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臣有一计,可为陛下分忧

A+A-

    许良被爷爷拖着到了晚上,硬吃了一顿韭菜鸡蛋馅的饺子。

    听上去很好,实际上快把他吃吐了。

    开窝鸡蛋就四个,两个加一起不如正常一个鸡蛋大,剩下的馅子就拿韭菜充数的。

    简单来,老爷子为了四个鸡蛋包了顿饺子

    唯一的一盘菜还是青椒炒韭菜!

    许良吃得面目狰狞,老爷子吃得津津有味。

    最过分的是老爷子一边吃还一边教,“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可是老子亲自沤的大粪养出来的,补着呢!”

    张口、打嗝都是韭菜味的许良也没了去长乐坊的兴致,只能选择放许群鸽子。

    好在第二天不用上朝,女帝也没有特别召见,他终于睡了个踏实觉。

    醒来后,在丫鬟的伺候下洗漱完毕,看着桌上的羊肉、油茶、油果子跟酸萝卜,他又觉得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大乾自陇右养马起家,几百年前就跟草原上的戎狄打交道,彼此风俗互受影响。

    单是饮食上,西、北两处戎人通过大乾开始在奶茶里泡茶叶、烤面饼。

    大乾人则学着戎人吃抓羊肉,各种奶制品。

    此外,如芫荽、菠菜、茄子等菜蔬也都是经戎人地盘传到了大乾。

    两地若无战乱,其实是很好的互通有无的渠道。

    至少能丰富餐桌上的菜谱不是?

    可惜眼下是冷兵器时代,辽阔草原上的戎人舞蹈天赋还未完全开发出来,他们仍擅长骑兵挥刀搞抢掠。

    许良吃着早饭,心底想着昨天跟老爷子聊的事。

    老爷子得对,稳定朝局才是女帝亟需解决的问题。

    挣钱的法子他不缺。

    粗盐提纯、甜菜制糖、胰子肥皂,甚至连蒸烧酒、烧水泥的法子他都知道,有些甚至亲自动做过。

    不管是朝局稳了还是天下太平,他都可以凭这些法子做个富家翁。

    前提是得先抱紧女帝这条大腿。

    昨晚上许定山讲得清楚,大乾已经把对韩国用兵能想到的理由都用了,该占的不该占的便宜都占尽了。

    再想动只会落人口实,被列国反对。

    出兵的理由,已经找不到了。

    “先翻看大乾的史册,能找到就用,找不到就造一个理由。”

    许良暗暗思索。

    最不济的话就学前世的刘汉朝,派几个使臣去韩国搞点事,借出兵。

    只是这么做存在不确定性,毕竟韩国现在眼力活,对列国都很客气。

    打定主意后,许良便去书房翻找书册,结果发现书架上都是些治学经义,并无史书。

    家中史书似乎都在老爹的书房。

    许良也不犹豫,转身去找老爹。

    赶巧就碰上了许青麟在看书。

    “父亲,孩儿来寻些书看看。”

    “想看什么,自己找。在这里看,或者拿回去看,都行。”

    许青麟言语温和,与昨日拿着绳子要勒死他的判若两人。

    许良拱致谢,便去书架上专挑史册。

    不得不,老爹虽只是五品侍郎,藏书着实不少。

    单是史书,便有虞唐、夏记、铜商、王周、奉史、春秋等。

    还有一些看上去像是野史的。

    每一史都分成了若干册子,记录的内容也五花八门。

    有君臣对话的,有报战果的,有报牝鸡司晨的,有报天降祥瑞的

    都是文字,看得许良两眼昏花。

    终于,在角落里他看到一本带图的,上书四个字:春秋野闻。

    摊开封皮,许良乐得差点没笑出声来,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欺我。

    这竟是一本艳俗!

    没想到老爹还好这一口!

    他不动声色将书册藏在袖子里,又接连翻了其他架子,没再发现别的,便装作无事地抱着一摞书走了出去。

    “父亲,这些书我带回去看看,看完了还您。”

    “去吧。”

    许青麟赞许点头,“你现在做了官,知道用功读书了,很好。”

    待许良走后他猛然想到什么,急忙起身去看书架,接连翻找,没发现想找的那本,脸色骤然变化。

    要回来?不合适。

    自己的严父形象一朝崩塌。

    不要?心有不甘。

    

    那可是他偷摸托人弄来的善本!

    “逆子!”

    许青麟咬牙切齿。

    

    许良做贼一样抱着一摞书快步跑回自己书房,关上门,拿好纸,摊开书。

    虽自己也有钱,青楼里也有姑娘。

    但传统艺不能荒废

    然后就这?

    本以为是西门大官人跟金莲的爱情故事,没想到是套图的标题狗。

    许良愤愤提了裤子,将书扔在一边。

    “没一点细节,插图粗制滥造,连粗粮都算不上这种破书也值得藏?”

    不过他猛然想到什么,又将书捡了起来。

    看老爹将这本书藏得这么深,分明十分宝贝。

    这种劣质书都有人看的话,那自己直接抄了笑笑生岂不是能发一笔横财?

    许良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抽出一张纸,在上面歪扭写下“写书金某梅挣钱”的字样,压在案下。

    随后他长舒一口气,继续翻看史书。

    一如爷爷许定山昨夜所,皇帝坐不稳,朝局动荡,挣钱也不安生。

    既然记忆中大乾先祖是萧非子开国,那他就从王周开始往后看。

    若能找到跟韩国有关的,前面的就不用看。

    找不到就往铜商之前看。

    实在找不到就只能人为制造理由了。

    没想到这一看既是从早上到午后,又从午后到深夜。

    只因史书因史官的不同,记载方式也不同。

    史官记载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关键是史官记录的词句至少都是一两百年之前的事了,记录的语言、文字跟现在有很大不同。

    他还得一边看一边在心底翻译,着实费神。

    终于,在一本名为列国记中他找到了关于大乾与晋的一段往事。

    列国记是一本国别体史书,搜集、记录了周朝开国初期到灭亡的诸多诸侯国。

    不少强大的诸侯国如郑、宋、鲁现在都没了。

    上面记录的很多事也只是只言片语,有的甚至连年月都没有。

    加上这本书不是一个人所写,很多史官甚至明显带有立场倾向性,同一件事的记录要么找不到互相印证的点,要么就是完全相悖,无法考证真伪。

    偏偏在这么一本史书上,给许良找到了一则类似于野史的点!

    列国记上周代商,分封诸侯王,天下太平八百年。

    八百年后,周出了昏君,戎狄作乱。

    新登基的周皇为了稳定朝局,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大乾先祖萧非子因其擅养马,被封在乾地。

    

    大乾从王到皇,历经十几代。

    期间出了推行改制的乾穆王、乾孝王、先帝乾文皇等雄才大略之人。

    其中乾穆王与当时的晋国互有通婚,关系一度升温如一体。

    直到晋国内乱,乾穆王帮助女婿姬伯登上晋王之位,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缝。

    姬伯允诺岳父乾穆王,登上王位之后会划河西五城给大乾。

    结果等到他登上王位之后反悔了

    看到这里,许良嘴角上扬,理由,找到了!

    史书上记载的是:

    “王欲划地谢乾君。

    韩智子问曰:‘王欲割己肉养饿虎耶’?

    王曰:‘吾归此位,仰仗乾君多矣。乾君为孤至亲,焉能背弃?’

    韩智子急斥:‘王昏矣!乾则乾矣,晋则晋矣!’

    王默然不语”

    写晋国记的这位老兄明显用了留白技法,没结果。

    但后续乾、晋两国敌对却是事实。

    按照凡事有因有果的道理来逆推,大乾不会无缘无故对河西有那么深的执念。

    而这罪魁祸首,就是那个韩智子!

    只要抓住韩智子这番话不放,大乾就有理由出兵打韩国。

    只因这个韩智子,就是后来三家分晋中韩皇的先祖!

    看到这里,许良将此页折下,放在案头,看着窗外明月高挂,咧嘴无声而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