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1.10

A+A-

    春溪听见动静进来, 心里不乐意,春武生病,谁心情都不好, 妹也是想帮忙, 阿奶咋还凶她呢。

    她噘着嘴上前拉着沈华就走, “夏大哥的药材那是有钱人家吃的, 咱听都没听过,胡大夫开的药才十几文钱, 你能从药方看出啥来,大武的事自有二叔二婶操心,你舔啥乱,姐带你玩去。”

    沈华即使心里有点委屈也被春溪的维护抚平了,她和一个老太太计较什么, 而且春溪的话也给她提了醒,或许不是胡大夫医术不够, 而是开的药材都是穷人家吃的,药效不够。

    她拽住春溪,回过头慢声慢语的:“阿奶,大姐的对, 胡大夫开的药材都是穷人家吃的, 可大武哥的病普通药材难治。我刚刚只是想看看药方上有没有夏大哥的川贝母,可胡大夫的字我实在认不出,阿奶不如请旁人看看?”完也不管沈婆子黑沉着的脸,和春溪出去了。

    ……

    家里出再大的事, 地里的活都不能耽误, 沈老头和儿子们从地里回来,锄头都没来得及放下, 就被沈婆子拉到厅堂去了。

    她指着药方上的字问:“你瞧瞧,有没有川贝母?”

    沈老头懵头懵脑的不懂沈婆子啥意思,他虽然识得字不多,但母字还是认识的,逐字看了一圈,摇摇头:“没瞧见,你要干啥啊?”

    沈婆子一拍桌子,激得两眼冒火,气呼呼的骂道:“我好好的孙子就被他耽误了,不会开药方就别当大夫,咱是那舍不得给孩子用药的人家吗?尽开一些不管用的药材有个屁用,我要找他算账去!”

    “你咋咋呼呼的干啥呢?”沈老头还是没听明白,胡大夫药方开错了?

    不能够啊。

    沈婆子越想越气,抄起沈老头手里的锄头就要出门,还道胡大夫比镇上的纪大夫人品要好,现在看来都是一路货色,开的药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白花了几十文钱。

    她指着药方,气呼呼的喊:“老头子,喊上儿子,你跟我一道去。我咱家大武为啥一直咳嗽不见好,那是因为胡大夫给咱开的都是些便宜药材,就跟地里的肥似得,肥力不足,那庄稼能长的好吗?这可不就是害人吗?”

    沈婆子声音大,全家人都被吸引到堂屋来,沈老头这会也听明白了,皱着眉头:“一天到晚的瞎嚷嚷啥,还不够让人看笑话的,这十里八乡的都是吃的胡大夫开的方子,人家咋好了?大武不是普通的受寒,他是掉进河里了,春水有多寒啊,那病情加重了能怪人胡大夫吗?你可别惹事了,见天的听风就是雨的,还嫌家里不够乱。”

    其他人也来劝:“是啊,娘,我上次咳嗽不也是吃的胡大夫的方子吗?大武底子弱,鼻涕拖了几个月了也不见好,可能是病上加病,也不能怪大夫。”

    沈华在一旁除了无语根本没有别的想法,遇到不讲理的人你什么她都能想歪了。

    沈婆子倔劲犯了,一个个劝她,她反而更觉得就是胡大夫的错,嚷着要去找架。

    最后还是沈老头发脾气,她才消停。一家人坐下来吃午饭,沈华以为这茬就算过去了,没想到沈婆子突然问:“花儿,你刚才的川贝母治咳嗽不?夏秀才咋的?”

    感受到沈老头投来的责备目光,沈华觉得心累,一脸无奈的开口:“阿奶,我跟着夏大哥识字的时候听他提起过,川贝母,蒲地蓝,板蓝根治伤风咳嗽。”她瞟了一眼沈老头,接着,“夏大哥也了,普通人家吃不起。”希望沈老头能听懂她的潜台词,她可没有挑拨沈婆子去找胡大夫的麻烦。

    沈婆子朝沈老头抬了抬下巴,表示她可不是随口瞎的。

    沈老头眉头紧皱,川贝母一两大约五百文钱,一钱就是五十文,难怪胡大夫不敢开这个药,确实不是普通人家吃得起的。

    饭桌上气氛凝重,一个个大气不敢喘,也不敢动筷子,等着沈老头发话。

    春溪有点怕沈老头,她担心的往沈华那边坐了坐,想着如果阿爷要花儿,她就护着。

    姑娘的动作让沈华心里暖暖的,她无惧的回视沈老头,在她眼里,沈老头是一家之主,如果他也像沈婆子那样胡搅蛮缠,那对这个家她真的要重新算了。

    沈老头见她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叹了口气,缓了缓脸色,端起碗:“吃饭!”

    王氏不赞同的看了眼沈华,吃完饭回屋后,拉着她开始训话,“花儿,你和夏哥识几个字,娘不反对,可你不能觉着你识字了,就啥都懂,啥都掺和。你晓得川贝母多少钱吗,你就逼着阿爷阿奶给大武用这药啊。这世上没有绝对不能治的病,端看你愿不愿意给治,就你大哥吧,若真想治,县里有好大夫,县里治不好,还有郡、州,总有能治的大夫。可这需要很多银子,为了救一个人,卖田卖房,全家都当乞丐去?你阿爷阿奶同意,你爹你三叔四叔同意吗?别去为难你阿爷,有时候不是不去治,不是不知道世上有好药,是只能装糊涂,可你一旦出来,这糊涂就装不成了。你还,你不懂。”

    沈华惊讶地看着她,她自以为比古人看的通透,没想到自己却是那最蠢的。王氏的话,让她更深刻的了解了古人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的命再重要,都比不上家族的传承,为了能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传下去,卖儿卖女的都有。

    沈华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难过,悲愤,不平,不甘……短暂的复杂情绪过后,她认清楚一点,就是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在沈家人手上,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如果今天感冒发烧的人是她,是不是也是这样尽人事,听天命?

    更别,连人事都尽的不完全,沈华陡然的升起一阵恐慌,她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娘,我要去趟县里,把画卖了,还要去镇上找夏大哥,继续赁他的屋子腌榨菜。”

    闺女的语气是从未有过的坚定,知道可能是自己刚刚的一番话吓着她了,王氏将她搂进怀里,看着春山和春溪,心疼的:“娘啥都可以忍,只求你们无病无灾。”

    春山比任何人更能体会王氏的话,他突然跪倒王氏面前:“娘,我想学医术,当大夫。”

    “你,你不读书了?”若不是他受了伤,早就改去学堂了,王氏乍然听到儿子这么,有些不能接受,“为啥不读书,医术是那么好学的?我听人,给大夫当学徒,白白浪费光阴啥也学不到。”大部分大夫的医术都是祖传的,一代传一代,咋可能轻易传授给外人。

    春山得不到认可有些急,哑着嗓子:“娘,我不爱读书,先生的我根本听不明白,我想学医术,我想救人。”

    王氏仍是摇头,这事公公婆婆不会同意的。而且她想着,春山眼看是不能干重活的,走读书的路子,有他爹在,日子肯定不愁过。

    春山还想,被沈华抢了话头,“哥,你觉得胡大夫纪大夫医术如何?”

    胡大夫也就罢了,纪大夫嘛,春山撇撇嘴没话。

    沈华又问:“我们这就两位大夫,你想跟着谁学?”

    春山就是一时兴头上来,他根本就没仔细考虑,被沈华这么一问,自己也有些茫然,呐呐了半天没出话来。

    沈华笑了笑,“我觉着他们的医术都一般,大哥既然想医病救人,何不多识些字,买些医书回来自学,至于钱嘛,就交给我啊。”

    王氏被闺女不知天高地厚的豪言壮语给惹笑了,“就你人鬼大。”

    有了这一岔,王氏脸色好多了,沈华这才道:“娘,不定大哥能当神医呢?只要大哥的心正,即使当不了神医,至少也能是胡大夫那样的,养家肯定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哥万一十年二十年都考不上秀才,我什么时候才能嫁人啊?”沈成才有沈家二老主持着大局,管制着儿子们一路供他读书,春山能靠谁,靠沈成才这个半两银子没赚过的人吗?她不可能永远留在这个家里,更不可能一辈子过眼朝地,背朝天的日子,让她嫁给一个黑黝黝的种田汉子过日子,她真的做不到。所以,嫁人是她离开这个家的第一步,合离是第二步,这是她暂时谋划的。

    春山不解,“我考上考不上,和你有啥关系啊?”

    沈华揉了揉鼻子,一脸得意的:“我们家除了我,谁能赚钱供你读书啊?”

    “噗!”春溪喷笑,狠狠掐了把沈华的脸颊,“瞧这脸皮厚的,一点不害臊。”

    王氏也笑了,“一股子野劲,也不知跟谁学的。”

    春山好像想明白了,冲王氏:“娘,明儿我就去学堂。”

    王氏摸了摸大儿子的头,欣慰的:“自古当老大的都要苦些,你是哥哥,下面还有弟妹要照顾,任性不得。你若是真想学医,娘也不拦你,只是不能让你爷奶和你爹晓得,你懂娘的意思吗?”

    春山并不是很明白,但他知道娘只会为他好,只要娘同意他学医,她啥他都愿意听。

    倒是沈华听明白了,大夫地位低,沈家二老和沈成才是肯定不会同意春山走这条路的。沈成才野心大,如果让他考上了举人,走了仕途,春山想要行医就更不可能。

    真是没有人权的时代。

    这也更加坚定了沈华要独立出去的想法,思来想去,只有合离这条路最合适她,只要她手里有钱,还不是想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

    作者有话要:

    下午去外婆家拿腌肉,还是乡下的猪肉腌了香。

    不是我不想多码字,实在是脑速不够,时间也不够,我也好羡慕日6000,日10000的,这个更新速度不用一年就能成神了吧。。。。【羡慕嫉妒

    你们不能因为我的脑速慢就嫌弃我啊。。。这是先天的。。。。【真的!

    下午码不了字,晚上又得熬夜了。。。【看在我也算努力的份上,留个言嘛,留嘛留嘛【羞耻心已经被二年丢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