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纠结和疏远
喜糖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顺便跟着墨欢歌进了房间关上了门。
“您又不穿好衣服就开门,黄老爷不在,但奴婢也要听他的话啊,况且……”
墨欢歌拐进屏风里,把衣服脱了下来,重新换了件。
“况且什么?”
“况且二少爷也没有反对!姐,您就……”
墨欢歌眉头微皱,回忆起昨晚心里的慌乱,没等喜糖完就出声断了她:
“行了!喜糖,以后不要瞎,被别人听到误会了怎么办?你家姐我嫁不出去的话,你陪我过下半辈子吗?”
“好了,我们出去吃饭吧。”
喜糖完全没有听出墨欢歌话里的意思,只以为她是害羞了。
由于墨欢歌的安静,两人用膳的时候完全没有交集,包括上了马车,直到马车进了皇宫,两人准备下车的时候,帝胤才放下手里一页没翻过去的医书,从马车里的柜子中拿了个面纱,递给了墨欢歌。
“寿辰已经开始了,你戴上这个再出去。”
墨欢歌条件反射的接了过来,却发现这个和她以前戴过的不一样,以前至少还能看到眼睛,这个是完全把眼睛盖住了。
“寿辰开始和我戴这个有什么关系?”
帝胤抬眸,表情温和:“人多。”
墨欢歌顿了一下:“我们待会见了太后祖母也不摘?”
“嗯。”帝胤点头,“不必摘。”
墨欢歌的嘴张了又张,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把面纱戴到了头上。
帝胤收回视线,率先下了马车,回身把墨欢歌拉了下来。
以往经常做的事,帝胤却发现,他似乎舍不得松开墨欢歌的手了。
他虽然决定顺其自然撒网追妻,但是他的女孩好像不能逼得太紧,就像现在,只是稍微接触了点,已经开始出现躲他的征兆了。
但是,帝胤会让墨欢歌成功的躲开他吗?
两人下马车的地方靠近御花园,往前不远处就到了今日寿宴的举办地:鸿宁殿。
官职靠前的各个臣子皆带着自己的嫡女和嫡妻前来祝贺。
墨欢歌透过面纱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她的便宜爹墨丞相,跟在后面的,不是墨左思又是谁?
但奇怪的,墨雄威竟然没有带徐姨娘。
她那个便宜爹别不是个傻子吧!墨左思不是刚被皇帝和太后下令板子了吗?怎么今天又带过来给太后添堵?
该不会以为过了一个月太后她老人家就忘了?
墨欢歌和帝胤进殿时并没有让人通报,帝胤还好,祥龙国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但是墨欢歌,若是不带面纱还好点,毕竟百花展那天不少人都见过她。
但是她今天捂的这个样子,别别人了,就是墨左思这个极恨她的人,都没有认出来。
加上在众人的认知中,清欢郡主此时应该是在金光寺里静修,怎么可能会和祁王殿下走在一起,距离还颇近。
该不会是祁王殿下带了个女子今日来请太后赐婚的吧?
这个凝重的疑问漂浮在每个人的上方,看向墨欢歌的视线,大部分都成了不怀好意。
鸿宁殿里一阵安静,皇帝和太后皇后坐在上方的金椅上。
“清欢丫头,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包的如此严实?”
这一个月来墨欢歌都带着面纱,加上帝胤的缘故,皇帝很准确的就猜到了墨欢歌的身份。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几个老狐狸脑子里瞬间开始了弯弯绕绕。
“清欢在金光寺里染了花粉,脸上过敏,起了红斑。”
墨欢歌刚准备话,帝胤就截了过去。
太后闻言倏地站了起来,满眼担心的看着墨欢歌:“看了太医了吗?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也没有往宫里传的?”
“皇祖母,孙儿已经帮清欢调理好了,只是现在不能见风,才让她戴了面纱过来。”
墨欢歌暗暗撇嘴,帝胤这睁眼瞎话的功能用的越来越溜了!
“太后祖母,清欢没事,祁王已经帮清欢治好了!方才清欢还想着把面纱摘了,可是祁王不能摘,所以今日清欢不能摘面纱了……”
要治罪就治帝胤的!
太后坐下,突然想起墨欢歌早就离开了金光寺,佯怒的瞪了墨欢歌一眼:“摘什么摘,胤儿什么你就听着,太后祖母又不是没见过你,今日这个面纱你就给我老实的戴着,不许摘!”
啧啧,太后祖母对她真不是盖的!
不愧是从养到大的,这样都不生气!
祥龙国律法之一,任何人见到圣上和太后,面上不得有遮盖物。
“欢儿,你过来坐到哀家这里。”
墨欢歌一愣,思绪瞬间从律法里跑了出来,纠结着要不要过去,不过去不好,过去她会冷。
“皇祖母,清欢坐在孙儿旁边就行了,我怕她吃了对病情不好的东西,孙儿顺便看着她。”
帝胤清冷的声音响起,墨欢歌莫名的松了口气,想起昨晚的事时,又纠结的赌了口气。
太后诧异的看了两人一眼,随后想起什么,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好,胤儿,欢儿就交给你了。”
帝胤点头示意,转身走了两步却发现墨欢歌没有追上来。
目光流转中,伸手拉过墨欢歌袖子下的手往他的位置上走。
手上传来温热感,墨欢歌猛地一甩手,大殿上又是一片安静。
“跟着我走,别坐错了。”
帝胤清冷开口,表情淡漠,墨欢歌皱着眉头跟了上去,坐在了李公公刚在帝胤旁边准备的宫椅上。
大殿上还是没有声音,氛围透着凝重,墨欢歌低头不语,帝胤看着桌子也不话,浑身清冷的气质一如往常,谁也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都愣着做什么!李公公。”
刚才的一幕皇帝和太后两人也被吓了一跳,皇帝看了眼李公公,李公公会意,即刻宣布宴会开始。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思肘着帝胤和墨欢歌之间发生了何事,为何墨欢歌会这么抵触帝胤的靠近。
在皇帝的心里,这两人是在一个房间睡过的人,突然就这样,一时他还没有把这个认知转变过来。
“祁王,我还是去外祖父外祖母那里坐吧,我坐在这里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