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A+A-

    鲁大庆不知为何就被李苗训一句, 又瞪一眼,心里感觉莫名其妙, 这一关门往自己家里走,就看见自己大闺女原来就站在身边。

    “你在这里站着干什么, 不看着你妹妹点。”

    “她睡着了。”鲁青伸长了脖子往外看, 然后又问鲁大庆:“爸, 你是不是惹我婶子生气了?”

    “没有啊。”鲁大庆想了想道,除了刚才自己看李苗一眼, 被她发现了,根本没惹她啊。

    鲁青哼一声,对着她爸:“你可心着吧, 把我婶子给惹恼了, 她过完年就不回来了。”

    鲁大庆连忙看着鲁青问:“你婶子去哪?”

    “回家过年啊,这都马上大年三十了, 我婶子也得回家吧。”

    鲁大庆还以为李苗和鲁青什么了, 连忙问:“你婶子跟你什么了?她过完年就不回来了?”

    “那倒没有。”鲁青道。

    “那就好那就好。”鲁大庆默默念着。

    李苗带三个人回了家,看着关双双冻的不成样子,立刻给她倒了杯热水, 又碍于面子,既然倒了, 就应该都给倒上,于是又多倒了两杯,就放在桌子上,也没端到人手里, 就一句:“你们喝水吧。”

    赵亮立刻:“好,谢谢。”

    李苗斜着眼睛瞥了赵亮一眼,略略翻了个白眼,没话。

    不一会儿张月萍和关喜东回来了,五一和劳动也回来了,放假了,下午不用上班,也不上幼儿园了。

    五一和劳动一回来看到李苗就往李苗身上扑,这扑完了,才看到家里还有人在,关喜莲走到两个孩身边,看着他们问:“我是姑姑,不认识我了?”

    许久未见,两个奶娃还真的不认识关喜莲了,可认识糖啊,两人早就看到了关喜莲手里拿着的奶糖,劳动心眼最多,一下子就把糖拿到手里,然后毕恭毕敬叫了声姑姑。

    五一见他弟弟已经拿到糖了,也跟着叫声姑姑,奶糖也到手了。

    关喜东没想到能见到关喜莲,连忙:“姐,你们怎么来了?”

    “我来过年呢,今年在咱家过。”关喜莲道。

    关喜东看向赵亮,笑了笑,叫了声姐夫。

    张月萍也忙跟着叫了声姐、姐夫,然后就要去做午饭。

    李苗这时站了起来,:“还是我去吧,你们聊。”

    李苗走进厨房,她才不想见那些人呢,看看厨房里吧,也没什么菜,本来就算好了,她要回老家过年,关喜东和张月萍一起去黄冬梅家过年,所以家里也没囤什么菜,李苗翻了翻,就厨房角落堆着几颗大白菜。

    吃什么好呢?什么都没有!

    李苗有点烦躁,真的不知道他们怎么这时候来了,就推开厨房门喊一声:“中午吃白菜炝锅面条好不好?”

    “行啊。怎么做简单就怎么做吧。”张月萍在里面回一声。

    赵亮知道关喜莲来找她们过年的事儿呢,想着自己在,他们再不方便讲话,就:“双双,走,咱们去厨房帮忙去,你看看姑父擀面条擀的可好了。”

    关喜东听了立刻站起来:“不行,姐夫,怎么能让你干呢,一会儿我去。”

    “你和你姐话吧。”赵亮对关喜东笑了笑。

    关喜东大概明白了,她姐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便听话的坐下了。

    关双双和赵亮一起到了厨房,正好看到李苗把大盆往桌上搬,准备和面擀面条了。

    赵亮连忙去帮忙,道:“我来,还是我来吧。”

    李苗放了手,让赵亮去搬,又见他真的去舀面了,就:“你真的会擀面条?”

    “会一点。”赵亮笑了笑。

    旁边的关双双坐在马扎上帮忙剥蒜头,就:“我姑父可能了,我姑都是他在家做饭。”

    李苗听了,抽抽鼻子,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有点酸道:“那你姑姑挺有福气的。”

    “我姑姑会织毛衣啊,我姑姑织的毛衣可好了。”关双双立刻。

    李苗懒得接话,心想谁还不会织毛衣啊,这也值当的拿出来。

    李苗去掰白菜叶子,大白菜歪在墙角,堆了好几颗,关喜东喜欢吃白菜,每年冬天都要买许多放着,李苗就抱起一颗大白菜,走到餐桌前,掰了起来。

    李苗掰着大白菜,看着赵亮在那里和面,看他的架势,还挺像那回事。

    李苗掰着白菜叶,不时抬头看赵亮一眼,看着赵亮的背影,就不知道怎么地,就感觉,除了这身儿军装,军大衣好看,其实,这人也没啥。

    甚至从后面看过去,也没有对面鲁大庆高,也没鲁大庆头发好,看样子,擀的面条也没鲁大庆好吃。

    李苗掰着白菜叶胡思乱想,突然癔症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又在胡思乱想了,恨不得掐自己一把,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关喜莲又抓一把糖分给五一和劳动,然后看着张月萍:“你们过年回五一劳动他们姥姥家吗?”

    张月萍点点头:“是,每年不是我们去,就是他们来,今年也是,我准备回我娘家过年,我姐他们要回米多奶奶家过年。”

    “是,我听米多了。正好金多也回来了,家里人齐全,一起回去看她爷爷奶奶去。”关喜莲道,她笑了笑又:“你姐不回去的话,还真的就剩你自己了,你是该回去陪陪他们。”

    张月萍点点头:“是的。”

    “其实,我这次来,是想叫你回家过年呢,今年我也来了,就想着咱们全家团圆一下,还从没聚的这么齐过呢是不是,建国也回来了。”

    关喜东听了,默默看张月萍一眼,没有话。

    张月萍倒是笑了笑,道:“你们聚一下吧,这次姐你来了,咱们就是见过面了,也见着五一和劳动了。等过完年我和东子回来,再请你和姐夫来家里吃饭。对了,把我姐他们一家也叫上,咱们热闹热闹。”

    关喜莲点点头道:“好的。”

    三个人又了一会儿,关喜东见没什么事了,就往厨房里去,让人家赵亮来了就去擀面条,怎么也不合情理。

    这一推门进去,看见关双双和李苗两个人都站在案板前面,像看什么一样盯着赵亮手里的刀看。

    关喜东一进去,就听见关双双:“叔,你快过来看,你看。”

    关喜东被关双双一拉,就看见关双双指去的方向。

    赵亮手里拿着刀,正在切擀好的面。

    这手起刀落,咔咔咔几下,那折了好几层的面就被切成了一条条的。

    再看过去,每一根似乎都是一样粗细,简直了!

    关喜东吓一跳,看旁边的李苗一眼,指着面条:“天哪,这刀工!”

    李苗也傻眼了,看了一会儿道:“真的没想到啊。”

    赵亮笑着撒了一些面粉,然后把面条散开,一边散一边:“我和老首长都喜欢吃面条,没事吧,我就擀面条给他吃,做的多了,就熟能生巧了。”

    赵亮完,关喜东也不好劝他别干了,他来煮就好了。

    他不好意思啊,自己煮的面条什么味道都没有,恐怕把这擀的这么好的面条给糟蹋了。

    于是就变成了赵亮一个人又是切白菜,切大葱,炝锅,下面条。

    其他三个人都站在一旁看,还不停的咽口水。

    一九八零年腊月二十八。

    李米多和李金多起了个大早,起来帮着张月英收拾东西,该拿的都拿好了,该准备的也都准备了,等着赵亮来接。

    赵亮知道他们要回老家,本来是要去送的,可李强坚决不同意,好不容易来过个年,不必因为他费神,他们去车站坐车就成。

    最好达成了协议,赵亮坚持要送他们到车站,毕竟李强腿脚不方便,还有一个就是拿的东西太多了。

    李家人对赵亮只能声谢谢,见他如此热情,不好再推辞了。

    赵亮到了辫儿胡同,停好车就往李家走。

    李强他们早就收拾好了,赵亮正好也来了,就开始往车上搬东西。

    赵亮一进院子,就看见李家三个孩子,然后对李强:“强哥,每次看到你们一家五口站在一起,真的就觉得特别幸福。”

    李强听了,也笑了,回头看看自己两个闺女一个儿子,便:“是啊,我啊没什么盼头了,就希望他们三个好就成。”

    “肯定越来越好啊。”赵亮着,就去帮忙拿行李。

    李家一家五口到达村口,从车上下来后,就看见李贵开着拖拉机在村口等着了。

    李贵坐在前面的驾驶位上,不停的往路边张望。

    看见车来了,就赶紧从拖拉机上下来,一把抱起在后面玩的李盼盼,指着车对盼盼:“闺女,看见没,你大爷大娘,还有你哥哥姐姐来了。”

    盼盼看着李贵指去的方向,也伸出了手指,看着李贵:“爸爸,大爷来了,大娘来了,姐姐来了。”

    李贵笑着看她,然后就往路边走去。

    车停稳了,李家一家五口从车上陆续下来,金多第一个从车上下来,看见了盼盼,忍不住惊呼:“怎么又长这么大了!”

    李金多着就要去抱盼盼,盼盼还保留着以前的记忆似的,被金多抱过去,指指金多道:“哥哥。”

    然后又指一下米多:“姐姐。”

    米多兴奋的点点头,对金多:“她还记得咱们呢。”

    李麦多凑过来,看向盼盼,“我呢?”

    李盼盼仔细想了想:“大姐。”

    “嗨,这盼盼,可真聪明,比我姨家那五一和劳动聪明多了。”李麦多很高兴盼盼还能记着她。

    可盼盼伸着头就往后找,似乎在找什么人。

    李金多看着她问:“你找什么呢?”

    李盼盼看了一圈,车都走了,也没见着人。便:“豆腐。”

    李盼盼的一个豆腐,把米多和金多都逗笑了。

    “她竟然还记得向南!”米多惊叹道。

    李麦多拿着东西,喊他们快点上拖拉机,太冷了。

    几个人都上了拖拉机,盼盼就站在拖拉机上给大家唱童谣,北风一吹,脸冻的红扑扑,也不嫌冷。

    张月英坐在后面,看着李贵:“你怎么带盼盼出来了,你看把她给冻的。”

    李贵往后转头看一眼盼盼,笑道:“不让她来她就哭啊,没事,才出来一会儿,她穿的厚着呢,来的时候荷花给她穿了两个大棉袄。”

    张月英伸手一摸,盼盼的手心还是温热的,就:“是了,手还热乎着呢。”

    李金多看着盼盼又唱又跳的,怎么都不能和那天在医院里第一次见到她的那个样子联系在一起。

    这又让他想起了雨,放假前他还去福利院看了雨,这半年的时间,雨也长胖了,长高了,也开始愿意和朋友们玩了,可是依旧闭口不谈家是哪里的,也从不自己挨的事。

    汪从霜还,更可气的是,他们在孩子被发现的地方贴了告示,谁家丢了孩子的话,请到福利院来找,可大半年来,竟然没有人来。

    很明显,雨放弃了自己父母,他的父母也放弃了他。

    李金多想到这里,就转头看米多一眼,两人似乎真的心有灵犀一样,都知道此刻对方在想什么。

    这个世界,有多不珍惜孩子的父母,就有多爱孩子的父母。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资格。

    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快快乐乐的成长。

    比如雨,再比如盼盼。

    他们都是被父母抛弃的,一个留在了孤儿院,一个在李贵和荷花身边守着宠爱长大。

    同一天,张月萍和关喜东带着五一和劳动也到了黄冬梅家。

    五一和劳动最喜欢姥姥家了,平时在自己家里,张月萍要求比较严,这不准吃那不准吃,这不能吃太多那不能吃太多,反正规矩的两个人不得了,这下好了,到了姥姥家,就可以撒欢了。

    黄冬梅久不见两个孩子,看见那叫一个高兴啊,一见面就拉开领子看一看自己给的锁戴着没。

    这一看,果然没戴。黄冬梅就去问张月萍:“我给五一和劳动的锁怎么不戴啊。”

    张月萍撇一下嘴,道:“这绝对不怪我啊,不是我不让戴,是李苗不让戴。”

    “为什么?”黄冬梅问。

    “凉啊,这么大冷天戴银锁,一碰到皮肤要凉死了。”张月萍。

    黄冬梅想了想,就笑了,:“这倒也是,没想到李苗这么细心。”

    张月萍就:“那当然了,她待五一和劳动比我和东子都细心,是不是东子?”

    张月萍着就去问关喜东,谁知道关喜东正在走神,压根没听见张月萍问他。

    张月萍看向关喜东,关喜东不知道在想什么,就连五一抱着他的腿在那里叫他爸爸,他都好像没听见。

    张月萍看着关喜东,深深地叹了口气。

    一九八零年大年三十。

    吃过中午饭,张月萍在厨房里洗碗,黄冬梅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关喜东在里屋里和张中华下棋,张月萍洗着碗,也出了神。

    黄冬梅看着五一劳动玩了一会儿,转头看张月萍,就见张月萍拿着碗,就在那里发呆。

    黄冬梅皱了皱眉,看着张月萍问:“你们这是怎么了,不是东子发呆,就是你发呆的。快点洗,我还得和面,晚上得包饺子呢。”

    张月萍听见黄冬梅她,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把碗洗干净了,然后在围裙上抹一把手,看着她妈:“妈,饺子你和我爸吃吧,我和东子来了两天了,也是陪你们过完年了,我要带五一和劳动回红县。”

    黄冬梅坐在马扎上,呆呆的看着张月萍,心想这孩子发什么神经呢,就:“这都大年三十了,你回红县干什么?”

    张月萍擦干净了手,就把围裙解了下来,然后对五一和劳动招招手,道:“走了,你们两个。”

    两个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一动不动。

    张月萍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你们走不走,你们不走我走了啊,我去找你们姑姑要糖吃了。”

    五一和劳动一听见是找姑姑,还是要糖,立刻都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往里屋里钻,对着还在下棋的关喜东就喊:“爸爸,快走啊,去吃糖。”

    关喜东愣一下,看着两个人问:“去哪儿啊,吃什么糖?”

    第 125 章.2

    关喜东话音刚落,就走到屋里,看着关喜东:“别下了,赶紧收拾收拾,能赶上最后一班车。”

    关喜东只能站起来,问:“要去哪儿啊这是。”

    张月萍已经去收拾行李了,一边收拾一边:“回家。”

    关喜东在门口愣着,转头看一眼黄冬梅,就见黄冬梅气的脸都绿了,就站在门口看着他们。

    关喜东心里想,这是在厨房两人吵架了?

    那劳动见他爸跟傻了一样,就去拉他爸,:“爸爸,快走,妈妈去找姑姑,要糖吃。”

    关喜东脸色一变,他看着收拾东西的张月萍的背影,不敢相信的问劳动:“你妈要去找你姑姑?”

    “是啊,妈妈了找姑姑要糖。”然后劳动指着五一就:“你不信就问我哥。”

    关喜东因为高兴,脸涨的通红,拼命的点着头:“信,信,爸爸相信。”

    “那还不走,再不走就真的赶不上车了!”张月萍已经收好了行李,拉着两个孩子就往外走。

    碍着关喜东在,黄冬梅一句话也不能,可眼看着自己闺女就这么走了,气的要死,也不送她,就站在门口往外看。

    张中华把象棋收好,然后走到门口拉一把黄冬梅:“行了啊,孩子已经陪了你两天了,年年都是跟着咱们过年,轮也该轮一次人家家了。”

    黄冬梅气的咬着下唇,看着带着孩子离开的张月萍骂一句:“这个没骨气的!”

    张月萍和关喜东两人带着孩子,回到红县时天已经黑了。

    孩们在家里没事干,都早早的在外面放起了鞭炮和烟花。

    一进县委大院,扑鼻就是一股呛鼻的烟火味,五一和劳动跑的快,因为早就看见了关喜莲和赵亮他们,正站在家门口放鞭炮呢。

    “姑姑姑姑。”劳动跑的最快,一边跑一边喊。

    关喜莲听到喊声,压根没想到是喊她的,直到劳动跑到了自己身边,一低头才发现真的是劳动。

    关喜莲连忙蹲下来,看着劳动问:“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去你姥姥家了吗?”

    “我又回来了。妈妈让我来找姑姑吃糖。”

    劳动着话,五一也跑到了,一双眼睛看着关喜莲。

    关喜莲高兴的摸摸两个孩子的头,转头看去,张月萍就站在关喜东身边。

    关喜莲走到张月萍身边,拉起她的手,看着张月萍的眼睛道:“月萍,谢谢你。”

    大年三十晚上的红县势必是热闹的,所有人都早早吃了饭,在外面放放鞭炮,放放烟花。关家人也是如此,都早早的吃了饺子,外面放起了烟花。

    只有刘琴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她守着个炉子,看着烧水壶里的水汩汩的滚着,也不去提,就看着那袅袅的烟气往上飘,发着呆。

    外面孩子的欢声笑语她都听的一清二楚,今年她的大孙子关逸国回城了,女儿也带着女婿回来过年了,一家人都来了,可依然少了一家。

    刘琴看着那袅袅上升的烟气,又开始出神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五一和劳动,前几天还听双双回来,她跟着姑姑去看五一和劳动了,两个人长的一模一样,可爱死了。

    刘琴也想去看一眼,她实在想两个孩子,可又没脸去,哪怕是去偷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外面热闹的不得了,刘琴就在那里坐着,一个人。

    关喜莲的声音突然响起,“妈,你看谁来了?”

    刘琴愣一下,转过头往外看,就看见关喜东和张月萍站在门口。

    刘琴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不敢相信的看着两个人。

    关喜东笑着看他妈,:“妈,我们回来陪你过三十了,快点给我们煮饺子吧,两个孩子快饿坏了!”

    刘琴从堂屋走出来,看着张月萍的脸,不敢相信的摇着头。

    然后就听见有两个孩子在门外乱叫的声音,他们喊的很大声:“放这个,这个响!”

    刘琴动了动嘴唇,看着张月萍:“五一和劳动也来了?”

    张月萍点点头,“来了。”

    “好好。”刘琴走到张月萍身边,拉起张月萍的手,拿手轻轻去拍张月萍的手背,拍了一会儿,哽咽道:“我,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

    再抬头,老泪纵横。

    五一和劳动这时跑了进来,站在院子里喊:“饿死了,快点吃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