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回归

A+A-

    就在鲁肃启程前往襄阳之际,奉刘景之命诣许职贡的邓芝亦拜别天子、公卿,踏上归途,和他同行的还有携带天子策书的谒者、虎贲、羽林等二十余人。

    出城里许,邓芝最后回望一眼帝都许昌,相比于东都雒阳、西都长安、南都宛,许昌就显得太过于平凡了,没有丝毫“天子气”,看到它,不禁会让人怀疑,大汉真的还能够再兴吗?

    至少邓芝在许昌的这些日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汉室复兴的希望不在这里,而在襄阳。

    不过话回来,此行比邓芝预计的还要顺利,不但刘景被拜为名号将军,四安将军中的安南将军,封汉昌侯,其所举诸将军、太守,乃至僭越表举交州刺史,天子、曹操无不答应,邓芝本人也被拜为襄阳太守。

    邓芝虽不像两年前刘瑍那样,以风仪才具倾倒许都,但邓芝亦非凡庸之辈,其文武兼备,加之出身南阳邓氏这等与大汉休戚与共的名门世家,并且此次又为天子带来了大量的贡品,如荆州之竹纸、酃酒,交州之珍玩、奇物,想不被天子重视都难。

    如今国家残破,财用不足,曹操又厉行节俭,身为天子,自然要做表率,平日躬俭省约,虽为天下之主,却过得颇为寒酸。

    天子毕竟是从饱经沧桑,住过民舍,吃过野菜,经历过人间疾苦的落魄天子,倒也没有养成奢侈之性,只是逢年过节,堂堂天子,连赏赐后宫、百官都常感力不从心,简直难堪至极。

    刘景此番进献大量宝货,几乎将天子私库塞满,日后赏赐后宫、百官,总算可以稍稍宽心。天子对刘景感激万分,邓芝亦受到优待,数次召见,甚见亲近。

    按照过往惯例,诸侯使者入京职贡,凡有才干者,多授两千石之任。

    因荆州各郡太守已经齐备,所以天子在询问了荀彧、刘艾等人的意见后,分南郡之襄阳、中卢、宜城、邔、鄀诸县,置襄阳郡,以邓芝为襄阳太守。

    除了襄阳郡以外,天子,或者曹操,又改刘景控制下的南阳郡为南乡郡,以阳安太守,荆州江夏人李通为南阳太守。

    南阳郡原本就分属两家,现在朝廷只是正是定下名分,即南阳郡北为曹操所属南阳郡,西、南为刘景所属南乡郡、章陵郡。

    曹操不仅任命“荆州地头蛇”李通为南阳太守,更以久在南阳,熟悉荆土人情,又与刘景交情深厚的杜袭为荆州刺史。

    用刘景好友、乡人出任刺、守,使刘景难以发作,进可以以刺史之名,插荆州事,退可以扼守宛、叶,为许都屏障。不得不,曹操段十分高明,不愧是能够称霸中原的一代雄杰。

    可惜曹操远在河北,而河北乃袁氏势力范围,如今双方战事正酣,乱兵、盗贼四起,安全无从保障,邓芝终未能北上与曹操见面,内心深感遗憾。

    颍川乃京师要地,曹操又屯田安民,百姓倒也能安居乐业,而入南阳地界,所见却是田野空旷,贼寇肆虐的乱世景象。

    所幸邓芝随从、护卫及虎贲、羽林超过百人,铠甲武器精良,一般贼寇不敢打他们注意。

    一行人沿淯水一路南下,杜袭接到天子使者到来的消息,立即亲率吏民,出城十里相迎。

    “宛县滨于南境,寇贼纵横,野荒民困,仓庾空虚。宛令杜袭,忠孝彰著,广施方略,外御寇虏,内抚百姓,郡境以安,三公议州课第一,迁荆州刺史,封关内侯,今遣谒者授印绶”谒者当众大声宣读皇帝策书。

    杜袭之前就已经从报信之人处先一步知晓,所以在听到策书迁自己为荆州刺史,封关内侯,始终神情自若,颇显从容。

    自从得知刘景接连吞并张津、刘表,成为荆、交二州之主,杜袭便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作为至交好友,他深知刘景心怀社稷,志在中国,绝不会偏安一方。

    然而现在国家已有曹操,两人皆命世英雄,非常之人也,天下虽大,却也容不下两位英雄。

    刘景,友也,曹操,君也,杜袭实在不愿见两人兵戎相见,可是他官止县,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介入的资格

    幸好!幸好!

    他现在一跃成为了荆州刺史,总算稍有资格周旋二者间,他日后当尽量从中调和,使二人相忍为国,如此则国之幸甚、民之幸甚,汉室复兴亦有望矣!

    谒者宣读完策书,连同印绶一起交到杜袭里,口中祝贺道:“恭喜杜荆州,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古之方伯也。望杜荆州不负陛下、曹公之殷盼,为国安定南疆,肃齐万里”

    这些场面话杜袭也就一听,不会真当真,他虽为刺史,实则下辖不过南阳一郡,要想荆州不乱,关键不在他,而在刘景。

    “刘仲达心存忠国,执义征暴,清定江汉,功在社稷,乃国之屏障也。日后吾自当与其和衷共济,以安荆楚,使国家不以南方为念。”这话杜袭既是回复谒者,也是给邓芝听的。

    邓芝心领神会,上前祝贺杜袭道:“恭喜使君。出行前,将军曾心有忧虑,今荆州无主,若国家能够委任如钟司隶(司隶校尉钟繇)、刘扬州(扬州刺史刘馥)这等贤臣为荆州刺史,自然是社稷之福,若所托非人,则恐坏国家大事。如今使君入主荆州,将军若知,必转忧为喜。”

    “同喜,闻足下被拜为襄阳太守,足下年未三十,却居两千石之任,日后必为国家良辅。”

    杜袭又道:“足下不必急于起程,不妨在此暂住一晚,正好我有很多事要和刘仲达商量,书信不能尽详,你可代为转达。”

    “好。”邓芝颔首道。

    杜袭当即安排天子使者下榻都亭休息,而后邀邓芝入官舍,两人共坐一席,聊至深夜。

    翌日,邓芝及天子使者告别杜袭,继续沿淯水南下,经章陵,跨汉川,回到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