能热饭热菜!

    这消息一出,想要来送到这里学习的人更多了,跟他们一比,那朱夫子实在是太黑了!半年要五百文钱,书本费另算,要是想在他家吃饭还要交柴火,再加上笔墨一年算下来少不得二两银子。

    自从那边盖好了房子,连朱夫子那位数不多的学生们也开始动摇了。可惜陈鹤那边实在是卡的太严,不收学生。

    学生爹娘也闹心,以前没个对比,只当读书都这么费钱呢?现在咋有一种被当做冤大头给宰了的感觉呢?

    “你再跟陈夫子,咱们去那呗!”孩子的娘跟他爹着:“咱家儿子这么聪明又有基础,肯定能脱颖而出。”

    “人家不收我能有啥办法,这几天我知道的跑他那的就好几个人,就破例收了个陈家村村长的孙子,听还有人情的层面上。”他爹也愁得慌。一想到儿子读了三年多花的那些钱,这几天牙都跟着疼,脸肿的老高。

    “哎呀。那可咋整?”

    曹操曹操到,掀开门帘进来个人,竟是朱夫子,他比一年之前也瘦了不少,原先胖的时候不像学者,如今瘦了把身上那尖刻的味道凸显的淋漓尽致。抬起眼皮:“听你们要把孩子送到陈夫子那边?”

    两口子吓了一跳忙道:“没有啊,您听谁的。”这种事儿在没敲定之前必须装傻到底,万一陈夫子那去不上再被朱夫子给撵回来了,这不是鸡飞蛋么?

    朱夫子看了他们一眼,装,刚才在门外还听到了!真想把他们刚才的话重复一遍怼死他们。但是理智却不允许他这么干。一共就没剩下几个学生了,要是再走,他吃什么喝什么?

    皮笑肉不笑的挑起了嘴唇:“那就好,我今儿来是为了告诉你们个别图便宜,一分钱一分货。我教书都十来年了这经验哪儿是一个年轻的能比的了的,再我现在跟陈夫子赌的事儿你们也有耳闻,我肯定会好好教。要是你们家孩子努努力真的考出来了,那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万不可轻易浪费。看你们也不是那愚昧不明理的人,这点简单的道理还是能想明白的,对吧?”

    “您的是。”

    “这夫子话就是有道理,文绉绉的,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多好。我儿子跟你这种有学问的人在一起学,我就放心了。”孩子的娘连忙好话。

    朱夫子道:“不过话又回来,你家孩子确实聪明,别人学六年他三年就学出来了!”

    “真的?那今年他能不能下场考童生?”孩子的爹眼睛亮了起来。

    “能啊,咋不能呢,不过考不考的上就不敢保了。你家孩子底子好希望还是很大的。不像是某些夫子,一年就敢让人下场,咱们乡下人都知道萝卜快了不洗泥。”

    “有道理。”

    朱夫子见他们听进去了,心里满意道:“你们家不光孩子不错,腊肉腊肠做的也有味,真是了不起。”

    孩子的娘立刻道:“您要爱吃的话给你拿点?”

    “那拿点吧。不用多,十根就够了。”

    孩子的娘心里咯噔一下,一共才十几根那是要吃一年的。他大嘴一张就要了十根。咬了咬牙都是为了孩子把腊肠给了他,腊肉也切了不少去。

    朱夫子连声道客气,但拿的时候一点没手软:“我得去其他学生家去。不能让恶人把这些好苗子都给耽误了!哎……那我走了。”

    可别再来了,这家夫妻肉都跟着疼了,回去得好好叮嘱儿子好好学,爹娘为他付出了太多。

    ……

    陈鹤师承名家,他的教学方式非常的特别。这些孩子们又是白纸一张,被他这么一点拨不光是起了对念书的兴趣。而且进步嗖嗖的,一日千里。

    乡下的孩子都很刻苦,不用陈鹤叮嘱一个个都埋头苦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孩子们有一个算一个,硬生生的把枯燥的书本给背下来了!陈鹤再讲其中的含义他们懂的更快。

    陈鹤到最后都怀疑可能不是自己教得好,都是他们个人的努力。但凡是教书的就没有不喜欢刻苦的孩子。他也喜欢,而且刻苦的孩子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群。

    林桥收摊过来了,陈鹤正考他们默写呢,这时候就看出来底子薄的点了。都能写下来,但是那个字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农家孩子没有人买的起碑帖拓本。只能陈鹤亲自誊抄,然后发下去他们练,正算下次去县城也去买几本拓本。狠抓一下他们写字!

    一阵扑鼻的香味传来。教室里这些学生们肚子叫的此起彼伏。看林桥扛一个大桶道:“听你们这些家伙中午吃不上饭?正好我卖剩下一些汤,搅了点面进去,想吃的自己盛!”

    这些孩子们都惊呆了,还有这种好事儿。一个个看着夫子不敢动。

    陈鹤道:“先去吃饭吧。”

    “呀?”

    “啊……”孩子们兴奋的喊了起来,他们出来念书家里都带饭,有饭盒。就算没有,可以等那些吃完的人的借他们的饭盒吃!

    “好吃。”中午吃那点东西熬到这个时候也都消化没了,这个时候吃上一份疙瘩汤美不得了。更何况林桥手艺不错。大人们吃了都好,更别提他们这些肚子没有油水的孩子们。

    “太幸福了。”

    “谢谢林叔!”

    看这些家伙们吃的香甜,林桥也挺高兴的,那一双双感激的眼睛,真诚的道谢,陈鹤心里胀满了不出的感受。林桥怎么那么好……

    林桥嘚瑟了一圈看到媳妇充满爱意的眼神,轻咳一下,在外头,这是干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