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赐公主府

A+A-

    墨欢歌一路上看得津津有味,等到马车进了京都时,一本书已经被她翻了个遍。

    但是却没有找到她最想看的,祥龙国现任皇帝,也就是清欢郡主的皇上伯伯的后宫史。

    而且,全书写了几代皇帝,虽每一代的笔迹都不一样,但却都是梅花楷,一看便是女子所写。

    一般这种史书,即使是野史,也应该是由男子所写的。

    她有些疑惑的合上书,放回了抽屉里:

    “这本书是谁写的?怎么笔迹都不一样?”

    帝胤放下手里的书,看着墨欢歌把书放回去:

    “后宫史由历届掌管后宫之位的皇后书写,你看到的这本书,上面所写之事,皆是后宫所发生过的真实事情。”

    帝胤的视线在墨欢歌的脸上停了一秒:

    “你不害怕?”

    “怕什么?”

    书上讲的事情确实是有些超乎她的想像,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她可是看了这么多年后宫电视剧的人。

    “我从在宫里长大,这种事情见得比你多。”

    帝胤很早就去了边关,在宫里待的时间还真没有墨欢歌长。

    既然是由皇后书写的,那为什么这一朝的没有就可以理解了。

    帝胤没有告诉她的是,这本书能看的只有皇后一人,因上面有历届皇后写给后来皇后的建议和忠告,因此别人看了这本书,犯的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她还不知道的是,这本书,从前皇后去世的那天起,就已经从皇宫里消失了。

    任谁也找不到它在哪里。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接着就传来了夜二的声音:

    “王爷,王妃,李公公和陈公公在前面。”

    “老奴参见祁王殿下,清欢郡主,兰静郡主,唐少将军!”

    外面帝兰静点头,唐黎炀也点了下头,帝胤把书放回去,同时开口,声音清冷:

    “何事?”

    论关系,帝胤和太后的关系比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好,因此,他对陈公公和李公公的态度也是有些许的差别的,李公公看了眼陈公公,示意他先。

    陈公公当仁不让的向前一步:

    “回祁王殿下,皇上和太后听您和郡主回京,特意在宫里为您和郡主准备了庆功宴,让老奴来接您二人回宫。”

    帝胤眼里闪过些不耐烦,他本就不喜欢这些虚情假意的应酬,可是此事太后也有参与,他拒绝不了。

    “夜二,进宫。”

    墨欢歌看看帝胤,又看看自己的手心,最后站起来走到他身旁坐下,手放在了他的大手上,用力握了握。

    她也清楚帝胤不喜欢庆功宴,可是两位公公都来请了,即使是秉着尊老的传统,也不能就这么走了,何况还有太后祖母的旨意。

    马车又走了起来,李公公和陈公公等到帝胤的马车过去,才准备朝自己的马车走过去。

    帝兰静和唐黎炀骑着马都没有跟上去。

    他们刚迈开腿就见到了这二人,见他们没有跟上去,不由得有些奇怪。

    李公公走到他们二人的马匹中间,微扬了下头看他们,语气恭敬:

    “兰静郡主,唐少将军,您二位不去吗?”

    “不去,本郡主刚回来,想回府了!”

    “公公,世子和世子妃入宫了吗?”

    唐黎炀没有看帝兰静,语气淡然,身上的冷凝也隐了起来,换为了之前在京都里一贯的儒雅。

    就像帝兰静,也把身上的犹豫和忧郁隐了起来,换为了一贯的不可一世。

    “回少将军,干世子和世子妃已经入宫了。”

    帝兰静握着缰绳的手一僵,手背的青筋清晰可见。

    唐黎炀点了点头,唇边有着笑容:

    “两位公公先走,我随后便到。”

    “那咱家就先行一步了。”

    李公公和陈公公前后离开,追着祁王府的马车而去。

    时至正午,大街上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可是帝兰静却觉得有些难以适从,就像身边挤满了人,目光竟一时不知该放在哪里。

    唐黎炀自始至终没有看她,他下马,牵着缰绳走到街边,也不知道想买什么,一直站在街边的摊前不动。

    一刻钟过去了,帝兰静从出神中走出来,骑着马往皇宫的方向跑过去。

    越过唐黎炀身边时,她视线略微一收,见到他随手拿了一枚刻有图案的朱钗。

    视线一略而过,马蹄声逐渐远去。

    帝兰静刻意的想让自己忽略那抹轻声叹息,却是事与愿违,那个声音就像是烙铁一样,深深地烙进了她的耳朵里,挥之不散。

    唐黎炀放下银子,把那枚刻有兰花的朱钗收进了怀里,之后上马往将军府的方向跑。

    刚跑了几步路,枣红色的骏马猛地换了个方向。

    去往皇宫的必经之路,一一大两匹骏马先后经过。

    墨欢歌和帝胤已经进了宫,庆功宴设在鸿宁殿。

    守门的公公唱词后,里面的大臣依次站了起来。

    两人并排走进去,皇帝和太后坐在首位看着他们。

    帝胤叫了太后一声便不再话,整个人站在墨欢歌身边,目光直视前方,白衣翩翩,清冷如莲。

    “欢儿见过皇上伯伯和太后祖母!”

    皇帝的表情这才缓和了些,笑着答了墨欢歌的话。

    “此次南城之灾,祁王和清欢立了首功,李公公!”

    “哎!圣上!”

    李公公刚站住脚,听到皇帝的话后立刻上前一步,手里拿了个圣旨,利落的开就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祁王帝胤治理水灾有功,特赐黄金万两,良田千顷,清欢郡主不辞辛劳,主动前往,其心可鉴,为我祥龙国之福,特赏黄金万两,锦缎万匹。”

    墨欢歌心里听得乐滋滋,正准备领旨谢恩,却听到李公公又开口了:

    “另,将军府外孙,丞相府嫡女清欢郡主谦虚恭顺,柔嘉居质,天资清懿,性与贤明,深得朕心,特加封清欢公主,赐公主府一座,钦此!”

    墨欢歌心里惊讶,立刻抬头看了眼帝胤。

    她着实是没有做什么事,当时南城虽然被封,但还是有消息传出去的,怎么现在却是赏赐她的比帝胤还多?

    帝胤依旧目视前方,整个人却是不着痕迹的往墨欢歌那里迈了一步。

    墨欢歌的眸子一下子弯了起来,转头谢了恩。

    她和她未来相公是一样的,赏谁不是赏?

    “清欢领旨谢恩!”

    有了公主府,她也可以从相府搬出来,省的每天还要给自己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