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徐菱拍拍胸口, 吓的脸都白了,不停的念着, “我的妈呀,吓死我了, 吓死我了。”
徐菱转头看向大门, 又看一眼刘琴, 就看见刘琴拉着关喜莲,把她往卧室里带, 然后给徐菱使了个眼色,就把卧室门给关上了。
门一关上,徐菱就听见里面插插销的声音, 咔哒一声。
徐菱气的啊, 这都什么事啊,这老太太把门一关, 自己躲清闲去了, 什么都是她来应着,这也不是个事。
那边关双双在屋里吃早饭,吃完饭后准备去上学, 听见有人敲门就喊一声,“妈, 有人敲门。”
徐菱走过去瞪她一眼,骂道:“喊什么喊!”
关双双往嘴里塞一口馒头,委屈的要死。
徐菱站在门里面,也没开, 就问:“谁啊。”
“是我。”张月英。
徐菱头皮都发麻,就想啊,这红县邪着呢,这么不经念叨,刚完她的事,这又找上门了。
可门总是要开的,徐菱只能把大门开了,探出头,勉强笑着:“哦,月萍姐啊,这么早。”
张月英实在笑不出来了,伸着头就往里看,可正对门是个迎门墙,上面一副山水画,你看什么啊,什么都看不见。
“他嫂子,我来找婶子。”张月英。
徐菱叹口气,装作无可奈何道:“那可咋办啊,我婆婆出门了。”
张月英一听,就呆住了,“什么,这么早就出门了?”
徐菱只能往下编:“是,带着双双姑姑回老家治病去了,听来了个神医。昨天晚上连夜走的,双双爸送的。”
张月英脸一阵红,气的要死,可又不能对着徐菱撒气。
这一到这个节骨眼,女方就成了弱势,你是要嫁过来的,要和妯娌处,要和婆婆处,和男方家里千万人处,哪个处不好,就都是事。张月英不愿意撕破脸,因为心里总是抱着那一线希望,毕竟张月萍年龄大了,等不起也分不起啊。
“这……”张月英看着徐菱,实在没办法,脸都气红了,咬咬牙,苦水往肚子里吞,“这不行啊,他嫂子,你看,就差五天就要结婚了,你,我们可咋办啊。”
徐菱那叫一个为难,看着张月英的脸死活不出她婆婆的最后一句话出来,只能拉了一把张月英,带着她走出大门,声道:“可能很快就回来了,老家没什么人了,她们不能常住,这样吧,你回去等着,她们一回来,我就给你报信去。”
张月英看看徐菱,只能暂时相信了,“那行吧。”
“行,快回去吧,这天怪冷的,我也不留你了,我也得出去一趟。”徐菱。
人完话,就回家了,回家就看见关双双已经吃完了饭,背上书包要上学去了。
关双双看见她妈就:“妈,你咋骗人啊,我奶奶不是在家吗,你怎么骗米多姐姐的妈妈?”
“谁是米多?”徐菱问。
“就是米多呗。”关双双所答非所问,“你总是骗她,每次来我都听见了。”
徐菱指指堂屋,声道:“你奶奶让的。”
关双双背着书包,瞪她妈一眼:“反正不好。”
站起来,就要走,还没出门,关双双就被她妈喊住了,“双双,等等。”
关双双转过头,“干什么?”
徐菱递给她锁头,指指门:“你从外面把锁给锁上,你不是有钥匙吗,等放了学,自己开门。”
“锁门干啥?”关双双不解。
“孩子管那么多干什么,快锁上。”徐菱喊道。
听着门咔哒一声上了锁,徐菱这下清净了,不想张月英又来敲门,干脆在外面上锁,家里没人,还敲什么啊。
米多和金多还没吃饭,张月英已经出门了,两人把饭都吃完了,张月英还没回来,两人便背上书包,在胡同里喊了一嗓子向南。
向南从家里出来,伸出来的就是那条大长腿。
金多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啧几声,“你长个子是不是光长腿上了?”
辛向南瞪他一眼,“怎么,要不要比比。”
金多道:“去,比这个有意思吗?”
“那比成绩?”辛向南斜一眼金多。
金多头都大了,“比这个有意思吗?”
“那你想比什么?”辛向南问。
金多什么也不想比,看一眼米多,求助。
米多笑着,“你别他这条腿啊,班里好多女生就是因为这个才喜欢他的。”
金多又不服气了:“谁这么肤浅啊。”
“人家哪里肤浅了,看看向南,脸也长的好看,学习也好,当然很多人喜欢。是不是,向南?”米多笑嘻嘻的。
“还是肤浅。”金多装作无可奈何的叹一口气。
三个人继续往学校走,辛向南仗着腿长,走的快,金多勉强能跟上他的步子,这米多就不行了,紧赶慢赶的,总也赶不上。
赶不上就不赶了,一个人在后面慢悠悠的走着,怎么也没想到能碰到孔宇。
“米多?”孔宇从后面跟上来,看着米多。
“怎么是你,你去哪里?”米多问。
“我去给我叔叔排队去,快过年了,扎针的人多了,都想年前多扎几次,每天都很多人排队。”
“哦。”米多笑着,“那正好同路。”
“是,同路。”孔宇也笑了。
辛向南和金多走在前面,人虽然在前面走着,可眼睛是长在后脑勺的,不时的回头瞄一眼米多,这再一回头不紧,看见米多和一个男人一起走呢。
辛向南立刻停住了脚步。
金多后知后觉,“怎么不走了?”
再往后一看,就看见了孔宇,然后对辛向南:“那不是濮阳的舅舅?”
辛向南嘴硬,“不认识。”
金多摸摸后脑勺,“怎么就不认识了,一个胡同住着,上次咱们不是还和他过话,那个,向南,你走这么快干什么,等等我。”
金多正着话,眼看着辛向南停了下来,看见孔宇后,又转头继续往前走,步子又快又大。
“你们真好,能好好上学,我特别羡慕你们。”孔宇对米多。
米多抬头看着他,“我听你讲话,也读了不少书。”
孔宇笑了笑,“我都是胡乱读的。”
米多却不信,“我们之前一点文化知识也没有学到,你知道的,学校什么也不教,倒没有你和孔爷爷学习来的好呢。”
这话倒是真的。学校里的老师都去改造了,学生每天不是写大字报就是去串联,哪里会学什么知识,还真的没有孔鸿志教孔宇的多。
米多又道:“我姐姐那是,什么也没有学到,还不如我和金多、向南呢。”
孔宇点点头,“对了,你还有个姐姐。怎么没见过她。”
“她特别忙,下公社了,我姐就像个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安在哪里,前两天托人来,我姨结婚她都来不了了,争取过年的时候回家。”
“这么忙,她是干什么的?”
“她在酿酒厂,这不快过年了吗,酿酒厂在加班加点干呢。”
“也是,正是需求最大的时候。”孔宇。
米多一边一边偷偷看着孔宇,不知道为什么,和孔宇接触的多了,现在他再出现在自己身边,以前那种心脏乱跳的感觉,慢慢的竟然消失了。可是,米多还是愿意看着他,感觉在他身边待着,自己都会融化了一般,心灵彻彻底底来个大清洗,周遭的空气都清新了,灵魂洁净了许多。
孔宇先到了,指指旁边的路,“我该走了。”
米多看着他,挥挥手,“再见。”
和孔宇分开了,米多才想起来找金多和向南,人早就没影了,她本来还想套套向南的话,想问问他究竟喜欢谁呢,这又没机会了。
两人上学后,黄冬梅把家里收拾干净,就匆忙走出了家。
张月英正失魂落魄的往家里走,正好和黄冬梅走了个对头,黄冬梅叫她一声,她才看见。
“妈,你去哪?”张月英问。
“没事,我就转转。”黄冬梅笑着。
“行,那你转吧,我先回家,强子一个人在家不行。”张月英心里暗自松口气,这黄冬梅不在家也正好,省的问她月萍的事。
黄冬梅哪是去转转,她目标十分明确的先往县委大院去了。
这一去,就看见关家大门紧锁着。
黄冬梅毕竟吃过的盐比张月英吃的米都多,她才不信这好巧不巧的,就那么正好家里没人。走近大门,黄冬梅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会儿,里面有人话,还不止一个人。
黄冬梅对着台阶吐了口唾沫,“呸!”
呸完了,她却高兴起来,一个人朝供销社走去。
黄冬梅在红县住过很长时间,去供销社简直是轻车熟路,哪个柜台卖什么的,她都门儿清。一进去,就到处看,看了一圈,才从口袋里把钱和各种票子掏了出来。
这一下就买了两个热水壶,两个洗脸盆,盆子里面印是龙凤呈祥,水壶也是挑的大红色。
那售货员一看就明白了,立刻问:“大娘,你这是家里有喜事啊。”
黄冬梅咧着嘴,“是,是。”
“那恭喜你了。是娶儿媳妇吧。”
“不是,嫁闺女。”黄冬梅道。
“嫁闺女,这些还用你买啊,男方不得都准备齐了。”售货员就爱唠嗑,东家长西家短的,没事练练嘴皮子。
“多备着点呗,不嫌多。”黄冬梅笑吟吟的,看看柜台里的糖,指了指:“我再买点糖。”
“行啊,有水果糖和奶糖,要哪种?”
“水果糖一斤,奶糖,就半斤吧,回去给我孙子孙女过年吃。”黄冬梅指着奶糖:“我孙子可喜欢吃奶糖了。”
“大娘你好福气啊,孙子孙女都有了,还有个女儿要出嫁。”
黄冬梅就是这样,自己从不那是外孙外孙女,都成是自己的孙子孙女,此刻高兴了,“是啊,以后可能就真的有孙子孙女了。”
售货员没听明白,以为自己听错了。
黄冬梅在供销社待了老半天,该买的不该买的都买齐了,一大堆的东西拿不完,就先放在供销社,她叫人来拿,反正一会儿还有来买衣服。
售货员心想,这老太太大手笔啊,嫁个女儿,出手这么大方的,可她哪里知道这老太太的主意啊,深着呢。
作者有话要: 没有了。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