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村庄

A+A-

    清晰透澈的空之下,浩大的大山之中,青苍翠绿的森林在清风吹拂之下,哗哗作响。

    明媚而不耀眼的阳光,预示着今会是一个难得的好气。大山之中时时作响的鸟鸣,偶尔闪现的兽吼,无不彰显着自然界的生勃勃。

    千年之前的华夏大地,可不会像现代社会那样,空气之中充满了工业臭味还有大量粉尘,显得浑浊无比。

    这里是在神都洛阳城附近的大山,是附近其实早出了洛阳的管辖范围。但终归挨着京城,所以哪怕是荒凉的大山,其山脚下依旧生存大量的生活贫苦安宁的村庄。

    一道风尘仆仆的身影,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裹,腰间悬挂着环首长刀长剑,正艰难的在山间路跋涉,朝山中猎户所的某个山村走去。

    这人正是穿越时空而来晏子英,这里正是他的目标位面世界,经典国产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的世界。

    他所选择的介入点,并非剧情开始的时候,而是在第一个案件开始的六年前。

    也就是狄仁杰还未被陷害贬官之前,刚刚升任宰相的期间,也是他第一次担任宰相。

    但根据史书所记载,这位名臣第一次任职宰相,仅仅不过数月的时间,就被武则下着名酷吏,来俊臣所诬陷谋反,最终被罢免了宰相职位,贬往彭泽县任县令。

    直至六年之后,才得以重返中央朝廷,再度复任宰相之职。

    虽然这里并非史书所记载的那个时候,但是毕竟也是根据史实所出现的位面世界,依据晏子英之前所去的几个位面世界来判断,那么大体上应该是和史书上所记载的差不多。

    所以此时,非正统科举出身的狄仁杰,在职业生涯达到最顶峰的时刻,不久也将迎来一个巨大低谷。

    如果是身为宰相的狄仁杰,黑户口的晏子英不要是拜入其门下,就连见其一面都没可能。

    再了,古时的华夏可不流行现代的普通话,穿越过去首先要面对的可是语言和文字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很大。

    与现代国际通行的英语不同,华夏语言文字均有较为完整的流传下来,并不像古代英语和现代英语差别那么大,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和语言学者,根本就一窍不通。

    古代华夏的语言,在各地以不同口音的方言,大体上留存了下来。而现代普及的简体字,其实在古代大部分就已经零零碎碎的出现了,只不过没有通行起来而已。

    还有就是,作为古代世界中心的华夏阶级相对森严,社会常识及价值观完全与现代不同。现代人穿越过去,如果不心适应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出现巨大的问题。

    到时候不要拜师,就连正常生活都没有办法,那时就只能动用特殊的段了,而这恰恰是晏子英不愿看到的。

    虽然以如今晏子英所掌握的力量,是可以解决目前所遇见的一切问题,但是自诩为读书饶他,还是更愿意以智慧和自身基本能力来解决问题,不然和一只掌握着巨大力量的野兽有什么区别。

    人与野兽的区别,就在于智慧和思考。没了这些,人就只不过是特殊一点的野兽罢了。

    就连他自己在这个位面生活的必要的钱财,都会通过交易各种物资取得。此时,被用于交易的货物就在他背上的包裹里,来自现代工业的盐巴,白糖等不起眼的生活食材,相信能够在这里换来足够的财货。

    不是他拿不出来足够的钱财,无论是大量的金银,还是批量仿制的唐通宝,对于拥有一个私人世界,外加身处工业社会的晏子英来,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不过这样做,除了省事之外,对他个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晏子英不急着前往洛阳与狄府接触,而是准备选择了一个山村作为交易对象,初步学习古代的语言以及适应古代华夏的生活。

    到时候,不至于在和狄仁杰的接触过程中,露出巨大的破绽,以致于难以自圆其。

    或许是由于武则改国号以来,战乱太过频繁,又或许是这大山里不是很太平。

    总之,晏子英进了这个村子之后,就发现有许多警惕的目光在看着他。

    还没走多远,就有一位面容苍老的老汉带着一位看着像猎户的壮汉,迎了上来。

    这个村子很,只有二十来户人家,位置也很偏僻,村民们大多男耕女织,闲时打猎艰难的维持着生活。

    除了官府征兵纳税的时候,平时很少会有陌生人经过这里。

    得亏晏子英为了不引人注目,在上购买了一套形制正确的汉服,穿着灰色窄袖圆领的袍服,腰上挎着长刀,看起来不是游学的书生,就是外出办事的商人。

    那老汉是沟村的村长,看起来老,实际却还不到六十岁,只不过长年累月艰辛的劳作,让他看起来苍老无比。

    这沟村的村长,姓王。年轻时曾随着一支商队走过四方南北,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于是在临老回归乡里,被村民们推举为村长。

    以这位王村长的见识,在看到晏子英的面容穿着时,就知道这年轻的后生绝非普通的书生。

    上无老茧,细皮嫩肉,面容虽然略有尘土,但仍旧显得干净丰润,一看就知道是养尊处优的人。

    再看看这年轻人身上的衣物虽然由于一路风尘,乍一看好似没什么挺普通的。

    但王村长仔细观察之后,这绝不是棉布所制,更非丝绸,颜色均匀,色泽极佳,这布料不会便医哪去,就更不用衣物上精致的工了。

    还有一点,从衣物的袖口来看,这是一件新衣物,普通的人家,哪怕是家中有些产业的商人,也绝不可能穿着新衣物走在崎岖的山间。

    所以这王村长断定,这位风尘仆仆而来的陌生年轻人,哪怕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也绝对差不到哪去。

    晏子英不知道面前的这位老汉,仅仅只是打量了几下,就把他的身份推测十之六七。

    见到对方拦路,晏子英还正愁找不到介入的点,当下面带微笑和善道:“这位长者”

    刚一出口便随即意识到自己是用普通话,于是又改用自己的家乡话:“这位长者,这里是何处地界?”

    “后生,听你的口音,有点像是中原一带,来这里做什么?”

    那王村长的话,是洛阳的方言,当然这是现代的叫法,唐武周那会叫官话。

    虽然晏子英并没有接触过洛阳人,但还是能勉勉强听懂,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时隔千年,哪怕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方言,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变化,再加上口音的浓重,双方交流起来还挺艰难的。

    不过幸好这位王村长,多少识点字,双方就在一处沙地上,用树枝写一两个字互相交流起来。

    实话,这语言文字都不怎么通,交流起来还真是吃力,真不知道古代那些游学的书生士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反正晏子英和这位王村长,连比带划,连蒙带猜,还靠着大量的字,交流了大半,才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什么意思。

    不过终归还是能够交流的了,晏子英在付出了一袋雪白的盐巴之后,便暂时能够在村子里安顿下来。

    虽然在王村长看来,这位年轻的后生很奇怪(主要是所写的字以及来历),但看到对方终归是一个人,以及一袋雪白的盐巴和五条腊肉的份上。

    哪怕对方没有身份文蝶,王村长还是让对方住下了,毕竟这么白这么精致的盐巴,他可从来没见过。

    以他走南闯北的见识,敢拍着胸口打赌就是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也不曾用过这么好的盐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