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添置家电

A+A-

    夜很静,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刘长海朝着甲鱼坑边的屋走去,嘴里喊了一声:“长河!”

    屋内,刘长河一听是大哥的声音,就出来迎大哥,道:“大哥,你回来啦,嘿嘿!”

    刘长海道:“嗯!”

    刘长河:“一个礼拜没见我,是不是想我了!”

    “嗯?我还真想——给你两巴掌!”刘长海抬做了打人的动作!

    “嘿嘿”刘长河着跑屋里去了!

    刘长海也进了屋坐床上。

    刘长河问道:“哥,你今天在这睡么?”

    “嗯,今天我在这睡!”刘长海应道。

    刘长河心想:太好了,今晚回家还是我自己睡一张床,想怎么打滚儿就怎么打!自在得很。

    正想着美事呢,就又听到刘长海:“你也别回去了,一块在这给我作伴吧!”

    刘长河一听,嘴立马撅起来了。

    刘长海洗漱完毕,躺到床上,看到弟弟撅个嘴,道:“行了,别撅着了,都能栓头驴了,快睡觉吧,明天我还要去买电视,电冰箱呢!”

    “啥?”刘长河原本还耷拉着脑袋,听到这话,又精气神了,“哥,你的是真的么?太好了,咱家也要有电视了!再也不用去别人家看电视了!”

    “哥,咱家买多大的电视?哥,我听志超表哥你可会挣钱了,要不咱们买个大彩电吧!我同学他们家就有一个大彩电,老气派了!哥”

    “行了行了,明天起晚了就不去买了!”刘长海赶紧打断他。

    刘长河一听,立马关灯,躺到床上,还假装打起了呼噜。

    清晨,天还不亮呢!刘长海就被人摇晃醒了,耳边传来刘长河兴奋的声音:“哥快醒醒,赶紧起来去买电视!”

    刘长海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看外边的天,天还不亮呢。要知道现在刚九月份,天蒙蒙亮那还不到早上5点呢!他怀疑弟弟一宿没睡。

    “点再叫我!”刘长海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头,接着睡。

    “好的,”刘长河又道:“我先去给你打牛奶去,一会儿再回来叫你。”

    刘长河又一次冲进屋子,扯着嗓子喊:“哥点了,快起吧,晚了就买不到了!”

    刘长海起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慢吞吞地穿好衣服,和弟弟一起回家吃饭。

    饭桌上,刘大山放下中的碗筷,看着刘长海,问道:“你自己去行不行?要不我套车跟着你去吧!”

    刘长海摆了摆,满不在乎地:“不用,商场有货车,送到家才30块钱。”

    “那是三天的工资啊,”刘大山提高了音量,眼中满是心疼,“怎么到你嘴里这么轻松啊。”

    “我挣得多啊。”刘长海道。

    刘大山张了张嘴,还想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吃完饭,刘长海先去取钱。他的积蓄原本有一万二,给了六叔八千,买录音花了200多,又购置了锅碗瓢盆,还买了不少大鱼大肉,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就只剩下3600多块钱了。

    可买个彩电都差不多要3000块钱,这钱明显不够。

    于是,刘长海先去县城银行取了5000块钱,随后赶到市里的商场门口。

    他站在那儿,观察着周围的人。没一会儿,他就发现一个20多岁、戴着帽子的男子,正看似悠闲地在等人。

    刘长海心里清楚,这个应该就是倒卖工业票的。

    在99年,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

    部分重要商品,像家电、缝纫等,仍需要凭工业票购买。

    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逐步取消工业票,可上谷市要到92年政策才开始放宽,部分商品可以“议价”购买,也就是不用工业票,但价格要比凭票购买贵30%左右。

    这些倒卖工业票的人,通过各种关系弄到票,再高价卖给有需求的人。

    他们一般都有个明显的特征,无论冬夏,都戴着帽子在商场门口晃悠,看似在等人,实则是在寻找“猎物”。

    刘长海深吸一口气,朝着那个男子走过去,开门见山地道:“哥们儿,我想买一台电视,一台冰箱,两台洗衣!”

    男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心里想着这可是来了大买卖啊!

    他道:“电视一百,冰箱0,双桶洗衣40,一共250块钱!”

    “行,我要!”刘长海完就开始掏钱。他把钱递给伙子,还特意强调了一句:“给你二百五!”

    伙子接过钱,嘴角抽了抽,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但又不好发作,毕竟这是一笔生意。

    买完票,刘长海大步走进商场,径直来到家电区。他走到长虹2寸彩色电视前,指着电视问道:“这个电视多少钱?”

    营业员正在整理货架,听到声音,抬起头,有些不耐烦地回道:“2900!”

    刘长海接着又问:“这个双开门冰箱呢?”

    营业员皱了皱眉头,语气里满是不耐:“200!”

    刘长海没有在意营业员的态度,继续问道:“这个双桶洗衣呢?”

    这下,营业员彻底忍不住了,提高了音量:“合着你跑这打听价格来啦!”

    要不是看刘长海穿得还不错,不像是来捣乱的,她早就把人轰跑了。

    刘长海不紧不慢地道:“我都要,这是票,这是钱。”着,他从包里拿出票和一沓厚厚的钱。

    营业员愣了一下,脸上的不耐烦瞬间变成了惊讶。她接过票和钱,仔细查验后,道:“洗衣50一台。”

    “我要一台长虹2寸彩色电视,两台洗衣,和一台双开门冰箱,一共多少钱?”刘长海问道。

    营业员赶紧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地算了起来,不一会儿,道:“6500元,我给您开票!”

    “你们送货怎么算?”刘长海又问。

    “市区十五,郊区20,市周边30。”营业员回道。

    “那先给我把洗衣送到乐乡县城,剩下的电器送到大桥乡!”刘长海道。

    “绕路加十块钱!”营业员补充道。

    刘长海点了点头,把6500元递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60元。

    随后,营业员把票交给刘长海,开始叫人打包装车。

    这年代,很少有人让商场送货上门,所以也不用等,工人很快就把货物装好了车。

    趁着这个空档,刘长海又去买了一个室外天线,还有连接天线的线,又买了几个插座和包皮铜线。

    那时候还没有插排,只有单个的插座。

    一切忙完后,刘长海把自行车也放到货车后斗,押车去了县城。

    到了县城,他先把洗衣放到出租屋里,然后又回了趟家。

    等货车到了村里,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因为车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村民。

    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是谁家发财了,买了这么多电器。

    “这是谁家发财了,又是电视又是冰箱的?”一个村民好奇地问道。

    “我怎么看车里坐的像是大山家的长海啊!”另一个村民眯着眼,仔细瞧了瞧,道。

    “你别,还真是他,难道他真认识香江人啊?前一阵子,都有香江人来找他!”又一个村民附和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啥的都有。

    货车缓缓开到刘长海家门口,王春花和刘妹正在家里。

    听到动静,她们赶紧出来,一看货车上的电器,刘妹高兴得直拍。邻居们也都纷纷围了过来。

    “春花,你们家发财啦,又是电视又是冰箱又是洗衣的!”一个邻居羡慕地道。

    王春花笑了笑,道:“发什么财,这不长海交了个香江的朋友,过来看他,算是给他的礼物吧!”

    这是刘长海提前教她这么的。村里人大部分人都信了,只有李文忠心里犯嘀咕,但他谁都不敢。

    大家一起帮忙把东西都抬进屋。

    刘长海开始接插座,他用铜线从进户闸那单跑了一趟线,接了三个插座。

    正忙着呢,呼啦啦又来了好几个人,原来是刘长河、刘建业、三儿他们。

    他们本来在帮刘建业搬家,一听电视买回来了,都迫不及待地跑过来看。

    尤其是刘长河,兴奋得眼睛放光,恨不得抱着刘长海亲一口。

    刘长海看着刘长河那没出息的样,又好气又好笑,真想给他一巴掌。

    他没好气地道:“别在这傻站着了,去甲鱼坑那拿根长竹竿,挑粗的长的拿!那边建温室大棚剩下的。”

    线接完了,冰箱通电了,洗衣接上水插上电,刘长海把脏衣服放进去,洗衣开始嗡嗡地转动起来。

    不一会儿,刘长河拖着竹竿回来了。刘长海把天线接在竹竿上,固定在房檐边上,再连接上电视,然后开始自动搜索电视台。

    随着电视屏幕上人像的出现,周围的人发出一阵惊呼。

    “有人了!有人了,长海,这么大的彩色电视得多少钱啊?”一个村民好奇地问道。

    “2900!”刘长海回道。

    “这三件电器得多少钱啊?”又有人问道。

    “一共500多吧!”刘长海道。

    院里有个好事的邻居大声道:“好家伙!这再添点钱都能盖房子了!”

    这话里话外,暗指刘长海家不会过日子,买这些电器还不如盖房子实惠呢。

    刘长海不卑不亢地道:“电视要买,房子也要盖,等宅基地批下来就盖房子!”

    众人听了,心里震惊不已,都在暗自猜测,这香江人到底给了刘长海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