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无人村 【5】
坐在明亮舒适的高铁内,孟桃忍不住感叹道,“真是科技改变世界啊。”
谷淮玉在旁边接了句,“所以这是你不用的原因?”
孟桃闭嘴了。
她确实不爱用,虽然很方便,但是对于她这种,没有其他爱好的人来,实在是一个累赘。
她又不喜欢打游戏也不喜欢聊天,甚至连能联系的人也没有。
之前可能还偶尔玩玩,但那是秋以还在的情况下,现在秋以都不在了,她也就不再碰了。
谷淮玉也只是随口一,并没有强迫她使用。
高铁坐了四个时,下车之后,她们又乘坐了车。
兜兜转转一路上,眼见着这司都准备把她们带回高铁站了,孟桃才没好气的道。
“我司师傅,你这也太过分了吧,绕路就算了,居然还打算把我们送回去在来一次,你看我两像是蠢货嘛?!”孟桃气的踹了司的椅子几脚。
那几道大的,差点就让司跳了起来了,如果不是身上有安全带的话,估计还真能被她踹飞。
司心里跳了一下,知道自己遇到熟路又凶残的人了,最后不得不尴笑着道,“那要不这样,这段路的钱我就不收了,就当带你们逛一圈我们西粤?”
孟桃哼了声,嘟囔了句,“有什么好看,到哪都一样。”
司一听,立马就不赞同了,“这位姐,你可别看我们西粤,虽然其他方面我们是比不过其他地区,但是在吃这点上,还真的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比过我们西粤的。”
着,他就指了指路边摆的那些摊,“得空你们可以试一试,光是我们这里摊卖的吃的,都比其他地方好吃的不少。”
孟桃听的都有些心动了,但是她也没敢下决定,侧头瞅了瞅谷淮玉。
谷淮玉无奈,只好道,“等我们事忙完了,再过来。”
这下可把孟桃乐的见牙不见眼了,立马跟人司聊的热火朝天,比如哪家摊的更好吃,在西粤最出名的是什么,最坑的是哪家。
一直聊到她们到了目的地,那司还有些意犹未尽的。
顺口就给她们的车费打了个八折。
这司也是个老饕,笑道,“老妹啊,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再坐我车,到时候我带你们去尝尝。”
孟桃跟人聊的都有些依依不舍了,完全看不出一时前她还踹了人家坐椅一下。
坐完高铁车,就该转摩托三轮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无人村太过偏僻了,而且还是在山区的一个悬崖边上,山区路难走,又危险。
所以等她们坐完三轮之后,还得走上一段时间。
路上孟桃不免就抱怨了起来,“就收了这么点钱,还得跑这么远,有点亏了。”
谷淮玉拍了拍她的脑袋,“醒了,早就解决我们就早点回去。”
孟桃一想也是,就没有再多什么了,闷头走路。
走了三四个时,终于到了无人村的边缘。
在进无人村之前,那里有一块牌子,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无人村三个字,但是下面也不知道谁又添了一笔,进去,死!
孟桃嘀咕了句,“这人是个人才啊。”
到达目的地后,她们反倒没有急着进去了,而是往边上一家饭店走去。
一路上风尘仆仆的,没有好好休息,精神头也没有之前的好,就这样贸贸然进去,恐怕还得不偿失,所以才会选择休息整理一番再进去。
反正包主播那边的事都过去一个星期,再迟上一会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饭店有点,但是却是那种地道的农家菜,店里老板娘利落的炒了两个菜,还顺口问她们需不需要来两瓶啤酒,被孟桃拒绝了,表示不能喝酒误事。
饭店老板娘听了咯咯笑了起来,问她们,“你们是不是要进那个无人村?”
孟桃吃惊,“你怎么知道。”
老板娘自己拿了瓶啤酒走到了她们的座位上,自己开了一瓶就喝了起来。
“害,我在这里开了这么多年的饭店了,还能不知道嘛。”老板娘。
孟桃一想,觉得也是,于是就问道,“现在来这边的人都是去无人村的?”
老板娘,“是啊,我们这里就只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去,那些驴友都是冲着那个什么无人村去的。”
接着老板娘又,“害,我真是有些搞不懂你们年轻人,什么地方不好去,偏偏去那么个地方。”
谷淮玉问,“那个地方怎么了?”
这老板娘神神秘秘的道,“我劝你们还是到这里就回去好了,那里不干净。”
她伸指了指外头那个刚才她们看到写着无人村的牌子。
“你们知道写那个牌子的人是谁嘛?”
孟桃摇头,“不知道,我们这才刚到。”
老板娘,“是之前过来的驴友写的。”
“写了,然后呢?”
老板娘哎呀一声,“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人是出来时写的,他肯定是在里面遇到了什么。”
“两位老妹啊,我看你们也挺投缘的,姐今儿个就跟你们句实话吧。”老板娘灌了一大口啤酒后,了句爽,然后才开口道,“我爷爷那辈的,就是无人村里的人,不过那个时候不叫无人村,是后面没人了才取的。”
老板娘想了一下,“我记得那个时候是叫丰收村,意味着年年有丰收。”
“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字没取好,反正我爷爷还在的时候,村子里年年粮食不够,每次都要出来这里找人买粮啊,或者卖些东西之类的。”
孟桃听的认真,接着问,“然后呢,怎么就变成了无人村了?”
老板娘神神秘秘的,“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还是偷听我爸他们送我爷爷走的时候才清楚的。”
送老人走,意味着老人行将就木,快要不行或者已经去世了。
老板娘的爷爷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不过当时她年纪也不大,所以也不是很明白。
“听之前村子里的人做错了事,被报复了,为了不死更多的人,只好搬走了,再加上那时候刚好有国家扶持,村里人都没有犹豫,就全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