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A+A-

    一九八零年七月二十日, 米多一行人到了红县。

    张月英只知道米多要回来,出来接的时候, 没想到程艳青和辛建设也来了。

    张月英和程艳青许久未见,这一见面, 两人便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你们也来了, 太好了。”张月英。

    程艳青转头看一眼辛向南和米多, 又对张月英道:“不来不行啊,我们家这子要急死了。”

    张月英不懂程艳青的话里有话, 只是牵着程艳青的手:“张婶子要是知道你们也来了,肯定高兴坏了。”

    程艳青道:“是啊,我还来过几次, 向南爸工作忙, 就过年的时候来过一次,婶子肯定怎么都想不到他也能来。”

    程艳青着, 又问:“米多爸爸呢, 怎么没见他出来。”

    “他去店里还没回来,得下午了。”

    “哦。”程艳青笑着:“月英姐,我还有事要和你呢。”

    张月英看着程艳青的笑容, 愣一下,“什么事?”

    张老太特意看了看黄历, 选了个大吉大利的日子,就对程艳青:“艳青,你来看看,这天是个好日子, 我看这天就成。”

    程艳青也去看一眼黄历,“还真是,那我就去和月英姐一声,就定在二十二吧,不能再拖了,建设得早回去。”

    一九八零年七月二十二日。

    张月英吃过了早饭,在家里和米多闲聊,她没想到这么快,米多就要订婚了。

    看着眼前的闺女,心里一万个不舍得,拉着米多的手,一直看着米多,也不话,好像一张嘴就要哭出来一般,心里难受。

    “和你姑姑了吗,你要订婚的事?”张月英问米多。

    “了,妈,你放心,来的时候我和向南特意去了一趟,见着姑姑了,和她了。她很高兴。”米多握着张月英的手。

    “那就行。”张月英道,“她是生你的亲妈,虽然你叫她姑姑,可她终究是你亲妈,你有事就要和她一下,要不然她会难过的。”

    “我知道。”米多点点头。

    “那你可真的想好了,就向南了?孩子,订婚是大事,订了就不好改了。”张月英道。

    “我知道,不改了,妈。”米多看着张月英的眼睛。

    张月英抚摸着米多的头发,眼睛看着她的这个二闺女,心里又是酸楚又是开心,好像那些岁月都快进了一般,唰的一下,那个曾经抱在大红锦缎被子里的娃娃,一下子就长大了,甚至都要订婚了。

    不一会儿李强就回来了,张猛骑车送他来的,见着米多后先了恭喜,然后骑车就要走。

    张猛去买菜备菜去了,好的,这次订婚他当大厨,给米多和辛向南准备一大桌子菜。

    张月英和程艳青早就商量过了,订婚就是两家人在一起吃顿饭,把两人的关系定下来,就可以了。因为米多和向南都在上学,结婚还是以后的事儿,而且米多上面还有个姐姐,姐姐还没有出嫁,米多也不着急,这订婚就两家人一起吃顿饭就算定下来了。至于媒人嘛,张老太是第一人选。

    中午的时候,两家人都到了,除了两家父母及米多和向南外,还请来了米多的姨一家和她姑姑李苗。

    人坐了满满一桌,大家都高高兴兴的,菜也摆满了。都是张猛和李强亲自做的,就在米多家的院子里,坐满了人。

    李麦多中午一下班就往家里赶,赶到时一院子的欢声笑语。

    麦多从自行车上下来,就看见米多已经站了起来,看着她。

    两姐妹注视着彼此,忽然都流下了泪。

    米多先是扑了过去,紧紧的抱住了麦多。

    麦多抱着米多,哑声道:“干什么呢这是,这么高兴的日子,倒是哭起来了。”

    “我一直忍着没哭,可看见你回来了,就忍不住了。”米多道。

    麦多听见,倒是破涕为笑,:“什么意思,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大了,还没订婚,觉得我可怜。”

    “看你的,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米多道。

    “开玩笑呢不是。”麦多拉起米多的手,把她脸颊的泪都擦干了又,“你觉得如果金多在,他会不会抱着我们就嚎啕大哭。”

    米多也笑了,想了想:“我也觉得他会的!”

    “那结婚那天,咱们都不要让他去好了。我真的怕他在我们婚礼上哭晕过去。”麦多毒舌道。

    “哈哈哈。还真的有可能。”米多也被逗笑了。

    张月萍去厨房帮忙端菜,在厨房里拉一下张月英:“姐,你不觉得可惜?”

    张月英正在往拌黄瓜里撒香菜,然后问:“什么可惜?”

    张月萍往外看一眼,道:“你看啊,米多上的那么好的学校,以后不知道要混到那一步呢,反正我特别看好她,虽然辛向南这孩子很好,家世也好,可我总觉得太顺利了,就是怎么呢,两个人一起长大,一起上学,每天在一起,然后又订婚了,这一辈子过的,没啥挑战性啊。”

    张月英听了,手一抖,转头看一眼张月萍,用眼睛剜了她几眼道:“你看你的,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还不好啊,非得闹得像你和东子那样才好?我看你是忘了那些年要死要活的日子了。”

    张月萍吐吐舌头,又觉得她姐的对,有好日子不过,还想过曲折不堪的日子,那不是自己找虐吗?

    张月萍往院子里看去,道:“姐,听向南爸爸是个大官呢,是不是?”

    张月英看她一眼:“是吧应该,不过跟咱们没关系,你别瞎想,你这日子可以了,东子对你好,两个儿子,你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啊。”

    张月萍啧一声,气的翻翻白眼,:“我什么时候这山看那山高了,我的意思是,既然他爸认识的人多,干啥不给李苗个对象,你看李苗这几年,明显的又长岁数了,这样下去一个人也不行啊。”

    张月英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也看一眼在那里照顾两个孩子的李苗:“她长岁数,显老了,还不都是给你带孩子带的?你应该让东子给她找,还能指望她嫁到北京去?人生地不熟的,何苦啊,这么大年龄了,再出去。”

    “也是。”张月萍着,就去端拌好的黄瓜,问:“多放醋了没有?”

    张月英看她一眼:“放了!那么还吃醋,也不酸死你!”

    张月萍哼一声,“你自己心里不痛快,就找我的茬。”

    张月萍端着拍黄瓜出来,就和米多了个照面,米多笑着问:“姨,谁找你的茬了?”

    张月萍拉一下米多,声道:“你妈呗,你订婚了,她舍不得,心里不舒服,就找我的茬,要用醋酸死我!”

    李米多听了噗的一声就笑了。

    “什么呢,这么高兴。”辛向南看到米多离了席,他也跟着离开了,走到米多和张月萍身边问。

    张月萍看辛向南一眼,眉头皱了皱,故意:“我啊,我我外甥女这么漂亮,又聪明,又是大学生,这么早就订婚,啧,有点可惜了。”

    辛向南赶紧抓住米多的手道:“不能反悔!”

    然后对着张月萍:“所以,姨,我就得赶紧下手,要不然一毕业,真的没我什么份了。”

    一句话把张月萍也逗笑了。

    订婚宴吃的开心又热闹,李强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辛建设连连称赞李强烧的一手的好菜,就是红县的家常菜。

    李强倒是很谦虚:“我还不行,和我爸的手艺差远了。我爸做的饭才是真的好吃。”

    李麦多正吃着菜,听到李强这么,就道:“还真的是,爸爸你一,我就想吃我爷爷做的大蛋抱蛋和蒸碗了。”

    李强听了,抬眼看麦多一下。

    辛建设从程艳青那里听了不少关于麦多的故事,这是第一次和麦多坐在一起吃饭,对麦多十分好奇又觉得她特别不一般,就:“我听你婶子过你很多次,听你现在是副厂长了对不对,红县第一个女厂长。”

    李麦多正拿着一片生菜包豆腐丝和葱吃,听到辛建设问她话,立刻把剩下的塞嘴里,使劲嚼了几下,便回:“辛叔叔,我是麦多。”

    辛建设点点头道:“咱们国家建设,靠的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你们年轻,又肯下功夫,后生可畏啊。”

    辛建设完,放下筷子,语重心长道:“来之前,我还和老首长聊起过,国家建设需要人才,可不仅仅是城市里需要人才,农村也一样需要人才。现在高考恢复了,农村大多数有志青年都考上了大学,这些人都是以后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可是,国家更需要像你这样的,坚守在农村,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改变的青年。”

    辛建设着,又看向李强道:“强哥,我不得不,你真的养了三个好孩子。”

    李强抿嘴笑笑,然后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就是我这大闺女,整个一工作狂,还没有对象。”

    张猛就在一边坐着,听见李强这么,立刻道:“叔,你多虑了啊,追麦多的人多着呢。”

    李强赶紧看向张猛,“真的?”

    张猛忙喝口水道:“听的是不少,可听完后,很多就不怂了。”

    李麦多就在一旁搭腔:“就是,谁这么不怕死啊,知道我什么脾气还敢来找我。”

    李麦多完话没多久,院子里就多了一个人,丁孟抱着一些材料,站在门口往里看。

    他只知道下午麦多请假了,可不知道为什么请假,这一对的材料需要厂长签字,可厂长去市里了,就只能来找麦多了。

    丁孟站在门口,看见这么多的人,就停在门口道:“李厂长,我来找你签字。”

    李麦多正在喝水,听见丁孟叫她,差点呛一嗓子。

    “姐,那是谁?”

    麦多在门口把字签完了,李强和张月英都留丁孟吃饭,丁孟见人那么多,就知道大概是个重要场合,连忙不用了,就赶紧撤了。

    麦多签好字后一转头,就看见米多站在她身后笑着问她。

    李麦多还没话,脸先红了,道:“什么是谁,就是一个普通同事。”

    米多仰起头看辛向南,“向南你觉得是普通同事吗?”

    辛向南笑道:“同事是真同事,普通不普通就不知道了。”

    李麦多连连翻着白眼,看着辛向南道:“你注意点啊,怎么着也就是订婚,没结婚呢就别掉以轻心。”

    辛向南立刻不笑了,严肃的对米多:“别总大实话,看破不破是我们要坚持的基本路线。”

    李米多笑的不行了,五一和劳动吃饱了饭,见三个人有有笑的,就抱着米多和麦多的腿问:“姐姐,你们笑什么呢。”

    米多蹲下来,看着五一:“我笑啊,笑你们大姐不普通!”

    米多完,就抬头看一眼麦多道:“他看你的眼神真的不一样。”

    张月英这时凑过来道:“他还知道你大姐喜欢吃桃子罐头呢。”

    米多的眼睛瞬间闪亮亮,惊讶道:“真的?”

    张月萍和李苗带着五一、劳动回到家,到了晚上,关喜东下班回来,就瞒着李苗偷偷拉了张月萍一下。

    张月萍看看关喜东问:“怎么了?”

    “你出来,我和你点事。”关喜东着,又看李苗一眼,见李苗在专心和两个孩子玩,就放心了。

    张月萍跟着关喜东出来,停在院子里,问:“你吧,怎么了这是,偷偷摸摸的。”

    关喜东拉着张月萍,道:“咱去外面胡同吧,这里不行。”

    张月萍没有法子,只能:“行。”

    两人到了胡同,又把门敞开,关喜东面对着大门站着,方便能随时看见有没有人出来。

    “怎么了,有什么事?”张月萍看关喜东一脸的为难。

    “还是那件事啊,厂子里今天又问了,不能再拖了,他们也要定人数,最迟明天就要给他们个准信。”关喜东道。

    张月萍知道是什么事了,也是一脸的愁容,问:“托儿所?”

    关喜东看着张月萍点点头。

    张月萍和关喜东工作的工厂里今年开始建托儿所了,这些年轻的工人生孩子的越来越多,而且家里老人一般都在老家,孩子也多,照顾不过来,所以县里要求多少人以上规模的大厂子,就要自己办托儿所,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而他们的厂子就是个大厂,这托儿所已经着手准备了,是暑假后,和在校的学生一起开学。

    这就让报名了,厂子好安排床铺餐具等等。

    之前厂领导就开过会,让报名了,厂子里有孩子的职工也都把名给报了,就差张月萍她家了。

    主管这一工作的领导知道他家两个孩子,更需要送托儿所了,就特意找关喜东确认一下,真的不报?

    关喜东不能不报啊,他也知道孩子送托儿所能学不少东西,而且早起上班的时候一起去,晚上下了班再一起回来,托儿所就在厂子里面建,自己和张月萍随时都能去看一眼孩子,多好啊。可家里还有李苗呢,关喜东和张月萍十分为难。

    如果李苗有自己的家,他们也不至于为难成这个样子,实话实就好了,可关键是李苗这么大年龄了,自己也没有个家,这用人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孩子长大了,就一脚把人踢走了?这不合适啊。

    而且李苗还没有个去处。

    “你咋办啊月萍,总不能不让孩子上托儿所吧。”关喜东道。

    张月萍也为难。

    “要不就这样,和李苗实话,然后让她还在咱家住不就行了,你觉得呢?”关喜东。

    张月萍摇摇头:“就李苗那性格,她知道不用她看孩子了,肯定就不在这里住了。”

    “那她能去哪儿?回老家还是去咱月英姐家?”关喜东。

    “关键是哪个都不是她的家啊。”张月萍也发愁。

    两人看彼此一眼,都深深的叹口气。

    两人着话,谁也没注意鲁大庆抱着鲁燕出来转悠,从对门出来,就听见两人的话了。

    张月萍看见鲁大庆后,先是笑了笑,然后对关喜东声:“晚上再吧,回吧。”

    关喜东没办法,也只能先回家了。

    鲁青跟在鲁大庆后面走,见两人进去了,就:“爸爸,他们是不是的我李苗婶子?”

    鲁大庆嗯了一声。

    鲁青已经长大了,生活上的事,多多少少她都懂了很多,这听见五一的爸爸妈妈在外面偷偷话,就知道不太好。

    鲁青没有别的想法,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果李苗走了,那她上学的事可怎么办!

    鲁青就又拉了拉鲁大庆的衣服,问:“爸爸,我能上初中吧,很快就开学了,我能去上的吧。”

    鲁大庆低头看一眼鲁青,又看看怀里的鲁燕,轻轻叹了口气。

    鲁青没得到她爸爸的回答,眼眶一下就红了,可又看到自己的妹妹,心里更加难受了。

    她可是拼命学了很久,才考上红县一中的。

    她想去上学,她渴望能去读书。

    可是如果和她的妹妹比,和他们这个家比,她……

    鲁青不敢再想了。

    第 122 章.2

    鲁大庆抱着鲁燕沉默的走了一会儿,还没走出胡同,就突然转回了头。

    他抱着鲁燕就往回走。

    鲁青红着一双眼睛,站在胡同口看着她爸的背影,喊一句:“爸爸,你干什么去。”

    鲁青还以为鲁大庆是要回家呢,没想到他走到胡同那头,突然一转弯,就进了对门五一家的门。

    鲁青连忙跑着跟了上去。

    鲁大庆抱着鲁燕,站在院子里就喊:“家里有人吗?”

    关喜东连忙出来,看见是对门住的邻居,就:“在在。”

    张月萍听到喊声也出来了。

    李苗正在屋里坐着给两个孩子缝衣服,堂屋门开着,她往外看一眼,正是鲁大庆。

    李苗缝着衣服,看到鲁大庆后,手一动,针尖就直接刺进了指头。

    李苗手一缩,赶紧把手指塞进嘴里,吮吸掉了指尖的那一珠红色。

    张月萍和关喜东虽然对鲁大庆不熟,但五一和劳动熟啊,他们两个看见鲁青后,就往外跑,跑到鲁青身边,就喊姐姐。

    张月萍和关喜东两人面面相觑,这才知道,原来自家孩子和人家这么熟了。

    关喜东连忙:“咱进屋吧。”

    鲁大庆笑一笑,“没事,这一会儿凉快,就在院子里吧,孩子们也正好在外面玩。”

    “那也行,我去搬凳子。”

    关喜东不一会儿就搬来了几个马扎,鲁大庆抱着鲁燕坐下了。

    张月萍看鲁大庆的神色就知道他有话要,就要抱鲁燕,好让男人们话。

    可张月萍这么一伸手,鲁燕哇的一声就哭了。

    吓的张月萍脸的白了,连忙缩回来道:“真是不好意思,我就是想抱抱她,让你们话。”

    鲁大庆赶紧:“没事没事,这孩子特别认人。”

    鲁大庆本想哄一哄怀里的鲁燕,可怎么哄这孩子都是一个哭。

    这时,李苗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鲁大庆:“还是给我吧。”

    鲁大庆见李苗出来了,就把鲁燕放到李苗怀里。

    鲁燕一挨着李苗,立刻就不哭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李苗,还一直笑。

    张月萍和关喜东看见这一幕,都惊呆了。

    鲁大庆这时就:“我在气象局上班,之前一直在老家待着了,这才搬来没多久,咱们很少见面。”

    “哦哦。”关喜东连忙:“我就看着对面是搬来人了。”

    “我今天来,是想和你们件事的,是这样的,我爱人去世了,生了我家老二后就走了。”鲁大庆停顿了一下,继续:“我妈年龄大,身体不好,一个人带不了孩子,我们搬回来后,就一直是我大闺女带着她妹妹,我去上班。”

    张月萍听了,连忙看鲁青一眼,鲁青低着头,也不话,好像听见她爸她妈没了的事后,哭了。

    “有次我家老二一直哭,我没办法,就来找李苗帮忙,因为隔壁婶子给我,她带孩子是一把好手,所以就来找她了,然后这一来二去的,我们就认识了。”

    鲁大庆抬头看一眼抱着鲁燕的李苗道:“从那之后,我这大闺女一有什么事就来找她李苗婶子,现在她考上初中了,九月开学就要去读书。”

    鲁大庆完,然后看向张月萍。

    张月萍好像大概明白他来的目的了,点点头让鲁大庆下去。

    “我这大闺女就喜欢读书,我当爸爸的也不能再拦着她不让她去读了。所以,我就想来问问,我能不能请李苗去给我带带我的孩子?”

    鲁大庆出口,李苗立刻:“我能给你带,可是我这还有两个孩子呢,五一和劳动。”

    关喜东多精啊,一瞬间就明白了,他刚刚和张月萍在外面的话,这鲁大庆肯定听见了,他怕李苗真的走了,没人帮他了,所以才来的,便立刻接过去:“李苗,五一和劳动可以去上托儿所啊,我们厂子正好要办托儿所呢,让他们去上托儿所就行,都三岁多了。你也可以帮鲁大哥看孩子,这样鲁青就能上学了,多好啊。”

    李苗愣一下,看着张月萍问:“你们厂子办托儿所了?”

    张月萍立刻:“是,本来我们没想让五一和劳动去,他们照顾孩子怎么能和你比啊,可现在一想,也应该去,是不是,这样你还能照顾着这个家伙?”

    李苗看看五一和劳动,觉得舍不得。可又看看怀里的鲁燕和低着头哭的鲁青,又觉得她们那么可怜。

    作者有话要:  下午聊了聊写文这件事。

    大家和我,天使都想看人生之外的,你却在试图讲人生。

    我突然懂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兔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