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A+A-

    河谷。



    昌黎拖着一只滑车,车上坐着他最的妹妹,只是打扮成弟弟的样子。



    最近村里偷女孩子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家哪怕有女孩子,平时也都打扮成男孩。



    官府也再三告诫各家,不要把自己家有几个女孩的事出去,然后加紧搜查人贩子。



    因为这件事,最近河谷甚至严查商人。不管大,不管是哪里来的商人,哪怕是鲁商,遇上巡逻队后都会被搜查,发现队伍中有年轻的少年人,不论男女,一律带进城中,脱衣查验。



    因为商人贩奴,反倒会将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



    滑板车是一块木板,板下做了两道棱,打磨光滑,前端翘起,这种滑板车在平坦的草地上行走起来还是很快的,这就省了两只轮子的钱了。



    这时,前面突然有几个人慌慌张张的往这里跑,昌黎见状立刻回身抱起妹妹往一旁跑去。



    但那几个人见到他,还是向他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公子!公子!稍等一步!公子!我等只是想问路!公子!让我等去你家歇歇脚吧!”



    昌黎充耳不闻,闷头只是跑。



    趴在他背上的妹妹突然:“哥哥,他们被人抓了!”



    昌黎这才停下回头,见那几个都被飞住了。



    跟着,一群军士跑过来,将这些人全都缚起。见到昌黎,就叫住他问话。



    昌黎能背出身份牌,还有自家村庄的诗歌,军士才放过他。见他怀中儿,问:“这是何人?”



    昌黎抱紧妹妹:“是我是我妹妹。”



    昌黎的妹妹紧紧搂住他的脖子,军士不管怎么问,都只会摇头不话。



    军士道:“既然这样,阿石,你带这两人回他们村子里去,看到底是不是这家的孩子,还是偷来的。”



    昌黎被送回了村,村长替他证实这确实是他的亲妹妹,军士才放过他。



    军士走后,昌黎才问村长:“他们是在抓人贩子吗?”



    村长笑道:“这一片已经查了快两个月了,抓了好几拔,这应该是又抓了一拔。”然后又恨道,“必是有内贼!”



    这个昌黎也听了。因为各村大多都是各地流民集结成村,成员复杂,所以商人贩人,各村就有奸-人在村里打听哪家有女孩子,然后将女孩子骗出村,交给商人,则商人带走。



    商人以前过城有特权,哪怕被父母找上来,商人也多数是不认的。



    现在突然变了。



    据是陛下听闻有父母失女,日夜痛哭,陛下感同身受之后,令储君开始严查此事。



    许多商人都被抓走,抄家砍头。连他们的赎罪钱也不管用了。



    又过了几日,一行人被绑到村口受刑。



    村民们围成一圈观看,发现这些人竟然就是村里的人!于是群情激奋!



    村民们都猜得出来,这些人肯定就是偷走村中女孩子的内贼!



    官吏宣读完罪状后,将罪人交给村人处罚。



    村人一拥而上,拳脚相加,竟将这些罪人活生生打死了!



    其余的村落也多是如此,有一村将罪人绑在木柱上活活烧死。



    各村抓尽内贼之后,果然丢女孩的事变少了。



    又是一年春天,三宝公主竟主持了河谷的春日祭!



    百姓们才知道,原来储君听闻河谷之事,竟然亲身来到河谷!



    三宝公主离去之日,百姓追随相送,尾行数十里而不去,传为佳话。



    凤凰台。



    姜姬扶起三宝,惊讶的发现三宝竟然长得跟她差不多高了!



    “看来你的个子倒是像了你爹。”她牵着三宝回座,“朕听了你在河谷的事,有什么感想吗?”



    三宝的面容仍稍显稚嫩,但性格倒是沉静多了。她显然早就打好了腹稿,当即了一番对河谷的畅想。



    她认为河谷应该打造为产粮之地。



    既然是产粮之地,那就要压制世族的势力!提升百姓的权力!匠器局应该在河谷新设一部,以鼓励百姓。



    姜姬不免露出了一丝微笑,柔声道:“你继续吧。”



    ——这孩子真是长进不啊!



    世庶此消彼长,不但是天敌,其实也是世界构成的成分。除了河谷之外,江南、江北的沿岸等产粮地,姜姬的做法一直都是铲除世家,令百姓发展自治。



    至于保存世家最多的地方其实是凤凰台。



    嘴巴越多,越不可能变成一个声音。



    姜姬其实已经习惯耳边吵吵闹闹的了,只是等黄公和徐公去后,她还需要竖立两个如此的标杆,好能把这些乱糟糟的声音“管起来”。



    在徐公的继任者上,她圈定的两个备选者是白哥和毛昭。她本来以为毛昭会更有希望,因为他显然比白哥更实干;但事实上现在是白哥的声望比他更高!



    因为白哥身上有天然的徐家标签。



    但除此之外,她觉得另一个原因是白哥长得比毛昭更好看。



    这就真的是天生的才能了。



    哪怕徐公和黄松年现在都九十多了,也都是美爷爷,仪态风姿都是同辈中最出众的,哪怕跟年轻的比——只要跳过风迎燕,没有第二个人能比他们风采更好。



    她有一次好奇的问徐青焰,徐公以前是不是也挺好看的?



    徐青焰悄悄告诉她,以前写徐公的许多文章都会赞他“美”。



    “美”姜姬深刻地点了点头。



    至于黄公的继任者,倒是不太好找。直到她得知风迎燕和王姻拜黄公为师。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姜姬请大家收藏:(姜姬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



    黄松年还都收下了。



    正式祭拜天地神明的那种收徒,基本就跟白哥一样,从此亲爹不是亲爹,师父不是亲爹,胜似亲爹。



    风迎燕比较光棍,到现在都没有娶过妻。拜黄公为师后,立刻就娶了黄公的族孙女为妻。眼看着是打算复制白哥的成功路了。



    王姻早有妻室,妻妾收了一大堆,还都是凤凰台世家之女。这也是他名声上的“瑕疵”之一。



    实在是看起来太不好看了,过于急色。



    但拜入黄公门下后,他没有休妻,没有想再娶黄公家的女孩子。结果反倒是吹了一波美名:不忘旧人。



    这是何等的美德啊!



    于是,以前的缺点现在变成了优点。



    至于最后到底是风迎燕和王姻谁来接黄公的班,姜姬觉得这还需要再看一看。



    天启九年,姜姬正式在各式公文中改纪字为鲁字,改称商。她自称朕,往下各地公文一体更改,各地全部改用鲁律。



    江北有人名灵鹿,自称段姓人,揭旗而反,从者众。三月后,其人断命于一泉水旁,后此地称鹿泉。



    江北,和山。



    李秃——这是他在这里的名字。



    他坐在那里,静静的擦拭中的剑。这柄剑还是他幼年在滨河的家里时,由名匠亲打造。



    可惜他现在已经不能再回滨河了。



    “不要拦我!”一个高壮的汉子从门口闯进来,“大哥!”



    “叫他进来。”李秃。



    大汉大步进来,气得鼻孔外翻喷气。但真站到李秃面前了,对着这个一辈子的大哥,主帅,哪怕落魄了也没有抛弃他们的主将,大汉的气势慢慢的就落下去了,也不敢真的放肆。



    最后他站在李秃面前大哭起来,“大哥!你为何要去帮那恶妇!”



    李秃放下剑,叹了口气,“天下已经太平了。我不想再横生事端。”



    大汉哭道:“大哥难道不想回家吗?”



    回家乡?



    当然,他做梦都想。



    李秃陷入回忆中,半晌才问大汉:“家里现在不好吗?”



    大汉低头:“好!我想回家!大哥,我们把滨河再夺回来吧!”



    李秃:“你觉得家里现在好,为什么又要去打它吗?”



    大汉不清这个道理,最后只蹦出来一句:“可现在滨河不是大哥的啊!”



    李秃叹气:“以前滨河在李家中时,有没有像现在这么好呢。”



    只是短短三年,百姓们已经忘了过去的战火了。家家户户一到吃饭的时候,村里就升起一道道炊烟。



    儿在田间地头奔跑,田里劳作的仍是妇人居多,但她们不再面露愁苦,一架架水车,一艘艘水犁,让地里能种下更多的粮食。



    耕种所收,官衙不取分毫。



    没有人头税,没有田税。百姓们安居乐业。



    大汉以前就是贫家男子,他的爷爷、奶奶就是饿死的。他从来没见过能吃得肥头大耳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四肢细瘦,只有一颗大脑袋和一个大肚子。



    他不过李秃,最后只能走了。



    但半日后,另一个人来了。



    李秃叹了口气,知道这个人不好对付。



    于是祭出段来,先谈天,谈地,谈诗歌,谈情怀,然后上酒上菜,灌酒推菜。



    这一番收拾之后就到半夜了,李秃都装睡了。



    但睡了一觉起来后,人家还在,坐着品酒赏月,姿势都没变。



    李秃放弃了,坐直,命人取水来漱口净面。



    搓了两把脸后,人看着清醒多了。



    那人也转过头来,直接问:“二郎不躲了?”



    二郎。



    已经没什么人会叫他二郎了。父母兄弟死绝,妻儿离散,唯有一子,也被人托于旧友养育,从此不必与他这个亲爹相认。



    李秃脸上显出神色来,那人本就是故意唤他二郎,趁此会接着问道:“二郎不打算收复祖地吗?”



    “祖地,也是先皇所赐。”李秃悠悠道。



    “二郎可知滨河诸世家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吗?二郎若肯前去,必得众人响应,一切如同探囊取物。”



    比起百姓,滨河世家们过的日子就难多了。



    现在滨河派来的太守和守将全都只尊新律。新律中有一部叫田律。



    田律中有一条是凡是本地百姓,家中有一个十岁以上的男人的,可以有十亩地,有两个,则可以有十五亩,三个,二十亩,四个,二十五亩每增加一人,则可多占五亩地。



    这条的意思是:只要不超过田律规定的田亩数的,不必交税赋。



    而滨河现在百姓根本不可能一家有四五个成年男人,一家能有一个就算不错了。



    所以就等于百姓人人都不必交税。虽然女人可以种地,但女人不但不交税,还可以多得一斗豆粮!



    但世家呢?



    他们家中的田地何止千亩万亩?



    固然世家繁衍日久,人口可能有个几百号,但怎么算还是不够的!



    税官先到各家问,你家有多少田啊?咱们现在不按人头收税了,按田收。



    世家以为上面的人怎么换都不要紧,就想照老规矩老办法,跑到太守府里,给太守送礼,言称愿意供奉太守一族。



    太守是一个人跑来上任的,除了带来了五千多号悍兵之外别的什么也没带,世家就赶紧送妻送妾送弟子送府邸送下人。



    太守从善如流的全收了以后,就你们要配合我的工作,只要我的工作完成了,上面不找我的麻烦,我肯定也不找你们的麻烦,毕竟跟你们比,我才是外来人,我是很愿意跟你们好好相处的。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姜姬请大家收藏:(姜姬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



    世家信以为真,等税官去实地清查田亩后,也没有多加阻拦。



    果然,税官一边重新划田亩计数,一边死活不提什么时候交税,都早呢,早呢,我这边都没查完,交个屁!



    世家乐呵呵的,与太守更加交好。



    跟着,掌管人户藉册的官吏出来了,要清查本地百姓人口,到刚落地的娃娃,老到七八十的老人,不管男女,只要没埋进土里都算数。



    世家再三问太守:当真不收人头税?



    太守斩钉截铁,拍胸脯下毒誓:真的不收!我要是骗你,天打五雷轰!



    都发毒誓了,还有什么不能信的?



    世家就看官们天天跑村跑田间地头查人口,果然男女都算,除了死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记上了。



    不过李家当年征兵太过头了,外面的百姓里实在没多少男丁,全是妇人。



    官吏们就理所当然的依户律,把妇人记成户主。



    世家待要问,太守笑呵呵的解释:“不能没男人就不收税吧?”



    世家也笑了:“有理,有理!”



    太守笑:“记女的也就是落个名,算是一户,好收税。”



    世家也笑:“应该,应该!”



    百姓们清查完毕,太守开始问各家男丁都有几个啊?都多大了?都读的什么书啊?



    仿佛亲友闲谈。



    也很像是打算提拔世家子弟啊!!



    世家大喜!迅速将各家男丁报上!



    太守大喜!



    于是悍兵入城,围住各家大门:要税。



    世家大惊,飞奔去找太守。



    太守也大惊:“你们怎么可以欠这么多税?!”



    世家更惊:“我等何时欠税?此税又从而来?你怎么可以话不讲理呢!!”



    太守一脸恍然大悟:“此地偏僻,尔等想是不曾读过田律,来来来,某讲给尔等听一听。”



    于是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道来。



    世家:“”



    太守拍着旁边一担崭新的田律:“唉,也实在是欠得太多了。某也不能过于宽纵了你们”



    世家:“”



    世家被悍兵围门,外面刀甲林立,太守那边一副“我是很讲道理的”“不是好了要配合我的工作吗?”“你们也太不讲信用了吧?”的面孔。



    世家大多数都掏不出这么多的钱或粮,被逼无奈之下,几乎都放弃了各家“多占”的田地。



    其中还有不少都是在李家势败后,他们抢李家的。



    现在来了个比李家更强横的,他们也只能拱认输了。



    也有世家意图顽抗,硬顶着不肯交地,反而送给家中仆人随从。



    以为太守必会再从下人中抢地,他们好破口大骂!



    结果太守并不介意。



    世家又觉得这人好像也不是那么不讲理?



    



    于是纷纷效仿。



    若亲信仆人不够多,婢女仆妇也算上。



    磕磕拌拌数年,太守算是把田律给施行下去了。但后续的影响却开始渐渐发酵。



    首先,世家释出的地太守似乎是全都“霸占”了,但最终却是一一分给了耕种的人。



    因为种地的百姓并不需要给太守交粮或交钱。



    太守似乎只要求他们种地,有收成就行。



    其次,当年的“忠仆”,慢慢的也变得没有那么忠了。固然忠心者是有,但一百个里面可能只有五个。其余的在发觉身边的百姓种了都归自己之后,也开始起意要“霸占”主家相赠的土地。



    世家要捉拿奸仆,太守出来阻拦:“等等,这些人已经有了地,都是自由民了。就算仍是你家仆婢,你们也无权杀人,可以责打,但以五杖为限。”



    也就是,最多只能打五下屁股。



    当然,打得厉害了也可以要人命。



    太守:“既是自由民,当然不可以由尔等自家责罚,来人,传本官的刑官来!”



    太守出人,太守愿意借出刑堂让世家打下人屁股,太守连牢房都愿意借出,还对世家以后有仆人不听话,尽管告诉他!他来帮世家教训!



    哦,对了,不知你们有没有读过刑律?此律中有一条凡尸首不全,或不似寻常尸首,疑有毒杀,或有殴伤、刀伤、火伤、利器伤、钝器伤等,认为有杀人罪犯,太守府是必须要彻查的。



    对了,还有哦,以后埋尸体,除非是你们自家一姓的族人可以埋在家族墓地中,普通百姓、或奴仆、或流民等,皆需埋在公共墓地。埋之前要先排号,自有检尸官查检尸首,以防凶人逃脱。



    随便埋在其他地方的,被发现就以凶案论哦。



    好了,现在打完的仆人你们可以领走了。



    最后,世家开始失去超凡脱俗的地位,世家之仆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风光。



    所以他们都急切渴望、盼望着有人能来救他们脱离苦海!



    现在再想一想,其实李家也没那么坏不是吗?



    李家明明就是大好人啊!



    寻找大好人的人们就找到了李秃——身边的亲信,经过一番情真意切,声泪俱下的述之后,亲信答应前来服李秃。



    只是了快大半年了,李秃只是带兵跑出去杀了一个叫什么灵鹿的人,然后又回来龟缩了。



    亲信百思不解。



    他觉得是个人都不可能拒绝。李秃要是真灰心丧气至此,那又为什么去杀那个灵鹿?



    虽然他也不懂他为什么会跑去杀那个傻子。



    明明傻子还是可以用的——用来试探一下当今陛下的反应不是很好吗?



    李秃突然笑起来,笑得开心极了,一点都不勉强。



    亲信大怒:“公取笑吾?!”



    李秃连忙笑着摆:“只是在笑李家的仇人如今的下场。”



    亲信息了怒,突然不知道怎么劝了。确实当年滨河世家在李家背后捅得刀子太狠了。不怪李秃现在还在记仇。



    亲信停了一会儿,继续劝:“前尘既忘,公当真不思念滨河?”



    李秃点点头:“日思夜想。”



    亲信大喜!



    李秃:“可那里现在对我等就是虎狼之地。我去了以后,恐怕那太守会以我为贼,借铲除滨河世家。我若为报仇,倒是不惜此身。只是不忍令尔等随我送死。”



    亲信大惊——惊的是李秃竟然动过这个念头!



    大惧——不会是他提起滨河让李秃起了这个玉石俱焚的念头吧?他可不想死!



    大疑——真的?滨河怎么就成虎狼之地了?



    李秃笑道:“你我如今在江北,我来问你,这江北各姓现在如何?”



    这个亲信能看清,当即道:“惶惶之犬。”



    被赶得没地方藏,没地方躲,背耳夹尾,挺可怜的。



    李秃道:“你又因何以为一江之隔的江南会是例外?”



    亲信当时没听懂,回去想了几天才依稀仿佛明白了。



    从此,再也没有提让李秃带人回滨河的事了。



    喜欢姜姬请大家收藏:(姜姬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