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消暑

A+A-

    那内侍有些奇怪魏熙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他愣了愣,答道:“回公主, 这撤下来的冰染了暑气,是不能再用的, 一般都是直接丢掉。”

    魏熙起身行到那还呈块状的冰前, 伸手摸了摸, 只觉冰凉刺骨, 皇帝见了魏熙的动作唤道:“阿熙别胡闹,快将手收回来,当心惹了寒气。”

    魏熙收回手道:“这冰还这么凉,怎么就染了暑气了?”

    内侍闻言, 看了看皇帝,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回答魏熙, 皇帝挥手让内侍将冰抬下去,他对魏熙道:“冰化了凉意就减了,自然是要换新的, 你这么关心这个做什么。”

    魏熙上前坐在皇帝对面:“我听每年到了这时候都是会有人热死的。”

    皇帝闻言叹道:“生老病死乃人之常理,你只见天热了便忧心热死的人, 那你可知因疾病意外而死的人更多。”

    魏熙瞪圆了眼睛,郑重里又带着几分天真:“可是疾病和意外难以掌控,但阿耶却可以命人给那些买不起冰的人, 发放冰和降暑的饮子呀。”

    皇帝抚了抚魏熙柔软的发丝,柔声道:“阿熙你有这份心是好的,阿耶很高兴, 可是你怎么知道谁是买得起冰的,谁又是买不起冰的?你又怎么知道哪些买不起冰的到底需不需要这些冰?”

    魏熙闻言语塞,她的面上显出些失望来。

    皇帝收回手,道:“阿熙,暑热是每年都有的,它不同于赈灾。”

    魏熙眼中带了些泪意,她道:“可是那些好好的人竟被热死了,多可惜呀,阿耶你就放一回冰好不好,反正也热不了多久了。”

    皇帝道:“对于普通百姓来,冰就像是一块精美的点心,没有也能活,点心虽好,却没有人会用吃饭的钱来买点心,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皇帝的不错,冰对时下的百姓来并不是必需品,比起冰来,他们更愿意忍着暑热去买吃食,毕竟热了他们可以扇风,可以乘凉,可饿了,他们却不能不吃饭,毕竟热死的人少,而饿死的人多。

    而金尊玉贵的魏熙却不能理解这一点,在她看来是不会有人愿意自己身上整天汗津津黏糊糊,还要冒着被热死的风险而不买冰消暑的,买不起的就是真正的贫苦之人。

    到底还是魏熙从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民间,了解过百姓的生活,纵有千般心思,面对不了解的事物,她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

    魏熙攥着皇帝的袖子道:“可只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他们才会择其中之一,到底他们还是买不起,谁不想让自己好过一点呢,阿耶你就命人放冰给他们吧。”

    皇帝看着攥着他袖子的白嫩手,道:“阿熙,冰是有限的,不似米粮那般充沛,你可知长安有多少人?”

    魏熙自然是知道的,她顿了顿:“只分给贫苦之人行吗?”

    皇帝又问道:“你如何分辨谁是贫苦之人。”

    魏熙闻言,将攥着皇帝衣袖的手松开,垂头不语。

    皇帝心中一叹,道:“罢了,你既然想施冰和饮子就去吧,不过这些需得你自己一力承担安排,朝廷不会管。”

    魏熙闻言抬头看向皇帝:“真的?”

    皇帝点头:“自然。”

    魏熙闻言一笑,璀璨夺目:“谢谢阿耶,我一定不辜负阿耶的期望。”

    皇帝抚了抚魏熙的头,道:“不必有压力,拿这事当玩就好。”

    魏熙听了皇帝的话,心中不期然的有些沉闷,她复又起精神来,对皇帝笑道:“好。”

    得了皇帝的同意,魏熙的心思皆飞到怎么调冰安排上,皇帝着魏熙神思不属的样子,也不再留她,闻言了几句俏皮话便走了,临走时还不忘命人拿着她没喝完的果浆。

    皇帝看着魏熙轻快的身影,有些发愁:“阿熙这孩子看着心眼多,却还是太纯善了,以后得吃多少亏呀。”

    陈士益闻言给皇帝续上茶水,道:“昌乐公主这般性子最是难得,谁见了不喜欢,哪里有人舍得让她吃亏呀。”

    皇帝道:“就她那娇纵脾气还谁见了都喜欢,你如今话时越发没谱了。”

    皇帝虽这样,面上却不见恼色,哪个当阿耶的不喜欢听别人夸自家孩子好呢,虽然这好对宫里的孩子来有些不合时宜。

    陈士益笑道:“昌乐公主性子直率,哪里称得上娇纵,况且有陛下在谁敢不喜欢昌乐公主。”

    皇帝闻言面上又带上些愁色:“可朕毕竟是不能护她一辈子的。”

    陈士益闻言,也不些什么陛下万寿无疆之类的谄媚之言,他道:“公主生性聪敏,陛下多教教就好了。”

    皇帝似是有些倦了,往后一倚:“希望经这次的事后阿熙能明白些吧。”

    ————

    魏熙回了凤阳阁当即就将陈敬唤来了,能处理这样场面不的事,魏熙心里很是激动,这是她第一次能光明正大的站在人前,掌控全局。

    这个机会对她来来之不易,魏熙很是看重,在等陈敬时已经在脑子里过了好几个策略,其实这些事又有什么好想的,不过是将令发下去,让下面的人在各个坊前分发冰和饮子罢了。

    魏熙的脑子可不是用来思量如此简单的事的,于是魏熙毫不意外的走神了,她的手指闲闲缠绕着头发,眼前却好似看到了百姓们对她感恩称赞的场面。

    《孟子·离娄上》有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就算她得不了天下,得了些许百姓的民心,对她来也不是坏事。

    魏熙想着,只觉开怀,不自觉的便低头笑了出来。

    这一笑是温柔而愉悦的,活像怀春的少女。

    陈敬方迈进了门,便见魏熙笑的愉快,他脚步一顿,眸色几转,终收拾好表情,抱着卷宗向魏熙走了过去。

    他将卷宗放在桌上道:“公主,奴才把记着您历年来封邑所得资产的卷宗都拿来了。”

    魏熙看着那桌上那不少的一堆卷宗,有些头疼:“怎么这么多,不就是记个账嘛。”

    陈敬道:“您自出世便封五百户,到了您六岁那年,陛下特例封了您一千户,所以您的卷宗自然是比旁人多些的。”

    魏熙点头,开卷宗一目十行的翻阅起来,既然是她的资产,她总得了解一番。

    魏熙翻完卷宗已对自己的资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她年纪,一直是住在宫里,一众用度也皆是宫里出,所以她这些封邑所得也一直没用过,眼下一算,很不少,都能组一支万余人的军队了。

    魏熙用了半个时辰将卷宗翻完,对陈敬道:“这样就不用想银钱的事了,你去差人买冰,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先屯起来,免得有人觉得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借机加价。”

    ————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已是三日后,前几天那场雨所带来的些许凉意,早就被烈日无情的抹杀。

    在酷暑之下,连宫里的良马都不似以往精神,魏熙更是弃了马,乖乖的坐在马车里,若不是今日开始放冰她是不愿意出来的。

    长安城太大,魏熙只走马观花一般转了城西几个坊便用了好些时间,眼看到了正午,魏熙也乏了,便去了临街的一家食肆里坐着。

    陈敬进去替魏熙选了个通风视线又好的地方,仔细擦了擦座椅,好让魏熙坐下,店主人见了魏熙的派头便知来人定是个富贵人家的娘子,忙上前殷勤招呼,又给魏熙上了饮子。

    魏熙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轻轻淡淡的,还不如喝清水,魏熙将杯子放下向外看去,只见对面坊前已经有穿着朴素的百姓们排起了长龙,她从宫里借来的内侍依次将盖在厚厚毡毯里的冰拿出,放在百姓捧着的容器里,百姓们接过,皆千恩万谢的走了。

    发放饮子的地方就在发冰的旁边,也是排了许多人的,有的人领了便咕咚咕咚的喝下去了,有的人则心翼翼的将饮子捧回去了。

    魏熙正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那些在做着同一件事,但神态皆不同的百姓们,却听店家道:“娘子也觉得这景稀奇吧。”

    魏熙回头看向店家:“稀奇?”

    店家在衣服上抹了把手,笑道:“以往只听过施粥的,现如今竟亲眼见了个施冰的,冰这玩意哪里用施,热得狠了自然就会去买了。”

    店家着叹道:“到底是宫里的贵人,心思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懂不了的。”

    魏熙听了店家这话心里有些不舒服,面上却没显出来,她附和道:“可不是,宫里的那位公主整天想一出是一出的,这暑热每年都有,都是习惯了的,哪里用得着她来充好人。”

    店家听出了面前这个气度不凡的娘子,话中对昌乐公主的不满之意,顿时便觉得这人是个与昌乐公主不对付的贵女,他有心想顺着这个娘子几句她喜欢听的,要知道,长安城里的贵女们有许多出手是比那些郎君们还阔绰的,高兴了一掷千金的事都做的出来。

    可他到底是顾忌着哪位金尊玉贵的公主的,也不敢什么别的,只对魏熙声道:“公主虽良善,可于世事却是不怎么通的,娘子且等着看,公主这番好意多半是会被辜负的。”

    作者有话要:

    写施冰这个显得公主很脑残的情节,其实是想让公主通过这件事对百姓有个初步的了解……

    阶级不同,想法不同,只有了解了民心,才能在公主成为大boss后游刃有余。

    ――来自一个亲妈的良苦用心-.-