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A+A-

    何氏满月后, 莫名其妙又好了,主动要求奶孩子,沈婆子没给她好脸色看, 阴阳怪气的刺刮她:“都三月天, 孩脸, 我瞧着你比那三月天变的还快。”

    何氏也不恼, 该干啥干啥,只是天天不做饭, 抱着孩子领着春文上前头吃饭去。她的理由很充分,她要奶娃子,没空做饭,还她娘三个的口粮让沈婆子在这一季的粮食里扣。

    按乡下的习俗,满月后是回娘家搬月子的, 沈婆子瞧何氏没提,亲家也没派人来接, 心下觉得奇怪的同时倒也没拿这事刺刮何氏,只和沈老头嘀咕,是不是亲家出啥事了?

    家里好不容易安生下来,沈老头不愿惹事, 但想想二儿子, 叹着气:“回头谁去刘家屯,帮着听听。”

    沈婆子应了,凡事让着何氏,日子过起来也快。

    沈华闹不明白何氏得没得忧郁症, 只是这一个月宝宝在她家住着, 白日抱,夜里陪的, 一家子都对他有了感情。只要何氏好好奶孩子,她不做饭就不做饭吧,王氏也不与她计较。

    进了十月,陈氏就进入待产期了,沈婆子早早的就把东西备下,秦嬷嬷那头也提前了招呼。陈氏的娘不放心,还来看了一回,瞧见闺女和姑爷过的和顺,婆婆待她也还和善,这才真正放下心来,觉得当初坚持这门亲事的决定是对的。

    陈氏虽然是头胎,但她人壮盆骨大,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顺利的产下一个七斤多重的男婴。因为是足月的娃娃,陈氏怀着的时候又能吃能睡,婴儿瞧着快和何氏两个月的儿子一般大。

    何氏心里又不舒坦了,阴阳怪气的:“有丈夫在就是不一样,心宽体阔,娃随娘,长得也好。”着抱着孩子出去。

    因为孩子的爹不在,所以这个孩子到现在都没取名,一直就娃子娃子的叫。到这个何氏又是一肚子怨气,陈氏的孩子老早就起好了名,沈老四特特的去镇上送了一份礼请先生取的。

    叫沈春晖,是孩子虽然是在秋天出生,但排行有个春字,就如春日的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何氏不屑,她的娃还是八月十五生的呢!

    晚饭的时候,她一边吃饭一边逗着孩子,“娃,你瞧你弟弟都有名了,你叫个啥呢,叫你牛娃子?要不,铁蛋?”

    两个月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睁着眼睛呆愣愣的四处张望,也不知道能不能看见东西。何氏见没人接她的话茬,用筷子沾了汤汁喂孩子,“多吃点,吃的胖胖的,别长不过弟弟,被人笑话。”

    沈婆子拍下筷子,起身从何氏怀里抱过孩子,“他才多大点,你就给他吃有滋味的,回头不肯喝奶,你就哭去吧。”

    沈成梅笑着:“二嫂性子好,跟个孩子似得。”

    沈老头瞅了一眼孙子,道:“老二家的是该取个名了,老四家的叫春晖,他当哥哥的,就叫春日吧。”

    别何氏不满意,沈华都差点喷饭。

    不是沈老头也识字,瞧瞧家里几个孩子的名字,山啊水啊文啊武啊的。

    何氏砸吧了两下嘴巴,吊着眼睛:“爹起的名是不错,不过娃是中秋节生的,我想要个应景的名儿。”

    这个沈老头就为难了,他在桌子上扫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在沈华身上,家里除了他,就孙女识字了。

    沈华躲不过去,只好提议道:“二婶觉得明字如何,日月为明。”她观察着何氏的神情,顿了顿又,“或者昭字,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何氏在心里品了品,觉着两个字都不错,明字顺口一些,昭字文气一些,反正都比公爹取的名字好听。她看向沈老头,卖好道:“爹吧,爹觉着哪个好就哪个。”

    沈老头也觉得这两个字不错,孙子生的瘦弱,想想:“就叫春明吧,意头好。”

    沈婆子欢喜的逗着怀子的孩子,“大明大明,咱有名字啦。”

    ……

    乡下洗三就是把蛋红了色,去亲家报喜,周围亲近的送几个,重视的人家再请接生嬷嬷来添个盆就完事了。

    因为是沈老四的第一个孩子,他就想办的热闹些,陈氏指了指隔壁,“算了,三嫂这些日子脸色都不好看,咱别给她添堵了,再,二嫂家春明洗三也没大办,咱也别添事了。”

    沈老四有些恼,他给自己的娃洗三,还得瞧别人的脸色。

    陈氏见和他好好理没用,沉下脸凶道:“不办!钱攒着给娃拜先生!”

    沈老四撇着嘴,心里想着还没满月的娃,想那么远做啥,但嘴上不敢辩驳,捏了鼻子去看孩子,越看越欢喜,“我家晖儿长得可真俊呢。”

    陈氏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噗嗤笑了,“长得跟个老头似得,哪俊了!”着也凑到婴儿脸上香了一口,觉得孩子的脸有些凉,对沈老四,“你趁着天好,多砍些柴回来,再把我那套旧袄子的棉翻出来,我再做一套袄子。”

    沈老四见她坐月子还想动针线,忍不住她:“等出了月子也不迟,你瞧瞧那位,月子里连孩子都不奶了,就你是亲娘!”

    陈氏踢了他一脚,想到何氏的行为也有些不明白,“你二嫂她为啥那样啊?”

    沈老四捧起婴儿的手左捏捏,右捏捏,爱不释手,他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讨厌,自己家的怎么就这么讨喜呢。

    陈氏见问了半天也没个回应,又推了他一把,沈老四这才:“能为啥,卖娇呗,你瞧她月子里发作一回,现在全家把她当菩萨供着。”

    陈氏一阵唏嘘:“不能够吧。”

    沈老四提起何氏就没个好声气,他哼哼着,“咋不能够,我娘能不管亲孙子,看着她把孩子饿死?再,还有大嫂呢,她是拿稳了我娘和大嫂的性子,要我,才不惯着她!我知道她啥主意,不就是想好好做个月子,二哥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不能回来,这就是她最后一个孩子,她不得把之前拉下的月子病调好了啊。”

    这个论调最终也没得到证实,只是每每陈氏看向沈春明的目光都透着同情,得多倒霉啊,这辈子才投在何氏的肚子里。

    不过也因为如此,心疼沈春明的人多,王氏为最,只要何氏抱着孩子去,她就停下手里的活,把孩子接过来,何氏乐得有人帮她看孩子,自己甩了手去串门。

    秋冬是庄家户稍稍清闲的时候,人一闲下来就会多想,沈老头见天的愁沈老二过冬的棉衣带没带够,去的地方是不是苦寒之地,仗没起来……

    连个能听的地都没有。

    他就时不时去村南头找阿午爷,或者把阿午爷请家里来,问些仗的事,仿佛多知道一些心里就能踏实一点。

    转眼,沈春明百露,依照何氏的意思,就不请人了,家里热闹热闹就行,也递了信给娘家,了日子请他们也来。

    那天恰好赶上初雪,路上不好走,何氏娘家父母,大哥大嫂,二弟三弟过来时已经快晌午了,进屋带了一阵寒气。

    沈婆子抱着孩子侧了侧身,避过风头,回头招呼:“亲家来了,路上不好走吧。”

    何氏娘目光闪了闪,用手扑身上的灰,嗨嗨笑着:“姥娘拍拍干净再抱我家外孙。”

    何氏看了沈婆子一眼,笑着:“娘,哪就那么娇贵了,咱家的孩子,皮实着呢。”

    何氏娘这才笑开了,把带的东西放到炕桌上,有红糖,果子,鸡蛋,袄子,袄裤,还有一袋子白面,然后伸手去接孩子。

    沈婆子空出手,便:“亲家,亲家舅舅先歇会,一会上前头吃饭。”

    何氏娘让开身,“你忙去,不用招呼我们,一家人,客气啥。”

    沈婆子到了前头,王氏已经擀好了面,正等水开了下,她瞧了一眼,“咋还没切菜啊,那头人都已经来了。”

    王氏掀开隔壁灶盖,“花儿想出的点子,不吃菜面,用这个酱伴着吃。”

    沈婆子皱了眉头,喜日子也不好发火,陈氏瞧了,帮着:“娘,换个吃法也挺好的,我尝了,味不错。”

    她不错有啥用啊,得客人不错才行。

    沈婆子抿着嘴,仔细的看酱,黑乎乎的跟家里的大酱有啥区别?就给何氏娘家吃这个,何氏能乐意才怪!

    这时水已经开了,院子外也传来了人声,沈婆子烦躁的摆摆手:“就这么吃吧,肉烧了吗?”

    王氏忙:“烧好了烧好了,已经端上桌了。”

    沈婆子出了厨房把人迎进来,何氏娘上次来只在外面瞧了瞧,这会儿进了屋,一双眼直瞪瞪的盯着宽敞明亮的堂屋瞧,眼里是遮不住的羡慕,“亲家大姐,你这屋子盖的可真不赖。”

    沈婆子心头跳了跳,笑着:“是不赖,就是还欠着债呢,想到欠钱觉都睡不瓷实。”

    何氏娘听得出对方的意思,心里头不大高兴,她就是夸夸,又没开口借钱占好处,急着往外推是啥意思?

    作者有话要:

    最近评论长得很快嘛。。。530了。。。。我感受到了你们想要加更的热切心情。。。。来吧,用评论砸死我吧。。。

    感谢:

    读者“匪我思存”,灌溉营养液 +1 2017-03-07 14:04:02

    读者“没有雨的雨天”,灌溉营养液 +1 2017-03-07 11:19:45

    读者“书迷”,灌溉营养液 +10 2017-03-03 07:32:21

    读者“狐影”,灌溉营养液 +1 2017-03-02 14:02:40

    虽然营养液我没用上,但是,爱你们不解释!

    树苗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7-03-06 21:07:13

    顾了之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3-07 21:39:01

    木木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3-08 09:08:31

    让宝宝们破费了,二年无以为报,约个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