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些好处你收着

A+A-

    对很多人而言,记者是非常讨厌的生物。



    像何光明以及王超这样的人更是如此。



    毕竟大家都做的是见不得光的生意。



    而记者就是要让见不得光的东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看见记者来了,王超也很知趣的,让推土停了下来。



    然后笑呵呵的带着兄弟把三名记者围了起来。



    三名记者分别是外境主播沈文静,摄像师王,以及司兼后勤保障的吴。



    三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记者的牌子。



    王超走到沈文静的面前,把沈文静脖子上的牌子抬起来一看。



    好家伙。



    还是江阳日报。



    “哎哟,还是省级媒体!”



    王超对何光明怒目而视。



    也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东西。



    居然把省级媒体都招惹了过来。



    作为村支书,何光明居然不知道!



    省级媒体可不好惹。



    不过王超的老板,在江阳省那边那边还是有关系。



    这个拆迁项目,王超到的利润有20多万。



    而且都已经拆了三户了。



    王超是绝对不可能让到的鸭子给飞了。



    王超给了何光明一个眼神。



    两个人都知道应该怎么样和记者打交道。



    沈文静对这件事情早就有准备。



    直接用政策法规开始质问王超以及何光明。



    “拆迁是不是自愿的?如果是自愿的,那么农户肯定会在拆迁协议上面签字。”



    “村上对农户进行拆迁,也需要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



    “根据国家的民法典,和土地管理办法,农村的宅基地是受到保护的,基本农田不允许修建工厂!”



    “青峰村处于上游地区,青安河是江城县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也是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支流之一。”



    “在这里建设农药厂,是否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是否有可研和环评材料?”



    看着这么多的人把大家围着。



    王和吴赶紧把沈文静护在中央。



    他们自己受一点伤可没有关系。



    要是沈文静出事了,那就真的没有办法给报社交代。



    吴内心还是有一些责怪沈文静。



    当初报社给沈文静安排的工作,本来就是做后期的编辑。



    轻轻松松在办公室里面搞一些文职工作,拿些高工资,按时上下班,生活质量是杠杠的。



    哪知道学传媒出身的沈文静不愿意做后勤,坚持要做记者,而且还要去最一线。



    做一线记者也行,去采访一下政府部门或者是国有企业,既安全又轻松。



    而且稿子还不用自己写,这些部门和企业早就把通稿给写好了,照着发就行了。



    可是沈文静还是不愿意。



    非要去街头巷,去那些偏远的农村。



    还是要去采访的一些十分危险的事件。



    但是没有办法。



    沈文静是一个十分固执的姑娘,她下定的决心不能够轻易的改变。



    沈文静一连提出了这么多个问题。



    直接问到了何光明以及王超的灵魂深处。



    因为这些所谓的什么法律法规所谓的续,他们上一个都没有。



    青峰村肯定是江城县的上游。



    



    这里的青安河更是江城的水源地之一。



    也就是这种便利的水源条件,在建设农药厂的同时,何光明还准备和人合伙在这里搞一处区的水电站。



    这样水电站就能够源源不断的给农药厂提供电能。



    在降低农药厂生产成本的同时,何光明还能够赚一些钱。



    这种事情只能做不能,更不可能拿到所谓的续。



    何光明露出自以为非常和蔼的笑容。



    他赶紧道:“哎哟,原来是江阳日报的记者!”



    “来者都是客,咱们到村委会办公室喝点茶,休息一会儿!”



    沈文静直接在现场,“你是村支书?你有相关的续吗!”



    何光明见这帮记者,好像是油盐不进,也急忙着道:“有有有,我这边是有续的!”



    “还劳烦三位记者过来看一下!”



    何光明这话的时候,还给何光修一个劲的使眼色。



    何光修秒懂赶紧回村委会的办公室。



    沈文静内心无比的惊骇。



    青峰村明明是上游,而且还是耕地的红线范围以内。



    这种地方怎么可能建设工厂,而且怎么可能还有续。



    如果真的有续,那么这个续到底是谁批的?哪个部门敢这样批!



    沈文静和王以及吴跟着陆光明来到村口的面包车这边。



    何光明把村民们同意拆迁的资料以及项目的规划等等资料交给沈文静。



    当然这些资料全都是由农药厂的投资方以及村上自己做的。



    没有任何相关部门的批文。



    就在这个时候,何光修来了。



    何光修提着一个公文包,然后笑呵呵的从包里面拿出三个牛皮纸袋出来。



    牛皮纸袋鼓鼓的,里面好像是装了不少东西。



    何光明笑呵呵的道:“咱们青峰村这点事怎么能够劳驾省上的记者朋友过来报道。”



    “我们这里的确是拆迁,不是建农药厂,是在建设养殖场。”



    “你们看这都是建设养殖场的资料,咱们青峰村也是江城县有名的贫困村。”



    “建设一个养殖场,也是为了促进村集体的收益还能够增加咱们村的就业。”



    “相关资料正在批准当中。”



    “记者同志,你们也知道咱们农村基层做工作不容易,很多事情要先做在前面。”



    “如果咱们的拆迁没有前置一步进行,那些大城市的老板过来一看,咱们这个地方穷乡僻壤的,又没有平整的土地,根本就不会过来投资。”



    “一点心意,请各位记者同志笑纳!”



    何光明把三个牛皮口袋往三名记者的怀里面塞。



    那就显而易见了。



    牛皮口袋里面装的就是钱。



    何光明给妻子的好处费还是要看情况的。



    如果是县一级的媒体,一般主要记者给二三百块钱打发就行了,其他的人给50元00的也行。



    省上的记者就不一样。



    每个人至少000块钱。



    为首的沈文静包里面有2000块钱。



    一般来,现在很多记者都知道,有一些大环境根本就改变不了。



    而且有一些报道,就算是你采访拿到了素材之后,报社那边也根本就不会给你通过。



    毕竟没有一个地方愿意记者报道自己本地区的丑事和黑暗面。



    领导也不会乐意做这件事情。



    记着们也乐得清闲拿钱走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沈文静看到这一幕,更加觉得青峰村的村支书有鬼。



    沈文静给了王一个眼色,三个人立刻离开。



    而此时,几个时以前得到陆文婷电话的陆江河也赶了过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