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朱元璋要杀朱吾适

A+A-

    门外的人一进来就是一个90度鞠躬。



    然后就背出了刚才那段话。



    “唉,我也知道,一个孩子过早的曝光在聚光灯下对他有害无益,我没有怪他们叔侄,虽然只当了两天的教练,但是我很骄傲!礼物我就不收了!”



    来人听完教练的话,拍拍。



    门外又进来几个人,里都是大包包的。



    放下东西就走,没有一句废话,主打的就是一个专业。



    “这叔侄俩!”



    教练摇摇头,关上了房门。



    一直到八十多岁,教练还经常跟人起他教了两天的那个传中的华夏球王,只是时间过于久远,那人也没有再出现,根本没人相信他的话。



    向教练表达了歉意后,朱吾适就将这件事儿抛在脑后了。



    今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朱吾适也没心情出去了,晚饭就让让镇上的饭店送了。



    吃完饭后,几个皇子正在客厅研究无人,就看到朱元璋冷着个脸从屋里走出来。



    “爹,您心情不好啊?”



    朱棣大概是心虚,竟然比老七还先开口话。



    “你呢?”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盯着朱棣。



    “我爹你都知道了?”



    朱棣战战兢兢的站起来,不敢抬头看自己老爹。



    如果他抬头的话,就能看到朱元璋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看来这个老四有事儿瞒着咱啊!”



    朱元璋心里想着,表情却是又恢复了之前的阴沉。



    “你的事儿咱回头再跟你算帐!”



    朱元璋完不再搭理朱棣,只留下呆楞在原地的朱棣。



    “贤弟呢?咱有事儿跟他。”



    朱元璋问马皇后



    “贤弟在屋里呢,是跟玉开什么黑,明明屋里亮着灯的。”



    “发生什么事儿了?”



    马皇后看到朱元璋的脸色不对,就知道肯定是大明那边有事儿发生。



    “咱们进屋吧!”



    朱元璋完推开了朱吾适的房门。



    “老朱啊!你可有日子没来了,天天忙啥呢?”



    朱吾适看到推门进来的是朱元璋,就跟张玉打声招呼,然后下线了。



    看着队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家d和辅助站在泉水里不动了。



    “贤弟啊!黄河又决堤了!”



    朱元璋语气沉重的对朱吾适。



    “黄河决堤很频繁吗?”



    朱吾适倒是听过黄河在古代决堤过不少次,还经常改道啥的,具体的朱吾适就不是很了解了。



    “是啊!治理黄河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你们这里的黄河就没有决堤过吗?”



    “这个我不知道啊!好像没有吧?”



    朱吾适不确定的回道,这个他真的不了解。



    “那你们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朱元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老朱啊!差了六百年呢,同样的方法你们也不一定用的了啊!治理河流无非就是堵,疏,从源头解决问题呗。大禹治水不就用的疏嘛!”



    “从源头咋解决?”



    朱元璋是真心大,直接就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黄河经常决堤是因为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升高,从源头解决就是不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呗,好办法就是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森林,水土不流失了,黄河应该就不决堤了。”



    这点儿见识朱吾适还是有的。



    “这个应该要很久吧?”



    “那肯定的啊!这就是长期工程,我觉得你目前还是得以堵和疏导为主!”



    “对了,还有赈灾,古代老百姓抗灾能力太差了,官府也不太行,百姓又该遭罪了!”



    朱吾适感叹一声,虽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但是谁又能真的做到冷血无情呢。



    “那你们赈灾方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看来朱元璋是真的急了,啥都问朱吾适。



    “就送粮食物资去灾区,派子弟兵去灾区,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呗,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天灾非人力能抗衡的,只能尽力做好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



    “对了,好像古代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情,我记得伟人让出过一本书,叫做赤脚医生册,里边应该有灾后的疫情防护,还有一些其他的常见疾病的治理,明天我去市区给你找找!”



    朱吾适突然想起了这么一本书,他倒是没看过,但是听过,据是一本神书。



    “那就多谢贤弟了!”



    朱元璋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老朱啊,你也别太担心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朱吾适安慰朱元璋。



    “大明缺粮啊!之前的底子被蒙元给掏空了,大明新立,财政紧张,粮食也不充足啊!”



    朱吾适这才想起来,古代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元朝末年又到处打仗,粮食确实是个大问题。



    “这确实是个问题,现代倒是不缺粮,可是也不能指望从床底下运多少粮食吧!我看我明天给你买几袋子红薯,你拿回大明培育一下,等到推广开了,大明应该就不会那么缺粮了!”



    “这个红薯是什么东西?竟然能解决大明缺粮的危?”



    朱元璋被勾起了好奇心。



    “红薯哪有那个本事啊,主要是红薯产量比较高,也不是很挑地。”



    “产量高?亩产多少石?”



    朱吾适查了一下,明朝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八十斤。



    “换成石的话,估计50石吧!”



    “怎么可能?你莫不是在哄咱?”



    朱元璋不相信朱吾适的是真的。



    要知道大明亩产才几石,这个几还的还是五以下!



    “这个的是在现代,如果是大明的话,估计产量能有个三分之一?”



    朱吾适不确定的。



    “那也有十几石了!”



    “有如此高产的作物,你为何不早?”



    朱元璋阴沉着脸问朱吾适。



    “你也没问啊!”



    朱吾适还在想明天去哪里买红薯呢,也没有注意朱元璋的脸色不对。



    倒是马皇后注意到了。



    “咱不问你就不吗?你知不知道,你要是早的话,咱大明会少饿死多少百姓?你要是咱的官,咱早就一刀砍了你了!”



    “朱重八,你在什么胡话?又想犯混是不是?赶紧给贤弟道歉!”



    “咱凭什么道歉?”



    朱元璋其实话出口就后悔了,只是堂堂一个皇帝,嘴硬一下也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