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12.27。5
“试试能不能捉野猪。”沈华也没有瞒他, 没必要骗一个孩子。
可能她的想法太过匪夷所思,对方又没声了,沈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惊住了, 这是哪家偷跑出来的地主娃娃, 全身金光闪闪, 差点亮瞎她的眼。
她张了张嘴,侧过身指着前路问:“你是沈员外家的?”
孩惊讶的瞪圆了眼睛, “你,你怎么知道的?”
这能不知道吗?沈家沟可装扮不出你这么土豪的架势。
沈华朝着往这飞奔的两个仆人装扮的人努了努嘴,“来捉你的?”那跑的速度就差要飞起来了。
“少爷,您跑哪去了,可急死的了。”
“你们回去跟我爹, 我要跟她玩儿,晚些回去。”沈纪元傲娇的指派着随从, “你给她拿糖!”
随从一脸防备的看向沈华,像是在看人贩子老拐子。
她才六岁好吗?沈华“呵呵”着摇头,掉脸就走。
才走两步就被拦住了,“我家少爷要你陪他玩, 你跑什么?”
这时前面的人群也到了跟前, 被人群围住的是几顶轿子,其中一顶掀开轿帘,问道:“什么事?”
“爹,她要上山去捉野猪, 我也要去。”沈纪元走近轿子, 指着沈华。
沈员外皱着眉头,眼神极为随意的瞥了一眼沈华, 紧跟着看向那两个随从,眼神中的责怪意味看的随从腰更弯了。
周围的目光有不明所以的,有看笑话的,有责怪的,有鄙夷的,有担心的……
气氛从刚刚的热闹瞬间冷了下来,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句,“天好像要下雨了,别在外面疯了,快回去吧。”
沈华看向话的人,是一位老人,见沈华看他,还冲着她挤了挤眼睛。沈华回了一个笑脸,谁老人都是碰瓷的,也有可爱的。她趁机跑去和春溪春武站在一块,“那位阿爷要下雨,不上山了,我们回去吧。”她感觉到那个地主的目光一直追着她,但她实在是不喜欢他爹看她的眼神,就像城里家长看乡下孩子的那种鄙夷和防备。
她能理解对方作为家长想要爱护孩子的心,但不能接受。
所以,这位朋友,还是离远些好。
三月天,孩脸。
早上还艳阳高照,下午就阴风阵阵,沈华她们前脚刚到家,后脚天就下雨了。
老爷子看天看的还挺准,沈华一直都很佩服庄稼人,他们的经验有时候比科学仪器都管用,想想现代的天气预报,报雨水就没准时过。
……
今年雨水足,沈家又刚买了好田,就等这场雨下完了好下秧苗。一家人听着屋外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心里期盼的很,年景好,就表示有个好收成。
雨下到傍晚就停了,沈婆子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招呼三个媳妇,一人一把铁锹,借着有限的亮光,把后院那块菜地给翻了出来。
晚上躺床上的时候就开始喊腰疼,沈老头就唠叨她,“你急啥,明儿等成定他们回来,让他们翻就是了,生儿子不就这点用。”
沈婆子这会不服老都不行,顿时感慨起来,“也不知道累死累活一辈子,有没有那个命享福。”
地里的活耽误不得,第二日沈家几个儿子回来,先是把工钱上交,紧接着就跟沈老头下地插秧去了。沈婆子则带着媳妇把这几天积攒的家畜粪便挖出来,混上碾碎的豆角壳,麦草和稻草秆以及各种蔬菜下角,之前没想到会买地,冬天里的沤的肥就有些不够用。
王氏和何氏负责把硬疙瘩似的粪便弄碎以便和各种碎渣混起来,陈氏则负责去河边挑水,沈婆子铺一层,她浇透一层,一层层堆积起来,然后在最外围用泥土封好,一般要沤两个月左右。
新买的地之前已经上过一遍人粪尿,怕肥力不够。
大人们忙和,孩子也不能闲着,被指派出去捡树叶,割猪草,挖野菜,人不吃的给家畜吃,家畜不吃的扔进沤肥坑里,总之在乡下,就没有用不着的东西。
这时候就显露出家里孩子多的重要性了,孩子少,别野菜了,连猪草都不着。以前春山是孩子头,可他现在还没好全,只好春溪领着春文,勉强带上沈华,至于春武春河就丢给沈婆子看顾。
沈婆子到底年纪大了,连着两天干活,身体有些吃不消,好在春河安稳的很,并不需要她多劳神,经常她忙完一圈回来,他还安安静静的玩着他的石头块。而春武就和春河截然相反的性子,他是一刻都闲不住,沈婆子一天要找他好几回,就怕他不听话跑河边玩。
人最怕被比较,沈婆子忙累了一天,心里头便埋怨老二媳妇不会教孩子。
沈家现在共有三十六亩田,十五亩上等水田,十亩中等田,十一亩旱田。
将水田全插上秧苗,就花去了两天时间,天不亮出去,黑透了才回来,吃喝拉撒全在地里解决。花生要到四五月才播种,期间可以歇一歇。
忙歇了田地,妇人和孩子们也都喘了口气,可农家无闲时,菜田里也可以下菜种了。
往年沈家人都不爱吃草腰子,所以也没有预留菜种,王氏用过早饭,就想去找种子一并收些草腰子回来。
何氏眼尖,瞧见大嫂背着背篓出门,跟着往外走,挽上王氏的胳膊:“大嫂,那事你咋想的?”
王氏不知道何氏是怎么想的,便不敢把所有算告诉她,只:“爹娘不同意,还能有啥办法?先少腌些吧,等回头如果还能卖出去再,卖不出去也就不想了。”
何氏本也持着观望状态,听大嫂如此,低忖了会,问道:“若是咱爹娘不同意,你是不是要把腌菜的法子告诉王大娘?”
王氏心里也的确想过,但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事是她自私,只想着自个闺女,现在闺女,啥事都得听爹娘的,那等她出嫁了,有一个赚钱的手艺在手里攥着,在婆家日子也好过些。
何氏见王氏摇头,也能琢磨出一二来,女心向外,这话一点不假。倒不是女子嫁了人就忘了亲爹娘,而是会更在意丈夫子女,连自己都排在二上,何况爹娘。
既然对方连自己娘家都不告诉,何氏心里的算就歇了,没了兴致继续搭话便松开手:“大嫂,我去秦嫂子家转转。”
到了秦寡妇家门口她又转头回去,大嫂不告诉,难道她还不能偷学?就算日后被发现,难不成她六岁的闺女能琢磨出来,她娘腌了一辈子的咸菜,还能想不出来?不过想想又觉得缺德,这谁都不是瞎子,这话也就是个推托之词,到时候妯娌关系可就僵了。
正内心挣扎之时,被人从身后拍了一下,吓的她魂都掉了,回头一看,是自家丈夫,顿时骂道:“你成心想吓死我啊,走路一点声都没有!”
沈成定被骂的皱起眉头,量了她一番,“我还要问你呢,跟个游魂似的,老远就看到你来来回回的转,你要干啥啊?这几天瞧你就不对劲,你想啥心思呢?”
何氏是肯定不敢把想帮补娘家的话出来的,她故作镇定的挺了挺胸:“啥心思?我能有啥心思,不是想着大嫂想做咸菜买卖,我瞧着也挺赚钱的。咱们虽服不了爹娘,也帮不上大忙,但忙还是能帮帮的。我就是犹豫着是不是该去找你商量,爹娘不是觉得大嫂抛头露面的不体面吗,那等菜腌得了,你拖出去卖,谁家嫌钱膈手啊,你是不是?”
媳妇向来心思动得快,沈成定当初也觉得抛头露面这事不是大事,只是习惯性的听从爹娘的。这会儿何氏一,他皱着眉头“嗯”了一声:“也行,要真能赚钱,日后你们在家腌,我负责出去卖,爹娘那边我去。”
何氏一边庆幸自个机灵一边真心觉得这个主意不赖,要是自家能赚钱,那肯定比让娘家赚钱来的好,娘家赚了也是哥嫂的,到不了她兜里。
美滋滋的她侧头看着丈夫,这才想起来问:“这时候你不在田里,回来干啥?”
“水罐子没带,我回来取。”起来旱田就是难翻,雨下下去,土还是硬疙瘩块,要不是今年是第一年免税,想看看家里能存下多少粮食,他都不想种那十亩旱田,累嘛累的要死,还没多少收成。
……
村里种草腰子的人家不少,且比镇上卖的便宜,还有很多人家都不愿意收钱,被王氏强塞了的,她要是自家吃,不给钱也就罢了,她是要拿去做买卖的,不给钱心里就过意不去,
沈婆子见她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草腰子回来,把脸子一沉,嘴里絮叨着进了厨房,“啥大买卖,眼睛里就只盯着钱了,一点不顾及老大的名声。”
王氏没搭腔,喊来两个女儿,直接背着菜去后院。春溪沈华是配合惯了的,很快就把菜拴到绳上晾了起来,一背篓菜并不多,四五十斤,王氏原本想再出去一趟,好歹把七个坛子都腌满咯,被沈华扯了衣角:“娘,就腌这些吧,还不知道让不让去卖。”她才不愿意腌多了送人。
娘几个忙了大半晌,听到沈婆子喊吃饭的声音,才到前院去洗手。
沈婆子心里有话,等陈氏去田里送饭回来,一家子女人和孩子上了桌,她才从喉咙底部“嗯嗯”两声,端正的坐着,目光在三个儿媳妇面上来回的看。
她没有动筷,媳妇们便知道老太太有话,也跟着坐直了并拘束孩子。
媳妇们的乖巧听话让沈婆子很有威严感,心里稍稍舒坦了些,端着声音:“我知道这些日子你们心里头都不安定,我人老了,心不瞎。我告诉你们,咱家现在虽不是官宦人家,可以后的日子长远着呢,老大那是得有大出息的。一个个都给我收收心,若是因为你们中的谁影响了成才的前程,别怪我老婆子不顾念情面,休你们家去。”沈婆子顿了顿,看着王氏,“老大家的,成才去县里也半个月了,你别只顾着大山,明儿去瞧瞧他,看缺啥不。”
作者有话要:
又喊出门又喊出门又喊出门了!!!【论和亲妈住的无奈~~】
感觉今天晚上又要熬夜的节奏~~~~
出去带一天孩,回来还要码字,顿时觉得自己萌萌哒~~~【快来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