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下安
歇息了大半夜,大多数人已经恢复了体力。
罗琦从猫头鹰处得知,那些大河男人在丢失了石洞人的踪迹之后,并没有道回府,而是继续沿着石洞人前来的方向,往石洞部落的方向走去。
看样子他们是决定不找到石洞人誓不罢休。
现在也只有稍避锋芒了。
罗琦定主意,现在肯定不能跟那群人高马大的大河人硬拼,好在两个部落之间的距离不近,大河人也不可能长久的寻找他们,只要躲过了眼下,这次“围剿”就算失败了。
敌进我退,罗琦记得很用心。
有了猫头鹰,罗琦可以查知对方的远近行踪,等到对方走了,就能回到家园。
但是这一行人,有大有的,这么多张口,在野外奔波需要的食物,可就需要罗琦来想办法了。
不过眼下也想不到那么多,眼瞅着月亮西沉,东边的天上似乎开始泛白,罗琦知道对方还在这片区域,还是应该尽早离开这里,和对方离的越远越安全。
石洞人携带的食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虎牙他们从黑漆漆的树林里找到了几根多汁的藤蔓分给大家,于是每个人咬着藤蔓吮吸里面的汁水补充水份。
在野外,比食物更重要的是水源。不少人都听过老猎人追逐猎物,最后跑的太远找不到水,活活把自己渴死的故事,在现实之中,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因为没有盛水的工具,所以大多数人在野外完全是凭借记忆记住大大的水源,或者用一些果子藤蔓来暂时止渴,而要是跑到了陌生的地方,出了很多汗却找不到水,那是真的能够渴死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石洞人的竹筒饱受欢迎的缘故,在罗琦的陶器还没有发明的时候,竹筒可以让他们随身携带一些水,这要是在野外,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就能救命。
其实葫芦也能作为盛水的工具,但是这个时空的人本来就很缺少盛水的概念,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利用起来,只会将长大的葫芦劈成两半,用来做裤衩。
藤条能够提供的汁液很少,远远不够人体所需要的水分,这些孩子不吃饭两三天没有关系,但是再不喝水,就该浑身发软,头痛无力了。
“前面就有一条河流,在那里我们可以喝个够。”青石丝毫不见疲累之色,明明这样遥远的野外是男人的主场,但是她如今指点路程,却比虎牙更为熟悉。
顺着青石指引的方向,在天光微亮的时候,大家果然听到了前方传来了水流流淌的声音。
钻出树丛,扒开齐腰高的植物,清凉的水汽迎面扑来,让口渴和疲惫的焦躁一下子得以缓解。
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但是东方露出的让天地变得清白,黑黝黝的树林草丛也显出色彩,从一堆沉默的怪兽化成深深浅浅的绿,河的河水轻快的流淌,树上的鸟儿也开始鸣唱。
一个男孩首先按捺不住,怪叫一声,就跳到了河里,清的河水还带着凉气,冻的他浑身一哆嗦,但是随即就捧着水饱饱的喝上了。
虎牙立马镇压其余几个孩子,叫他们不要嚷叫,尽快饮水。
罗琦比较麻烦,她是不喝生水的,可是现在距离那些大河人也不远,要是生火,烟雾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
幸好她用来作为牙粉的木炭粉有很多,放到竹筒里面作为吸附剂,虽然不能杀菌,但是也比直接饮用更加卫生。
孩子们饮水休息的时候,几个石洞男人悄悄的走到了河流的下游,果然被孩子们惊动的鱼儿纷纷游下,这匆匆忙忙的几网,也捉到了好几条鱼儿,虽然个儿都不大,但是对这些在大河集会上忍饥挨饿了好几天的孩子们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何况生鱼肉自有一股清甜的味道,确实好吃,一个男孩不舍得看着鱼的内脏被扔掉,忍不住伸出了手,结果手背上被狠狠的敲了一下。
“不能吃鱼胆,会死的。”
当初罗琦为了让舍不得浪费的石洞人加深这个印象,可是扒开兔子的嘴,愣是给这个吃素的三瓣嘴灌下两颗鱼胆,最终用这样的实验,才避免了有哪个嘴馋舍不得浪费的石洞人悄悄往嘴里扔鱼胆。
接下来怎么走呢?
天光已经大亮,白色的雾在河流上面似隐似无,随即被蒸腾的阳光给晒得干净。大河人在晚上找不到他们,可是现在天已经亮了,如果他们仔细一些,很有可能会发现石洞人的痕迹,到时候顺着这些痕迹追过来,那就遭了。
只有渡河,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行了。
但有一个问题,眼下面前这条河流当然远远不能和波涛汹涌的大河相比,可是也有十几米宽,更要紧的是,水流很急。
因为要捕鱼,这些日子里石洞人就算不会游泳,也都练出了一副不错的水量,而面前这些男孩女孩,却有几个旱鸭子。
更不要罗琦自己,那是连游泳池只下过两次的主,教练一把她往游泳池里扔,她就喊救命,两次之后拿着退款被赶回了家。
怎么让这么多人安全低调的渡河?这就是目前的问题。
这些人虽然会狗刨几下,但是毕竟没有训练过游泳的技术,自己游过去不难,但是要想再带一个,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更何况,不会游泳的人到了水里一定会紧张,要是谁拉开嗓子大吼几声,这不是给那些大河人指引方向吗?
快速、低调、安静还要安全。
这样渡河的方法真的有吗?
————
话宫斗玩家们会游泳的还真不少,但是带着一大堆人渡河,虽然只是一条几米宽的河流,依然让她们陷入了知识和经验的盲区。
这要问我啊。
女将军合眼,似乎仿佛真的看到了后面穷追不舍的追兵,面前滚滚滔滔的河流,以及在河流这侧焦急万分的人们。
画面逐渐清晰,不过面前的河流不止十几米宽,而足足有二十多米宽,身后的追兵也不是什么拿着石矛的野人,而是带着长弓骑着没有马鞍骏马的草原蛮子。而立在人群中间的女子,面上覆甲,身上披铠,随手将面甲拿下,沾上血迹的脸颊上浑然没有被逼入绝境的绝望畏惧,眉峰如刀,回首处尽是凌冽的杀气。
皇帝封她为安妃,是想要她的性子安静下来,做贤淑的妃嫔。
可是她还没有忘记,她的父亲在她十二岁第一次上阵斩下敌人头颅的时候,给她改名“雁安”。
国北有关名为雁门,飞雁到此回头,四月尚有飞雪,为拒北抗蛮的第一关隘,故此常年驻军,和北方草原部落征战不休。
时人谓曰:雁门清,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