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五魄(三)

A+A-

    上了马车,一行人朝着竹兰而去。

    原本竹兰是为“梅兰竹菊”,起于“四君子”。

    那时文墨之案牵连之人众多,一些有志之士,便会常常聚在某个地方,而那个处所便是四君子在一起以诗会友,以词明志的地方。

    后来,四君子职梅”、“菊”二君子先后离世,“兰”、“竹”二君子常常会睹物思人,触目生悲,便各自离去。

    晋安平反,二人又回到这里,文风盛起的时代,慈佳话便在民间传开,引的甚多文人前去瞻仰,并以“竹兰”命名。

    选在簇见面也是一个明智之举。

    。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纳兰词,字韶华。”纳兰因出来之前都已经想好了,她是女儿家,也不便出来如此招摇,便想了这么一个名讳,若是知晓她兄长的,她便自称是外家,毕竟纳兰这个姓在汴京城也是很少见。

    谁知那公子听罢只是道“真是好名字,看来纳兰兄的文采定是不错。”

    “沐兄过誉了。”来也是奇怪,汴京城也没有什么“沐”姓官员,难不成是外地来的?

    许是同她一般,会友的。

    但若是千里赴友,也可见此人乃是重情重义之人。

    如此想来,纳兰因便开口问道:“不知公子何许人也?”

    “淮州人士,后随家中迁入汴京,母上乃是汴京人士,在下自幼便跟着母上习得这很是地道的汴京口音。”

    原来如此,这一点倒同她有一点相像。

    “在下幼时是在外杭,后来随着父上来到汴京,也是白驹过隙之间。”

    “在下瞧着纳兰兄言谈举止,气质不凡,应是读过许多圣贤之书,想必才华也定是横溢,今日一见,到有一种相见恨晚之势,不如,就让我为纳兰兄题词一首,也算是见面之礼。”

    “求之不得。”

    沐则之便随口便来,他如今对这“纳兰词”甚是感兴趣,只不过,纳兰兄生的唇红直白,很是清秀,不像一个男子,反倒像一个女子。

    但确实才气横溢,也不知是谁家的公子,这般才华横溢。

    去往竹兰的路途还远,但是色已晚,又恰逢一处客栈,于是二人一番商谈之后一致同意先在此处歇息一宿。

    “怎么只有一间客房了?”

    纳兰因一踏入客栈,便听见颜玉同客栈掌柜的争论之声,她走上前去。

    “何事如此喧哗?”颜玉看见她的到来,便道:“公子,这客栈就只剩一间房了,不能”

    “无妨,若纳兰兄不嫌弃,不如就同在下挤一挤。”木则之过之后,一旁的厮很明显想要上前劝什么,但被沐则之一个眼神示意便只好退下。

    纳兰因见此也不好拒绝,若是出言拒绝,便会引起沐兄对她身份的怀疑,可若是住在一起

    “公子,你可不能”

    “也罢,既然沐兄都已同意,我同沐兄又一见如故,正好彻夜长夜,共叙诗词。”直接打断了颜玉接下来要的话。

    她给颜玉一个放心的眼神,颜玉便也不好再言语,只是默默摸了袖中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