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什么事啊东子?”刘琴抬眼看关喜东, 笑着。
“没事,就是回家来看看。”关喜东。
“那你先坐。”刘琴道, 然后又去拿杯子,拿了一个搪瓷杯, 放在茶几上对关喜东:“喝什么?”
关喜东知道他妈这里都是好茶, 平时自己都不咋舍得喝的, 这一会儿竟然问他要喝什么,就:“那喝点茶吧。”
刘琴听了, 弯下腰去那个抽屉里翻,翻了半天翻出一个茶叶罐子,罐子里装着她最喜欢喝的老黑茶。刘琴拿茶勺从里面取了半勺, 倒进茶缸里, 然后指一下身边炉子上架的水壶,对关喜东:“去, 自己倒水吧。”
那水壶里的水一直开着, 沸腾着,用来泡这黑茶才能泡的出味道。关喜东拎起水壶,倒了半缸热水。
刘琴看他倒完, 也把自己的茶杯往桌上一摆。
关喜东极其有眼色,见她妈把茶杯放桌上了, 立刻往里面倒好了热水。
刘琴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问:“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还没下班吧。”
“是还没下班呢,不过厂子里不忙。”关喜东。
刘琴心里明白, 她这个儿子这时候来并不是什么不忙,而是要瞒着张月萍。刘琴关喜东进家,当即就看一眼时间,就知道她儿子是做什么来的了。
可刘琴面色不改,就当做不知道,:“咋不让月萍也来,既然不忙就偷偷懒,也不能总是死命干。拼了命的干活,累坏了可是自己的,你是不是?再了,月萍一个女孩子,干活更得适量。”
这话头里还关心着张月萍,刘琴故意这么,关喜东的脸上果然露出了让刘琴满意的表情。
所以你这三十多岁的新妇是斗不过这熬成婆的老妇的,你在家里和男人又吵又骂又闹的,人家在这边对你男人表示关心你、爱护你,分分钟感化了你男人,你,那男人会站哪头?
刘琴这么稍稍表现出一点关心,关喜东就感觉他妈好啊,之前的事全忘了,一年的流浪新婚生活也忘了,只觉得都是自己的错,都是媳妇儿的错,他妈太好了!
关喜东心里这么想着,拿起茶杯喝一口他妈存了多年的老茶,一股浓香立刻扑鼻而来,冲的关喜东鼻头痒痒,转过头了两个喷嚏。
刘琴见他这样,又:“这是怎么了,着凉了?我看你穿的也不薄啊,是不是住的地方冷?”
住的地方就是冷啊,那宿舍常年不见太阳,又阴又湿,每天躺在被窝里,就跟泡在水里一样,潮死了。
关喜东点点头:“是,那里可潮了,见不着太阳。”
刘琴听了,心里免不了心疼自己的儿子,可那心疼转瞬就完了,她现在更心疼自己的孙子,想着这待在肚子里还好,一出生就是这么个生活环境怎么能行啊,就:“那还不搬回家?我不是和你了吗,让你们搬回来住?”
关喜东为难了,他这次来就是来和他妈不来住的事的,本来都算好了,可见他妈这么关心他们,这下又张不开口了,怕拂了他妈的好意。
刘琴看一眼关喜东,便又:“看看你那脸,一看就是回去吵架了。怎么了?是月萍不想回来,是不是?”
关喜东愣一下,没想到他妈竟然能猜出来,只能点点头,“是。”
“哎。也是我不好。”刘琴低头:“是我当时考虑不周,头脑一热就了那些话,你们结婚了也没往家里来,我就更生气了,觉得你们两个年轻太不懂事了,跟我这个没文化的老人一般见识,还较起了真。我就决定先不管你们,看看你们怎么样。这时间啊越长,我就越不好意思去叫你们回来了,这天一冷,我就挂心啊,想着还得让你们回来,这就厚着脸皮去找你了。没想到啊,月萍还在生我的气,也是,都是我不好……”
刘琴着着,竟转成了哭腔,这是关喜东活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的。见他妈这样了,关喜东立刻受不了了,刚刚听刘大夫的话也全抛在了脑后,:“妈,你别难受,我,我再和月萍去,一定让她跟着回来住。”
刘琴看一眼关喜东,摆摆手:“算了,东子,你别了,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去,这样吧,你看什么时候有空,你带我去见月萍去,行不行,我当面和她赔礼道歉。”
关喜东听了刘琴的话,鼻头都酸了,想着这下好了,可以大团圆了,她妈都要亲自去了,还有啥办不好的,就等月萍点头同意吧。
*
“来来,放这儿放这儿。”黄冬梅指挥着一个车,自己招呼着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满满一麻袋的东西啊,搬到大门口后,对那人:“进来吧,回家喝口水,麻烦你了。”
那人摆摆手,瓮声瓮气的:“麻烦啥,我得赶紧回去了,不坐了,走了。”
人走了,黄冬梅还站在门口看那人。
张月英把衣服都洗好了,晒了满满一院子,正在床上躺着休息,听见外面有人话,怎么听都像是她妈的声音,立刻从床上爬下去,往大门口跑。
这黄冬梅目送人走了之后,拿起那大麻袋就往家里走,却迎面看见了张月英。
张月英惊呼道:“妈,真的是你啊。你怎么来了?”
完,就去拿那麻袋的一角,和黄冬梅一起,把大麻袋弄到了院子里。
黄冬梅站好了,先喘几口气才:“这不是月萍怀孕了嘛,我肯定要来看一看。”
“你咋知道月萍怀孕了?”张月英问,“月萍的?”
“不是,是东子,给咱们公社要了电话,我就开始准备,然后这不就来了。”
“这里都是什么?这么沉你咋拿来的?”张月英开麻袋往里看。
“别提了,下了车就拿不动了,正好遇到一个老乡,人用推车给我推来的。”黄冬梅拿起马扎先坐了再。
张月英拿手往里翻一翻:“怎么这么多丝瓜啊。”
“你妹喜欢吃丝瓜,我就多带了点来。”黄冬梅道。
“送你来的人呢?”张月英这才想起来问。
“走了,送我到了人就走了。”黄冬梅,“让他进来喝点水吧,死活不进来。”
张月英笑了笑:“你看你早来一会儿,就能赶上我中午去看月萍了,咱俩一起去多好。”
黄冬梅指指晾晒的衣服:“我知道你刚去了,这衣服是月萍和东子的,也难为你了,一大家子,还要给你妹妹妹夫洗衣服。”
张月英听了就笑了,“我不给她帮忙谁给她帮忙,你当初生我们姊妹俩的时候,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黄冬梅也笑了,“还真是。人都我是绝户绝户,可他们谁知道只有两个女儿的好处,谁都不知道!”
两个人着话,李强那边也醒了,拄着拐杖出来和黄冬梅招呼。
黄冬梅见了李强,立刻站起来,“我听你的早餐卖的不错?”
李强不好意思了,“没啥,就是够一家人吃饭的。”
黄冬梅十分满意的点点头,“我当初看你这个人就行,是个会过日子,懂得过日子的人,现在看来,妈的眼光真的没错。”
张月英在一旁道:“妈,你的眼光就是好,强子人好,东子人也好。”
到关喜东了,黄冬梅在一旁问:“月英,你看你啥时候有空,带我去趟月萍家吧,我去看看她,别让她来回折腾了。”
米多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临近放学的工夫,看着他们自己的辅导老师走到米多身边,对米多声:“孔老师叫你呢,在办公室。”
米多听了,连忙往办公室跑。
这一推门便看见孔鸿志正在和一个学生话,米多走近了,叫了声:“孔老师。”
旁边的学生一回头,米多就看见了,不是辛向南还能是谁?
孔鸿志看看辛向南又看看李米多,欣慰道:“那时候我见你们俩个抱那么一摞书就知道,你们俩个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知道学习,知道上进。可我万万没想到,你们的英语竟然这么好。”
孔鸿志接着:“我来时听孔宇都了,刚刚和向南对了话,向南的口语不错,比一般的学生好太多了。是不是,孔宇?”
孔宇在一旁不知道在写着什么,听见问他,连忙点点头:“是。”
“没想到啊,在这么个蔽塞的县城了,竟然有向南这样的学生。”孔鸿志完,又看向李米多问:“你呢,你怎么样?”
米多立刻:“我都是自学的,也没怎么开过口,肯定不行的。”
“行不行得试了知道。”孔鸿志笑着,“来,和我试试。”
孔鸿志本来准备了很多对话,他都是捡最简单的类似Hello你好,whati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这样最基本的来测试的,可测试了辛向南后,发现他的词汇量并不仅限于这么简单的层次,孔鸿志甚至开始故意往比较困难的,不常用的词汇上靠,辛向南都差不多能应付自如。这让孔鸿志眼前一亮,感觉自己和王校长的工夫真的没有白费,否则不知道将有多少好苗子就这么遗落了。
他抱着米多和辛向南差不多,或者可能稍微差一点的想法试一下米多,因为毕竟辛向南有他妈在教,而米多,就像她自己的那样,只有她自己自学的。
可米多一开口,孔鸿志就彻彻底底的惊呆了。
作者有话要: 上午就到这里吧,头疼的撑不住了。下午再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