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A+A-

    闾太后不肯见儿子,连当面沟通交流的机会都不给他,无怪乎杜文会伤心。

    虽站在至高的位置上,高处不胜寒,但是那毕竟是从一手把他养大的亲娘,是虽然会骂控制他,但依然认真培养他的亲娘。做儿子的被母亲抛弃了,哪怕他已经弱冠之年了,心里仍然酸楚难受,在别人面前若无其事,在翟思静面前就装不出若无其事了。

    翟思静怜惜地看着他抱着头闷坐在那里,半天也不话。

    过了午正,连她这个鸟胃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还不见杜文喊传膳。

    她问:“你是不是在其他地方吃了呀?”

    杜文这才抬了一下眼睛:“没有,连惠慈宫的门都没进去,哪儿有饭吃。我差点……差点就闯进去了。门口几个虽然是生面孔,但也拦不住我。但是我阿娘在里头厉声:‘杜文,你要是非闯进来不可,我也拦不住你。你可要试一试?!’我……我就退堂鼓了。”

    翟思静不戳他伤疤,只问:“不饿么?”

    杜文摇摇头,噘着嘴跟个孩儿似的,过了一会儿:“你叫传膳吧。我不吃,我要喝酒。你叫他们送几囊好的马奶酒进来。”

    翟思静劝道:“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实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借酒浇愁,万一事起突然,我和女儿还要靠你护着呢!”

    这一,他的责任感陡然上来了。不错,和母亲闹别扭生气,可他还有妻子和女儿,他还是夫君和阿爷,他怎么能置这最爱的两个于不顾?

    “好吧。”他,“我就喝一杯,让我稍微放松一下。下午,我算接见八部大人了。”

    他眯了眯眼睛,在想震慑他们的法子。

    翟思静把孩子带出去交给乳母,又叫传膳来。恰见她布在宫里的宫人远远地在角门那里冲她挥了挥手。她凝神望了望,那宫人是一脸焦急。

    翟思静把一块腰牌递给皇帝身边的总管宦官:“阿玉是我的人,叫她过来。”

    皇帝身边都是人精儿,翟思静的地位哪个不晓得!皇帝放权给她,他们心里也都明镜儿似的。立刻取了腰牌一路跑,到门边儿把那叫阿玉的宫人叫了进来。

    “是……”阿玉左右瞥瞥,压低声音,“是御药房的消息。”

    “什么要紧消息?”

    阿玉声音压得更低了:“惠慈宫召见了御医,是给一个宫女儿瞧病。回头从御药房照方子抓的药,我那对食在御药房当差,方子起头写的是‘妇科调经方’,但一看药色就不对——麝香、红花、乌头、人参……娘娘想想这里头……”

    翟思静心里一阵乱跳:这方子她熟悉,当年梅蕊被骗流产,就是这副方子——着调经的名号,其实搅乱宫血,迫使胎儿堕下。

    太后宫里要这副验方,无非宫人怀孕——宫人怀孕,要么是不严谨的外侍入内,要么就是杜文;当然,还有另一条。

    翟思静有点不敢去想。

    “我……我知道了。”翟思静强压着焦灼,稳稳而切切地吩咐道,“但是,在查实之前,牙关要咬死了,一句都不能传出去!”

    “我晓得!”那宫人郑重地点头,“这是要命的。”

    在翟思静算开口让她离开之前,阿玉又:“刚刚那消息是昨儿个晚上的,今儿早上还有一条。”

    翟思静忖度,自然是要了产后补益的药材了,这倒也是个关节:若是药用得便宜马虎,只怕不过宫人怀娠被迫流掉了;但若是药材贵重,等闲人就吃不起了。

    “是不是又要了新的方药?”

    阿玉点头,佩服地:“一点不错呢!又要了一副药。”

    她记性很好,一味一味都背了下来:“有紫苏、黄芩、桑寄生、砂仁、艾叶、白术、菟丝子、杜仲、阿胶、竹茹、苎麻根和石菖蒲,我问了懂药性的宦官,都不是补益的药,可能是……”

    她又开始吞吞吐吐了,而且任凭翟思静催问了一会儿,都只是:“御药房毕竟不是御医院,那点子宦官也就是个二把杈,未必懂得透彻。娘娘还是得空找御医来问更妥当。”

    话也不错。

    翟思静默默地记着药方,回到杜文的寝宫时,饭菜已经一道道开出来了。

    杜文好像也没胃口的样子,呆坐着看饭蔬,只等翟思静进来了,才用筷子点点菜肴:“今日我叫准备些清素不腻的东西,想来你爱吃的。”

    他心里难过,不想吃以往喜欢的荤腥油腻;没成想吃惯了荤腥油腻的人,清淡的蔬食他更难以下咽,觉得秋菘嫌软烂,药芹嫌味怪,韭黄嫌跟草似的,冬笋先两口还可以忍耐,多了就觉得磨牙难咽……

    翟思静倒是吃得慢悠悠的,不时抬头觑觑他的神色,放下碗后才:“大汗今日心情不爽利,是出去绕绕弯换个心情,还是歇一歇晌放松一下?”

    杜文:“我到箭亭去练箭。”

    出一身汗,看着箭镞射穿皮做的靶子,心情或许能好一点。

    翟思静:“我今日肚子微微有点坠胀,想请个御医来诊一诊脉。”

    “好的。”杜文看了她一眼,“你当心身子骨。”

    翟思静顿了顿又:“我那里有一条消息,但是没有查实之前,恕不先回禀大汗你。”

    杜文倒是一笑:“好的,我信得过你。”

    他叫贴身伺候的宦官给他找了身窄裉的骑射衣装,然后拎上他的长弓和箭囊,到太华宫后头的箭亭和箭道一带练箭去了。

    而翟思静很快等来了御医。

    诊脉之后,御医笑道:“娘娘恢复得不错,寸关尺不浮不沉,脉象和缓有力。”

    翟思静见他想要告退的样子,叫住道:“我新得了一份方子,据有产后补益的效果,请御医看一看可不可用?”

    她拿一枝细笔,簪花楷写在一张笺纸上,然后吹了吹递给御医。

    御医一瞧就笑道:“娘娘大概是给谁骗到了。这药材也不稀罕,紫苏清热宽中,黄芩补益气血,桑寄生清肝化湿,砂仁行气温中,加上其他的君臣佐使的药材,分明就是安胎的良方,哪里是产后补益的?娘娘若要补益的方子,臣倒是有几张好的……”

    翟思静心里“隆隆”地作响,御医谄媚而神秘的神色她也没有太在意了,泛泛地吩咐了寒琼赏赐,又假装感兴趣地要了产后的验方,然后把御医发走了。

    开始还有些隐忧。但把前因后果连起来一想她就明白了:

    先是想着堕胎,转念却又想着保胎——月份大了堕胎就有风险,还不如好好生下来。

    特特调换门禁,不怕大张旗鼓——事情决不能外传,一个有漏话风险的人都不能留。

    原本就算母子有隙,也不禁着杜文前去讨好——他们毕竟还没有决裂,以闾太后的城府,决不至于自断后路。

    翟思静刚刚“隆隆”响过的脑子,这会儿又“嗡嗡”开始发胀了。

    这,又该怎么告诉杜文?他都年过二十了,又要当阿干了?

    这阿干当的,还是同母异父的?

    却杜文射完一囊箭,中靶当然是百分之百,就是射中靶心羊眼的,也是十成里占了九成。

    他的郁气终于消散了些,对自己强大的掌控力重新充满了信心。

    眼见时间不早了,他擦了擦额角的薄汗,换了皇帝的朝服,郑重其事地去接见朝中封任的“八部大人”。

    四大部族的八位年长的大臣,几趟求见被皇帝了若干次回票了,当然心里恼火,这次也是都谈好了应对的策略,怎么一步步从祖宗家法开始,再谈到后宫某位善妒、倾轧嫔妃的“事实”,再谈日后倚仗母凭子贵的汉俗,拿“孝”字控制太子,母后当朝。那么北燕就不再似现在这么强大了……总之,是要恩威并施,把皇帝的头能得软下来,再请太后最后一击,立太子而杀翟氏的事儿就成了。

    当见到杜文身着紫色朝袍大步流星过来时的身影,八个人倒是一顺儿地从高脚椅子上弹立起来,彼此互相觑一觑,然后参差不齐地给杜文问了安。

    杜文表情冲淡,坐下后抬手道:“不必多礼,各位也是朝中勋旧重臣,那么多年来襄助朝政。今日一起要来,朕想着无论如何要抽些时间接见各位。”

    他黑白分明的眼睛,从上方把下头的人一个一个地看过来,仿佛带着些睥睨,看得八部大人的每一个都心里有点毛毛的。可是皇帝又分明在笑,语气也很和蔼,又叫人觉得,也不过是一场进谏,并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目光锁定在辽河闾氏的人,亦是杜文的一位舅舅。他鼓足勇气先开了口:“大汗——”

    杜文已然拊掌道:“对了阿舅,朕正想找你事儿。”

    他开始滔滔不绝谈辽河一带改牧为耕的事,从春种谈到秋收,从秋收谈到赋税。最后:“朕叫三省下细细算了一笔账,仅仅今年一改,辽河的赋税就增加了三成,输送到国库的,还有留存在本地的,都较往年丰厚多了。而且以往年年闹得最厉害的汉人和鲜卑人争地的事,这次也少了。只是闾家作为大族,屯钱屯粮都可以,土地嘛还是要均下去,佃户和部曲还是得管管好。”

    闾氏的这位大人,被连夸带批的一顿,得背上汗都出来了,只有唯唯点头的份儿。

    好容易杜文完了端奶茶喝。那位舅舅见是个话缝儿,赶紧道:“大汗,咱们大燕自从立国之后,就有一条祖制。为防着母壮子幼,有弄朝窃国的事出来,避免外戚专擅,封太子之后则赐死太子之母。”

    杜文点点头,喝着茶姿态没变:“嗯,朕知道。这条祖制,着实不太人道,孩童丧母,如鸡雏失了鸡母,惶惶之状,想之犹怜。”

    “可是国家为重,孩童可怜,可以请乳母多加照顾,宫中太后、太妃、其他妃嫔也可以替母职。”

    一位贺兰家的大人亦插了一句:“可不是。再者,怕幼子可怜,那么趁着还未开智识,有乳便是娘的时候早早割断这母子的联系,日后也不用担心了。”

    杜文冷冷地斜了他一眼,但没有呵斥,只是皱着眉不应答。

    皇帝不辩驳,不发火,大家觉得劝解有戏,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围攻起来。

    这个:“长痛不如短痛,大汗的抉择还是下得早啊。”

    那个:“翟氏是汉人之女,更没什么好可惜的。今日就算是臣家的亲侄女遇到这样的情况,臣也要挥泪求大汗决断。”

    这个:“可不是。区区汉家之女,大汗能留作嫔御,已经是她祖上生辉了。”

    那个:“何况太子之母必然封皇后,翟家出一个皇后,就是在诸汉人南渡之前,也是光耀门楣的异数了。他们都未必觉得这样不好呢!”

    …………

    杜文喝着茶,等他们得口干舌燥了,然后才放下杯子,环顾一周:“啊,翟氏女先封皇后啊……”

    然后点着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