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张月英下午去张月萍家前和李强了一声, 李强睡醒午觉起来已经下午3点了。醒来没事,李强拄着拐杖就在院子里走一走。
这隔壁的张老太正好来, 手里拿着一个大筐子,一进院子, 就喊月英, 却看见李强正在院子里, 连忙问一句:“月英呢?”
李强看见张老太来了,立刻:“她去她妹妹那里了, 婶子你找她啥事?”
张老太拿着筐子,从筐子里拿出三根丝瓜,两个西葫芦, 对李强:“这菜新鲜的呢, 那边的老李头给的,我知道月英爱吃丝瓜, 想着给她几根。”
“谢谢婶子还想着我们。”李强这话就伸出手:“婶子, 你给我吧,我来拿。”
张老太笑嘻嘻的把丝瓜和西葫芦送进了厨房,她知道李强不方便, 怎么会让他拿,自己给送进去了。
李强连忙道谢, 张老太拿着筐子就回家了。
李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转到腿都开始抽筋了,才肯停下来。他每天午休起来后都会在院子里一圈一圈的转,不图速度有多快, 就拄着拐杖一点点的走,自己也没数过到底走了多少钱,也没看过时间,每次都是走到满头是汗的时候才肯停下。因为李强知道,这样的好时候越来越少,他只有经常锻炼身体,没事就出来走一走,才能不给孩子找麻烦。
是的,以前李强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给孩子找麻烦。
可几年过去了,李强已经适应了一条腿走路,他又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
至于这个目标该怎么才能达成,李强还没有什么想法,可他知道,人活这一世,年轻时就是要拼搏的,年轻的时候不拼搏,人到老年的时候,就要开始受苦了。
李强在院子里走到腿抽筋才肯会堂屋休息一会,看一眼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半了。
一直到了傍晚,李强眼看着天色暗下来,知道孩子们也要放学回来了,可张月英还没回来。
这李金多一放学就会喊饿,李强看着天色,心里越来越着急,又重新回到院子里,走到大门口往外看,看了一会儿,李强突然想起张老太送来的西葫芦。
他一转念,既然张月英还没回来,他不正好可以给孩子去做饭吗?
以前健康的李强每天忙于工作,家里的事情是一概没有管过,除了一些粗重的活之外,剩下的什么都不管,更别做饭了,他也没有那个时间。可李强是当过兵的,那时候他在部队,什么都干过,经常被叫去帮厨,而且家里父亲李自新就是个会做饭的,李强自耳濡目染也看了许多,只是这几年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做而已。
想到这里,李强突然有了干劲儿,就像一个看不见希望的人,黑暗的时间突然点燃一盏蜡烛一样。
李强连忙去了厨房。
走进厨房,那丝瓜和西葫芦就在桌上摆着,李强看着西葫芦,就想起了以前做蛋饼的时候。
他先把粥煮上,烧好了炉灶,水开了,下了洗干净的米,煮开了花,再慢慢的熬。
这空档,李强把西葫芦削了皮,用擦菜的擦子把西葫芦刨成特别细的细丝,然后舀了两大勺面粉,用水搅匀了,搅成面糊,再进去两个鸡蛋,然后放点盐,搅匀了,就成了饼糊。
最后把西葫芦丝倒进面糊里,李强坐在灶台前给搅拌均匀了,这饼糊糊就彻底做好了。
李强在锅里放点油,一个大勺子盛了满满一勺子面糊,嘶啦一声往锅里一浇,一面煎好,立刻翻面,这两面煎的金黄了,这饼就熟了。
李强自从复员后第一次正经下厨,以前最多也是给张月英下手,独立完成一顿饭这还是第一次,这看着一盘子摞的整整齐齐的西葫芦蛋饼,心里不由得滋生出满足感。
李米多和李金多两个人吃了一嘴油,两个人高兴的快叫了起来。
李强把西葫芦擦的很细,他还想着这俩孩子肯定吃不出来是什么饼,可没想到这米多竟然猜出来了,惊讶的看着她,:“可以啊,你竟然知道是西葫芦。”
米多能不知道吗,这是她从吃到大的东西。
这向日葵保育院是米多上一世唯一的一个家。
这个家里有她最喜欢也最疼她的院长妈妈,还有她最爱吃的饭菜。
李米多后来上了大学才知道,她刁钻的胃口其实都是在保育院的时候养成的。
那时候保育院的孩子虽然很多,但院长妈妈几乎每天都亲自给他们做饭,她早上起个大早,大一点的孩子就会主动来帮忙,有人搅面糊,有人鸡蛋,有人刨西葫芦丝,几个人分工协作,这面糊很快就准备好了。
可是煎饼却只有院长妈妈自己完成,因为别人煎的饼,用一样的面糊,不是把一张完整的饼给煎破了,就是给煎糊了,只有院长妈妈亲自煎的饼,又薄又香,两面金黄。
所以这个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时候,李米多就已经知道李强做的是什么饭了。
可吃进嘴里那一刻,李米多才知道,不仅仅是外面看起来一模一样,就连味道也一模一样。
李米多再一次陷入诧异中,这次是西葫芦蛋饼,上次是大蛋抱蛋,还有蒸碗,这些东西,都在她上一世的记忆里存在着,而且这味道,甚至都是一模一样的。
李强看着两个狼吞虎咽的孩子,连忙嘱咐:“慢点吃慢点吃。”
李金多占着嘴,实在不了话,终于在喘气的时候赞一句:“爸爸,你做的饼实在是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饼了。”
“真的吗?”李强满意的笑着。
“真的!”李金多确信无比,对着李强:“爸,比街口卖的我最喜欢的肉饼还好吃呢!”
李米多已经去盛粥,三个人每人一碗煮的黏黏的米粥,再配上张月英自己腌的黄瓜,那滋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知道,有多幸福。
李强看着两个孩子吃的那么香,心里也高兴,他没想到自己没事做的时候随便露一手,竟然引的大家如此赞叹,就一张饼都能让人吃的这么幸福,李强更加心满意足了。
他看看俩孩子,手里端着粥,喝一口:“如果爸爸腿还好好的,那该多好啊。”
李金多和李米多两人听见李强这么,立刻停下了手里的筷子,只听见李强继续:“现在我也不上班了,不但自己不方便了,更不能赚钱养你们了。这几年,你们跟着爸爸,受苦了。”
李金多不话了,看一眼米多。
米多立刻指着盘子里的蛋饼:“爸爸,这还叫受苦?这么好吃的饼,如果这是受苦的话,那我可做好了时时刻刻受苦的准备了!”
李金多也连忙:“是,我也是。”
李强见俩孩子这么懂事,笑了一声,“你俩啊。”
“真的,爸爸,真的好吃。”李金多再一遍。
李强心满意足的看看他们,感觉自己不用吃饭都已经饱了,可一想到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自己的孩子都这么可爱,自己却不能为他们再做点什么,心里又烦了,心里叹一口气,嗓子里也发出了声音。
这声音正好被米多听见了,她抬头看她爸一眼。
李强没注意米多在看他,只是把粥放在了桌子上,也不吃了。
“爸,你怎么不吃饭?”米多问。
李强勉强笑一笑,:“我天天在家里没事,也不怎么动,就不饿。”
“那爸爸你如果不累,就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到胡同口走一走,散散心。”金多也。
李强了声好。
可米多这知道,她爸的烦闷并不在动不动上面,而是在没事做上面。
李米多想着,便对李强:“爸爸,你是不是在家里烦,想出去做点事?”
李强不想谎,一个男人,总是在家里待着,尤其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尤其是在家里需要自己在外面拼的时候,他一个人窝在家,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十分压抑。听到米多这么,没想到这个孩子竟然能猜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有些惊讶。
米多看着李强笑了笑,“爸爸,你要是心里烦,就去外面看看。咱们街口啊,早有卖肉饼的,挑着担子卖肉饼,就是金多最喜欢吃的那家。还有卖汤的,你可以去看看,很热闹。”
米多这么一,李强突然有个主意一闪而过,他看向米多问:“没人抓吗?”
“现在少了,几乎没有了。”金多道,“就连红袖章几乎都看不见了,还有谁抓。以前卖肉饼的那个都是偷偷的卖,现在都开始吆喝了。”
“真的?”李强问。
“真的。”
金多完,看他爸一眼,“爸,你问这个干什么?”
李强兴奋的已经举起了粥,又夹了一张饼,一个夹给金多,一个夹给米多,自己也吃了一张,心里突然舒畅了。
米多接过李强夹来的饼,看一眼他爸,只觉得以前那没有精神的双眼,此刻突然闪起了希望的亮光。
一直到三个人吃完了饭,张月英才匆匆赶回来,一进家就着急的喊一声:“我回来了,你们都饿了吧。”
张月英在院子里的盆子里先洗了手,洗完就匆忙往厨房跑,心里还盘算着这么晚了,还是吃点面条算了,简单好做,可一进厨房,袖子都卷好了,却看见三个人围着桌子坐着,正看着她笑。
张月英站在门口愣住了,看着三个人笑眯眯的,再往桌上一看,桌上摆着饼,每个人面前的粥都喝完了,三只空碗放着。
米多见张月英回来了,立刻站起来,“妈,我给你盛粥。”
张月英不敢相信的看着餐桌上的饼,问:“这是米多你做的?”
米多拿起勺子,先试一下粥还热着没有,尝一下,还热乎着呢,便给张月英盛了满满一碗,然后放在桌子上,见张月英一直站着,惊讶到都忘记坐了,连忙拉她一把,让张月英先坐了,对她:“不是我做的,妈,你继续猜。”
“那不是你做的,肯定也不是金多,那是你艳青婶子送来的,还是濮阳妈妈?”张月英问。
“妈,你先别问,你先尝一尝。”米多也拉个马扎坐下,托着下巴看她妈。
张月英立刻夹一张饼,咬一口,香死了,便:“看着饼煎的,又好又香的,是张奶奶做的吧。”
金多实在撑不住了,笑着看着张月英:“都不是。妈,是我爸!”
张月英脸上的笑意立刻消失了,连忙站起来,看向李强:“你煎的?有没有烫着什么的?”
李强看她一眼,也笑了,“就煎个饼,煮个粥还能烫着?没有,我好好的,要不,你看看。”
张月英内疚坏了,下午关喜东那个车间忙的不得了,又加起了班,张月萍还在发烧,她实在不敢回来,想着自己家的孩子再饿一会也没事,张月萍生病了,总不能不管她,怎么也得等关喜东回来了再走,这一等,就等到天黑了。
张月英拼命的往家里跑,她知道这俩孩子上学费脑子,最容易饿。可她更担心李强,这一整下午了,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家,有没有出什么事。
张月英本来还担心李强一个人磕着摔着的,可谁能想到,人家不仅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还做好了晚饭!
张月英难免一阵唏嘘,这李强腿虽然伤了吧,自己竟然却在这时候吃着他做的饭。
张月英连忙又咬一口饼,看着李强:“真的好吃,我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手。”
吃完了饭,李米多正准备翻翻书,就听见外面辛向南叫她,“米多,米多。”
李米多连忙从屋里跑出来,一看是辛向南,便问:“怎么了?”
辛向南指指胡同口:“有人找你。”
米多愣一下,“有人找我?这时候?”
“嗯。”辛向南完,就听见金多喊他。
“向南,来。”
辛向南看一眼米多,“去吧快点,不是大灰狼,吃不了你。”
米多哼一声,眼看着辛向南进了金多房间,自己便往胡同口走。
她倒不是怕大灰狼吃了她,只是觉得这个时间,应该没有人回来找她罢了。
这一出胡同,米多才看见了,是关双双。
关双双正站在胡同看,看见米多出来了,连忙招招手:“姐姐,是我。”
“是双双啊。”米多走近,“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找你。”关双双,“可是我不敢上你家去,我奶不让。我就只能让那个大哥哥把你叫出来。”
“哦。”米多看关双双,“这么晚了,你来找我干什么?”
关双双立刻凑近了,“我姑让我来的。”
“什么?”米多不解。
“我姑。”关双双,“我妈和我带我姑出来转圈,我妈偷偷跑去牌去了,她不敢让我奶知道,就不让我回家,让我陪着我姑转悠。然后我姑非让我带她找豆子。”
“我问她豆子是谁,没有豆子啊。她就给我比划,眼睛大大的,头发长长的,什么样什么样的,我就觉得,她是在找你。”
关双双完,看着米多。
米多刚想可她不是豆子啊,又想到了关喜莲,立刻问关双双:“那你姑呢,你把她自己留下了?”
关双双连忙:“我不敢让她自己待着,我把她带来了,就在那个树后面藏着呢。”
关双双指了指远处的树。
米多心想不好,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那里,米多立刻拉起关双双的手就跑:“快点,快去看看。”
两个人牵着手飞快的跑到大树下,那黑暗的树影下,关喜莲正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
看见关双双把米多带来了,一直靠着树干坐着的关喜莲立刻有了精神,抬头看着米多笑啊笑,也不话。
米多见关喜莲穿的很少,连忙把自己的外套脱下了,披在她肩上,叫了声姑姑。
关喜莲似乎没听到她叫什么,也不在意,只是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她就觉得开心,又见米多给她披衣服,就更开心了,可又不舍得,连忙把衣服扯下来,重新给米多披上,一边披一边:“你穿,你穿。”
米多看着她,只觉得关喜莲好像更瘦了,想去握住她的手,看看她的手凉不凉,这一握手,却发现关喜莲的手是热乎的。
米多看一眼关双双:“把姑姑带回家吧,天凉了。”
关喜莲立刻摇头,“我不回家,我和豆子在一起。”
米多笑着看她,“姑姑,太晚了,等天亮了我去看你好不好。”
关喜莲不高兴,一脸的愁容:“你没来。”
“白天我要上学,我星期天去行不行?”米多问。
关喜莲握着她的手,看着米多的眼睛,:“行。”
顿一下,又:“你来看看我的豆子,她长大了。”
米多听关喜莲在豆子,知道可以慢慢哄她回去了,和关喜莲接触多了,米多知道,只要和她聊豆子,她就会很高兴,多聊一会儿,你让她做什么她都行。
“豆子长大了啊,那我一定要去看看她。”米多着,又把衣服重新给关喜莲披上。
这次关喜莲没有发觉,而是沉浸在讲述豆子的故事中,米多并肩和关喜莲走着,关双双在另一边扶着关喜莲,米多这披衣服的时候,突然感觉心酸。
关喜莲不知道经历了什么,过了一个夏天,似乎更加虚弱更加瘦了。米多给她披衣服的时候,正好看到她的肩膀,一个成年女人的肩膀,竟然和旁边关双双的肩膀差不多窄。米多给关喜莲披上外套,不心又碰到了她的肩膀,上面都是骨头,连一点点肉好像都没有。米多可以想象,这个女人内里早就瘦的皮包骨头了。
米多看着她的身影,心里一阵阵的发酸,可身边的关喜莲却沉浸在幸福中。她终于见到了豆子,又可以和豆子讲“豆子”的事,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让她感觉幸福的了。
关喜莲了一路豆子的事,米多仔仔细细的听着。关喜莲嘴里的豆子,一会儿是个刚出生的婴儿,一会儿又是一个要学走路的幼儿,过一会儿又成了一个爱吃糖的学生,总之,那个豆子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可在米多听来,又是一个鲜活的人。
三个人走到了徐菱牌的那家门口停下,米多便停下了脚步,她着实不能再往前了,这万一遇见关家的人,她也不好,关双双还得挨一顿骂。
米多笑着看向关喜莲,想着要和她再见了,就:“姑姑,你回家照顾豆子吧,等我有时间了就去看你们。”
关喜莲依然拉着米多的手,一双眼睛似乎含着泪水,一字一句的问:“你不是我的豆子吗?”
关双双立刻拉她姑一把,解释:“姑姑,她是米多,你是不是又犯病了,你的豆子在家呢,还着呢。”
关喜莲着急的摇起头来,看着米多,又紧紧抓着米多的手:“不,她就是我的豆子。”
关喜莲这着话,一着急,那本来蕴着眼泪的眼睛,轻轻一眨,眼泪就顺着脸颊无声的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