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A+A-

    “是圣驾。”褚谧君再三确认了一遍, 自己没有看错, 远方那一行人, 就是皇帝及其扈从。

    “再往前,就是杨家别业了吧。”褚相冷笑,“他不急着去看自己的女儿,反倒在这条路上等着我?”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褚谧君问。

    她看得见皇帝身后招展的旌旗, 他着探望女儿的名义离宫,却带着一支军队。这样数目庞大装备精良的虎贲军,所起到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保护他个人的安全。

    “我们与他们大约有多远?”因为年事已高的缘故,褚相的眼睛并不是很好。

    “约在五百步,超过了寻常弓箭的射程。”褚谧君大致估算了一下。

    也就是,如果他们现在转身就逃,也许是逃得了的。

    然而既然遇上了皇帝, 岂有不上前觐见的道理?褚谧君看见皇帝身边一名宦官上马朝他们奔来,褚相身边的武士们保持着警惕, 在宦官距他们还有二三十步的时候,齐齐上前挡在了褚相面前, 不许宦官再前进。

    宦官看起来被这阵仗弄得有些尴尬,不情不愿的从马上下来,先朝着褚相所在的方向一拜,而后道:“陛下召丞相前去。”

    褚谧君拽了拽褚相的衣袖, 示意他暂时不要话。

    她在褚相之前开口道:“我家外祖父适才遇上了盗贼,受惊不,恐不能亲自前往面圣。”

    “原来平阴君也在。”宦官又一拜, 口吻恭敬而语气坚决,“请平阴君与丞相一同前去陛下那里。”不等褚谧君什么,他又道:“见君王而不拜,这难道是臣子的礼节么?”

    拜见君王倒没什么,就怕他们一走上前,就会被皇帝身后的虎贲军乱刀分尸。褚谧君冷冷的想道。

    原本坐在褚相身后的褚谧君在短暂犹豫后,从马上跳了下来。

    “你这是要做什么?”褚相低声喝问。

    “为外祖父去探虚实。”

    “虚实还需要探么?此地一马平川,皇帝身边已经聚敛了足够的兵力,他身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

    “我可以试着为外祖父争取点什么。”

    武士让开一条路,宦官在看到褚谧君时一愣,因为褚谧君身后谁也没有跟,她竟是算孤身一人前去面圣。

    “带路吧。”她下颏微扬,对宦官道。

    “丞相他……”

    “外祖父在盗贼那里受到了惊吓,身体不适。我代为向陛下谢罪。”褚谧君。

    宦官迟疑了一阵。

    褚谧君毫不客气的借用方才宦官过的话来讥讽道:“身为奴仆,对主子的吩咐熟视无睹难道就是你该有的态度么?”

    宦官不得不低下头,表示对褚谧君的退让。

    褚谧君上马,由宦官牵着马匹一路走到了皇帝的车驾前。

    “丞相呢?”皇帝在见到褚谧君时,首先问的便是这个问题。

    “外祖父他遇上了盗贼,受到惊吓,暂时不便面圣。”

    “相隔数百步的距离,他都走不动了么?”皇帝不悦道:“既是如此,朕亲自前去探望丞相吧。”

    “外祖父与臣女在来路上遭遇了山贼,对方实力不弱,陛下留在这里恐怕并不安全。请陛下速速离去,外祖父与臣女愿为陛下殿后。”

    “朕乃天子,天子銮舆,区区盗贼怎敢袭扰。倒是丞相,之前可曾受伤?朕这里有御医随行,还不赶紧让丞相前来,朕好让御医为其诊治。”

    “陛下去看过新阳表姊了么?”褚谧君问。

    皇帝一愣。他并没有去见新阳,女儿虽然重要,但他更在乎的还是铲除褚党之事。他只是派遣了一个随从前去杨家,得到的消息是新阳的孩子仍未出世,也就是,她仍挣扎于生死边缘。

    褚谧君猜到了皇帝的答案:“陛下不必再等外祖父了,不妨抓紧时间,先去探望新阳表姊吧。外祖父乃是丞相,百官之长,觐见陛下时需要整顿仪容,恐怕还需要些时间。外祖父不仅是臣女的外祖父,也是新阳表姊的外祖父,等会一定会却探望表姊的。”

    她这番话含着三重意思,一是褚相绝不会轻易落入皇帝的陷阱,他大可死心;而是褚相身为丞相,在朝野都有着极不一般的地位,假若皇帝真要在今日杀了褚相,得心最后难以收场;其三则是点明两家的姻亲关系,希望皇帝能从私情上放褚相一马。不别的,正在生产的新阳公主若是听父亲杀了自己的外祖父,会很难过的吧。

    皇帝终于正眼看向了褚谧君,目光凛然。

    ***

    皇后并不急着去杨家别业,她乘坐的安车虽然一路往北行驶着,但速度并不算快。所以在经过了一路疾驰后,常昀还是追上了她。

    “云奴?”皇后又惊又疑的看着常昀,“你怎么……是这幅样子?”

    常昀看起来有些狼狈,显然是因为经过一路疾驰的缘故,此时的他鬓发是散开的,额上有大滴的汗珠滑落。

    这和往日里他懒懒散散,好像对万事万物都不感兴趣的形象大相径庭。

    “有要事禀报皇后殿下。”常昀回答,压低声又补充了一句,“关乎褚氏生死存亡。”

    褚皇后双眸微眯,旋即吩咐侍女将常昀带到了她的车上。

    在相对隐秘的环境中,常昀以简要的语句将他从于美人那里探听到的一切和自己的猜测了出口。

    于美人对皇后的欺骗并非出自她的本意,而是有人指使。

    会是谁在指使她?

    只有可能是楼贵人。

    楼贵人这样做是为什么?

    这样做总不可能只是为了耍皇后一通。

    在被于美人欺骗之前,褚皇后原本是要出宫去看自己的亲女儿的。于美人这样做是想要阻止皇后去见新阳么?

    可是皇后虽然被绊住了一会,却还是离开了。

    于美人这样,是为了……拖延皇后?

    如果不是因为她,帝后本该以差不多的时间出发。于美人不希望帝后同行,是因为……

    因为皇帝终于算对褚家下手了。

    无需要常昀点明什么,褚皇后只一瞬间便想通了其中关节。

    “去北军军营!”她迅速做出了反应。

    没有无谓的愤怒、恐惧和迟疑,她在意识到自己处在危险后的同一瞬间便想好了该如何应对,就仿佛这一天已经在她心中演练了千百次。

    洛阳京军分为两支,一支是为南军,驻扎城南,负责守卫宫禁,一支驻守城北,拱卫京师。

    “北军有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原本整支军队,都握在我褚氏之手。不过就在前不久,陛下借着弹劾风潮,罢免了其中三人。”在前去军营的路上,褚皇后这样道。

    这一路行进的速度相当快,常昀被颠簸的马车重重一甩,险些从车内摔出去,“皇后就不怕指挥不动北军么?”

    他猜到了褚皇后是想要利用距他们最近的北军来扭转局势,可他担心这样做的成功率不大。

    “将领能够因一道圣旨而轻易更换,可成百上千的兵卒呢?”皇后笑了笑,绝美的容颜上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狠戾,“如有不从者,那也很好办……”

    “杀了就是。”即便周遭喧嚣,常昀还是清楚的听到了这两个字。

    据褚相年轻时也曾满手是血,几次宫廷政变都出自他的谋划,他用一场又一场的屠戮清洗掉了自己的敌人,从而爬上了高位。褚皇后身为他的女儿,那种属于她父亲的杀性被她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她要杀人,那就是真的算拔刀。

    进入北军军营并不算一件太难的事。虽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皇后造访这里,但皇后毕竟就是皇后,再大胆的武夫,也不敢拦住她的车驾。

    更何况,也没有人动这个念头。

    北军随着皇后的到来而陷入了安静。军士们先是怔愣,继而沉默的向皇后跪下。皇后的马车在驶入这里之后速度便放慢了下来,有一种不上来的肃穆。

    常昀忽然想起了一则典故,《史记》中,吕后去世后,长安陷入内乱之中。太尉周勃为了夺回为刘氏江山,闯入北军军营,对那里的将士们: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若是拥护吕氏则袒露你们的右臂,反之则袒露左臂。

    最终北军众人选择了拥护刘氏,故有吕氏覆灭,刘氏重振。

    他看着而今之北军众人,忽然理解了褚皇后之前那句话的意思,即便皇帝煞费苦心的更换将领,可褚氏留在北军之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大到可怕。

    皇后直接将所有校尉都召集到了自己的面前,她没有时间,也不屑于用啰嗦委婉的言辞遮掩自己真实的目的,“陛下为贼人蛊惑,混淆忠奸,将使朝纲不振,洛阳大乱——我欲清君侧,谁愿助我?”

    片刻后,这些人做出了选择。如常昀所料,那几名新上任的校尉没有站在褚皇后这边。

    但他们做的最不该的一件事,不是与皇后为敌,而是决意与皇后为敌之后,没有马上对皇后动手。

    = ̄ω ̄=棠芯= ̄ω ̄=最帅= ̄ω ̄=城城= ̄ω ̄=整理

    也许是顾忌着皇后的身份,他们中有人上前半步,算劝皇后回到宫禁之中。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个女人,女人就不该参与到男人的争斗之中,她们最多是成功时的陪衬,失败时的牺牲品而已。

    褚皇后摔了手中的茶盏,站在她身后的侍女猛地扑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