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启部

A+A-

    手里有方是时给的关牒,顺利通过了宏穆关。

    沈弄璋站在关外的祥河岸边,转头看向东面泛着新绿的巍峨天霭山,再看宏穆关,很有些唏嘘。

    去年四月,她从天霭山捡回一条命,多亏了傅柔相救。

    在邶县相遇后,一直将傅柔当做姐姐一样看待,以为可以一起复仇。然而,在胡杨林草市,两人却因穆砺琛而分道扬镳。

    更没想到的是,兜兜转转之下,反而是她先回了穆国,更是与方是时合作,准备为自己的父亲和穆阳县百姓复仇。

    她与傅柔所做之决定,看似相悖,却又殊途同归。

    轻叹一声,沈弄璋转回身面向南方,远处一条翠带自眼前向东西延展开去,仿佛已到了大地的尽头。

    那是一座陡峭得几乎如刀削般的大山,被邛州人称为关门山。

    关门山与天霭山之间是一片大沼泽,整日雾气弥漫,别人畜,便是飞鸟也无法通过。

    启河就在关门山之南。

    关门山山体中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大裂缝,将山体分割开来,远看像是两扇正要关闭的大门,正是关门山的由来,时人称之为关门山口。

    启河的分支祥河便从这裂缝流入穆国邛州。

    方是时早已经关照过宏穆关,为沈弄璋准备了竹排。

    之所以不用船而用竹排,是因关门山中有一伙儿极其凶残的山匪,认定船只内一定会藏有钱财货物,所以专门劫进入山口之中的船只。若不能给足他们过路钱,便会仗着居高临下的地势,将货船击沉。

    但他们不攻击坐竹排的人。盖因竹排光秃秃,有什么都一目了然,只是普通过河的旅人,他们不会劫。

    沈弄璋知道他们的规矩,原本来往穆国与聿国的商船都向这些山匪进贡,以保平安。

    施辰也过,他们过关门山时虽然用了竹排,但因带了不少货物,不得不将所带的三百斤盐送给了山匪,才换得能往返一次的机会。

    傅治放任这些山匪劫财行凶,甚至有时还会暗暗接济他们粮物,也是为了他们能安安稳稳地待在关门山之中,做穆国边境的守门人和传信者。

    十一人上了竹排,划着木浆向关门山而去,没有一人抱怨,反倒充满好奇——兵匪看过,山匪还没见过。

    然而第二天进了关门山的山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更没有看到一个山匪的影子,众人的竹排便顺利通过了山隙,进入到启河之中。

    想来,竹排出行果然安全。

    早有施辰派出的侍卫等待在启河对岸,将沈弄璋等人接去启部东合城。

    在城里休息一晚,第二日中午,施辰便风尘仆仆地到了沈弄璋等人所住的府邸。

    与冬天相遇时不同的是,施辰穿了一身戎装,衬着高大的身材越发威风凛凛。

    见到沈弄璋后,仍旧如平素般爽朗一笑,对着站在门口的沈弄璋便是道歉:“没能去接你们,实在对不住,为兄的在山上刚赶下来,昨夜休息得可还好?”

    “都好,多谢大哥这么周到的款待。”沈弄璋连忙还礼,目光却始终落在施辰的盔甲上,欲言又止。

    施辰会意,豪迈地解释道:“天气暖了,南方几个部落蠢蠢欲动,我们启部正在戒备。”

    盔甲在身,怎么可能是戒备这么简单。沈弄璋联想到施辰想要兑换大量金器,已然明白用处。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大哥有事尽管去忙。”沈弄璋歉然道。

    “无妨无妨。你既然来了,我趁机带你瞧一瞧我们启部的风光。我们闭塞太久,我只去年出去一趟,已觉得天宽地广,无限精彩,你经常在南北两国穿梭,比我这个不开眼的哥哥更有眼界,正可以帮我们看看哪里需要改进。”施辰眼里似有请求之意,语气更是真心实意。

    聿国因大部分处于启河之南,被时人称为南国,穆国则因处于启河之北而被称为北国。

    “大哥这么,实在抬举我了,弄璋只会些买来买去的把式而已。”沈弄璋立即谦道。

    别她确实不懂,便是懂,也不敢在启部少主面前卖弄。少多做,认清自己的身份,是沈冠古和董庸之时常与她和董心卿的话,经历这么多,她从不敢忘。

    “走吧,出去转转。”施辰适可而止,邀请沈弄璋出门。

    沈弄璋等人是跟着带路的侍卫沿着路进入启部,而落脚之地是一片竹林包围的院落,处于一座山中,显然是私家领地,所以并不知道东合城真正的模样。

    跟着施辰出了竹林,沿着山路向山下走去。

    初夏时节,山中熏风微微,吹着竹林不停歇地沙沙轻响,颇有些洗涤心境的悠然意味。只是施辰铠甲在身,增添了一股凛然杀气,沈弄璋实在也没有心情去尽情享受这大好的春光。

    “瀚云兄弟被朔北蛮族憎恨,其功必伟。若是他也能与弄璋一起来,我倒是可以与他探讨一些用兵之道,哎,遗憾。”

    虽然穆砺琛离开时去朔北蛮族,但沈弄璋清楚,他不会回头,要去的只能是启部。

    然而,带路侍卫接到他们后,竟问起穆砺琛为何没有一同前来,沈弄璋心中暗惊,这才知道穆砺琛并没有来此。

    无奈,沈弄璋只得他留在穆国继续查探军情。

    他与方烈二人能到哪里去?沈弄璋昨夜想了许久,最后认为,他必然是探查邛州的军情后回到都城王宫去了。

    虽然傅柔他不得宠,石浩在北固关更是想法设法要排挤他,但在沈弄璋看来,他毕竟是王子,是穆唯朴的儿子,既然他担心穆国的局势,一定会将探查的秘密带回王宫。

    为此,沈弄璋还着实担心了一把方是时的安危。他现在与邛州休戚相关,穆阳县的乡亲们都在平富县,沈弄璋如何不担心。

    转念一想,聿国到宏穆关,穆唯朴都不肯增援,如今邛州按兵不动,想来以穆唯朴的昏庸,也不会主动开战。

    而且,当着施辰的面,她这些毫无意义。

    “等穆国局势稳定了,他一定会来的。”沈弄璋偷偷抿了抿嘴唇,强忍黯然道。

    “走这一趟终于体会到我们启部的位置之偏了吧。”施辰也不再纠结穆砺琛之事,调侃般道。

    此前沈弄璋从聿国进入启部,也只是进入了边缘部落,并未真正进入过启部中心,直到进了东合城,才知道庞大的启部一直处于山中不是没有原因。

    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从远处看,俨然是阻隔天边的一道墨黛色屏障,令人望而生畏。

    他们跟着侍卫抄近路行走,也走了十二天才到这半山腰,施辰去年他们去赶草市走了三个月,确是实话。

    然而,只要翻越了外面那些层层叠叠如天然屏壁的大山之后,内里却是一片一片的平原,耕桑渔猎,怡然生活。

    若沈弄璋内心真正的想法,便是在这里隔绝外界一辈子,她也愿意。但显然,施辰并不愿意。

    “大哥如果想出去的话,自然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所以,还是时候不到吧。”沈弄璋道。

    施辰轻轻一笑,叹道:“弄璋啊,你的眼光果然厉害。”

    这自然是默认了启部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

    “父王过,等我启部真正富庶了,可以与聿国匹敌,我们便可开出路来,直通启河。”施辰透过竹林,眺望遥远无垠的天边,幽幽道。

    沈弄璋抬眼,看他昂首的姿势,似乎壮志满怀,偏偏,背影却有些抑郁的落寞。

    一时忽然想到在平富县县廷那一晚,穆砺琛侧躺的背影也是如此忧郁落拓,没来由地心中一动。

    好在她马上便收敛了心绪,故作思考后,感慨道:“若是一直是这样的山岭阻隔,启部那么多好货物要花费很多功夫才能运出去,倒是有些难办呢。”

    她要利用启部的茶和盐积累自己的资本,如果启部的山路得不到改善,她将在运输上消耗大量时间,使得所有货物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这自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我从朔北回来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施辰道。

    但他只了一半便停住,另一半,他刚才已过。

    沈弄璋已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想来是启部的酋长为求最为妥帖的安全之法,所以不准族人开通道路。

    聿国强大,经常侵略周边部落,与启部这边虽也有启河支流相隔,却无法阻止聿国战船。能做抵御的,便是这崎岖艰险的地势。

    这决定关乎启部的安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事在人为嘛,慢慢来。”沈弄璋似是安慰,却暗暗流露出自己的观点——总要试试!

    “嗯,事在人为!”施辰轻轻重复着。

    他最喜欢沈弄璋的便是这种心态,不论境况如何糟糕,她从不会露出绝望的情绪,更是稳稳地面对一切,不会强硬地去做无谓的抵抗,也不会就此便轻言放弃,很是坚定。

    当时救下穆砺琛,便是如此。

    像这漫山的竹子,柔韧却不屈。

    山路转过一个弯,眼前阔然开朗。

    满眼的翠绿被一片金黄色替代!

    沈弄璋这才发现,与外间那些险恶的峰岭不同,这里竟是一派新奇热闹。

    一道道梯田之上,一片片娇艳金黄的油菜花点缀着周围深浅相间的绿色,别是一番心旷神怡。

    村落就在山脚,鸡犬之声不绝于耳。

    许多人家门口都摆着织机,女子们有的纺织,有的则在刺绣,还有的在染布,各色布料挂在院子中,五颜六色随着微风飘扬。

    远处,还能看到不少人正在犁地,准备耕种。

    一派温馨平和的祥泰之景,更是一扫沈弄璋在穆国时感染的悲凉情绪。

    施辰微微转头看到沈弄璋熠熠的眼神之中,满是惊叹与向慕,胸中的自豪感立刻便涌了上来,淡淡地问道:“比起南北国,我们启部百姓生活也不遑多让吧?”

    沈弄璋由衷地点头称赞:“看起来比两国百姓更加幸福。”

    “有没有什么缺点?”施辰转过身,与沈弄璋对视,很认真地询问。

    沈弄璋一愣,倒是真的仔细观察起山下的景物与人,很用心地思考起来。

    半晌,沈弄璋眯着眼睛指着远处犁地的两个百姓,不确定地问道:“一个人犁地?没有耕牛?”

    施辰遗憾地点点头:“我们最缺的金器是铁,所以只能用铜器代替。最缺的牲畜是牛马。去年去朔北草市,也是听朔北有上好的马匹,想去交换。没想到天气太冷了,没有部落赶着马匹去。”

    沈弄璋了然,却微微蹙眉道:“牛马比金器更容易换到,聿国便有专门的牛马市……”

    见沈弄璋似有为难,施辰想到聿国曾攻穆国,沈弄璋应该会排斥聿国,连忙道:“没关系,不用去聿国……”

    沈弄璋恍然大悟,心里感激施辰的细心,淡淡笑道:“没关系,交易不分国别,与政治不同。”

    如果不能去聿国兑换些香料之类的好物,穆阳县百姓怕是也不容易支撑这些年,交易是交易,国是国,沈弄璋分得清楚。

    施辰放下心来,喃喃道:“对于聿国,其实我们去年也派族人去过,但和启河帮发生了冲突,有两个族人被他们射杀……”

    着着,眼神便肃杀起来。

    沈弄璋知道,若关门山里的山匪凶狠贪婪的话,那么启河帮则更加猖獗。

    他们是巡游在启河之中的水匪,除了关门山口那一片水域他们不涉足外,穆国到聿国的启河河道,都在他们控制之下,穆国与聿国的商人,称他们为水鬼。

    “虽然启部的细盐比他们的粗盐好,但聿国不缺盐,若要用盐去换牛马,很可能被对方拿捏价格。用茶倒是可以,只是不知大哥库中还有多少好茶。”沈弄璋沉吟着。

    茶以当季新茶最好,但此时刚刚入夏,春茶还在采摘中,没有新茶。去年的茶叶已是陈茶,聿国大市之中的牙人各个都是人精,瞒不过他们,也会被压价。

    “关于交换的东西,我已准备了一样。”施辰听出沈弄璋话中之意,道。

    “什么东西?”

    “预计傍晚就会送过来。”

    作者有话要:

    第一桶金的挖掘之旅正式开始。

    本章先介绍一下瘸腿学霸启部的大致风光,这里算是沈弄璋的大本营了~~~~

    感谢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夏薄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感谢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夏薄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