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皇妃们的小九九

A+A-

    第4章皇妃们的九九



    “参见陛下”



    没等多久,两大学士就到了,当看到一堆皇妃皇子公主之时,还愣了下,但马上正常参拜行礼。



    “不必多礼,听你们想见赵超?怎么跑到朕这来了?”



    李世民淡淡问话,故意和两人打哑谜。



    “陛下,臣不是想见赵超,是想见赵超身边的大才子。”



    “赵超是陛下亲军,在当值时陪同那大才子,还请陛下告诉臣”



    两大学士,你一言我一语,把来因出。



    “什么大才子?”



    这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有些迷糊了。



    本来还以为是程非那败家子,没想到是大才子?



    你要是程非田种的好,那还差不多,毕竟他以前就在田野长大,可要是大才子嘛,那



    也不对,那子之前还作了一首旷世大作一样的诗呢。



    他们不知道,皇妃皇子公主们,更不知道了,孔颖达和虞世南也有些懵了,陛下样子看起来,好像不认识大才子?



    “陛下,那才子做了一首精宗报国,还有两首从军行,臣认为,此子当为天下第一才子。”孔颖达激动道,



    虞世南也掏出一张纸恭声道:“陛下,这是臣在凉亭临时记下的,臣唱给你听。”



    罢,两人同时扯起脖子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何惜百死报家国。”



    当唱到何惜百死报家国时,两人又停住了。



    “还有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世民已经站起来了,殿内其余人,不管是哪个,哪怕是兕子,也静静听着。



    孔颖达有些尴尬回道:“陛下!臣和虞大人只听了一遍,记不住”



    李世民苦闷道:“你们哎!还有两首什么从军行呢?”



    此时,他们只觉被什么卡住了,不上不下的,刚吃饭时是这样,现在听歌又是这样。



    “陛下,这些臣早有准备,那才子没作诗之前,就安排人做好记录。



    陛下,您听好了。”



    孔颖达恭敬回完,朗声念道: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好诗,此人是乃当世大才”



    夸赞的不是李世民,而是一直没出声的长孙皇后,她才情本就极高,又喜好诗词,听到这样的诗,当即给予高度赞扬。



    “嗯,皇后的一点不错,确实是大才”



    李世民也给出了评价。



    “陛下,那才子之前还作了一首,臣念给您听”



    孔颖达又把另一首诗念了出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不是程非那子做的诗吗?



    皇帝和皇后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两位大学士的大才子,不会是程非吧?那臭子真的是田舍郎?不仅能会道,还会做饭,又会酿酒,每样都是世间一绝,现在诗歌都会做?连两位大学士都他是天下第一才子?



    



    孔颖达看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神色,猜出他们认识那才子,当即恭声道:“陛下!此子如此大才,请陛下出他是哪家的,臣想请他来国子监”



    “传赵超来见朕”



    李世民急忙高喊把话打断。



    还想让那子去国子监?到时候宝物不都跑到国子监去了?



    孔颖达虞世南,也没再多了,有什么话,等赵超过来直接问他即可。



    一时之间,在赵超来之前,都没人再话,只有屁孩李治和兕子奶声奶气的吵闹声,大致都在菜好好吃,还要吃。



    没过多久,赵超茫然进了皇宫,心里还在猜测:难道陛下没吃过瘾?想叫俺再去请爵爷做一份送来?想来应该是,毕竟那等绝世美食,哪个不想多吃一点?



    “精宗报国你学会没?唱给朕听。”



    刚进大殿,还在揣摩的赵超,就听到李世民淡淡的话语声。



    赵超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这么急,恭声回道:“陛下,卑职在马车上学了几遍,回到程府又熟悉无数遍,已经学会了,”



    紧接着,就把整个精忠报国,完完整整大声唱了一遍。



    “好,好一首精忠报国。”李世民拍桌大声叫好。



    长孙皇后皇妃等,同样激动心潮澎湃,被歌词深深吸引,包括李治和李明达,从头到尾都没再闹,只是静静听着,哪怕是两大学生听过,此时依然还是很激动。



    “你们回去吧!”



    没等两大学士开口话,李世民摆摆走了,等离开后才传来他的声音“赵超,你出来,朕有话问你。”



    “是,陛下”赵超连忙跟出了大殿。



    “皇后,臣等告退”



    李世民直接走了,两大学士无奈,只能先行告退。



    “刚那首叫精忠报国?实在太好听了。”



    “对,不仅好听,歌词也极好,难怪那两老头会天下第一才子了”



    “那才子是不是长安县子?最后一首好像听父皇念出过。”



    “父皇怎么出去了?是不是有话单独问那赵超?”



    两大学士一离开,大殿里瞬间炸锅了,皇子公主们都在讨论诗歌,还猜测大才子到底是谁。



    “姐姐,长安县子真乃当世大才,妹妹也很佩服,想让佑儿和他多学学”



    “姐姐,能不能让格儿他们和长安县子多学学,不学到诗歌,就是学到厨艺,以后也有谋生之本呀!到时候妹妹定让格儿亲自给姐姐做美食”



    皇妃们都是七窍玲珑之人,早就猜出作出诗歌之人的身份,此时都围在长孙皇后身边,想让自己的皇儿多接触接触。



    长孙皇后淡笑道:“陛下对那臭子也宝贝的紧,若是格儿他们和他起了冲突,那陛下”



    话虽然没全,但皇妃们心里都懂,无非就是这些皇子们自视甚高,估计会瞧不起一个的县子,到时候定会起冲突。



    “而且此事需要经过陛下,姐姐也无能为力”



    淡笑完,长孙皇后抱着李明达离开了。



    “姐姐,您放心,他们定不敢摆谱,陛下那边,也不劳姐姐费心,妹妹自己去”



    各皇妃纷纷起身相送,等回来时又拉着自己儿子在悄悄低语:“母妃会找你们父皇,让他同意你们接触长安县子,母妃没什么要求,学到厨艺,最好是酿酒什么也学会,最最重要的是蓝色琉璃酒”



    至于诗歌什么的,她们都没,这玩意看人天资和底子的,学会一首容易,可要自己作诗词,那是很难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