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A+A-

    第七十四章

    裴清殊的三皇姐昌仪长公主,乃是太上皇与其原配皇后朱氏所出的嫡出公主。

    延和十四年, 朱氏因涉嫌谋害后妃和皇嗣, 被囚禁在了坤仪宫内。

    当时皇后的儿子、三皇子裴清睿, 为了登上帝位, 救出朱氏,狠下心将同母所出的妹妹昌仪远嫁到了南疆,让手握重兵的曾剑成为其妹夫。之后裴清睿还通过科举舞弊,收取贿赂,在南疆偷偷地养私兵。

    事情败露之后,裴钦睿便逃去了南方,与曾家一起zaofan了。

    当时的大皇子、现在的毅亲王, 就是在平定那场叛乱的时候丢失了一条手臂。

    不过同时, 他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叛军的主帅曾剑, 也就是昌仪公主的驸马,是被毅亲王亲手斩杀的。

    曾剑身死之后,这场叛乱的局势便陡然间变得明朗了起来。

    不过因为这件事情,毅亲王一直对曾云这个外甥女多有愧疚。毕竟不管怎么, 都是他亲手杀了她的父亲。

    但毅亲王只是经常送些东西来寿昌宫, 并不敢亲自来面对已经被太上皇改名为裴婉云的曾云。

    因为在延和二十五年南巡之时,钟氏和裴清殊曾经为宁妃和曾云出头的缘故,这几年来,钟氏和宁太妃她们一直走得比较近。

    娴妃时不时就会像今天这样,来探望宁妃和曾云祖孙二人。

    “云儿头上这朵珠花可真好看,五颜六色的, 在太阳底下还会反光呢。”娴妃笑着夸赞道:“是宁娘娘给你选的,还是你自己挑的呀?”

    婉云腼腆地笑道:“是大舅舅送给我的。”

    娴妃听了,不禁一怔。

    婉云口中的这个大舅舅,除了毅亲王之外,别无他人。

    娴妃一直很心地不在婉云面前提起毅亲王,却没想到婉云竟然可以毫无芥蒂地,戴上自己“杀父仇人”送的东西……

    突然之间,娴妃就不敢把她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了。

    来时间过得也快,当年婉云刚来京城的时候,还是个连话都不利索的娃娃。

    现在一眨眼,她都长成了十岁出头的姑娘。亲嫁人,也就是过几年的事儿了。

    宁太妃含笑看了看婉云,再看向娴妃:“这孩子爱美,像她母亲时候一样,总喜欢亮晶晶的东西。都这么大的人了,晚上还怕黑,不留点光亮还睡不着呢。”

    “祖母!”婉云不依地扭了扭身子,“当着娴妃娘娘的面,您就给我留点面子嘛。”

    宁太妃笑了笑,慈爱地点了点头:“好,我不了。你啊,以后也要学着一个人睡才好……”

    宁太妃话音刚落,就听宫人过来通报,是安郡王次子来找婉云郡主玩儿了。

    敬安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寿昌宫了。宁太妃听了也不惊讶,只是嘱咐了婉云几句,出去玩儿时要注意安全,就由着他们去了。

    娴妃见了,不由笑问:“怎么,敬安这孩子经常来找云儿玩儿吗?去年还是什么时候,我好像看到过一次,他们两个在御花园里头玩雪。”

    宁太妃苦笑着点了点头:“这两个孩子,可以是宫里头最命苦的了吧。他们两个年纪相仿,能玩儿到一块儿去,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娴妃想了想,沉吟道:“敬安这孩子,我也是很心疼的。只是有件事,妙珠不得不多一句嘴。”

    宁太妃忙道:“你只管直便是。在我这里,不用顾忌什么。”

    “那我就了,您可别生气。虽云儿和敬安现在都姓裴,可您别忘了,云儿原本姓曾,是太上皇格外开恩,赐她的皇族姓氏。归根结底,云儿和敬安不是堂兄妹,而是表兄妹。现在两个孩子都大了,尤其敬安,翻过年都快十四了。多多少少,还是得避忌一些的。”

    宁太妃心中一惊,心脏突然狂跳起来:“你是云儿和敬安?这怎么可能……”

    “当然有可能是妙珠想多了,只是像您的,这两个孩子共同点太多,而且可以都是在别人的非议中长大的。两个孩子惺惺相惜,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宁太妃刚开始觉得这种猜测十分令人难以接受。一来是因为她总觉得婉云还,是个需要她陪着才能乖乖入睡的女孩儿。二来是因为敬安和婉云现在名义上是堂兄妹,如果他们两个真的有点什么的话,会让人有一种乱-伦般的不适感。

    不过娴妃提醒的没错,现在敬安也不了,很多事情,是需要注意一些了。

    “妙珠,你的是,是我欠考虑了。以后我会注意,尽量避免让他们两个多接触的。”

    其实关于婉云的未来,宁太妃早已考虑过了。

    她觉得裴清殊这个皇帝心里头一直都惦记着她们,还有毅亲王和太上皇一直都对婉云心怀愧疚,想要补偿她。这一个外公加上两个舅舅,都是在大齐位高权重、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大人物。不管是谁出面,都能为婉云寻一门好亲事的。

    可是,如果对方是敬安的话……

    敬安这孩子她虽然喜欢,可宁太妃私心里觉得,婉云的命已经够苦的了。如果她将来嫁给了敬安,那只会苦上加苦,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的白眼之中不能解脱。

    她不希望自己疼爱的孩子过上那样的生活。

    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春闱结束之后,除了给新科进士们授官之外,官员们定期考评、调动的时候也到了。

    裴清殊趁此机会,将许多得用的能臣提了上来。他身边的近臣,诸如陈起、宋池等,都从四品晋升到了二品,已经能与出身于荣国公傅的傅煦平起平坐了。

    起傅煦,雍定四年五月,傅煦的大伯、身为神枢营指挥使的荣国公正式告老。

    根据大齐默认的规则,在荣国公告老之后,他的嫡长子傅然继承了他的位置,于雍定四年六月正式顶替其父,成为神枢营指挥使。

    这样一来,除了京军统领是五六十岁的卫国公之外,其下的三大营指挥使,平均年纪只有三十多岁。

    裴清殊身边的武将队伍,一下子就显得年轻了许多。

    其实荣国公告老,提醒了裴清殊一件事。根据他的了解,驻守在西北的慕老将军已经年过七十,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慕老将军一直有心回到京城来养老,和唯一一个和她有血缘关系的孙女、也就是卫国公夫人慕氏团聚。只是裴清殊一直没有松口,同意其养子慕云康继承慕家军,慕老爷子才一直没有告老。

    现在裴清殊是得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让慕云康来接慕老爷子的班了。

    对于这件事情,卫国公夫人慕氏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态度。

    襄乐宫里,慕氏一边嗑瓜子一边道:“祖父要是能回京城来,那可就太好了。西北那地方,条件太差。他老人家受了一辈子的苦,也是时候该回来享享清福了。”

    娴妃喝了口温水,徐徐道:“慕老爷子要是回了京城,你就不怕慕家军会落入旁人手中?皇上可没过,一定就让你那义兄来继承慕家军啊。”

    慕氏好笑地道:“妙珠,在我面前,你还装什么傻呢。皇上当初,可都把你的妹妹嫁给我那义兄了,要是有这层关系在,皇上还不重用他的话,那可真是太不过去了。”

    “你啊,”娴妃摇摇头道:“妙玥是庶女,我们姐俩又是这么个出身,皇上怎么想,还真是吃不准呢。当初要是你这个慕家嫡系子孙,能嫁给慕云康的话,他继承慕家军的可能性倒是还挺大。”

    “话虽如此,可我才不要一辈子都留在西北吃沙子呢!”

    慕氏嘴快,完之后才知失言,连忙捂住了嘴巴,“对不起啊妙珠,我没有你妹妹的意思……”

    “不碍事的。”娴妃慢条斯理地道:“我同妙玥本就并非一母同胞,再加上她曾经试图勾引皇上……这姐妹情分虽有,但早也淡了。远嫁西北,是她的命,也是她自找的。”

    “你看事情就是明白,”慕氏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露出一个兴冲冲的表情来,“你们家亭哥儿也像你,聪明伶俐,真是叫人喜欢。”

    娴妃闻弦歌而知雅意,心里已经知道慕氏在想什么了,但却并没有急着出来,只是抚着隆起的肚子,浅笑着道:“云霏你过奖了,亭儿这孩子可是调皮得很,不知道像谁呢。”

    “不必担心,等过些日子,他搬去庆宁宫,跟着夫子们开蒙,自然也就有人管教了。”慕氏着,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对了,二殿下的伴读,可是都有人选了?”

    “按照惯例,一般都会从皇子生母的娘家挑选一个适龄的子弟作为皇子伴读。我想着,我大哥家的老二比亭儿大两岁,刚好可以进宫做亭儿的伴读。”

    慕氏奇道:“那他不学医了吗?”

    “有二弟在先,现在钟家的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可比学医的热情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