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凯风(4)

A+A-

    “这外邦服饰, 乍看蛮夷之气甚重, 然仔细再看, 也有其美呢。”陶少儿给陈嫣换上此时罗马最为流行的服饰,口中啧啧称奇。

    陈嫣身边的婢女各有出路,到了年纪之后,想成婚的成婚, 不想成婚的也可以继续留用。陶少儿和她的姐姐陶孺儿似乎都对嫁人没有兴趣, 现在陶孺儿已经专门去照顾如意了,陶少儿则是成为陈嫣身边的一把手。

    自从上了开往罗马的船, 陈嫣就换上了罗马服饰。其实这个时候罗马服饰和亚历山大里亚那边上流社会的流行服饰有很大相似点, 但要少一些少数民族的气质, 比如亚历山大里亚很喜欢用各种颜色的镶边、对比色强烈的刺绣,罗马这边就是大色块运用更多了。

    而且更喜欢柔滑飘逸的布料。

    大概是东方丝绸的传入, 这一特点有加深的趋势。

    陶少儿和陈嫣身边的其他人一样,一开始也看不惯这些外国的衣服。但是审美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是相通的,一旦突破原来的心理设限,自然能够从外族的东西里看出美来。

    而在这一事情上, 女子本来就比男子有天赋。

    陈嫣现在的穿着有些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里的女神...穿衣服的那种。配色上兼具了温柔和明丽, 看到她穿这一身走出来, 陶少儿也是眼前一亮。

    虽然大汉的衣服要包裹的严实很多,对于这种露肩膀、露胳膊、露脚的服饰始终觉得有伤风化。但大汉到底不是后来,后来的理学让社会氛围僵化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再加上女性地位地持续性跌落...穿这样的衣服, 陈嫣敢穿, 身边的人恐怕就敢以死进谏了。

    想要这样平和地讨论这些服饰里面的美感,想都别想!

    这个时候,大家虽然不见得能接受这些外邦服饰,但陈嫣身在外邦,尝试一番,他们也不至于为此要死要活。

    不只是陈嫣这么穿,也会让如意穿这边的衣服,母女两个坐在一起,船上有罗马出身的画师,立刻就把她们画了下来。在画师的画作里,她们就是奥林匹斯山上的春之女神,和女神身边的仙女。

    “罗马快要到了呢...”看了一会儿画师作画,陈嫣看了看海面。其实这个时候还看不见港口,但是根据行程,抵达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正如预料的,大约在傍晚时分,陈嫣一行人的船队抵达了港口。因为港口这边早有准备,驻罗马的雇员派了不少人来接陈嫣一行。而后天色渐渐暗下来,还有不少人着火把照亮了沿路。

    这些人并不是陈嫣的人,而是罗马的军队...听陈嫣过来之后,元老院的贵族派过来的。

    元老院是些什么人,基本上都是贵族(如果不是最近一些年的改革,这个‘基本上’都可以去掉)。

    对于刚刚才结束了一场大内斗,国家内部矛盾十分突出的罗马来。这些贵族一方面需要安抚民众,让大家的日子好过一点。另一方面也得给自己找补,之前土地改革他们都是出了血的!

    心疼是肯定心疼的,然而大势所趋之下,心疼也只能认了。

    这个时候陈嫣和罗马上层做生意,大家一下就开心了。这一票干完,比之之前不止不会亏损,反而可能更加强大呢!

    而陈嫣的订单,无论是通过他们卖货,还是要买货,都能在这两点上有所帮助。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此时傲慢无双的罗马贵族们,也会知情识趣地露出亲和的姿态。

    对于他们而言,陈嫣以及陈嫣背后所代表的‘汉’并不会成为罗马的对手,两个国家之间的遥远距离已经超过这个时代动用军队的极限了。而两者在各自的世界里领导一个区域,如果能进行经济交流,确实是有利无害的。

    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

    几年前陈嫣来罗马,当时的罗马和陈嫣的生意才刚刚开始做大。她来罗马,游玩的意味大过了公事,但当时依旧掀起了不的反响...整个地中海世界正兴起东方热,大家对于来自东方的女性贵族当然有好奇心。

    而陈嫣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大家的期待。

    对于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来,对于人种差异明显比东方的华夏民族更能接受一些。他们生活在这里,可以什么人种都能看到(特别是国家强盛的时候,奴隶的来源真实多种多样)。

    本土最多的、黑发黑眼白肤的罗马人,金发碧眼的北方蛮族,黑色皮肤的非洲人,还有从东方来的游牧民族——这种人很接近汉人,也属于黄种人,但是看起来还是有差别的。

    其实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黄种人、白种人、黑人之类的分界,而实际上这种分界也是非常懒惰的!同样都是黄种人,华夏人和南洋那边的黄种人差别就很大,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何谈一个人种?

    白种人内部也是一样,差别其实挺大的。

    再加上地中海可以汇聚亚非欧的不同人种,混血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下,人种确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此,生活在地中海区域的人,对外貌不是那么相似的人更能接受(当然了,因为背后可能代表的民族,鄙视链什么的肯定还是存在的)。

    陈嫣的黑发黑眼和罗马的主流更接近,至于肤色...实在的,汉人属于黄种人,但对于现在的白人来,属于他们能看出差别,却还是会归类到同一类的那种类型。

    这并不难理解,此时黑发黑眼的罗马人,还和金发碧眼的北方蛮族不对付呢!对于这些人,他们难道会将其归为自己一类?这种情况就好比后世的意大利人不把法国人当同一人种——既然这种荒唐的事都出现了,那么再把华夏人当成是‘同种’的,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其实‘同种’有些笼统,应该更接近于‘自己人’‘可交流’的意思。

    总之,不能用现代人的习惯去看待这时人的眼光与习惯。不同的时代有自己的特点,刻舟求剑能求到什么呢?

    当然,这里发挥作用更大的是文化心理...的更明白一些,现在的大汉对于罗马来是同一等级上的文明(即使大汉觉得对方和自己不是一个等级的)。对于大汉,他们没有俯视的心理,这种情况下当然会下意识将对方当成是‘同类’。

    有了这个影响,再看人,得出的印象就不能是客观了。

    总之,反正汉人看起来不黑,这种情况大家就笼统当一起的了...果然呢,只有我们这样的,才是神明选择统治人间的使者(心态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而审美这种东西么,有后天的部分,也有先天的部分。但总的来,大家都是智人的后代,审美上相同的点还是挺多的。只要没有文化上的鄙夷,显然就觉得对方长得很奇怪,简直跟鬼一样,看别的种族的人,总是能看出好看和不好看的。

    好看的人无论在哪个种族都是好看的。

    陈嫣的皮肤白皙而无瑕疵,头发柔韧而有光泽,身材苗条挺拔,姿态更是出众...有了这些特点,在哪里都是美女。

    所以当她出现在罗马的时候,大家很快就接受了她...她也满足了大家对东方丝国的幻想——在原来的设想中,东方丝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浪漫又强大,既然是这样,这里的贵族也应该有一定的‘水准’才行。

    不然大家难免觉得有些幻想被破的意思。

    可以陈嫣维护罗马贵族们的东方梦...实在的,陈嫣在了解到这种心态的时候很想问一问,他们想象中的东方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道东方就是仙境了吗?然而事实上,这世上都是人间,哪有什么天堂神山!

    当时的陈嫣很快就成为了罗马上流社会的座上宾,哪怕是罗马最显赫的那几个家族也为她开了大门。虽然当时陈嫣的拉丁语的磕磕绊绊的,但是大家都愿意仔细分辨她的意思,甚至帮助她这种外语。

    这种心态很正常啊,一个外国人愿意学本国话,本国居民肯定都会热心教授。如果的不是很好,有些词不达意或者语法错误,也没有人会特别计较。

    这又和其他民族学习罗马人通用的语言不太一样了,罗马此时是周边一圈的霸主,大家学习老大的语言简直天经地义,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来自大汉的贵族就不一样了,大家都认可了大汉是和自己平等的文明和国家,这种情况下,陈嫣学习他们的话,虽然不至于让他们觉得‘受宠若惊’,却也是颇感荣幸的。

    那次陈嫣拜访罗马,双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对于罗马人来,对于‘丝国’的想象有了一个更具体的意向。也是从那以后,出现了不少东方题材的诗歌...

    更重要的是,确实有人对东方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又因为东方的船只往来于东西方之间,使得抵达东方的风险不再那么大,这不再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不少人都有了往东方走一趟的想法。

    其实在此之前,一直对东方很有兴趣的西方人也有人去东方,但一般都是走的陆路,基本上就是重走了当年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然而众所周知的,中亚和华夏北方可不太容易穿过。地理因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争!

    所以,这条漫长的路,很少见成功的。就算有成功的,再归来也不容易。据找到安息人帮忙能容易一些,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商路,更熟悉沿途。但其实有限,一个,安息人自己也不见得抵达了最东方,很多时候他们是在中亚地区得到的东方货物。

    另一个,安息人又怎么愿意将商路分享给罗马人呢?

    是当中间商不香了?还是日子不好过了?非要做这种事!

    现在,不用再走陆路了,直接走海路去东方!虽然海路也有海路的风险,身为海洋文明下诞生的民族,他们深知海上可能遇到的种种,但正是因为了解,才知道其实也不是那么危险。

    至少没有陆路那么危险!

    而如果想要走海路去东方,就得借助汉人的船只了。在这一点上,罗马人是有些羞愧的,因为他们自认为是海洋民族,但首先通东西方海上之路的并不是他们,而是东方的、并不擅长造船和远航的‘汉’。

    虽然意识到东西方贸易大有可为之后,罗马也尝试造出东方那种能适应远航的船只,但这种事情不是一日之功,技术储备、工人储备都是问题。再加上航路不是知道人家怎么来的就能立刻揭晓答案,一路上的洋流、风向、补给点、暗流、珊瑚礁...太多的东西需要了解了!这也是慢慢从能弄出来的。

    他们倒是想找到汉人直接弄到现成的,但大家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东西送人!

    所以,至少现阶段,对东方感兴趣的西方人还是只能通过东方人的船只和商队去传中的东方国度。

    具体的也不难,去东方人的驻地登记就行。普通人得付船票钱(一张船票还包含了在船上的生活费),但是学者有优惠,只要愿意去就能上船,不收钱的。

    倒不是这些学者去了大汉就能留下来,但哪怕是有一些学者愿意旅居个几年,帮助东西方文化交流,这笔买卖也是大赚啊!

    因为这一措施,罗马的学者们对大汉的印象更好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崇拜知识,会优待学者的民族。

    本身罗马人被希腊人认为是没文化的民族,罗马士兵鲁莽杀死正在思考的大学者阿基米德,这个故事简直都成了段子了!到现在,希腊人还用这个来明罗马多没文化,多不重视知识。

    罗马人自己也很懵逼啊,虽然仗的时候阿基米德帮助设计的武器给他们带来了麻烦,但罗马的高层并不是没有政治智慧的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事后就算是把人杀人也没什么用。相反,留下人来,不仅有一个好名声,还不定能收为己用,这不好吗?

    然而,这没什么用,鲁莽的士兵哪里知道谁是著名学者啊!发现这人这么不配合,那就咔嚓杀了呗。就因为这个,罗马被数落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就像暴发户总会竭力地靠近文雅,罗马人原本是比较尚武的,在文化领域肯定是远远比不上希腊的。这会儿既然已经征服希腊了,那自然是要在文化上好好提升一番了。

    这么些年下来,实在的,在文化上的成果并不少!罗马的学界并不比当时的希腊差到哪里去!最多就是大家的方向与品格有一些差异。

    这样一来,罗马也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氛围!文人么,总是很看重‘尊重’这一点,给了他们面子,他们一般也就愿意好话了。陈嫣的商船给罗马学者不同的待遇,行为上也十分尊敬,还定期资助一些比较穷困的学者,资助罗马本地的学校(其实是为了搞好关系)。就算不算去东方的学者,也愿意给东方好话。

    可以,现如今正是罗马对东方最友好的时期了。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抑或是普通人中间,对东方的印象都空前的好——今后也不可能更好了,因为东西方交流逐步增多,很多原本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会有所显现。最糟糕的可能,双方成为商业竞争上的对手,不定还会敌对起来呢!

    陈嫣坐上一种罗马特有的轿子,就是肩舆。但是比罗马的一般肩舆要华丽很多,上面用粉色的轻纱装饰笼罩,还用水晶珠串垂下来,既能亮闪闪地好看,又能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这肩舆有十六个人来抬,坐的地方很宽敞,布置着华丽的丝绒、软垫,坐陈嫣和如意母女俩绰绰有余——实际上,按照此时罗马的流行,还可以旁边站一个扇的女奴,脚下安排一个捶腿的奴隶...

    “看看,今夜是哪儿来的客人?”这个时候已经有夜色了,不少罗马居民听到动静,开了临街的窗户。看到仿佛是长龙一样地火把队,大为惊讶。觉得今天的场景不同寻常,这是只有节日庆典的时候才能看到的景象呢!

    罗马人本身又是很爱凑热闹的,看到这种景象就更容易有各种联想了...事实上,此时的罗马正强盛,来拜访罗马的外国大人物也有不少!但难有这种排场的。罗马人民倒是希望真有特别有名气的人物来,这样就有可能开庆典,至少得有个□□,举办几天的戏剧表演吧!

    另外,这几天也会有更多的闲话可以——关于这位外国大人物的...世界人民其实同样爱八卦。

    有清楚这件事的人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那是黑夜转为白日的第一道光,欧若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