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屯粮

A+A-

    ,最快更新我的红警我的兵!

    平江经过七月的汛期,蓄水丰富,可以满足上百万人的饮用需求。

    从红警商城里兑换的多型号、大功率清水净化器,则免除了水质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矮山西北方,是一望无际灰黑色的田野,在以前,那里曾盛产麦、玉米和大豆。

    而现如今,失去了人类的耕耘,被枯草和晨霜覆盖的土层,渐渐酵化出利于野生植被扎根的肥沃。

    控制食物和水,是一个重要且长远的目标。

    在城市中可以食用的东西逐渐减少甚至是消失的时间里。

    由王徒领导,兵强马壮的庇护所,势必会成为老城区最为庞大的力量。

    他必须屯大量的粮。

    王徒站在矮山顶,一座高大耸立的木质眺望塔上。

    顺着他的视角,一片深色如地毯铺满了地平线的田野可以遥遥在望。

    红警商城里专供粮食使用的营养液和种子,兑换了几吨,全部堆放在建造厂大厅的角落里。

    从庇护所专门挑选了一批人,虽然没几个种过地的,但赶鸭子上架,也得尽快播种。

    矮山周边,湿润的大地正在进行开垦。

    麦的种子经人工播撒,再由士兵背负药桶,浇上散发植物清香气息的营养液。

    第一批庄稼,算是试验田,交给幸存者里的余舜负责。

    他是新来的,原先是帝国边防军某连连长,末世降临时在家休假。

    余舜身很不错,又是觉醒者,之前独自一人杀光了一栋楼里的丧尸。

    不过,对于帝**队里的情况,他也一无所知。

    大概是王徒的军队带给他不一样的感觉,加上又救了他和老婆的命。

    余舜向王徒承诺,在遇到帝**队,归建之前,他将无条件服从王徒的命令,甘愿做军团的一个兵。

    能感觉到,余舜是一个极具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所以王徒对他很看重,认命他专项负责农耕任务。

    目前搜寻到的食物、药品、工具、衣被全部充入物资库。

    里面经过聂远帆的管理,变得井然有序。

    食物,也按种类进行分类放置。

    液体的,固体的,一箱箱,一袋袋,码得整整齐齐。

    耐贮藏的往库房深处塞,日期写纸上;不耐贮藏的吩咐保障队尽快拿取,运往食堂。

    物资进行数据化登记,严格出入库管理,定期汇总后,交给王徒审阅。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考虑到繁琐事宜居多,王徒又给聂远帆派了十名动员兵和一些学过相关知识的幸存者。

    军团二营主要的任务是占领居民楼,搜集物资。

    三百多名士兵,又细分为几十个队,撬开一户户的门,搬空里面能用的东西。

    杀死丧尸,或是拯救还活着的人。

    开辟出的交通线,由一营负责把守。

    他们在主路要道设立阻击防线,三四名大兵一组,击杀任何存在威胁的目标。

    清扫得十分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面,厢式货车不断往返,运输物资和人员。

    从远处看,地面上奔跑忙碌的人群,渺得就像蝼蚁。

    他们不知辛苦地游荡在楼宇间,拼命的把食物往“巢穴”里搬。

    对此,有幸存者颇为乐观,因为庇护所并不克扣食物,只要你愿意出力,那就可以吃上饱饭。

    他们戏称自己是“拾荒者”。

    城市已荒废,一切的东西成为无主之物。

    作为幸存的人,把它们拿回家,做它们新的主人。

    也创造,新的家园。

    物资库里的东西,堆积如山,要知道军队从未停止收集食物的行动。

    特意叮嘱聂远帆,让他在物资库里留出一个干燥的地方。

    等次年开春,最后的雪水化开,麦苗会获得一次猛长。待到五月底,天气初显炎热的季节,就可以收获第一批粮食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得找到城市里的储粮,来应对人口快速扩张所出现的一系列窘迫问题。

    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支撑,哪怕丧尸占去了极大一部分的比例,幸存下来的人,也依然剩有不少。

    来一个,先给吃饱饭,然后统计个人信息,根据专长能力组织分配。

    施工队里的人约分为四批,统一展开行动。

    砌垒围墙,房屋修缮及改造,以及军事设施的修建等等。

    每天都有新的成员加入,必须赶在更冷冽的寒流降临之前,把学校内部的生活设施打造完成。

    同时,一个固若金汤的庇护所,才算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军团庇护所从城市里诞生,防御型建筑的部署全部就地取材,楼房、围墙到处都是,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麻烦。

    只是,当所有进度一同推进后,看起来热火朝天。

    王徒却更是深刻觉得,庇护所欠缺人力。

    庇护所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作为支撑,仅有军事属性可不行。

    功能性队伍,应用于全方面建设,双所掌握的本领,是人类最为擅长的创造型力量。

    而这恰好是思想单一的红警士兵不具备的。

    在王徒内心里,是想打造一个有血有肉的庞大组织,并非冰冷无情的战争器。

    王徒再次回到庇护所的时候,身后跟着一支两百人的队伍。

    加上他们,军团规模正式达到一千。

    其中有三百七十多人,是晋升过星级的强化士兵。

    此时距离纪念广场的那场战争,已经是三天过去了,除了召集骨干人员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并没有其他事项发生。

    庇护所颁布了条条框框,在短时间内完善了许多细节。

    人们赶早爬起来劳作,填饱肚子,到岗位履职尽责。

    他们私底下咒骂上头的多事,却无法抗拒危四伏的环境下,有个安全住所的诱惑。

    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学校经过马不停蹄的改造,已然面目全非。

    重要的位置堆积着沙袋,构建成牢固的防御工事,里面架着枪。

    全副武装,表情始终冷漠的士兵游走于校园内,不留死角地巡逻。

    人的适应能力,往往与置身的环境有关。

    大多的人,刚来一两天,便懂得根据队长的分配去干活。

    至于新来的家伙,衣衫褴褛地被士兵带着,走在去报道的路上。

    一边用饥饿和好奇的目光,盯着沿途规整的战争设施。

    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心惊胆战地偷瞄着警戒线附近,那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几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