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2.26
王氏立了一会, 回过神瞧见春溪担忧的眼神,笑笑:“没事儿,娘没做的事, 给解释清楚就成。”
沈华觉得这事难解释。
王氏跨进院门的时候, 所有人都在堂屋等着, 她知道今天这事她有口难辩, 能怎么解释?自己没这么交代,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
春溪牵着春河跟在王氏后面, 就听见身后妹突然喊起来:“娘,我帮家里多要了两百钱,是不是可以给我买上次那个点心吃?”
王氏回头,皱着眉问:“花儿,你啥, 这钱是你要的?”
沈华理所当然的点头:“是啊,昨儿我不是, 如果真的少数,他就要补偿我们。后来他们要走的时候,我怕他忘了又提醒了一遍,我如果今儿不将钱送到你手上, 我就编成童谣传出去。”
王氏更纳闷了, 可不等她开口问,沈成才已经从堂屋出来冷笑着:“哦,还有童谣?啥童谣啊,来听听。”
油诗嘛, 沈华张口就来, “县东有座窑,青砖垒垒高, 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尽赶熟人欺,砖头数量少,要问是谁家,淮山县东找!”
“这,这是谁教你的?”沈成才一脸惊诧,这不是媳妇教的,媳妇大字不识一个,原本他还怀疑是王氏想把闺女推出来做挡箭牌,听完了后,他完全消了这个念头,已经全然相信了是闺女找人要的补偿银子。
“没人教我啊,当时怕他们赖账,我就随便编了一段,”沈华的随意的很,无视沈家人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只问王氏,“娘,你们问这么多,到底给不给我买点心啊?”
王氏正觉得这钱是烫手山芋,闺女一问,她就将钱串子直接挂到沈华手上,“既是你要来的,便你做主了!只是,下次有啥事要先跟娘,今儿你阿奶要是找不到娘,钱不是就拿不到了吗?”
沈华笑眯眯的:“我忘了啊,谁知道他那么大一个人脑子不会拐弯,我给娘,他就非要给娘啊,给爹不是一样嘛,太笨了!”
沈华这样倒是把话编圆了,她一个孩子过就算的话,早忘到脑子后面去了,孩子跟娘亲,要了东西交给娘也是理所当然的,估计是那长工头回去的时候把意思岔了。
知道是误会一场,院里的气氛放松下来,大家都暗暗松了一口气,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亲人,不止是王氏,住在一处的亲戚也跟着吊着心。
这事弄明白了,诸人的眼睛就全落在沈华手里那串子钱上。
在王氏看来,闺女支管过更多银钱,根本没在意将两百文钱给一个六岁娃子有多扎眼。
沈婆子倒是紧张,蹲到沈华跟前,“花儿啊,你拿这么多钱万一掉了咋办啊,钱给你爹收着,让他下次回来给你带点心吃。”
给他?沈华一千万个不乐意,她想都没想,拒绝道:“给娘啊,让娘买,娘还等以后攒了钱给我买洗澡用的大木盆,现在不用等啦,就用这个钱买。”
这话王氏是过,可家里根本没有专门洗澡用的澡间,所以她当时也只是看闺女爱干净随口应承的。
沈婆子恐吓她:“娃子不能天天洗澡,要把福气洗没的。”
沈华抽了抽嘴角,既然对方把她当孩子,那她偶尔耍个无赖应该不过分吧。想着她捂着钱掉脸就往东屋跑,“啪”的把门关上,隔着门喊:“我就是要洗澡。”
沈婆子看向王氏,王氏淡淡的:“花儿这孩子乖巧,从来没跟我要过啥东西,而且孩子爱干净也不是坏事,就依她这次吧。”
沈成才摇头:“那也不能放那么多钱在她身上,我瞧花儿主意大,你这么惯着她,日后不好管教。”
陈氏瞧着又要杠起来,开口劝道:“大哥,我瞧着花儿挺好的,比村里别个孩子都懂事,而且出口成章的孩子,我还是头一回瞧见,不亏是大哥的闺女,那是顶顶尖的聪慧人儿。”
“我就是怕她太聪慧了,慧极则伤,不是好事……”沈成才低沉着,刚到一半就被王氏断。
“花儿乖巧,根本无需管教。再,好事坏事,她都是我闺女,我都是她娘!”
沈成才的脸霎时沉了下来。
陈氏无奈的摸摸肚子,大嫂这个时候犟啥,忍一句事就过了。眼看夫妇俩又要吵起来,陈氏扶着腰突然对沈老四喊起来,“哎呦呦,我这腿怎么突然软了,快扶着我点。”
沈老四吓的就差跪在地上接住她,紧张地直嚷嚷:“咋了咋了,你哪不舒服,腿疼,腰疼,肚子疼?要不要找大夫?是不是昨晚你去给我送衣服,路上被不干净的东西惊着了?”
“老四!”沈婆子一声喊,沉着脸呵斥,“瞎啥呢?!先扶着到屋里坐下,估摸是站久了,腿抽抽了吧。老大家的,去烧点水,我给她敷敷看,不行,就得去请胡大夫来。”
陈氏这一着,全家都跟着忙起来。
有的事吵起来的时候就是大事,吵不起来回头想想,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沈成才看了厨房一眼,对沈老头:“爹,我去员外家一趟,有些事想听听。”
“嗯。”沈老头犹豫了会,喊住沈成才,“老大,你媳妇看重孩子,你别戳她心窝子。”
沈成才一愣,才明白他爹的是不心流了的那个孩子,想到刚才自己的话,也有了一丝愧疚,点点头出去了。
沈老头叹着气,站在院子里,直到沈婆子出来老四媳妇没事,估计就是抻着了,才背着手往外走。
“你干啥去啊?”沈婆子叫住他,“都快吃晚饭了,老大呢?”
提到大儿子,沈婆子把沈老头拉到一旁,左右看看,低声问:“你觉不觉着,老大和老大媳妇最近不是那么回事啊,咋了这是?”老大今天这话可不像是亲爹该的,前些日子觉得王氏有些不对头,可后来想着过继那事换过是她,她也不答应,心里那坎就过去了,可老大是咋回事?
活到这么大岁数,沈老头就没像现在这般愁过,以前儿子读书,没别的心思想,供着就行,现在读中了,家里光景眼见好起来,反倒觉得不踏实。
王氏从屋里出来,看见婆婆在,随口问道:“娘,大武咋还不回来?”
沈婆子看看日头,快落山了,“的是呢,往年这个时候沈员外也回来了啊。”
沈老头接口:“老大去员外家了,今年回不回来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王氏神情有些蔫蔫的,早几天前她就盼着,连晚上拜魁星时的词儿都帮大武想好了。
快晚饭的时候,沈成才才回来,后面跟着春武,春武瞧见何氏,居然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礼,“娘,儿子回来了。”
何氏看看沈老二,又看看沈婆子,轻声问:“大武,你咋了?”
春武皱了皱眉,忍着性子:“先生了,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省……”
何氏哪听得懂这个,但看儿子侃侃而谈的模样却是让她欢喜的,激动的眼眶都红了,“孩子他爹,你瞧瞧,你瞧大武多出息,咱儿子的多好啊。”
“好,好,大武难得回来,快进屋歇着,上次大嫂带回来的点心你不是给他留了一块嘛,快去拿出来。”沈成定仿佛看到了大哥时候读书的样子,可这一个是他亲儿子啊,他也能有个秀才儿子了!
春武得意的扫了一眼春山,春山刚从河里摸虾回来,和沈华两个人正商量着再做一罐虾酱,根本没注意到他。春武撇了撇嘴,回屋去了。
过节,沈婆子多弄了两个菜,一个炒豆角,一个清蒸茄子,还炸了巧果子。吃完饭后,等天黑,沈婆子在院子里设上香案,抬头看月亮,笑着喊:“今儿的月亮好,快来拜,老大先来。”
沈华一直以为七巧节是女儿家的节日,和男人有什么关系,问了才知道,这日还有拜魁星的习俗,难怪万事不理的沈成才特特的从县里回来。
只见沈成才恭敬虔诚的捧着三炷香对着月亮拜了三拜,等他完事后,家里几个辈男孩也上去拜,最后才轮到女孩子。
第一个拜的是沈成梅,作为赶上头批好光景的她,暗暗祈求明年能相看个不错的人家。
沈华看着月亮,不求别的,只求爸妈健康长乐。
等全都拜完,沈婆子变戏法似得掏出一个布袋,往瓜果上倒出几只蟢子,“成了!都早些睡吧。”
王氏和沈成才因为白天呛了声,晚上虽然躺在同一张炕上,但是谁也没理谁。
……
何氏无比关心昨夜蟢子有没有吐丝,一大早天蒙蒙亮就起身,随之整个沈家都能听到她激动的喊声:“吐丝了!吐丝了!巧上了!中魁星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沈华迷迷糊糊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过了节,屋子就开始起了,请帮工,准备饭食,买木头,和泥浆,这些事王氏处理起来利落的很,完全不需要沈婆子操心,她就每天在抄着手来回巡视。
做工的都是村里人,王氏不想给人留话柄,所以在吃食上头很是舍得,隔一两天就有顿肉。虽然只是炒肉丝,但在一连几个月都吃不上肉星的乡下,这已经是难得了。
沈婆子一面笑着听别人夸她家做人实在,一面心里刮着疼,可钱是媳妇出的,她只能时不时的唠叨两句,“给两顿肉顶天了,哪有隔三差五就给吃肉的,谁家帮工也没这待遇,你是土财主啊,口袋里的钱膈手是不是?有这钱买肉给他们吃,还不如贴补给老大,花儿那的两百钱你要回来没有……”
王氏听着前面还忍着,随婆婆去,听到后面,她扔下捡了一半的菜,沉着声:“大热天的不给吃点好的,从早到晚人也受不住啊,成才天天坐着读书,少吃一两顿肉有啥事。”
沈婆子顿时上了火,她哼了一声,“有啥受不住的,屋子起好了,你不给工钱啊,那肉钱是不是得在工钱里扣?接了这份活,想赚这份钱,就得受得起这份罪!”
王氏不欲与她再为这事争辩,她抬起头,妥协道:“知道了,娘,那在完工那天给吃一顿?”反正屋子也起了一大半了,就等把房梁架上去盖上顶就完事了。
沈婆子对媳妇的听话很是满意,但还是摆着脸:“不用,进宅宴席的时候,他们难道不来?”
沈华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感叹,有的人的钱是赚来的,有的人的钱是省出来的,还有人的钱是抠出来的。
几间平房,起起来快,加上地窖,厨房,灶台,统共花了九天时间。至于后来没再有肉吃,做工的男人们也心里有数,估摸是王氏钱财不凑手了,但人家心意到了,也就没人真计较,还抽了空帮着把篱笆墙给竖了起来。
原本好的工钱是一天十文钱,王氏按照十天的算,给了一人一百文。回头婆婆要是问起,就记岔了日子,钱都给出去了,难道还能要回来?
屋子起好,住进去之前要进宅宴席,前一天晚上沈婆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沈老头不耐烦的问:“你这又是干啥了?”
沈婆子坐起来,“你去瞧屋子了吗,她咋起四间房啊,梅子住哪?”
沈老头翻了个身,“梅子就在这住着呗,不也住的挺好的,早中晚过去吃饭就得了。再,梅子没两年就嫁人了,给她留屋子干啥?”
沈婆子总觉得不对劲,四个孩子,两两一间,等两个孙女嫁人了,春山和春河一人一间刚刚好……
她难道,不生娃了?
作者有话要:
明天我家老头子过生日,可能更新会很晚,宝宝们不要等。
谢谢把营养液留给我的宝宝们,加更送你们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