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武则天恫吓武三思

A+A-

    半个时辰之后,武承嗣走在最前面,一马当先进了甘露宫。



    后面是唯唯诺诺的梁王和气宇轩昂的张柬之。



    吊在最后面的,则是内卫府大阁领肖清芳。



    看着几人进来,武则天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将中的酒器扔到地上,怒目直视进来的几人。



    武承嗣自然是毫不畏惧,把头抬高,一副“我什么都没做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架势。



    同为王爷的武三思却把头埋的很低,看起来有点做贼心虚的样子,其实这是武三思面对皇帝的一贯态度。



    你尽管我骂我,我把头埋低,看不见的同时,就当听不见。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承嗣高呼一声,带头跪下磕头。



    武则天虽然还是蛮生气,但是一看到底下如此恭敬自己的武承嗣,心头火莫名下降了不少。



    她没好气的道:“平身吧!”



    “谢陛下!”



    武承嗣又站起来,依旧抬着头,准备听听武则天今晚要什么。



    只不过,坐在椅子上的武则天动也不动。



    良久,底下的张柬之站不住了,问道:



    “陛下,您深夜召我们前来,是不是宫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武则天斜睨了一眼张柬之,语气稍显平和:



    “柬之,宫中倒是没什么事,不过,朝野上下,又岂止有我太极宫?”



    张柬之急忙开口道:



    “陛下,臣失言!”



    武则天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显得理智一点。



    “是这样的,大前天,狄怀英率领千牛卫抵达北都太原,李存希于城外吐血,无奈之下只好转入狄府之中休息”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几位大臣心中都有了一致的判断。



    那么,李存希吐血能引出什么事件,导致武则天震怒呢?



    武承嗣眯起眼睛,脑子飞速运转。



    很快,他大概知道了些什么,侧着身子回头看了一眼一直低着头的武三思。



    当他再次回头看向武则天的时候,姑侄二人目光交汇在一起,武承嗣心知大事不妙。



    “就大前天的夜里,居然有十几个死士,从太原城中出来,策马直奔我长安城!”



    “他们是要给什么人报信呢!”



    “还是,他们要做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三思,你且来猜测猜测,那些人到底要做什么事情!”



    武则天怒目圆睁,杀气直逼武三思。



    被突然点名的武三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他一头磕在冰冷的地板上,浑身抖如筛糠一般。



    昔日李存希在这上面感受到的心寒,武三思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



    “陛下,臣不知!”



    武三思害怕,害怕自己的姑母一个不高兴就提刀把自己的头剁了!



    “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啊?”



    “啊?你当真以为朕好欺不成?”



    武则天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竟然直接来到内卫府大阁领肖清芳身后,出人意料的拔出了肖清芳腰间的剑。



    “朕再问你最后一遍,三思,你到底知不知道?”



    



    “臣,惶恐!”



    武三思脑子一乱,一时间不知道该些什么,最后只好慌不择言的出了李存希的口头禅。



    “哼哼哼,你惶恐?”



    武则天都要气笑了。



    “你以为你是李存希?”



    “存希在这里他惶恐,那是因为他真的惶恐,他从没有见过朕!”



    “而你,你是因为见到朕而惶恐吗?”



    “你是害怕朕知道你在背后做了什么才觉得惶恐!”



    武则天恨不得一剑攮死武三思,但是理智告诉她她不能这么做。



    良久,武则天把剑插回肖清芳腰间的剑鞘,怒气冲冲的看向武三思。



    “三思,告诉朕,你觉得死士来京,是为了什么?”



    武三思脑子里一片浆糊。



    素日里只会耍些聪明的人他,即便是在智力巅峰时刻,也猜不出来死士来京的真正目的。



    更何况现在这种生命垂危的时刻,他根本想不到死士为什么深夜离开太原,自然也想不到死士来京的真正的目的。



    “告诉朕,三思,你觉的死士来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武则天眼里迸发出噬人的目光,额头上青筋都有些突出。



    眼看武三思什么也不出来,武则天的耐心也一点一点的用完。



    事到如此还拼死抵赖,好你个武三思!



    武则天抬起右。



    见信号已到,肖清芳右按在剑柄上,只等武则天一声令下,便直接废掉武三思,带回内卫府好好的审问一番。



    “陛下!”



    关键时刻,武承嗣黑着脸站出来。



    “怎么,承嗣,你知道死士来京的真正目的?”



    “臣不知道!”



    “那就退下,朕问的是武三思!”



    武则天是真的生气了,喊武三思的名字时,也不再是只念个名,现在都直接带上姓了。



    武承嗣并不退让,而是拱拱,:



    “臣不知道,但是臣可以猜。”



    武则天冷着脸:“讲!”



    “是,陛下,臣虽然时常不理政事,但是也知道阴养死士的罪过,是以,臣在此担保,三思绝不是阴养死士的人。”



    武承嗣是不得不为武三思好话,他可不希望武三思现在就没了。



    况且,聪明的他,在武则天提出死士二字之时,就已经知道武则天如此震怒的原因,并不是太原之中有人回来报信。



    而是因为,有人阴养死士!



    自从魏晋时期,司马懿阴养死士,一举夺走曹家人数代拼搏才拥有的基业之后,阴养死士,就成了历朝历代掌权者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现在阴养死士和洛水之誓,在掌权者眼中就意味着谋逆造反和用嘴放屁。



    在武周这种极其特殊的朝代,武则天经历了不知多少叛乱,自然是不会允许哪怕任何一个人阴养死士。



    在脑海中把思绪整理好之后,武承嗣又是拱:



    “陛下,依臣之见,狄仁杰作为当朝宰辅,赶赴北都太原祭扫之后,必然是要前往甘南道石河川查案。”



    “隐藏在朝中的宵之辈,一定是要提前知道所有的线索,于是才会发生死士出城来京事件。”



    “而阴养死士,以三思的智商来看,多半是做不出来的。他不是不想做,而是根本没地方动做。”



    “一个处理国事尚且一塌糊涂的人,如果不是陛下抬爱,让他去当个官都是抬举他。”



    “这样的人阴养死士,我不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